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消毒剂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55412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氯消毒剂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氧化氯消毒剂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氧化氯消毒剂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氧化氯消毒剂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氧化氯消毒剂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氧化氯消毒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氯消毒剂(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剂【产品优势产品优势】二氧化氯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 A1 级安全高效消毒剂,被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确认为杀菌消毒的理想药剂。1. 杀菌能力强,氧化能力是氯的 2.6 倍,灭菌效果是次氯酸的 5 倍左右。 2. 使用成本低,气味小,活化率高达 95,活化速度快。3. 广谱杀菌,迅速杀灭各种细菌、真菌、病毒、原生生物、藻类及贾弟虫孢子、隐孢子和孢子形成的菌;快速去除、降解铁及锰、酚、硫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4. 无“三致”效应,无毒、无害、无残留,对皮肤无刺激。5. PH 值适应范围广,不产生有机氯化物,不形成三卤甲烷等物质。6

2、. 安全高效,稳定性强,运输方便。 【产品规格产品规格】 200g/袋50 袋/箱 (40g5)/袋50 袋/箱 (包装规格可根据使用情况定制)【性性 状状】 白色粉末 【成分含量成分含量】 ClO2 10 【保质期限保质期限】 一年【使用范围使用范围】 1. 可替代目前常用的各种氯制剂(次氯酸钠、“84”消毒液、优氯净等)、季胺盐类、 过氧乙酸以及热水、蒸汽。2. 食品、制药、肉制品、乳品等加工企业的空间、设备、人员、器具等消毒、保鲜、漂白。3. 饮用水、自来水、地表水、地下水、生产用水等的消毒、除藻、铁、锰。4. 公共环境、医疗系统、传染病区等区域的预防及消杀。5. 水产养殖、工业用水、冷

3、却水、废污水、石油工程等水处理。6. 农产品疾病预防、土壤、大棚杀菌、果蔬保鲜。【使用方法使用方法】在塑料或玻璃容器中加 10 公斤水,再把 200g 粉剂倒入水中(严禁将水倒入粉剂中),或加 1 公斤水,把 40g 粉剂倒入水中。搅拌均匀,静置 5-10 分钟。参照下表稀释后方可使用:加水量(kg) 使 用 对 象使用浓度(mg/L)200g/袋40g/袋使 用 方 法管道、CIP 系统5040080循环 10 分钟20010020喷洒或擦拭生产车间空气、地面、储物间、仓库等杀菌、除味1500-30007-131-2.5自然熏蒸工作服、鞋帽、口罩50-80250-40050-80清洗后浸泡操

4、作人员手、毛巾80-100200-25040-50浸泡后自然晾干、用毛巾擦手工器具、设备、容器50-80250-40050-80浸泡、擦拭包装瓶50-80250-40050-80浸泡、淋洗生产工艺用水、纯净水的杀菌0.2-0.540-100吨8-20 吨用计量泵或人工均匀加入水中水产、工业用水处理2-54-10 吨 0.8-2 吨直接加入水中果蔬、水产保鲜30650130浸泡、自然晾干食品厂清洗和消毒食品厂清洗和消毒一、 清洗和消毒概念清洗清洗就是把工厂和加工设备的污物去掉。“污物”确切的说就是存于食品接触 表面为细菌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包括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矿物质。消毒消毒是在清洗之

5、后,用消毒剂破坏微生物的繁殖体,进而减少其它微生物的数 量。注意所有表面未经“清洗”,消毒剂是不能完全发挥作用的。1、常用清洗药物:水、碱、酸、软化剂等。水:要求是无微生物、中性 PH 值和低矿物成分,一般要软化和消毒处理; 清洗消毒用水最好包括热水和冷水,而且压力较大。对人工清洗来说,热水的 温度应最低 82 或更高。NaOH:作为普通清洗剂使用的最强的碱,1%的 NaOH 溶液 PH 值大约为 13。由于 NaOH 的高 PH 值,它对溶解蛋白质特别有效,也可以皂化脂肪。 Na2CO3 :中强碱,其 1%水溶液 PH 值约为 11。其乳化脂肪、溶解蛋白质的能力 一般。对铝、锡、锌腐蚀性很强

6、。由于会产生 CaCO3 沉淀,所以不适用于硬水。HNO3:强酸,1%水溶液 PH 约为 1,对去除矿物质盐沉淀非常有效,也可 以溶解一些蛋白质, HNO3 对不锈钢、铝具有保护性,但会腐蚀铬、镍、锡材 料。HNO3 具有杀菌作用;H3PO4:中强酸,其 1%水溶液 PH 值约为 3。腐蚀性比 HNO3 弱得多。因 此被广泛用作酸请洗剂。柠檬酸、醋酸、草酸:弱酸,PH 约为 4.5,主要用于非不锈钢材料的清洗,草 酸特别适用于地板等锈斑的去除。软化剂:当用硬水清洗时,碱液中会出现沉淀,防止:使用软水或添加 试剂形成钙、镁的可溶性化合物,防止:使用软水或添加试剂形成钙、镁的可 溶性化合物。2、清

7、洗方法:有人工清洗和两种方式:现场(Clean-In-Place)清洗:第一工序:水洗,首先将冷水或温水(50 )送入,时间 3-5min。第二工序:自动注入碱洗涤剂(0.51%)水温 6080 ,时间 10-20min。第三工序:用水冲洗附着残留在管道、容器中的洗涤剂,时间 5-10min。第四工序:酸液循环清洗,用 1%-2%的硝酸,水温 6080 ,时间 10-20min;第五工序:工艺水冲洗,常温或温水(50 ),时间 3-10min,第六工序:消毒,热水消毒 92-95 ,时间 15-30min,或用含有效氯 150300mg/L 的有效氯溶液杀菌。(15-20min)。(第六工序)

8、:最终水冲洗去除残留的杀菌剂,用清水进行短时间冲洗。3、消毒方法:(1)物理消毒法:使用物理方法杀灭或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称为 物理消毒法。常用的物理消毒法有:机械除菌:通过冲洗、刷、擦、抹、扫、铲除、通风、过滤等达到清除有 害微生物和去污目的。热力消毒;包括煮沸、流通蒸汽、巴氏低温消毒(6265 ,30min)、红 外线消毒等。辐射消毒,辐射消毒又包括紫外线消毒,目前紫外线杀菌多用 253.7nm 紫外线波长进行杀菌。电离辐射消毒,利用 r 射线电子辐射能穿透物品,杀 死其中的微生物所进行的低温灭菌方法,常用有电子辐射和钴 60 辐射。(2)化学消毒法: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杀菌的方

9、法。二、食品厂常用化学消毒剂种类和方法1、含氯化合物:含氯消毒剂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一种化学消毒剂。杀菌机制是 次氯酸的氧化、新生氧的氧化和氯化作用。不仅可以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完整 性,也可以与细胞内的蛋白质作用,干扰细胞的新陈代谢,还可以与细胞内的 活性酶(如磷酸脱氢酶等)作用使其代谢失调死亡。常用于消毒的含氯化合物种类很多,主要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液。二 (三)氯异氰尿酸(钠)等。漂白粉: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含 32%-36%),含有效氯 25%-32%,能溶 于水,呈混浊状,有大量沉淀;稳定性差。漂白粉精:漂白粉精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含 77.4%),含有效氯 80%-85%,

10、以 溶于水,有少量沉淀;稳定性较好。次氯酸钠液:次氯酸钠溶液GB19106-2003 中规定的 A 型质量标准,有效氯 含量10。次氯酸钠类消毒液卫生质量技术规范中规定原液有效氯含量 在 4-7之间。 但由于次氯酸钠液不易久存,次氯酸钠多以电解低浓度食盐 水现场制备。二氯异氰尿素酸钠:又名优氯净,白色晶粉,有效氯含量 60%-64.5%,以溶于 水;性能稳定。低浓度下杀菌效果不及次氯酸盐,但在高浓度下,因其溶液可 保持弱碱性,所以杀菌效果有时甚至可优于次氯酸钠盐类。三氯异氰尿酸:又名强氯精,强氯精,白色结晶物质,有效氯含量90%,溶解度低。84 消毒液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钠盐。【有效氯及度量单位】

11、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含量,不是指氯的含量,而是指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 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即以一定量的含氯消毒剂与酸作用,在反应完成时,其 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重量的氯气的氧化能力。因此,有效氯含量能反映含氯消 毒剂氧化能力的大小。有效含氯含量愈高,消毒剂的消毒能力愈强,反之,消 毒能力就弱。有效氯含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例如,测定 100 克次氯酸钙与盐酸完全作用后, 能放出 62 克氯,那么就称这种次氯酸钙的有效率为 62%,它表明 100 克这种次 氯酸钙的氧化能力相当于 62 克氯气的氧化能力。有时还以每升多少毫克(mg) 或 ppm(每百万分之一)来表示。比如,有效氯含量为 1%,即表示

12、其有效氯含 量为 10000ppm(10000mg 即每升中有效氯为 10g)。一般用碘量法测定:用 2mol/L 硫酸、10%的碘化钾与 0.5%的淀粉溶液,并用 0.1mol/L 留待硫酸钠溶液标定。2、醇类:杀菌机制包括对蛋白质凝固变性作用,对微生物代谢的干扰和细胞的 溶解作用。主要是 75%乙醇。乙醇对细菌繁殖体、病毒、分枝杆菌均有杀灭作用,不能杀灭细菌芽孢,只用 于消毒,不能用于灭菌。乙醇可作为增效、助溶剂与其他消毒剂复配,如:与 戊二醛、碘、氯已定(洗必泰)、苯扎溴铵等有增效和协同杀菌作用。70%(W/W)的乙醇杀菌力最强,70%的重量百分比浓度相当于 77%(V/V)的体 积百分

13、比。一般 60%-80%的浓度都有较强的杀菌效果。配制 75%(V/V)乙醇方法:取 95%(V/V)的乙醇 75ml 然后加蒸馏水至 95ml,均 匀即可。3、酸类:杀菌机制是改变环境 PH 值,可抑制(干扰)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 高浓度的 H,可使体蛋白变性和水解。常用的有乳酸。4、过氧化物类:杀菌机理是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氧化菌体中的活性基团,主 要有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和二氧化氯等。过氧化物类消毒剂对细菌繁殖 体和芽孢、真菌、病毒等都有高效的杀灭作用过氧乙酸:分子式 C2H4O3,弱酸性液体,易挥发、分解,腐蚀性强,有很强 的刺激性醋酸味。市售浓度一般 20%左右,过氧乙酸的分解产

14、物有醋酸、过氧 化氢、水和氧。过氧乙酸使用方法通常有:浸泡法、擦拭法、喷雾法和熏蒸法。浸泡法浓度一般为 400-2000mg/L,时间为 2-120min,现用现配;擦拭法常用浓 度为 0.1-0.5%,5-10min;喷雾法通常使用 0.04-0.5%或更浓的过氧乙酸溶液,要求消毒环境的 RH 最好在 60%-80%,药物用量 0.75-1g/m3,喷后密闭 1-2h;达到时间后开窗半小时;熏蒸法需加热,熏蒸可用高浓度的,也可用低浓度的,一般用 3%-5%的稀释液, 过氧乙酸用量为 1-3g/m3,湿度 70-80%,时间 1-2h,达到时间后开窗半小时。过氧化氢:分子式 H2O2,弱酸性,

15、较稳定,在碱性介质中分解速度比酸性介 质要快,一般市售浓度为 26-28%,分解产物为水和氧。臭氧:分子式 O3,气体,略溶于水,在水中的溶解度为 3%,(一体积水可溶 解 0.494 体积臭氧)易分解,在水中,20,PH 为 7.6 时半衰期约为 21- 22min。臭氧一般用于水消毒和空间环境消毒,水消毒浓度 0.5-1.5mg/L,作用 时间 5-10min,水中保持残留臭氧为 0.1-0.5 mg/L。工业卫生标准中规定 臭氧安全标准是 0.32 mg/m3,臭氧消毒空气时,必须是人不在的条件下。二氧化氯:分子式 ClO2 ,溶解度为 2.9g/L,二氧化氯不稳定,受热或遇光 易分解成

16、氧和氯,引起爆炸;遇到有机物等能促进氧化作用的物质时也可产生 爆炸。当溶液中二氧化氯浓度高于 10(Wt/V)或空气中大于 10(V/V)时, 易发生爆炸,二氧化氯是一种新型的安全、高效、广谱消毒剂,无“三致效应” ,是联合国卫生组织(WHO)推荐的 A1 级消毒产品。市售二氧化氯的形式一般为 2%-5%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5%-12%的一元化二 氧化氯粉剂或片剂,以及含量10%的二元化消毒粉剂或片剂。还有二氧化氯发 生器。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用前一般需要活化,要现配现用。二氧化氯与含氯化合物比较优点主要有:不产生“三致效应” ,PH 适用范围 广,能在PH210 范围内保持很高的杀菌效率;与臭氧主要比较主要优点有二氧化氯在 水中能为维持微量,剩余的氧化能力稳定,作用持久,防止再次污染;二氧化氯消毒剂常用方法主要有混合加入、浸泡、熏蒸、喷雾、表面擦拭和冲 洗。三、常用食品消毒剂优缺点及应用范围1、含氯化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