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4754556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 -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关键词】 肠康宁片;,挥发油;,摘要:目的优化肠康宁中挥发油的 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对 环糊精包合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筛选,以包合物得率及包合物油率为指标,选定最佳工艺,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肠康宁中挥发油的 环糊精包合工艺的最佳工艺为:采用机械搅拌法,肠康宁片挥发油与CD 包合物投料比为 18,加水量为 10 倍,包合温度 30 ,搅拌时间 1.5h。结论此工艺可提高制剂稳定性,方法简便易行,能适用于大生产。关键词:肠康宁片; 挥发油; 环糊精; 包合工艺Study on Inclusion Compo

2、und Preparation for Volatile Oil in Changkangling Tablet with cyclodextrinAbstract:ObjectiveTo optimize the including preparation for Curcuma volatile oil with cyclodextrinMethodsIndexes including the ratio of obtained inclusion compound and oiliness in inclusion 2compound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3、technologies by orthogonal design. Object and phrase identification have been done with TLC and UV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The optimized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A2B3C2,which were with proportion of 18,temperature at 30 and 1.5 hours for includingConclusionThe including technology is simple,re

4、liable and efficient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volatile, which fits the factory production.Key words:Changkangling tablet; Volatile; cyclodextrin; Including preparation肠康宁片由白术、木香、防风、陈皮等多味药组成,具有健脾平肝、清热祛湿功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胃纳不振等。方中白术、木香、防风、陈皮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在发挥主治功能方面起主要作用1 ,但挥发油易挥发,遇光和热不稳定。制剂长期放置

5、容易变质,为了提高挥发油的稳定性,保证制剂疗效,我们通过实验对挥发油部分进行 -环糊精包合2,3 ,并对其关键工艺参数进行考察和优化,寻找最佳工艺。1 仪器与药品31.1 仪器美国惠普公司 1100 型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计;瑞士梅特勒公司 AE00 型电子分析天平;上海标本模型厂强力电动搅拌机 JB90-D 型。浙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磁力搅拌机 ZTM-7 型。1.2 药材与试剂白术、木香、防风、陈皮药材(由四川省药材公司提供), -环糊精 (上海化学试剂厂),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2 方法2.1 挥发油的提取依处方工艺要求,白术、广木香、防风、陈皮按处方比例粉碎过 60 目筛,加 10 倍量蒸

6、馏水浸泡一定时间后,置挥发油提取器中,提取挥发油。其挥发油色棕黄,香味刺鼻,提取率为 2.10 。2.2 包合物的制备工艺实验2.2.1 包合物的制备按处方比例称取 -CD(经 60 干燥 2 h)适量,加入相对应倍量蒸馏水,在电动搅拌器上加热溶解,缓缓加入挥发油 1 ml,搅拌一定时间后,静置冷藏,滤过,沉淀物先后用蒸馏水及乙醇洗涤,放置冰箱冷藏 24 h,干燥,即得。42.2.2 包合物中挥发油的含量测定将制得的包合物置烧瓶中,加入蒸馏水适量,连接挥发油提取器,收集挥发油,即得包合物实际含油量。同时进行挥发油空白回收率测定。取挥发油 1 ml,同法制备,收集挥发油,计算得空白回收率为 92

7、。 空白回收率= 实际收油量 加入挥发油量100%在测定挥发油含量及空白回收率的基础上,可计算出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进一步可计算出包合率,公式如下: 包合率 =包合物中实际含油量 挥发油的投入量空白收率100% 收得率=包合物重量 环糊精投入量+挥发油投入量100%2.3 包合物工艺条件的考察目前挥发油的 环糊精包合方法有搅拌法、超声法、研磨法等方法4 。从生产条件出发,重点考察搅拌法的工艺参数条件。2.3.1 因素水平的选择根据预实验及资料 CD 与油的配比、包合温度、包合时间对包合物包合率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上述3 项为考察因素,各取 3 个水平,因素水平安排见表 l。表 1 挥发油 环

8、糊精包合的因素(略)2.3.2 工艺筛选指标的确定包合率是衡量包合效果的重要指5标。包合率越高,包合效果越好,因而作为包合工艺筛选的主要指标,权重系数定为 0.7,收得率在大生产中也很有意义,在 环糊精和挥发油投入量一定的情况下,收得率越高,包合效果越好,故收得率作为次要筛选指标,权重系数定为 0.3,将包合率和收得率的综合评分作为工艺筛选的指标。2.3.3 正交实验及结果根据表 l,选择 L9(34 )正交设计,按上述方法安排实验,并进行测定,其结果见表 2,方差分析见表3。由直观分析可知,影响挥发油包合因素大小依次为ACB;方差分析表明, A,C 因素对挥发油的包合有显著性影响。由此可得最

9、佳工艺条件为 A2B3C3。即 CD油配比为81,恒温 30,搅拌 2 h。因搅拌时间 1.5 h 与 2 h 相差不大,从节约时间的角度出发,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 A2B3C2, 据此条件验证 3 批,平均包合率为 86.25。表 2 挥发油包合工艺正交实验结果(略)表 3 方差分析(略)2.4 包合物包合效果考察 环糊精包合物的鉴定方法有显微镜和电镜扫描法、相溶解度法、薄层鉴别法、紫外分光光度法、热分析法、X 射线衍射法等方法5 。这里我们采用薄层鉴别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证明包合物确已形成。62.4.1 薄层鉴别方法取包合物 1 g,加乙醇 5 ml 搅拌,浸泡1 h 后过滤,滤液点于以 5%

10、羧甲基纤维素钠为粘合剂的硅胶 G 板上,以苯醋酸乙酯(15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5%香草醛浓硫酸试液,于 105加热。结果见图 1。说明包合物中挥发油与纯挥发油一致,成分未见变化。以石油醚为溶剂的挥发油CD 包合物展开后,没有展开斑点,表明挥发油确实已与 CD 形成包合物,而非混合物。2.4.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将挥发油、挥发油和 CD 混合物、CD、挥发油 CD 包合物的石油醚溶液做紫外扫描,扫描范围200 400 nm。结果表明,白术挥发油已与 CD 形成包合物,纯白术挥发油的紫外吸收峰在白术挥发油 CD 包合物中已消失。见图2。1.挥发油 2.包合物乙醇溶液 3.包合物

11、石油醚溶液图 1 薄层色谱图(略)图 2 紫外扫描图(略)3 讨论7实验中发现 环糊精在低温下溶解度较小,所以采取加热方式将其溶解,降温,但在降温过程中溶液由真溶液变为过饱和溶液,处于动力学不稳定状态。如若振荡或搅拌,环糊精就会逐渐从溶液中析出形成晶体,影响薄荷油的包合,故降温过程中不能搅拌,让其自然冷却。在预实验时发现搅拌时转速对油的包合有一定影响,故实验中单因素筛选了搅拌速度,结果发现随着转速的增大,包合效果越好,但是转速越大对设备的要求越高,考虑到 500 r/min 的收率与 700 r/min 的收率相差不大,结合这两方面的因素,我们采用 500 r/min 的转速进行挥发油的包合。

12、实验中发现,在滴加挥发油的时候,为使包合均匀,应边振摇边缓缓滴加(5 滴/min) 。实验中比较了常用的超声法与搅拌法包合,结果超声法略优于搅拌法,但考虑到采用超声法对设备的要求较高,且产量较小,不能满足大生产的要求,故采用搅拌法包合挥发油。搅拌法中比较磁力搅拌和机械搅拌两种方法,结果差别不大。为更好适应大生产要求,采用机械搅拌。验证实验表明,工艺简便可行,能适应大生产的要求。参考文献:1 黄可儿,柯雪红,王丽新,等.肠炎灵片挥发油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03,26(5):48.82 高 申,孙莲娜,全山从,等.陈皮挥发油 环糊精包合物在冲剂生产中的应用J.中草药,1998,29(5):304.3 刘书堂,郑国和,闫亚强. 环糊精挥发油粉末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研究与应用J.中草药,1997,28(12):749.4 陆 彬. 药剂学实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81.5 童林荟. 环糊精化学的基础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