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4973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8.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浅谈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摘要:金融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国有银行经历了几次大的改革,包括划向政策性业务转变、去除不良资产、改其结构形式以及促其上市等等。当前,在国内国际的竞争环境中,我国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在管理方面越来越市场化,并且越来越看重金融创新的作用,他们在银监会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的全面指引下,充分运用金融创新工具,不断提升自己走向国际金融舞台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创新 措施 服务金融创新是指商业银行为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通过引入新技术,采用新策略,构建新组织开拓新市场,在战略决策、制度安排、机构设置、人员准备、管理模式、业务流程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的

2、各项新活动,最终体现为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创造和更新为客户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方式。银行金融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直接拓宽业务领域,拓展业务范围,创造出更多、更新的金融产品,更好的满足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实现金融机构自身利益最大化。 按照国际通行原则,一般在评价一家银行或一国银行业的金融创新能力和水平时,主要是通过分析银行的收入结构来获得其金融创新水平高低的结论。统计数据显示,国际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普遍超过 50%,有的银行甚至达到 80%,但是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的利差收入,非利息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甚至还不到 30%,还有相当多的商业

3、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在 1 位数徘徊。显然,从当时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水平和能力来看,与国际银行业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正是在这样一个国际国内大背景之下,中国银监会开始把商业银行金融创新指引的起草纳入议事日程。 一、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创新的思考 在西方经济学阵营中,对商业银行创新作用的利弊认识存在着较大差异,因为商业银行创新存在着利益的冲突,并且受制于整个经济金融环境。但是绝大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商业银行创新利大于弊。从创新主体看,商业银行只有当预期创新能为其带来净收益时才会从事创新活动;从社会效果看,商业银行创新不仅增强金融活力和渗透力,还能有效地促进市场机制的灵敏度和作用力,有力推动经济金融健

4、康稳定的发展。但是少数经济学家如亨利?西蒙斯则认为商业银行创新的弊远大于利,他们认为商业银行的创新利是眼前的,而弊却是长远而深重的。 从商业银行发展的大方向上看,当代商业银行创新虽然有利有弊,而且利弊作用都放大了,但其利始终占主导地位。用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来分析商业银行发展的历史,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当代商业银行所表现出来的高层次和高水平,就不可能使商业银行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具有巨大的能量和贡献。而商业银行创新过程中的弊端多是一种潜在的危险,这种弊端是可以通过不同创新活动予以克服或减轻的。 二、国外金融产品创新的趋势 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和世界性的石油危机,利率和汇率出现了剧烈

5、波动。金融机构的旧有经营模式和业务种类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市场,同时又给金融机构创造了新的潜在业务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计算机与通讯技术的长足发展及金融理论的突破促使金融机构的创新能力突飞猛进,而创新成本却日益降低。全球金融领域在强大的外部需求召唤下,在美好的盈利前景吸引下,通过大量的创新活动,冲破来自内外部的各种制约,发生了一场至今仍在继续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业务、新市场、新机构风起云涌,不仅改变了金融总量和结构,而且还对金融体制发起了猛烈的冲击,对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提出了严峻挑战。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定,国际金融新秩序有待形成。对于金融领域内为了应对这种动荡不安的现状而

6、发生的这些变革,我们将其统称为“金融创新”。 金融创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金融创新是指 70 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以后而引发的一系列金融业务创新;广义的金融创新是一个金融体系不断成长、创新的过程。总而言之金融创新就是指是指金融机构内部要素的变革。自现代银行出现以来,无论是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国际货币制度,还是银行的传统业务、银行的支付和清算系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乃至整个金融体系都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金融创新。本文所涉及的金融创新是指广义的金融创新,其主要包括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的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金融市场的创新以及金融机构职能的创新。金融创新的发展,以 60 年代经济的迅速

7、发展、资本流动的加快为背景,以七、八十年代的放松管制为契机,一直保持常盛不变的势头。进入 90 年代国际金融创新围绕着表外业务、筹资证券化以及金融市场全球一体化三个方向迅速发展,目前,国际金融创新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趋势:1金融产品、金融工具的创新多样化。2表外的重要性日趋增强。3融资方式证券化。4金融市场一体化趋势。 三、我国金融创新的现状 银行提高核心竞争能力的最好利器便是金融产品创新。想在市场上抢占先机就必须在新产品开发上抢占先机。我们可以大胆的预想,金融产品创新的竞争形势将会十分的激烈,脚步稍有放松,就有可能被人家远远甩在脑后。纵观西方金融产品创新发展史,从上世纪 60 年代的避管型创新

8、,转嫁风险创新,防范风险创新等等,到如今西方金融产品各种各样的创新并举,可以看出历史的积淀和各个阶段创新产品的延续性对于商业银行产品创新具有多么巨大的意义。我国的商业银行仅有十多年历史,是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专业性银行转变为现在市场经济时期的商业银行,所以在经营管理方面、银行技术设备、人才储备等方面有很多不足。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银行业存在着许多不良资产的问题,如自有资本金不足、坏帐、呆帐等等,承受风险能力很差。这一系列的问题反映出我国银行业系统的内在脆弱性,十分不利于金融产品开展创新。中国加入 WTO 组织,全面履行对 WTO 的承诺,标志着中国经济金融将全面彻底的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这种形势下

9、,中国银行业将同外资银行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竞争,这种竞争无疑会非常的激烈。创新能力的差距是中外资银行之间最大的一个差距。一般来说,银行的金融创新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其收入结构中体现出来。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程度有以下几点:(一)金融业务多元化从过去单一的银行业务发展为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投资基金、租赁等多种业务,这样一来社会各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就基本上满足。银行业务也从存款、贷款、汇款三大传统业务发展为贷款、本外币存款、结算、证券、信用卡、外汇业务以及代理、委托、咨询、保管、评估等多种服务性业务并存的新局面;资产业务从工商企业流动资金信用贷款发展到抵押贷款、质押贷款、汽车贷款、消费贷

10、款、按揭贷款、贸易循环授信等;中间业务从传统的汇兑结算扩大到银行卡、代客理财、代收代付、代卖保险与投资基金、代售国债等新业务。 (二)金融组织体系逐步建立与健全1979 年至 1983 年,我国恢复和成立了四大国有专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1984 年,建立中央银行制度,形成管理与运作相分离的二级银行体系,1986 年,第一家以股份制形式组织起来的商业银行交通银行重新开业,1987 年,第一家由企业集团发起建立的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成立,此后,第一家由地方金融机构和企业共同出资的区域性商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也开始营业,其余十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相继进入我国金融体系;1990 年,我国先后成立了深沪两个

11、证券交易所,从此证券公司在全国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1994 年又成立了三家政策性银行;1995 年,以民营资本为主体的民生银行成为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中的新成员;1997 年底,有 74家城市商业银行开始营业;1999 年,又先后成立了四大国有资产管理公司。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建立一个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初步完善的多元化金融机构体系。 四、金融产品创新存在的问题(一)产品创新人才短缺,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金融产品研发、交易和风险管理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是需要有精通多个行业、多个领域的金融复合型人才作为坚实的后盾的。例如,银行业务部门与信息技术部门的沟

12、通合作是需要依靠既精通信息技术,又要懂得银行业务的人才,为客户提供个服务,量身定制理财产品需要有专业的个人理财师。另一方面来看,银行现有的人力资源部门各项激励约束机制尚不健全,对人力资源的运用观念淡薄。人力资源管理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金融产品创新的进程,影响着金融产品创新的发展。 (二)、金融创新环境约束 一方面,作为经营主体来看,在很大的程度上,我国的金融体系仍存在一定程度的垄断,四大国有银行无论在从业人员、机构数量以及资产负债规模等方面都占有垄断地位,这种行业的垄断,是不利于金融创新的。另外,过多的金融管制抑制了金融创新,现今金融管制仍相当严格,这与在 70 年代西方发

13、达国家在放松金融管制以后发展起来的金融创新情况是完全相反的。 另一方面,从商业银行金融产品的消费主体来看,社会公众是商业银行最大的客户群。就目前的情况来分析是我国城乡居民储蓄意识够强,但消费意识、投资理财意识是较弱的,主要是通过商业银行这个中介来投资理财、消费的意识淡薄。目前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达万亿元民间手持资金约万亿元。根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收支表,截至 2010 年上半年,居民存款已达 19.7 万亿元,从分部门情况看:截止到 8 月份,居民户存款又相对上半年的统计增加了 3404 亿元,同比多增 3823 亿元,由此计算,目前居民在银行的储蓄存款已超过 20 万亿元。但长期以

14、来国人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使得个人理财、消费信贷等业务至今仍不能像西方那样成为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社会公众金融意识的淡薄不仅会影响商业银行的业务创新,同时也助长了银行业务经营的惰性,从而也就没有可能向消费者提供全面、高效、优质的零售性业务。 (三)收入结构仍然单一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一直是以经营存贷款业务为主的。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的实质推动力仍然以投资增长为主,这就决定了信贷业务在银行业方面存在着相对优势,因此,收入来源依靠利息,利润增长高度依赖利差。近几年,金融宏观调控、银行管理层和监管部门,都在大力推进发展中间业务,努力提高非利息收入比例,但实际收效甚微。2009 年,我国商业

15、银行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达 95.4%,银行净利差收入与营业利润的比例更是高达341%。2010 年上半年,我市金融机构利息收入和金融企业往来收入之和近 15 亿元,占全部收入的比例达 80%以上。其中利息净收入占金融机构业务总收入的 87%,利润增长中近九成依赖利差。而国外发达国家的大银行利差收入只占 50%左右。 (四)商业银行体系总体上流动性依然充裕 2010 年,我国商业银行超储蓄率持续下滑,银行间本币利率走高,流动性过剩虽较之前两年不断有所改善,但存贷差总量的不断堆积,使得今年上半年,全市存贷差总量达 80 亿元。这种适当的储蓄水平、仍在堆积的存贷差总量、大幅增长的银行间本币市场

16、交易量等一系列现象表明,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裕。从深层次看与储蓄率过高,消费率偏低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密切相关。2010 年二季度,央行调查结果也显示:在股市大幅下跌中,居民对储蓄存款的意愿较上季又有所增加。因此,商业银行流动性总体过剩的产生机制将长期存在,制约着金融产品创新的进程。 (五)金融法规不健全,秩序不规范 我国已出台的一些金融管理制度滞后于金融实践,这是由于金融业发展的模式是先实践后监管,这种做法故然有其优点,但不利于金融秩序的稳定,给违规者以可乘之机。例如证券公司通过各种渠道将大量银行资金引入股市,金融机构变相提高和盲目提高存贷款利差,挪用股民保证金等违规操作,扰乱了金融秩序,不利于金融监管。五、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对策 (一)培养和引进专家型人才,发展中坚力量 金融创新产品的交易与传统的银行业务有本质的区别,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和复杂性, 需要专家型人才从事创新产品的研发管理、交易管理和风险管理。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管理人才需要具有高素质和复合型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对创新产品的风险进行识别、度量和控制。 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