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555856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体育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体育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体育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体育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体育新闻采访的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搜集与积累材料法 一、搜集与积累材料的必要性 (一)新闻事实离不开对材料长期的搜集与积累 (二)不断深化记者的认识,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三)特殊情态下采访得以进行的重要手段 (四)搜集和积累材料,可增强体育新闻采访报 道的预见性 二、体育记者如何搜集与积累材料 (一)要勤于动脑、动口、动手、动脚,养成随 时随地搜集与积累知识的习惯 (二)做好图文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工作 1.收集剪报 2.做好并保存采访笔记 (三)通过网络搜集和积累资料 (四)记者应有档案意识 (五)体育新闻报道中数据的搜集与运用第二节 访谈法一、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关系的特点(一)什么是采

2、访对象 凡是记者在采访活动中向之索取情况和意见或者以各种方式(不仅是语言)向记者提供情况和意见的人,都可以称之为采访对象。(二)记者和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的特点1.繁杂性2.双向性 3.对等性4.平等性二、口头访问(一)定义:是记者有目的 地同采访对象交谈,在有限 时间内采掘新闻材料的活动。包括: 1.访问是记者面对面和采访对象打 交道。 2.记者与采访对象处于一个特定人际关 系中。 3.交谈是访问的中心环节。 4.访问有很强的目的制约性。 5.访问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 三、提问 (一)提问的方式 1.开放式提问 就是问题提得比较概括、抽象、范围限制不很严格,给对方以充分的自 由发挥的余

3、地。 一般适于转入话题,搜索情况,调 节气氛,发现遗漏,缓冲记者压力。 好处: 给对方以更多自由,气氛轻松; 对方易回答,谈一些宏观材料,露出 一些有价值的“话头” “投石问路”,给记者以喘息的时间。 短处: 问题提的一般化,采访对象易泛泛而 谈,或感到问题太大,不知从何说起。 不易挖掘太深。2、闭合式提问 就是问题提得比较具体、单纯,范围限制得很严格,给对方的自由发挥余地很小,一般要做较为直接的回答。 一般适于突破、深入、追问、证实、核实,总之战斗力更强一些,更锋利一些。好处: 问题问的很明确,易得到采访对象 具体回答,易获得有价值的材料。 问题焦点集中,采访对象易说出心 理话,易深入挖掘。

4、 记者提问虽花费较多精力,有一定 难度,但这样问题引出结果,往往皆 大欢喜。短处: 单刀直入,有点尖锐,如掌握 不好,会影响谈话气氛。 如记者选题不当,或漏掉,都 会影响对全面情况的了解。(二)提问的方法1、正问法 即正面提出问题,开门见山,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 1980年邓小平会见法拉奇 在体育新闻采访中,以下场合较适合正问法: (1)体育官员、教练员、老运动员以及记者较为熟悉的采访对象。 (2)赛间采访、有截稿时间限制的采访、新闻发布会及其他时间较紧迫的采访场合。 (3)电话采访。 2. 诱导法 也叫诱发式提问或诱发式谈话。就是善于交心,以心换心,有针对性把采访对象心里话给引导出来,既可

5、以引导对方的思路,又可以引发对方的情感。 温馨提示!运用诱导法,要把握启发 诱导与“强加于人”的界限。 转 化诱问 心理有话 自己想说 真实材料 演 化强问 心理无话 无可奈何 假材料 在体育采访中,侧问法通常多用于以下情况:(1)一些运动员,特别是年轻运动员的采访。(2)记者首次采访某位教练员或运动员。(3)在某些场合下,教练员、运动员会因种种 原因不愿回答记者正面提出的问题。(4)对方因时间久远而对某事想不起时,可以 采用侧问法,诱发对方的记忆。(5)由于侧问法需要时间,因此在体育采访中 一般多运用于非比赛现场的采访。 3. 激将法 用问题刺激对方,哪壶不开偏提 哪壶,甚至把对方刺激得“跳

6、”起 来,非把话向你说清楚不可。 注意 ! 运用激将法,记者要考虑 自己身份是否适当,刺激强度是否 适中,注意谈话的气氛。 在体育采访中,激将法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3)希望打破僵局、尽可能挖掘采访对象谈话内容的场合。 (2)对谦虚内向、不爱接受采访、话语不多的人员。 (1)体育明星、著名教练员或高级体育官员的采访。4. 设问法 即记者提出一些假设性的问题,是 一种“试探而进”的提问方法。 可启发采访对象思路,引导对方谈 出真实想法;可积极帮助对方回忆某种 情景;或帮对方产生联想,进行合乎规 律的推断、预测,使自己认识得到深化 。迈克华莱士 华莱士在中南海采访 邓小平 5.隐匿法 如遇敏感问

7、题,直接提问会使 采访对象很难接受,甚至会变得 相当难堪,这时采用隐蔽方式, 旁敲侧击提问。实质把记者自己 的本意伪装隐藏起来,即明修栈 道,暗渡陈仓。6. 自发式提问 就是问题一旦提出,即使采访对象不回答问题,或者只回答“无可奉告”,记者仍然可以写出报道。7. 错问法 是记者故意提出明明是错误的问题,来考察试探激发采 访对象,以便了解真实的材料 ,探求事实真相,台湾学者称 之为“以误求正法”。1960年6月毛主席与斯诺先生(右二)在一起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与斯诺(左1)在天安门城 楼上 提问的方法还有迂回法、追踪法、反问法、借问法等等,易于理解,不再赘述。 四、体育新闻采访中记者提问

8、的基本技巧 1. 避免无疑而问 2.提问的语言要简单明了,不带个人偏见 3.记者在提问中应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 4.在单独采访的场合可以向采访对象请教一 些专业问题 5.不要喋喋不休,应以倾听为主 6.中国记者切忌“中国式提问”第三节 观察法 一、观察法在体育采访中的重要意义 一、观察法在体育采访中的重要意义 二、体育记者在采访中如何运用观察法 (一)以职业的态度进行观察 (二)以专业的眼光进行观察 (三)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观察 (四)排除干扰,专心致志地进行观察 (五)寻找最佳观察位置 三、直接观察法与间接观察法 (一)直接观察法 1.静态直接观察法。 运用直接静态观察法时还要注意避免以下

9、问题: (1)观察方法不当。 (2)感情因素的影响。 (3)忽略重要细节。 (4)观察角度不当。 2.动态直接观察法 参与性采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这种方式比较敏感,因此应事先告诉采访对象 记者的身份与意图,以争取到采访对象的同意; (2)如果在参与性采访中记者不得不隐瞒身份或意图, 则应事先向上级主管报告,争取报社的支持; (3)在运用参与性采访方法时,应尽量接近采访对象。 其最好的方式,是在其训练生活中充任某种工作或角色; (4)在采用这类采访方法时,最好的方式是让采访对象 忘记他身边是一位记者; (5)在运用参与性观察法时,体育记者要尽可能避免其 负面效果,如引起法律纠纷等。 (二)间接观察法 体育记者通常在以下情况下利用电视的赛事转播进行间接观察: 其一,作为前方记者现场直接观察的补充。 其二,当没有记者在比赛现场的情况下,电视的赛事转播可直接作为赛事报道的信息源。 其三,因时差的原因,很多欧美重要体育赛事是在中国的半夜或凌晨时分举行的。 利用电视来进行间接观察和赛事报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将看电视作为工作。 2.重要赛事直播必须录像。 3.一边观看电视一边记笔记。(三)直接观察法和间接观察法的结合使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