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效应分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5562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7.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效应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效应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效应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效应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效应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效应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效应分析(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前前 言言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研发活动转移到海外进行。我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发展中国家,以不断改善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高素质的低成本人才等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自 1993 年摩托罗拉全球软件集团在华设立首家研发中心以来,截至 2008年上半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达 1200 多个。随着跨国公司对华研发投资的增加,其对我国的经济也产生了双重效应。跨国公司在华 R&D 活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我国在全球分工中的地位,同时也有助于锻炼和培育了中国的研发人员;但跨

2、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主动地向我国溢出知识与技术,而是要利用我国 R&D 资源、加速抢占我国市场,进一步挤压我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自主创新形成很大的压力和挑战。必须正确对待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发展及其影响,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经济建设。目录目录摘要.1 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现状.2 1.1 研发机构的数量迅速增长 .2 1.2 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数量增加 .2 1.3 在华研发机构的战略层次不断提升 .3 1.4 区域分布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 .3 2 跨国公司在华 R&D 投资效应分析.3 2.1 正面效应 .4 2.1.1 技术溢出效应和竞争效应 .4 2.

3、1.2 示范效应.4 2.1.3 增强了我国对人才的吸引力 .4 2.1.4 弥补国内 R&D 投资不足,改善 R&D 投资结构.5 2.1.5 带动关联企业发展.5 2.1.6 扩大我国高新技术的出口.5 2.2 负面效应 .6 2.2.1 影响我国自主研发能力,加剧我国企业逆向技术扩散.6 2.2.2 导致市场竞争的加剧,变中国二元市场为一元市场.6 2.2.3 涉足我国的技术开发领域,抑制我国的技术创新.6 2.2.4 本土技术进一步边缘化,我国企业对技术的控制权弱化.8 3 我国应对跨国公司在华 R&D 投资的策略 .8 3.1 政府方面 .8 3.1.1 利用市场手段来促进跨国公司研

4、发性投资.8 3.1.2 进一步改善科研环境.9 3.1.3 实施一定的产业保护政策.9 3.1.4 完善竞争立法.10 3.2 企业方面 .10 3.2.1 加大对研发资金的投入力度.10 3.2.2 建立合理的人才机制.10 3.2.3 充分利用网络上的技术资源.11 3.2.4 培育和发展壮大我国的跨国公司.11 3.2.5 建立战略联盟.12 3.2.6 充分利用外来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12 结束语.13 参考文献.14 致 谢.16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1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效应分析摘要摘要:随着全球科技一体化趋势的发展,研究与开发国际化已经成为继贸易国际化

5、、 生产国际化、资本国际化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而中国正是顺应了这一 趋势。跨国公司对华研发投资的增加,对我国的经济也形成了多重效应。既带来了 技术溢出等好处的同时也带来许多涉及的行业可能被垄断等风险,因此这就需要我们 政府和本地企业进行客观的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趋利避害,以期达到双方的共赢。 本文通过研究跨国公司 R&D 本土化的现状、动因及影响,针对其所产生的正负效应, 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既要肯定和鼓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 R&D 活动,又要持谨慎 的态度,加强管理,确保国家安全。关键词:关键词: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效应;策略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6、21 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现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现状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海外直接投资中走在最前面的美国企业首先开始了海外研发活动,其次是欧洲企业,经营全球化相对落后的日本企业也在 80 年代开始了海外研发活动。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主要是在发达国家进行的,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轨,中国大陆已成为全球理想的投资地点之一,而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投资也急速增长,更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综观近年来的发展状况,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主要呈现以下特征:1.11.1 研发机构的数量迅速增长研发机构的数量迅速增长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生产、经营活动的本土化进程逐步加快

7、,研发活动也日渐本土化。据中国商务部统计,外资研发机构由 1997 年以前不足 20 家,迅速上升到2005 年的近 750 家,每年新增研发机构的增长率最高可达 200%以上。研发领域主要包括汽车、通讯、计算机软件、机械、电子、生物医药、半导体及自动化、化工、电子数码产品等方面。一些跨国公司为避免多家研发机构的研究内容互相重合,倾向于在不同的技术领域建立多家研发机构,力求使每家研发机构专门从事某一类技术的研究,例如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在我国建立的 16 个研发中心,每个研发中心都专门从事相应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同时,随着跨国公司在华生产和经营规模的日益扩大,研发本土化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外

8、资研发机构的数量将以更快的速度增加。中国商务部研究院的20052007 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报告显示,61%的受调查跨国公司明确表示在未来三年内将继续扩大对华 R&D 的投资。跨国公司在研发投资中,有 46%的企业倾向于建立独立的研发中心,有 33%的跨国公司倾向将更多先进技术引进中国进行研发,同时有25%的企业计划扩大在中国原有的研发人员数量,24%的企业选择合作研发。1.21.2 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数量增加从事基础研究的机构数量增加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从事的研发工作按照研究性质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开发两类。近年来,随着外国在华研发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研发机构的研究层次也逐步提升,

9、专门从事基础研究工作和兼做基础研究工作的研发机构数量由 1995年的 3 家上升为 2002 年的 6 家,并呈现出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一些跨国公司为了统一部署并协调在华各研发机构的研究和开发工作,近年来建立了以研究院形式命名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3的研究机构,如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爱立信中国研发总院、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研究院等,这些研究院一方面负责其在华研发中心研究工作的协调和安排,另一方面主要从事相应技术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研究内容接近于本领域的世界前沿水平。1.31.3 在华研发机构在华研发机构的战略层次不断提升的战略层次不断提升近年来,随着中国市场重要性的日益

10、凸显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在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体系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例如,戴尔在上海建立的研发中心是该公司第一家海外研发中心,飞利浦电子将其母公司总部的基础实验室设在西安,富士通在西安建立的研发中心是该公司内部最大的软件研发中心。这类研发中心除规模较大外,还参与母公司全球研发体系的分工,部分研发中心从事基础性研发工作,研发成果供公司全球研发体系分享。一些跨国公司逐渐将在华研发机构升级,由单个国家级向地区级、全球级研发中心逐级过渡,提升了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在全球研发体系中的地位。如微软公司 1998 年在北京建立微软中国研究院,2001 年将其升级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同时

11、,也有一些跨国公司对中国市场和科研环境特别看好,因而选择直接在中国设立全球性的研发机构,如戴尔、甲骨文公司等。1.41.4 区域分布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区域分布和行业集中度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的研发机构仍将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和广东,以及江浙一带,随着西部投资环境的改善,西部可望吸引更多从事应用研究的外资研发机构。北京和上海有望集中更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国别总部和研发中心。北京人力资源优势突出,吸引的研发投资仍将以计算机、软件和通讯等智力密集型行业的投资为主;上海由于工业基础比较雄厚,吸引的研发投资仍将以化工、制药和汽车行业的投资为主。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2005 年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 2005 年底,在上海落户的外资研发中心已达到 170 家。 20052007 年跨国公司对华产业投资趋势报告显示,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珠三角三地区将是跨国公司未来三年直接投资首选地区;从选择投资区域企业数分布看,长三角占 47%,环渤海经济圈占22%,珠三角经济圈占 21%,东北地区占 9%,中西部地区占 8%。同时,92%的跨国选择在开发区内投资。阳泉职业技术学院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毕业论文42 2 跨国公司在华跨国公司在华 R&DR&D 投资效应分析投资效应分析随着全球科技一体化趋势的发展,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颇具规模,给我国带来了经济、技术、人才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