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553588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食品有限公司食品有限公司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应急预案食品有限公司制定了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预案 ,是对发生泄漏事故后的应急处理措施。目的是在发生化学危险品泄漏事故时,将污染降低到最小。一、公司基本情况1、 生产情况生产情况食品有限公司创建于 1993 年,是原糖精厂与香港 JC 公司合资成立的合资企业,目前共有员工 207 人。主要产品有糖精钠、甜密素、邻氨基苯甲酸。公司的生产单元主要有:一车间、二车间、三车间、冷冻、泵房、锅炉房、变电室、邻氨车间、污水处理、原料库、液碱罐区、甲乙类罐区、液氯库房等,其中一、二车间、液氯

2、罩棚等。公司生产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但局部工艺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生产过程连续性强的化工生产特点,主要使用的原材料有苯酐、甲醇、甲苯、氯气、盐酸、液碱、氨水、二氧化硫等。2、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本项目建设用地位于市开发区,占地面积 40000 平方米。3、周边情况、周边情况 略二、危险源目标及特性1、原辅料污染性a)氯气、氨气、二氧化硫、氯化氢(盐酸气) 、环己胺泄漏后易造成大气污染事故.b)硫酸、氨水、盐酸、甲醇、甲苯、苯、氢氧化钠、氨基磺酸泄露造成水污染事故c)亚硝酸钠、氢氧化钠、氨基磺酸燃烧后可能造成大气污染事故2、根据以上风险源储存、使用位置确定污染源目标3、评价工作等级:根据建设项

3、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以上污染源因子工作等级为二级。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三、环境风险防范措施1 一般性措施一般性措施为避免本项目氯气瓶和其他储罐及化学危险品发生泄漏和火灾爆炸事故,本预案提出如下防范措施:(1)本单位设有专门的安全环保管理机构,配备管理人员,通过技能培训,承担公司运行后的环保安全工作。制定公司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严格的生产操作规程和完善的事故应急计划及相应的应急处理手段和设施,同时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2)罐区建设在规划设计时,对于工程设备的选型、平面布局、罐区设计、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防震等的要求按照设计规范以及其它有关的防火安全等规范进

4、行,并提高其安全系数;为防止设备、管道、阀门等有可能产生的 泄漏,应提高设计标准,包括材质、结构、制造、安装、焊接和防腐等的设计标准;对气体和挥发性气体有可能产生泄漏部位设置可燃气体报警装置。(3)罐的建设要严格遵守防火规范,确保防火间距、消防通道、消防设施等满足规定要求。储罐间的距离要充分考虑罐呼吸阀、测量孔、检修孔等的气体扩散距离;针对罐区消防设备要达到规定配备。(4) 储罐与建筑物要有足够的防火距离,按耐火等级满足规定的防火距离。(5)储罐防火设施,包括储罐基础、罐体、保温层等采用不燃材料;储罐体应配备液面计、呼吸阀和阻火器;储罐的进料管线末端应接至储罐下部,防止液体冲击产生过量静电;储

5、罐保持良好接地、防雷;设倒罐线,在储罐发生事故时易于转送物料。(6) 储罐的管理和使用工作人员必须熟悉储罐布置、管线分布和阀门用途;输送物料必须防止静电产生、防止雷电感应,引起火灾;装卸注意液面,确保不从储罐溢出;定期检查管道密封性能,保持呼吸阀工作正常;罐内物料必须按规定控制温度;罐清理和检修必须按操作规程执行,认真清洗和吹扫,取样分析合格,确认无爆炸危险后进行操作。(7)罐区地面硬化,周边要设有事故围堰,厂区配置泄漏回收机械泵,以及时回收堤内的 泄漏物料,防止污染地下水,并将溢出事故控制在厂区内。(8)储罐区内雨水管网应设置独立的阀门,正常生产期间雨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发生事故后,通过切换

6、使消防废水排入污水处理站调节池。(9)公司内作业的所有员工,必须熟知本车间和公司配备的液氯、二氧化硫、液氨有毒气体的捕消器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10) 液氯、二氧化硫、液氨必须单独运输,避免因化学反应而发生事故,搬运过程中应轻取轻放,保证减震胶圈齐全。储存钢瓶严禁暴晒和超高码放。进厂前做好泄漏检查及外观检查。储存量不超过两天。(11) 车间使用钢瓶应在音量通风处使用,岗位操作人员在安装时使用氨水对液氯、二氧化硫钢瓶连接处、截门、管道进行检测,确保无泄漏的情况下才能正常使用。(12) 二氧化硫储罐、计量罐、液氨储罐,属压力容器应由 工程部按期座安检,并取得国家发放的安检合格证书。(13) 各使用

7、储存危险化学品的部门,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执行,做到安全使用、储存,配合公司安检人员对公司范围内危险化学品进行使用、储存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杜绝事故的发生。(14) 对公司有毒有害气体钢瓶进行重点管理,进厂前由保管人员做好钢瓶无泄漏检查、入库、上账工作,液氯、二氧化硫存入库房上锁,并设专人管理,持证上岗,严防发生泄漏或意外事故。(15) 剧毒品液氯的储存、使用,在区公安部门指导下安装技防系统,24 小时监控管理,保证安全储存和使用。(16) 使用有毒有害气体,由专人负责操作,坚守岗位,做好防护和巡视检查,公司需配备预防有毒有害气体发生泄漏时的扑救设备和人员防护用品(液氯泄漏捕消器、氧

8、气呼吸器、防化服等) ,并制定有毒有害气体防泄漏预案,保证有毒有害气体的安全储存和使用,不发生重大事故。(17) 加强设备的维护、检修与保养工作,禁止设备带故障运行,氯气、氨气、二氧化硫气体吸收塔发生故障后,必须立即停止生产,待设备修复后进行生产。其他措施其他措施最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是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要求全体员工严格执行。需执行的制度主要包括: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工艺操作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要害岗位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防火防爆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物资储存管理制度电气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装置和防护用品管理制度安全检修管理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事故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制度特殊设备安全

9、管理制度除执行以上制度,还应严格遵守以下安全生产规程:(1) 生产产品安全技术规程(2) 生产装置安全检修规程(3) 化工生产岗位安全操作规程(4) 特种设备安全操作规程(5) 其他工种岗位安全操作规程2 应急措施应急措施2.1 事故废水的应急措施事故废水的应急措施北方食品公司的消防水引自开发区市政供水系统和厂区内地下水系统,由公用工程区的消防加压泵加压后供至各生产装置区。本单位循环水池兼作消防水池用,循环水池有效容积 1200m3,可以满足本项目室内室外 3 小时的 消防用水要求。前 10min 室内消防用水由设在办公楼顶部的消防水箱供给,有效容积不小于 6 m3。企业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

10、1000 m3,污水处理站各设施容积约 6000 m3,其中调节池容积为 600 m3。污水处理站正常运行期间,各设施内废水总量约 4500 m3,尚有 1500 m3容积可容纳事故废水。发生事故后,事故废水可以通过管道和水泵进入污水处理站存放,待事故结束后,再将废水排入消防水池内,然后逐步导入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目前罐区至污水处理站设有排水管道,具有畅通排水管道,确保事故废水能够排入污水处理站内。废水经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最终排入大沽排污河。大沽排污河为市专用排污河道,本项目事故废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和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不会对大沽排污河水质造成不良影响。2.2 物料

11、泄漏后的应急措施物料泄漏后的应急措施主要易燃及有毒物料的应急处理措施,其他物料泄漏后应根据其理化性质酌情处理。氯气、二氧化硫泄漏应急措施具体再说明如下:由于本单位氯气、二氧化硫主要从气瓶内泄漏,因此需在氯气二氧化硫瓶存放及使用工序设置喷淋装置该区发生泄漏后,要启动喷淋装置,使用碱液进行吸收同时用捕消器喷洒。然后在最短时间内将气瓶浸入碱液持内,防止氯气扩散。盐酸、氨气泄露用水喷淋或用稀碱、稀酸喷淋废水按 2.1 处理。3 事故应急预案事故应急预案根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应急预案包括以下内容:3.1 应急计划应急计划应急计划主要指污染源目标,包括存放甲醇、甲苯、苯、二氧化硫、硫酸、盐酸、氨水、液

12、氨、环己胺的储罐和存放液氯、二氧化硫的仓库亚硝酸钠、氨基磺酸的仓库,使用这些物料的生产单元,另外还包括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3.2 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应急组织机构、人员北方食品公司环境风险应急组织机构由环境预防污染领导小组人员组成,该小组组成及人员名单如下:公司组织机构组 长:李胜彬 副组长:冷文广 刘宏军 王殿卫 耿卫华组 员:周培树 马近贤 魏建华 王富东 冯宝平 程鹏 石桐锁 程家江环境预防污染领导小组日常负责本企业灾害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培训和训练。一旦发生事故,以上述小组为基础,立即成立事故应急指挥部,公司总经理李胜彬任总指挥,刘宏军、王殿卫、冷文广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处理工作,并

13、落实各部门的职责,总指挥不在时,由副总指挥全权负责。厂外应急组织机构、人员与周边环境保护目标负责人、开发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协商组成。3.3 预案响应程序预案响应程序公司一旦发生事故,导致物料或其它污染物排入外环境中,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进行通报和报告有关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1) 立即采取处理措施,对已发生的污染立即采取减轻消除的 措施,防止污染危害进一步扩大。(2) 将污染事故及时通报可能受到污染影响的单位和公众,以使他们能够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根据泄漏情况确定下风向 400m 范围内的人员是否需撤离。(3) 向当地环境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并配合调查处理。发生事故后各部门具体职责如下:总

14、指挥:组织指挥全公司采取应急措施。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措施的具体安排。生产部:负责事故处置时的生产系统,开停设备、调度工作及所有在岗职工,紧急疏散到安全地带。人事保卫部:负责事故现场联络工作和对外联系,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的情况通报,负责有毒害物质扩散后的消除工作。工程部:负责事故处置时动力设备系统的泄漏处的封堵工作。环保部:向环保部门报告事故的类型、发生时间、地点、排污数量、负责配合环境监测部门完成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工作,负责废水的调度处理工作。3.5 报警、通讯联络方式报警、通讯联络方式公司干部配备现代通讯工具,每天夜间都安排 7 人(一名值班干部,三名保安,两名消防、一名调度)值班

15、,指挥小组人员 24 小时处于戒备状态,随叫随到。本单位应急领导小组应与周围环境保护目标负责人通过固定电话(中国网通)和移动电话(中国移动)联系通畅。事故应急小组成员应熟知联系方式和电话号码。3.6 应急环境监测及控制措施应急环境监测及控制措施事故发生后,定时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污染物浓度检测,应急检测工作可委托监测单位完成。防护措施、清除泄漏措施。对可能发生对公司员工安全构成威胁的事故,由指挥小组成员或当值人员组织与参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至安全的距离、地方、方向,如危及到厂外居民的安全,由指挥小组立即报警 119,实施迅速撤离现场,公司权力给与配合。事故发生后建议的监测计划如下:(1)

16、废水监测计划发生事故后废水全部排污水处理站存放,废水不能排至厂区外的管网中,因此监测主要针对污水处理站内废水进行。监测因子:COD、氨氮、BOD、PH、色度,另外还要包括泄漏的物料。监测的目的:一是为了明确废水中主要污染物的浓度,二是为事故结束后进行废水处理提供依据。监测频率:每天采样监测一次。(2)废气监测计划监测点位:事故点下风向 100m 设一监测点,以后每隔 500m 设一监测点,直至 2000m 处,在事故上风向设一监测对照点。监测因子:泄漏的物质作为监测因子。监测频率:泄漏事故中每隔 1 小时采样监测一次,事故结束后 24 小时后停止监测。(3)监测实施保证发生事故后,建设单位可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为确保事故发生后监测工作及时开展,建设单位在事故应急预案中考虑监测工作,与拟委托的监测单位共同制定应急监测方案。3.7 应急培训计划和公众应急培训计划和公众 教育教育(1)对相关人员实行抢险知识培训,应和实际演练相结合,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全体员工每半年进行一次抢险知识、技巧的培训。(2)加强与公司周边企业和环境保护目标公众的沟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