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研修日志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548519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研修日志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高中化学研修日志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研修日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研修日志(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时俱进,更新教育理念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面对新课程、新教材,教 师应如何应对,以促使学生开展新的学法呢?作为新形势下的一名化学教师,我们必须作 出深刻的思考。 一、全面、深入地理解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特点 旧的课程环境下,教师的工作任务是教书育人,定位于“传道、授业、解惑” ,师生之 间俨然一副师徒关系,从古至今信奉“师道尊严” ,教师的作用被局限在教学计划、教学大 纲、教材修筑的围城里,因此教师只要“照本宣科”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被动的接受式 的学习与单向的逻辑思维使学生更加脱离现实生活,也使学生很难有所创新,这种背景下 教师既难“教好书” ,更难“育好人”

2、 。 而新课程注入了新的教学理念,许多条件促使教师角色发生改变:一是教师评价体系 的变化,旧课程中评价一节课是看教师教的怎么样,而忽视了学生学的怎么样,新课程更 加强调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评价的侧重点更趋向于教师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促进学生学 习有所为,要求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二是学习方式变化,学生由原来忠实的听众变 为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者。三是课程资源由学校、书本扩大到社会、实践活动。 四是关注学生的范围变化,过去重知识、轻能力、丢情感态度、只看分数,现在要求关注 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这些都促成了新课改背景下 教师的教学理念,也应该发生新的变化。

3、 二、转换自身角色,优化课堂教学 每个学生都是复杂多元的个体,每个教师在学生面前、在教学中也扮演着多重角色。 新课程实施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 发展的互动过程。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有不如人意之处:其一是不清楚自己应扮演什么 角色,比如高中化学第二册工业合成氨一节,本应由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学过的 平衡理论知识去自学、讨论合成氨的适宜条件,有的教师也可能担心学生理解不了,还是 用大量的时间去讲授,硬是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灌输给学生,学生听的累,他们失去了自 己对理论感悟的思考时机,这时教师把自己还是定位于“传声筒” 。其二是教师引导者的身 份不到位,

4、比如高一第一册环境污染一节,教师大多能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所知道的环 境污染,但没能深入引导:我们能不能把自己身边的一些对环境污染的现象及原因,介绍 给大家呢?如果教师加上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强化他们观察生活、表达生活、感受生 活的能力。其三是教师没有扮演好合作者、参与者的角色,课堂中大多有分小组讨论的环 节,教师布置好讨论的内容之后自己在一旁“袖手旁观” ,没有真正参与到学生的讨论活动 中去。这些都表明教师在新课改中自己的角色还没有演变到位,那么要适应新的形势,要 跟上时代的步伐,我们必须转换自身的角色,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新课改。 三、引导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是当前中国教

5、育全面变革的主旋律,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问题,最后还是 要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因此,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方法与艺术,根据教学 内容与学生水平以及学生之间的差异来创造性地设计教学进程,并根据教学进程中的具体 情况来激励学生的创新思维。 1、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和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心理研究表明, 学生在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有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师必须发扬民主, 在课堂上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人格, 使学生获得心理安全。其次,教师还必须建立开放的教学环境,要在时间和空间上开放, 给学生自由探索的时空。 2、培养学生的

6、想象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 想象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是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层面研 究物质的科学,因此,要把宏观和微观思维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假使推理 能力。教师可通过“构性制用” 、 “构位性”等关系,让学生展开想象。例如, 学生知道氮分子的结构为氮氮叁键,性质不活泼,则可让学生想象,如果氮分子没有叁键, 空气的成分将如何变化?又如,让学生根据氟原子的结构去推测氟气的性质。 3、加强实验教学,重视研究性学习 化学实验贯穿于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实验本身就是一种探究性活动,具有创造性。因 此,化学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作用尤为突出。 首先,我们应该抓住实验现象的多变

7、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Cu 和浓 H2SO4 反应制 SO2 的实验中,学生往往观察到生成黑色沉淀,教师可以马 上追问:黑色沉淀是怎么产生的呢?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们各抒己见, 查资料、上网、实验等,不知不觉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大大加强。 其二,让学生亲自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再如,在讲第一册氧族元素 时,讲到浓硫酸有一种重要的特性吸水性,书上没有演示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已 有的知识基础上,要求学生设计既安全又能说明浓硫酸吸水性的实验。经过学生的思考, 得出了许多可行的实验方案。如:在一只小试管里加入 5ml 饱和氯化纳溶液,在该溶液里 加入 2ml 浓硫酸,

8、立即析出氯化纳白色晶体。因此,在安全范围内大胆让学生自我设计、 进行实验,自行探索,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空间,同时会有惊奇的发现,学生在不知 不觉中进行着创新。 其三,通过对课本的实验改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例如:我们在做浓度对化学反 应速率的影响时,同学们对原实验的改进是: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浓 HCl 和 稀 HCl,同时放进大小相同的 Zn 粒,迅速塞好带玻璃管的橡皮塞, (玻璃管上端系一塑料 袋,袋内不留空气) ,2 分钟后,盛有浓 HCl 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可膨胀 7080ml,而盛稀 HCl 的试管上的塑料袋却膨胀不到 10ml,经过改进,实验可见度大,对比性强,定量性好, 需要说明的问题简单明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