2017专题二复习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5600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专题二复习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2017专题二复习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2017专题二复习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2017专题二复习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2017专题二复习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专题二复习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专题二复习古代的科技、文化、艺术(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一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 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知识整理先秦:甲骨、青铜 秦汉:竹木简、纺织品。竹木简沉重,不便流传与收藏; 纺织品价格昂贵,难以普及。 西汉:早期发明纸。据考古发现天水放马滩西汉墓出土的 纸质地图,说明至少在西汉时期就有了纸。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使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 加工造成新的书写材料,人称“蔡侯纸”。纸的发明原因:秦汉时期竹木简和纺织品作为书写材料,影响文化传播经 过意 义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 会进步的积极作用最为显著 纸的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

2、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 的进步,促进了中国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外传 公元8世纪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原理: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经 过意 义外传:应用于方向测定,对于航海事业、军事和经济生活有着重 要的作用 为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 保证战国:韩非子中提到指南仪器称作“司南”北宋;发明指南针、指南鱼,并用于航海。沈括在梦 溪笔谈中记载了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南宋:事林广记介绍了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12世纪末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再传入欧洲外传意义 :火药的发明和使用条件火药的发明,与古人炼丹制药的长期实践有关 对木炭、硫磺

3、和硝石三种物质的性质认识,为火药的 发明准备了条件发 明商周时期,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春秋战国时期,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已经为人们所 熟知 汉代神农本草经中,硫磺、硝石都被列为重要的药材 东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中已经提到“火药”使用唐末宋初(战争),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 宋代,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 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三种火药配方 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 ,这些在当时都是世界最先进的将人类带入了热兵器时代,为资产阶级打败骑士阶层创 造了条件(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起了重要作用)1213世纪,传入阿拉伯国家,传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地

4、唐代:雕版印刷技术。1900年,在敦煌发现的金刚经 ,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宋代:毕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实现印刷史上的一次革命元代:王祯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江苏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 应用清代:用铜活字印制的最大一部书是古今图书集成印刷术的进步发 明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保存和传播,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准备条件意 义外传 :13世纪后由波斯传到西方,欧洲出现木版雕印和金 属活字项目发明与应用传播对世界影响造 纸 术指 南 针火 药印 刷 术西汉:植物纤维纸东汉:“蔡侯纸”向东:朝鲜、日本 向西:西亚、欧洲促进

5、人类文明发展 和社会进步战国:司南北宋:铁制指南鱼、指南针12C末13C初传入阿 拉伯,后传入欧洲为新航路开辟提供 技术保证,迎来地 理大发现时代唐末:火箭、火炮13C中期传入阿拉 伯,后传入欧洲推动欧洲火药武器 的发展,沉重打击 了封建骑士阶层隋唐:雕版印刷术北宋:活字印刷术 向东:朝鲜、日本向西:波斯、欧洲为欧洲宗教改革和 文艺复兴准备条件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宋朝:火箭、火球、火蒺藜明朝:地雷、水雷、定时炸弹元代:木活字、转轮排字盘南宋:木刻指南鱼、指南龟明清:铜活字明代:为郑和下西洋提供条件发明于古人炼丹制药实践中根本根本 保障保障政治政治经济经济政策政策教育教育个人个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

6、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央集权制度为科技的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进步提供了物质基础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也对科技发展给予了一定的政府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也对科技发展给予了一定的 关注关注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古代科技的进步提供了人才基础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为古代科技的进步提供了人才基础中国古代科学家个人的探索精神亦是中国古代科技高度 发达的重要因素二、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原因(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7、 )疑难突破三、中国古代科技特点(1)从科技内容上看,应用性强(注重技术发明),对事物发展 规律的探索不够(缺乏理论总结);(2)从研究方法上看,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 缺少实验。(3)从科技使用上看,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 缺乏将科技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并使生产力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 动力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广泛性(5)先进性、封闭性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1)对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2)对世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推动了世界 科技文化的发展。在地理大发现,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 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

8、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五、16世纪以后,中国为什么没能产生近代科学? “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方的不同效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1、原因:(1)根本原因: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了科学的发展。(2)具体原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阻碍了科学技 术的进步;政治上: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使科技发展失去了物质基础和动力;文化上:八股取士和文化专制,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思想上: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妨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2、说明:社会环境决定了科技作用的发挥。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可归纳为“一、二、三、 四” 一大启示:科技发挥的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两大影响:对中

9、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三大特征:重经验,轻实验;重综合,轻分析 ;重实用,轻理论。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1毕升与印刷术:毕升不是最早发明印刷术的人,因为在隋唐时期 就已经有了雕版印刷术,并在隋唐时期就开始西传到阿拉伯, 而毕升发明的是活字印刷术。 2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我国古代并没有发挥太大的作用,不能 说明其作用不大,只能说明任何重大科技发明创造,只有在它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时候,才发挥着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3明清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明清时期我国科技继续发展,而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也在迅速 发展,但二者并不等同,我国明清时期的科技属于传统科技,

10、 而西方的是近代科技。(2009山东卷)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解析:注意活字印刷的活字是篆刻时是反着的。【答案】 D(2012年海南卷历史)康熙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 ,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 ,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这一事件表明,康熙A全面接受外来文化 B审慎地接受外来事物C改变闭关锁国政策 D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技术(制约因素) 【解析】题干反映了康熙在“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准确”后, 才“复用西洋历法”说明其审慎地接受 外

11、事物,B项正确;A项“全面接受”过于绝对化,说法错误;C项 无从涉及;题干材料仅限于历法,因此,D项“西方文化超越中国 ”说法错误。 【答案】B(2012年上海历史,13)公元1500年左右,欧洲出版了大 约4万册图书,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求知欲。此种情形直 接得益于( )A活字印刷术在欧洲的传播 B新教翻译出版圣经的需求C人文学者传播古典文明的需要 D大学发展对图书需求量的增加B【考点】古代中国科技技术印刷术 【解析】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发明、研制自己的活字印刷机 ,印刷的大量书籍促进了欧洲文化的传播,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 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答案】A(2012年安

12、徽文综历史,12)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 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 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 。图3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 )A B C D 【考点】古代中国的汉字与书法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现。结合各种字体的特点 可知A、B、C、D项分别为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故选C 项。【答案】C(2009四川卷) 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板未行,翻刻踵布”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商品经济繁荣 市民文学兴盛 印刷工艺提高 专制政治强化A. B. C. D.解析:商品经济繁荣;市民文学兴盛;印刷工艺提高,有利于明

13、末江南地区出版业的繁荣。专制政治强化不利于文化发展,应排除。【答案】 A【课标要求】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与演变的过程,了 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2、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 明其艺术成就。二 中国的古代艺术知识整理考纲:汉字与书法、中国画、戏曲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 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 1.起源 2.演变 3.总趋势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甲骨文、金文、小篆 、隶书、草书、楷书、行书 由繁到简、由难到易、由图画文字到符号 二)书法 1.含义: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 2.特点: 以自由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

14、 特殊的审美价值3.书法的种类主要字体 小篆创始于秦代,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 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字体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楷书也称真书,形成于汉末,字体方正,规矩严整 行书盛行于晋代,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草书把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东晋:王羲之尤擅草书、行书,被后代尊为“书圣”唐代: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的欧体、颜体、柳 体,怀素、张旭之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北宋四大书法家(行书)元代:书法家首推赵孟頫,创赵体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4.著名书法家

15、5.作用: 1)、传递知识文化的功能 2)、审美的功能 3).具有修身养性的价值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景物为主要描绘内容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三绘画艺术起源石器时代:人们在陶器、崖壁、地面上绘画先秦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成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分类以题材分: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以技法分:有工笔和写意的区别类型:宫廷画、民间画、文人画文人画:又称“士大夫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在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追求抒情写意,融文学、书法、绘 画、篆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为一体,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的文 化素养,王维被后世奉为文人画的鼻祖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因此 也称“皮黄” 京剧角色划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1)形成 奠定基础:乾隆年间(1790年),三庆、和春、春台、四喜合 称四大徽班进京。 正式形成:道光年间(1840年),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 收了昆曲、秦腔等其他戏曲的优点发展而来。 2)特点3)意义 :四、戏剧艺术 1、宋代开始,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杂剧、南戏出现。 2、元朝时元杂剧形成。 3、明代传奇剧兴盛起来。 4、京剧京剧艺术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例1】汉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