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5427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0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l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 、伊斯兰教)之一,产生于公元前6世 纪的印度。l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自汉代传入我 国,经过与本土文化的排拒、吸纳、 依附,最终融汇为一。第八章 佛教的流传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l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l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l第三节 佛家人生哲学模式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l一、佛教基本教义的核心 l二、四谛说l三、缘起和轮回 l四、无常、无我和涅槃 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l公元前6世纪,在今印度、尼泊尔境内建立了许多由 奴隶主统治的小国。在这些小国中,居民被分为四个等级:l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僧侣)。他们地位最高,专司

2、祭祖,垄断知识,受人供养,享有精神特权;l第二等级是刹帝利(军事贵族)他们有军事行政权 利,但受僧侣监视,缴获的战利品应分给僧侣一半 ;l第三等级是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商人)。他们 是身份自由的人,但僧侣可以任意夺占他们的财产 ;l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奴隶、雇佣劳动者和某些被雅 利安人征服的土著居民)他们地位最低下,受剥削 、受压迫。佛教产生的时代背景l佛教创始人名悉达多,族姓乔达摩(公 元前565公元前480,约早于孔子) ,属于第二等级即军事贵族。l他不满僧侣的神权统治,29岁放弃王族 生活,离家修道。经过六年的苦修,35 岁时创立佛教。l他一直在恒河流域一带传教。他被信徒 们尊称为佛陀,

3、意即“觉悟者”,还被称 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一、佛教基本教义的核心 l佛教基本教义的核心,是宣扬人生充满痛苦, 只有信仰佛教,视世界万有和自我为“空”,才 能摆脱痛苦的道路。要解脱痛苦,必须熄灭一 切欲望,到达“涅磐”的境界。这样,就须长期 修道。l长期修道的办法是:约束身心,即所谓“戒”; 要磨练受苦的耐力,即所谓“定”;要通达事理 ,不自作聪明,即所谓“慧”。l它还主张不论哪一个等级,都可以修道,而且 都能修成“正果”。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 二、四谛说l谛,即真理。l四谛是指苦谛、集谛、灭谛、道谛。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 二、四谛说苦谛l苦谛是现实存在的种种痛苦现象。l苦谛

4、主要不是专指感情上的痛苦,而是泛指精神 的逼迫性,即逼迫烦扰的意识。l佛教认为,一切都是变化无常的。大千世界,只 不过是痛苦的汇集。由于众生不能自我主宰,为 无常患累所扰,所以没有安乐性,只有痛苦性。l在佛教看来,人的出生是痛苦(生苦),年老是 痛苦(老苦),死亡是痛苦(死苦),和不相爱 的人聚合是痛苦(怨恨会苦),和相爱的人分离 是痛苦(爱别离苦),欲望不能得到满足是痛苦 (求不得苦)。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 二、四谛说集谛l集谛,讲造成痛苦的原因和根据。集, 是集合的意思。l佛教认为,产生痛苦的原因,在于“无 明”,即心智迷惑。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 二、四谛说灭谛l灭谛,讲佛教最高理想的

5、无痛苦状态。 灭,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l灭谛就是讲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不再 生起的道理。要脱离人生的苦海,就必 须从根本上摆脱生死轮回,进入涅槃境 界。“涅者不生,槃者不灭”,寂灭一切 烦恼,圆满(具备)一切清静功德,就 实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 二、四谛说道谛l道谛,讲实现佛教理想境界应遵循的手段和方法。 道,指道路、途径、方法。道谛就是引向灭除痛苦 ,证得涅槃的正道。l从方法的角度看,道谛强调培养信徒的坚定的信仰 和精勤的态度。并采用神秘的直观,以对治一切不 符合佛教的认识和思想,同时还十分重视调练心意 ,以形成一种特异的心理状态。l从内容的角度看,道谛的要义在于道

6、德变革,要求 道德自我完善;在于心灵宁静,追求安息的境界。 它强调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人生的理想境界。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 三、缘起和轮回 l在佛教看来,缘起的意义是指事物的因 果关系。“缘”指条件、起因;“起”表示“ 缘”的一种功用。一切事物都由缘而起, 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存在的。l“若见缘起便见法,若见法便见缘起。” (中阿含经卷三0)“法”指世界上一 切事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l“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 ,此灭则彼灭。”(同上)这是缘起思想 最概括的表述。佛教的十二因缘说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无 行 识 名 六 触 受 爱 取 有 生 老 明

7、色 处 死过去 现 在 五 果 现 在 三 因 未来二果二因三世二重因果释迦牟尼的业力说释迦牟尼声称:业力是众生所受果报的前因,是众 生生死流转的动力。“业”是行动或作为的意思。做一件事,先有心理活动,是意业;后发之于 口,为口业;表现于行动,为身业。释选牟尼认为,众生的身、口、意之业往往是 由无明即无知决定的。由这种无知而发生的行为, 就是苦的总根源。众生所做的恶业和善业,都会引 起相应的果报。由于业的性质不同,来世就会在不 同的境遇中轮回。佛教轮回说对中国文化之影响佛教这种轮回说,强调了个人言行的自我责 任,强调一切都是自作自受,客观上对人们的行 为有一定的劝戒和约束作用。它主张人们的活动

8、 与其后果有一定的关系,会得到报应,所谓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这在一定意义上有其合理的一 面。在中国一般人心目中,业报轮回说成了佛教 的基本思想。从世俗的观点来看,佛教给中国人心理以 深刻影响的,主要是因果报应、三世轮回思想。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四、无常、无我和涅槃 l佛教 “三法印”说:“三法印”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 槃寂静”。“印”,意指“印玺”。国王的印玺是证明文 件真实的一种标记。“法印”即印证、标记。l三法印即判断佛教学说的三个标准。第一节 佛教的基本思想四、无常、无我和涅槃 l佛教 “三法印”说:诸行无常,指世界万有是变化无常的 。 诸法无我,指一切现象皆由因缘和合

9、 而成,没有独立的实体或主宰者。 “涅槃寂静”,指超脱生死轮回,进入 熄灭一切烦恼、内心寂然不动的境界。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l一、佛学发展三阶段及其与本土文化的关系l 二、中国佛教禅宗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佛学发展三阶段l (一)汉至南北朝:传入与扩展l (二)隋唐:宗派林立的全盛期l (三)宋至清:由盛而衰的停滞期(一)汉至南北朝:传入与扩展l从汉至三国,佛教发展缓慢,不大为人注意。 教派主要有两个:l一是由安世高为代表的小乘禅学;偏重于宗教 修持,默坐专念;l一是以支懺、支谦为代表的大乘般若学,即空 宗学说。偏重于教义的研究和宣传,以论证现 实世界的虚幻不实。第二节

10、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佛学发展三阶段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佛学发展三阶段(二)隋唐:佛教宗派林立的全盛期l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l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 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了空前发 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如天台宗、法 相宗、华严宗、禅宗、三论宗、净土宗 、律宗、密宗等。每一宗都有自己的理 论和修持体系,师道相传,谨守不变。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佛学发展三阶段(二)隋唐:佛教中国化时期。l唐代二十个皇帝,除唐武宗外,个个信佛。这 种情况,使佛教得以昌盛,同时促进了儒、佛 、道的融合。l封建统治者充分利用儒学治世、佛学治心、道 教养身的不同功能,使

11、其在维护统治方面,实 现互相助补。l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三教 合一的思潮进一步形成,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 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与中 国人的精神生活休戚与共,形成了宋明理学的 雏型。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佛学发展三阶段 (二)隋唐:佛教中国化时期。l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从其本身的发展来 看,是通过摄取儒、道思想,形成了中国化的佛 教宗派: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等。从其思想理 论观点来看,是提出了一系列的不同于印度佛教 、而吸纳了儒道思想的理论。具体表现为:l以心性为宗派学说的重心。l宣扬儒家伦理道德。 l以周易的元、亨、利、贞“四德”配佛教的常 、乐、

12、我、净“四德”;以儒家的仁、义、礼、智 、信“五常”配佛家不杀、不偷盗、不邪淫、不饮 酒、不妄语。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佛学发展三阶段(三)宋至清:由盛而衰的停滞期(置儒于释之上,假儒以行释时期) l宋、元、明、清这一时期,心性问题成为佛教哲学 理论的核心;同时,佛教调和儒道思想的倾向日益 明显。 l北宋天台宗学者智圆自号“中庸子”,宣称晚年所作 是“以宗儒为本”,认为“非仲尼之教,则国无以治 ,家无以宁,身无以安”,而“国不治,家不宁,身 不安,释氏之道何由而行哉?”(中庸子传上 ) l契嵩作辅教篇,宣扬首之有圣人焉,曰佛、 曰儒、曰百家。心则一,其迹则异。夫一焉者,其 皆欲人为善

13、者也;异焉者,分家而各为其教者也” 。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中国佛教禅宗l禅宗是中国佛教中流传最长、影响最大 的宗派,是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宗派的、 典型的中国佛教。l “禅”是梵语“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 、“禅定”,以思悟佛教“真理”、静息一切 欲念为修养方法。禅宗强调“直指人心” 。“见性成佛”,故又称佛心宗。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中国佛教禅宗l ()禅宗的由来l (二)见性成佛与凡夫即佛l (三)顿悟与直觉l (四)“无念为宗”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中国佛教禅宗()禅宗的由来 l为了挽救佛教发展危机,唐代中期,禅宗以革新派的面目应运而 生。禅宗得到了寒

14、门庶族的中小地主阶层的支持。禅宗破除了以 前佛教各派的烦琐教条,宣扬“即心即佛”、“见性成怫”、“言下顿 悟”,投合了庶族地主的口味。禅宗主张不读经、不礼佛、不坐禅 ,采用“直指人心”的通俗说教,来宣扬佛教的基本精神,得到了 广大群众的支持,为中国化的佛教开拓了新的领域。 l从理论渊源来看,禅宗是对南朝道生的“涅槃佛性”学说的进一步 发挥。掸宗思想推源于唐初的弘忍(公元601674)。弘忍的弟 子神秀和惠能,前者称为“北宗”,主张“渐悟”;后者称为哺宗”, 主张“顿悟”。后来惠能的南宗取代了北宗,成为中国禅宗的主流 。 l禅宗对佛教理论的革新,实质上是把中国传统哲学中诸如孟轲、 庄周等人的思想

15、融入佛教,把宗教进一步精炼化、哲学化、世俗 化;摆脱烦琐的修炼过程和经论词句的解释,由思辨推理转入神 秘直觉,用“顿悟成佛”的天国廉价门票,来增强佛教法力,吸引 广大群众。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 展二、中国佛教禅宗(二)见性成佛与凡夫即佛l慧能宣称:“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 种法灭”。l“心量广大,犹如虚空 能含万物色象 ,日月星宿,山河大地自性能含万法 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l“诸法在自性中于自性中万法皆现”l“菩提只向心觅,何荣向外求言?听说依 此修行,西方只在眼前。” 坛经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 展二、中国佛教禅宗(三)顿悟与直觉l所谓顿悟,指无须长期修行,而凭自己 的智慧,一旦把握佛教“真理,即可突然 觉悟。l惠能:“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l惠能在与神秀争夺禅宗继承权时,写的 偈是:“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 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第二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中国佛教禅宗(四)“无念为宗”l所谓“无念”,即“无念法者,见一切法 ,不著一切法”,“于诸境上心不染”。 l“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坛经 )第三节 佛家人生哲学模式 l 一、佛家理想人格l 二、心如古井l 三、随缘而安l四、与世无争第三节 佛家人生哲学模式 佛家理想人格超尘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