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55039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发展低碳经济,应对全球变暖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速, 因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 过度排放而造成的全球 气候变暖现象日趋严重, 由此导致的气候异常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机。近 20 年来, 极端气候在世界各地频频出现, 不仅影响到受灾地区生产、交通以及经济发展,而且威胁到地球的生态系统, 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通过发展低碳经济、 节能减排等途径, 在生产生活中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是科学界公认的减 缓气候异常的重要途径。破解气候困局,保护地球家园, 是全人类共同承担的历史责任。一、气象条件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 (一)干旱 从广义上说干旱就是一种因长期无雨或少雨,

2、 造成空气干燥, 土壤缺水的一种自然现 象。 干旱是对经济的影响 : 对农业:干旱可能导致人畜饮水困难,农业减产严重,物价上涨、尤其是食品上涨, 催动 CPI 指数上涨。 对城市工业:一方面工业布局和发展受到影响。缺水城市一般都要限制高耗水工业的 发展,有些工业规划项目往往因水源不能满足而难以实施甚至停止;第二,工业企业正常生 产也会受到影响,工业生产能力闲置、产品产量下降;第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供水不足和工业用水水价过高增加了生产成本,无形中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尽管水资源紧缺对第三产业的影响轻于工农业,对其危害仍不可忽视。河流、湖泊、 水库等水体的萎缩和因灌溉不足使绿地质量

3、下降,都严重影响了景观价值,从而影响到旅 游业的发展。洗浴业、洗车业等高耗水服务业更受到极大的制约。 (二)暴雨洪涝 (1)对农业的影响。洪涝灾害常常造成大面积农田受淹,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 (2)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动脉,随着国民经济发展,铁路、公路 运输作用愈发显得重要。但每年洪涝灾害对铁路公路正常运输和行车安全构成很大威胁, 其中京广、京九、京沪、陇海等重要铁路干线常处于洪水威胁之下。 (3)对城市和工业的影响。城市人口密集,财富集中,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或 政治中心,目前我国工业基本上集中在城市。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 75%,利税约 占全国的 80%,随着社

4、会和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一旦发生洪涝,其损失将非常 巨大。 由此可见掌握天气和气候变化,对从事生产活动尤其重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天气而 避开各种不利天气安排生产活动,对降低 生产成本,提高实际经济效益具有明显的经济价 值。二、全球碳排放现状2由上图 可以明显看出,在 1992-2007 年间,碳排放量最高的是美国,在 1992-2007 年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 。碳排放量第二高的是日本,其次是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其中 上升幅度最大的澳大利亚,德国、英国等略有下降。总体而言,全球碳排放量正逐年上升, 自然的平衡被打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开始升高,由此带来的全球气候问题也已经成为 人类

5、共同关注的事实。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降低能耗和减排温室气体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 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经济热点, 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 命之后又一波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新趋势。 三、发展低碳经济,促进节能减排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推动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 变革,其核心内容是:发展低碳能源技术,提高能源效率,改善能源结构,转变经济增长 方式,建立低碳发展模式和低碳消费模式。低碳模式将成为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应对气候 变化关系的根本途径。 1、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型清洁能源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生产力发展

6、的动力源泉。人类社会有史以来, 每次社会发展的转折点都是以开发利用能源引发的技术创新为契机的。同时,能源也是社3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经济社会越发达,消费的能源就越多。在过去的 100 多年里,不 足世界人口 15%的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化,消耗了地球上大量的能源,目前仍在消费 全球 60%以上的能源,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球能源需求必将持续增长。 如果世界 各国都实现工业化,按目前的人口数量和技术水平测算,全球年消耗能源将达 400 亿吨标 准煤,按目前探明的化石能源看,最多可使用上百年的时间。即使不考虑温室气体排放对 气候变化的影响,这种主要依赖化石能源的经济和社会体系也不能持续。因

7、而,开发利用 可再生的能源势在必行。提高核能、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 源构成中的比重,可在保障能源供应的同时,减少 CO2 排放。 2、采用先进技术,提高能源生产和转换的能源效率 提高能源效率是涉及面很广的复杂系统工程,既要有先进实用的技术,也要有推广应 用先进技术的市场环境。 总体来看,提高能源效率是易说而不易做的事情,需要制定法律, 完善政策,加强社会管理,形成不断提高能源效率的市场环境,使提高能源效率成为全社 会的自觉行动。要发展低碳经济,就必须把提高能源效率放在首位。要进一步发挥技术节 能的主导作用,加大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力度,加快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8、促 进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实现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发展。此外,采用先进的建筑供暖、制 冷、照明技术,选择经济合理的交通运输技术对节约能源资源对实现低碳发展目标都具有 重要的作用。 另外,将 CO2 捕集、分离、净化,作为资源理利用起来,也可显著减少 CO2 向大气中 的排放。如 CO2 通过羰基合成与氢生产甲醇、甲烷、烯烃、碳纤维、工程塑料、沥青及建 筑材料等;生产碳酸二甲醇及精细化工产品;CO2 与环氧丙烷生产环保型可降解塑料等等。3、大力开展低碳宣传,提高公众的节约意识 公众每个人生活都和低碳密切关联,衣食住行都可以减少碳排放。按照我国科技部全 民节能减排手册计算,全国减少 10 %的塑料袋

9、,可节省生产塑料袋的能耗约 1. 2 万吨标 煤,减排 31 万吨二氧化碳。因此,公众个人的行动非常重要,要扩大低碳理念的普及推广,加 强对社会公众的宣传教育。使广大公众了解低碳经济发展的好处,增强公众节能减排、低碳 消费的理念。要实施节能环保生活方式,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节油、节电、节水、节约 一切资源,全社会汇总起来对节约能源、减少 CO2 排放将起到巨大作用。 同时可以加强碳排放量的指标测评,提高政府监督。居民的消费方式是消费结构的决定因 素。对消费品碳含量的有效监督是从源头上减少了碳消费,对居民低碳消费意识的宣传是 从根本上解决高碳消费的方法,那么构建政府、市场与企业“三位一体”化的监管体制, 政府建立以低碳消费为中心的有效测量指标,加强对企业、个人的监管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