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有答案).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547297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有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有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一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有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第一章《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有答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认识化学科学测试题测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Cl 35.5 K 39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8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6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科学家中,为我国化学工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是 ( )A侯德榜 B李四光 C华罗庚 D邓稼先2潮湿的氯气、新制的氯水、次氯酸钠、漂白粉溶液均能使有色布条褪色,这是由于它们含有或能生成 ( )A氯气 B次氯酸 C次氯酸根 D氯化氢3实验室里做钠跟水反应的实验时,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是 ( )试管夹 镊子 小刀 滤纸 研钵 烧杯 坩埚 石棉网 玻璃片 药匙A B C D4水的相

2、对分子质量为 18,则一个水分子的质量为 ( )A B gmol1 C18NA g D gA18 NA18 NA18 N5氯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 ( )A褪色 B变成红色 C先褪色后变红 D先变红后褪色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 11 g X 气体, (X 的摩尔质量为 44 gmol1)时,压强为1104 Pa。如果在相同温度下,把更多的 X 气体充入容器,使容器内压强增至 5104 Pa,这时容器内气体 X 的分子数约为 ( )A3.31025 B3.31024 C7.51023 D7.510227下列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 molL1 的是 ( )A将 40 g NaOH 溶于 1

3、L 水所得的溶液B将 0.5 molL1的 NaNO3溶液 100 mL 加热蒸发掉 50 g 水所得的溶液C将 23 g Na 溶于水并配成 1 L 的溶液D含 K为 2 molL1的 K2SO4溶液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磷酸的摩尔质量与 6.021023个磷酸分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相等 B6.021023个氮分子和 6.021023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 141 C32 g 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 26.021023 AD常温常压下,0.56.02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 11.2 L二选择题(本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每小题 12 个选项符合题意)9配制

4、 0.1 molL1的 NaCl 溶液,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 ( )A称量时,左盘低,右盘高 B定容时俯视读取刻度C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 D定容时液面超过了刻度线10有 0.1 mol 的 Na2O 和 Na2O2混合物,溶于水后刚好被 100 g 7.3的盐酸中和,则混合物中 Na2O 和 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1 B21 C34 D任意比11取 a g 某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将其产物跟足量的过氧化钠固体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的质量恰好也增加了 a g。下列物质中不能满足上述结果的是( )AH2 BCO CC6H12O6 DC12H22O1112设

5、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NA个 CO2分子的质量总和为 44 gB常温常压下,1mol 氦气含有的核外电子数为 4 NA C12.4 g 白磷(P4)中含有的磷原子数为 0.4 NAD0.1 molL1稀硫酸 100 mL 中硫酸根个数为 0.1 NA13在无土培植中,需用 0.5 molL1 NH4Cl、0.16 molL1 KCl、0.24 molL1 K2SO4的营养液,若用 KCl、NH4Cl、(NH4)2SO4三种固体配制 1 L 营养液,则需此三种固体的物质的量为 ( )A0.4 mol 0.5 mol 0.12 mol B0.64 mol 0

6、.02 mol 0.24 mol C0.64 mol 0.5 mol 0.24 mol D0.66 mol 0.5 mol 0.24 mol14固体 A 在一定温度下分解生成气体 B、C、D:2A=B+2C+3D,若测得生成气体的质量是相同体积的 H2的 15 倍,则固体 A 的摩尔质量是 ( ) A.30g mol1 B.60g mol1 C.90g mol1 D.120g mol1 15将 23 g 钠和 24 g 镁分别放入等质量的过量的稀硫酸中,得到溶液的质量分别为 a g 和 b g (设反应中水分不损失)则 a 和 b 的关系为 ( )Aa =b Bab Cab D无法确定16对于

7、物质的量相同的硫酸和磷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总数相同 B氧原子数相同 C分子数相同 D氢原子数相同17如图:A 处通入氯气。关闭 B 阀时,C 处红色布条无变化,打开 B 阀时,C 处红色布条褪色。由此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D 中不可能是浓硫酸 B通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CD 中可以是水 DD 中可以是饱和食盐水18将一质量分数为 的 KOH 溶液蒸发掉 m g 水后,质量分数恰好变为为 2,体积为V(溶液中无晶体析出),则浓缩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molL1 B molL1 CmolL1 D molL1Vm 28 Vm 56 Vm 112 Vm第第 II 卷卷三 (

8、本题包括 6 小题,共 54 分)19 (6 分)氯酸是一种强酸,氯酸的浓度超过 40%,就会迅速分解,产生比它的酸性更强的酸,同时放出气体,该气体混合物经干燥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7.6,它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并可使润湿的有色布条褪色。试完成下列各题:(1)该气体的组成是 ,气体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物质的量比为 。(2)写出氯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20 (9 分)在一密闭容器中放有 4.4 g 二氧化碳,0.3 mol 水蒸气,此时压强为1.01105 Pa,再加入 11.5 g 钠,放置一段时间,保持温度不变,让几种物质充分反应。(1)容器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反应后容

9、器内压强为 Pa。(3)反应后残留固体的成分以及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21 (6 分)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实验室中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现有如下设计方案:(1)操作可选择的主要仪器是 、 仪器。(2)操作不用硝酸钡溶液的理由是 。(3)操作的目的是 。22 (6 分) (1)在容量瓶上无需标记的是 ( )A.温度计 B.刻度线 C.浓度 D.容积(2)要配制浓度约为 2 molL1 NaOH 溶液 100 mL,下面的操作正确的是 (填代号) 。A 称取 8 g NaOH 固体,放入 250 mL 烧杯中,用 100 mL 量筒量取 100 mL 蒸馏水,加入烧杯中

10、,同时不断搅拌至固体溶解B称取 8 g NaOH 固体,放入 100 mL 量筒中,边搅拌,边慢慢加入蒸馏水,待固体完全溶解后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mLC 称取 8 g NaOH 固体,放入 100 mL 容量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容量瓶使固体溶解,再加入水到刻度,盖好瓶塞,反复摇匀D 用 100 mL 量筒量取 40 mL 5 molL1NaOH 溶液,倒入 250mL 烧杯中,再用同一量筒取 60 mL 蒸馏水,不断搅拌下,慢慢倒入烧杯中(3)配制 200 mL 0.100 molL1盐酸溶液时,下列实验操作使得所配的溶液浓度偏大的是 (填代号) 。A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浓盐酸时俯视读数B

11、用量筒量取的浓盐酸倒入烧杯后,再用蒸馏水洗量筒 23 次,洗液倒入烧杯中C定容时,仰视标线D定容后倒转容量瓶数次摇匀,发现液面最低点低于标线,再补加几滴蒸馏水至标线23 (17 分)I、实验桌上有一瓶用毛玻璃片盖严的盛满氯气的集气瓶,如何闻其气味?II、将一粒金属钠和一块铜片分别盛在表面皿中放在实验桌上,研究它们在空气中的稳定性。就此回答下面的问题:从研究物质性质基本方法的方面来说,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 (2)从研究物质性质基本程序的方面来说,其研究程序是 。III、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氢氧化钠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

12、是 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3)简述怎样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的原因是或者?24 (10 分)在一大试管中放入 7.35 g KClO3固体,加热使其部分分解,然后向反应后的残留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 H2SO4 ,发生如下反应:KClO3+5KCl+3H2SO4=3Cl2+3K2SO4+3H2O 若第一步反应中 KClO3的分解率为 k, 产生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a mol,第二步反应中产生的 Cl2的物质的量为 b mol(忽略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1)b 的最大值为_,此时 k = _。(2)讨论 k 在不同的取值范围时 a +b 的值(用含 k 的代数式表示)ka +b(3)由以上讨论判断 a +b 的最大值为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