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一、鹰潭市基本情况与分析一、鹰潭市基本情况与分析(一)(一) 鹰潭市区域概况鹰潭市区域概况鹰潭市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信江中下游东部、北部分别与上饶市的弋阳、铅山、万年、余干接壤,南面、西面分别与抚州市的金溪、资溪和东乡毗邻,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相连,史称“东连江浙,南控瓯闽,扼鄱水之咽喉,阻信州之门户” 现辖贵溪市、余江县、月湖区、龙虎山景区、市工业园区,面积 3554 平方公里,人口 107.68 万,其中非农业人口 30.2050 万人鹰潭市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丰沛、日照充裕、无霜期长的特点全市实有耕地面积 59.18 千公顷,林业用地 197.53千公顷,森林面积 191.73 千公顷,森林覆盖率达 55.3%,农业资源和生态资源十分丰富鹰潭有着 3000 多年的文明史,古文化沉淀深厚,道教文化,崖墓文化和角山文化形成了鹰潭独特的文化古韵鹰潭市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城市,连年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03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 79.72 亿元,比 2002 年增长 18.19%。
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增长 4.8%,28.52%,12.33%;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15.7%,47.9%和36.4%2003 年财政总收入达 8.63 亿元,增长 27.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 4.48 亿元,增长 23.9%二)鹰潭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二)鹰潭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与劣势分析1、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分析(1)发展思路明确鹰潭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精神,以建设新兴工业化科技城市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主抓手,以体制和科技创新为强动力,主攻工业,做旺旅游,加强城市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坚持发展经济,科技先行,将科技创新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1 1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手段,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2)区位交通优势鹰潭是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等经济区与国内腹地联系的交通重镇,是西部的前沿、沿海的内地、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浙赣、鹰厦、皖赣三大铁路干线在此交汇,并与京九线贯通,沟通大江南北;320、206 两条国道在境内呈“十”字型骨架,311 高速公路贯穿鹰潭南部,206 国道改建基础工程已经完成,形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赣东北最大的河流信江流经鹰潭,向西北入鄱阳湖,与长江水系贯通,形成“黄金水道” ;沿沪瑞高速公路只需 1.5 小时即可抵达昌北国际机场;鹰潭已形成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现代化交通枢纽。
3)经济资源优势鹰潭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境内的龙虎山以中国道教第一山著称于世,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 4A 级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山水风光堪称世界一绝发展旅游经济的潜力巨大鹰潭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境内植物丰富,共有 400 多种植物,而且有银杏等 30 多种珍稀树种和非常丰富的药材资源地下水资源总量为64773 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 12800 万立方米/年,因为地表水丰富,鹰潭市的地下水开采程度不高,水资源得到了很好的保护鹰潭市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有 30 余种,其中银、铅、锌是鹰潭市的优势金属矿种,而贵溪银矿更是我国储藏量最大的银矿田之一,整个矿区银金属储量有上万吨这些矿产资源使鹰潭市今后的发展充满了后劲鹰潭拥有大量的土地、水、电、以及劳动力等经济要素资源,为对接长珠闽、融入全球化,承接沿海和国际的产业梯度转移创造了良好条件4)工业基础优势目前,鹰潭市已初步形成了包括冶炼、电力、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医药、食品、仪表等在内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8 家其中江西铜业公司贵溪冶炼厂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现代化铜冶炼企业, 已形成年产电解铜 40 万吨的生产能力。
贵溪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 50 万千瓦,到2005 年底可达 110 万千瓦,年发电能力在 30 亿千瓦时以上,是目前江西第三大规2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模的火力发电厂贵溪化肥厂是我国四大磷铵复合肥生产厂家之一,年生产高效磷复合肥 45 万吨贵溪冷水银矿银储量达 4000 万吨,是我国目前最大的银矿之一这些企业规模大、效益好、技术含量高,对地方经济的综合牵引能力强5)科技发展优势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鹰潭市的铜材加工、食品、医药、精细化工等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高新技术发展势头良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已经成为高新技术发展的主导力量,他们正在加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如诚志生物公司的 D—核糖和 L—谷氨酰胺项目技术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喜泰电机有限公司的无刷无槽永磁直流电动机填补了国内空白,成果技术水平居国际先进市三川公司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把智能远传水表、网络水表和节水型水表作为成果转化的重点,改变了传统水表计费方式,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迅速提高,其中节水型水表被国家建设部作为 2004 年度推荐产品,使我国在节水技术特别是水表节水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自 1998 年以来,全市每年都有 30 余项科技成果引进并通过科技立项进行后续试验、开发并推广应用,直到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有的发展成为鹰潭市的主导产业2、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劣势分析(1)经济总量小、财政基础薄弱鹰潭市近几年来连续保持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但是经济总量仍然偏小,财政投入能力不大2)科技资源相对匮乏相对于大中型城市和发达地区,鹰潭市科技实力不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较少,科技人才数量不多,层次不高,科研设备和条件也相对简陋3)地方工业实力不强地方工业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产业优势尚未形成工业园区建设起步晚,进园企业不多,投入规模不大4)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增收困难农业生产率较低;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高农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带动效应有待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化程度较低,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不强;直接服务于农村、农民和农业的科技服务体系还没有形成5)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只有 34%,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市功能不强,辐3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射带动能力不够三)区域科技能力分析(三)区域科技能力分析1、区域科研能力逐渐增强截止 2002 年鹰潭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总数为 12400 人,占鹰潭市人口总数的1.24%。
全市有独立研究与开发机构共 55 个,在编职工 2932 人,1999 年至 2002 年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 40574 万元,获得专利 162 项全市规模以上 78 家工业企业中,共有独立研发机构 47 个,从事研发活动人员为 2582 人其中汇集了 30 多家中央、省属企事业单位如:江西铜业公司,贵溪电厂,贵溪银矿,中国有色建设四公司,江西地质矿产开发局;核工业华东地质局;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站、以及铁道部驻鹰潭的诸多单位等这些企事业单位人才济济、科研设施完备,具有较强的科技研发能力2、科技信息网络初步形成鹰潭市的科技信息网络建设具有一定基础市政府设立了综合信息中心,为市政府和社会各界提供科技信息调研,并为领导提供决策咨询服务鹰潭市科技局电子政务门户网络“鹰潭科技”已投入运行,科技局办公自动化局域网已建成运行3、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体系初具规模(1)企业技术开发机构较为完善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全市近 40 家骨干工业企业有 90%成立了研发中心等机构,配备了专门研发人员,技术开发机构较为完善2)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已具雏形全市所有重点骨干企业均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结成企研联合体,产学研结合项目近 100 项,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 5 所院校在我市企业建立了科技成果中试基地。
3)科技特派员工作初见成效全市共下派科技特派员 124 名,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由科技特派员参与或组织引进农业新品种 18 个,推广新技术 46 项,举办各类培训班 128 期,建立各类示范基地 49 个,创办各类利益共同体 25 个,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产生一定影响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解决的重点和关键问题(四)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技解决的重点和关键问题 4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1、提高以铜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的科技创新能力以国家批准建立“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为契机,抓好铜冶炼及铜加工,重新整合铜产业资源,延伸铜产业链,搞好“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形成以园区为龙头,带动鹰潭市、贵溪和余江工业园中的铜加工企业共同发展的局面,把鹰潭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铜产品及其精深加工产业基地2、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围绕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的目标,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大举措3、推动旅游科技创新,发展旅游产业按照“大市场、大旅游,大产业”的要求,通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推动鹰潭市旅游产业的科技创新,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做精做强,把鹰潭建成华东乃至全国最著名的全天候观光、休闲、度假、会展旅游目的地。
4、实施“数字鹰潭”战略,提高社会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水平通过实施“数字鹰潭”战略,提升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化和为优化企业发展环境的社会信息化水平5、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培育良性的科技人才“生态系统”通过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培育良性的科技人才“生态系统” ,通过法律、科技政策,稳定本地人才,吸引外地优秀人才,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二、鹰潭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二、鹰潭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重点领域(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加速发展、全面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主线,围绕科技进步的要求和现代市场经济的规律,加大科技改革的力度,全面实施技术创新,努力提高全市重点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加大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提升5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鹰潭市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与发展规划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推动全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提高全市的科技综合实力和经济竞争力。
二)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目标(二)科技进步示范市建设目标——科技强动力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经过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全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基本适应产业结构升级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要求,科技进步政策体系和科技创新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科技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以铜产业为主导的工业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国领先,以特色农业为主导的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全省领先,以信息化建设为主导的区域科技服务体系达到全省领先,科技进步的综合评价指标位居全省前列——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势头到 2008 年全市 GDP 增长率 12.5%其中,全市具有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 15 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升到 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4.1%,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达 34%,旅游业总收入占 GDP 的比重提升到 12%以上;全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