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55348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9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说明书东北农业大学毕业说明书 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论发展乡村旅游的几点思考入学年级:入学年级:2008 秋秋学生姓名:孔德猛学生姓名:孔德猛学学 号:号:861220118003所学专业:农村管理与发展所学专业:农村管理与发展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中国中国哈尔滨哈尔滨2010 年年 8 月月 提要提要.3 31 1 背景背景 .3 31.1 回归的需求。 .3 1.2 求知的需要。 .3 1.3 怀旧的需要。 .4 1.4 复合型需要。 .42 2 成功经验成功经验 .4 41.1 乡村旅游对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 .4 1.1.1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一大批老少边贫地区走上

2、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4 1.1.2 乡村旅游的发展,为闲散的劳动力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门路。 .4 1.1.3 发展乡村旅游缩小了城乡差别。 .5 1.2 乡村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5 1.2.1 乡村旅游本身存在的传统文化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 .5 1.2.2 乡村旅游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 .5 1.2.3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使乡村社区的多元化发展,促进社区进步和乡村人口素 质的提高。.5 1.3.乡村旅游对环境的积极影响。.63 3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6 61.1 思想认识问题。 .6 1.2 盲目开发,产品单一。 .6 1.3 观念落后,服务水平

3、低。 .64 4 建议和解决方法建议和解决方法 .6 61.1 发展生态旅游,走持续发展之路。 .7 1.2 开发特色项目,增强旅游体验性。 .7 1.3 做好培训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85 5 小结小结 .8 86 6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8提要提要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国家旅游局分别把乡村旅游主题定义为“中国乡村游”和“和谐城乡游”,将旅游发展的重点直指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乡村游在悄无声息中受到游客热捧。农家旅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悄然兴起,并成为乡村度假的重要承载。乡村旅游实现了从观光到度假旅游方式的升级,并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

4、要途径。 并成为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实践内容,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本文分析了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积极影响,指出乡村旅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和解决对策。 1 1 背景背景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业观光旅游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使其成为农村地区发展旅游业中的重要渠道,并为第一与第三产业的结合找到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2006 年和 2007 年,国家旅游局分别把旅游年主题定义为“中国乡村游”和“和谐城乡游”,将旅游发展的重点直指农村,“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学农家活、享农家乐”,乡村游在悄无声息中受到游客

5、热捧。农家旅馆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悄然兴起,并成为乡村度假的重要承载。乡村旅游实现了从观光到度假旅游方式的升级,并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发展第三产业的一条重要途径。 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有供给与需求两方面因素共同推动的结果,从供给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从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主要是城市化进程加快的结果。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的动机主要有: 1.11.1 回归的需求。回归的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恬淡的生活方式,纯朴的生活情趣,古老的风俗习惯,渴望从现代都市生活逃脱的“城内人”越来越向往那种天然的“城外人”生活。绿色、环保、健康正在成为许多人追逐的生活理念,而乡村游所崇尚的旅游方式正

6、好契合了这种精神追求。 1.21.2 求知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现代社会的城市少年儿童普遍缺乏对农村、农事生产、农民生活的了解,乡村旅游作为重要的修学旅游方式,受到学校、家长和学生的欢迎。 1.31.3 怀旧的需要。怀旧的需要。怀旧是人类的共同特征,旧地重游的旅游者对于目的地的选择具有明确的指向,特别是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例如我国文革时期大批城市青年上山下乡的经历,造就了所谓的“知青情节”,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 1.41.4 复合型需要。复合型需要。人们的旅游行为往往是多种动机共同作用的结果,乡村旅游也不例外,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有的可能处于求新、求异、求美、求乐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

7、身心调解的需要,有的可能处于美食或购买土地特产品的需要等等。 2 2 成功经验成功经验 1.11.1 乡村旅游对乡村旅游对社会经济社会经济的积极影响。的积极影响。乡村旅游是经济发展的产物。在人类早期,良好的生态环境就像阳光,空气,水一样,是自然界本身提供的,并不具备经济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污染日益加剧,人们对乡村清新的空气、优美的自然风光产生强烈的需求,使乡村生态环境成了残缺资源,具有了经济价值。乡村旅游能够使生态效益转化经济效益,成为充分利用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手段,而这种促进反映在乡村旅游中就是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必对乡村旅游地的农民和农业经济发展起到一个带动作用。具体表现在: 1.1.

8、11.1.1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一大批老少边贫地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乡村旅游的发展,使一大批老少边贫地区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贫困地区依托本地旅游资源开发旅游业,是脱贫致富道路上做出的一种实事就是、因地制宜的选择。这种选择,使脱贫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广。据河北省有关部门搞的社会调查,全省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农村即达到 1200 多个,30 万户,近百万人。据此推算,全国通过发展旅游业而脱贫致富的村庄不会少于 1 万个,人口不会少于 300 万人。这是发展旅游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贡献,同时,对促进我国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1.1.21.1.2 乡村旅游

9、的发展,为闲散的劳动力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门路。乡村旅游的发展,为闲散的劳动力开辟了广阔的就业门路。旅游业是劳动密集型行业,能够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当地居民围绕着游客吃、住、游、购、娱的需要,兴办了各类企业,围绕旅游点而发展起来的餐饮业、运输业、旅馆业等比比皆是。人们通过开展各种为旅游者服务的活动,找到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减轻了各级政府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压力。 1.1.31.1.3 发展乡村旅游缩小了城乡差别。发展乡村旅游缩小了城乡差别。在我国大城市的郊区县,在大城市发达的工业文明的辐射下,都市附近的县郊区已经进入现代化农业文明阶段。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区位优势,其主要表现就是

10、直接面对周末假期、民俗佳节、庆典活动等需求的稳定而庞大的城镇居民市场,特别是 2008 年起各个假期地调整,给乡村游带来了更大的市场。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不仅使本地的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也使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加快了大城市的城乡一体化进程,城乡落差已越变越小。 1.21.2 乡村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乡村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文化”在辞海中的定义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获得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如:生活方式、生活环境。发展乡村旅游使得社会文化的表现更加丰富多彩。 1.2.11.2.1 乡村旅游本身存在的传统文化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乡村旅游本身存在的传统文化对旅游者产生的影响。旅游者(主要是城市居民)离开居住地到乡村地区旅游的最大起因就是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方式、文化特征等方面具有差异性,因此决定了传统乡村文化在旅游产品的生产和组合中可以作为最重要的素材和着眼点的地位。天人合一式的环境,健康、朴素、简单的生活,这些正是传统乡村地区所独有的魅力。因此可以说,乡村传统文化是乡村活动的最大特点。村旅游注重传统事物和传统价值,将旅游活动和旅游者融入乡村生活之中,就能够为旅游者创造一个安静、自然和原原本本的乡村生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