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之哲学思想述评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7542065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90.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夫之哲学思想述评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王夫之哲学思想述评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王夫之哲学思想述评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夫之哲学思想述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夫之哲学思想述评(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夫之哲学思想述评陈宝国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姜斋。晚年隐居于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阳县曲兰)又称船山先生。清兵到湖南,他曾召集义兵抵抗,失败后,曾参加南明桂王的政府。后来他见事无可为,决计归隐,遁藏深山,终身著述,写下许多重要哲学、 政论著作。 其中,周易外传 、尚书引义 、诗广传 、读四书大全说 、张子正蒙注 、思问录 、黄书 、噩梦 、读通鉴论 、宋论 等,是他的重要哲学著作。贯穿于王夫之思想中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反对民族压迫和对于各派唯心主义的严肃批判精神。基于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他迫切地希望将明末清初社会的复杂矛盾和其他现实问题以及某些与现实有密切联系的历史问题,提

2、高到哲学的高度进行论证,找出合理答案,作为复兴民族国家的理论根据。由于这样,所以他的哲学思想富有战斗性,他对各派唯心主义作了相当尖锐的批判,并在批判过程中贯彻了 “入其垒,袭其辎,暴其恃而见其瑕” 的精神。 他在这种批判的基础上,终于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达到了当时所可能达到的朴素唯物主义的高峰。一、 “气者理之依” 的唯物主义思想王夫之特别推崇张载,着重阐发了张载的 “知太虚即气则无无” 的唯物主义学说。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作为物质实体的 “气” 范畴,进行了哲学意义的规定,进而把朱熹的 “理本气末” 的观点扶正过来,对理气关系问题作了明确的唯物主义解释。首先,王夫之把元气本体论思想发挥

3、得相当完善,他明确地提出宇宙是由气构成的物质实体。 在他看来。客观世界的物质始基是 “气” 或称 “阴阳二气”,它充满整个自然界,从浩浩的天空,到无垠的大地,都为 “气” 所弥漫。太虚(即空间)是物质(气)的存在形式,这表明了世界的物质(气)统一性。王夫之又指出:由于气的变化有 “隐” 有 “显” 。 “显” 有形象,人们承认它存在,“隐” 则无形,人们就怀疑它的真实性,这正是针对佛老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 他说:“视之而见,听之而闻,则谓之有;目穷于视,耳穷于听,则谓之无;功效可居,则谓之实,顽然寂静,则谓之虚。故老氏以两间(天地)为橐 签(风箱),释氏以法界(万有)为梦幻。知有之有而

4、不知无之有,知虚之虚而不知虚之实,因谓不可居而有为妄。 ”(张子正蒙注乾称下)老子主张 “虚无” 的 “道” 产生天地万物,佛学认为万有的大千世界是虚空。他们的错误在于:认为 “虚” 、 “空” 为本,否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其次,王夫之不仅论证客观世界的物质(气)统一性,而且论证 “气” 是具有永恒性的。他说:人物之生,是始于阴阳二气矛盾运动的产物;人物之死,是阴阳二气又反归于太虚,回到 “ 之本体” 。就人物来说,有生有死,就 “气” 来说,是没有生死。他举例说:“车薪之火,一烈已尽,而为焰、 为烟、 为烬,木者仍归木,水者仍归水,土者仍归土。 ”(张子正蒙注太和)这说明世界万物的物质始基

5、的 “气” 是不会随着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变化而消灭,所以他论述 “气” 的变化情况时,只称之为 “往来” 、 “屈伸” 、 “聚散” 、 “幽明”,“而不曰生灭” 。因为“生灭” 是佛教唯心主义的 “陋说” 。他在批判” 生灭” 论时指出:“(气)聚散变化,而其本体不为之 损益” 的观点,这已经是物质(气)不灭的理论,在当时是很值得重视的唯物主义光辉命题。第三、 王夫之鉴于宋明理学家对于唯物主义元气论的歪曲和唯物主义元气论本身未摆脱 “原始物质” 观念的局限。他进一步运用 “诚” 、 “实” 、 “有” 等概念,并给以新规定,试图从哲学意义上更高地概括物质世界的第12卷 第3期 1998年7月福

6、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Fuzhuo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Vol . 12 No. 3Jul .1998最本质属性即客观实在性。“诚” 原是 中庸 提出来的范畴,王夫之扬弃了它的唯心主义内容,借用它来表述 “物质一般”,并作为最高范畴而提出来,那么,“诚” 的涵义是什么呢?一,“诚” 是 “实有” 。他在 尚书引义 中说:“诚也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也” 。在这里,“诚”(实有)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和它们的固有属性。因而,他把 “诚” 和 “不诚” 作为 “实有” 与 “实无” 的标准。二,“诚” 是 “实理” 。他说:“诚者,天之实理。

7、” 这时所说的实理,不是某一事物的理,而是概括 “天下这理”,无所不通的普遍规律。 “诚者,约天下之理而无不尽,贯万事之中而无不通也” 。(读四书大全说 卷三)王夫之把 “诚” 的涵义规定为 “实有” 和 “实理”,说明 “诚” 是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因此有理由说:“诚” 的范围相当于 “物质一般” 。他还从 “诚” 的观点出发,提出 “实有可依” 、 “不能绝物” 等观点,对玄学、 佛教世界观的核心,给予致命的打击。佛教唯心主义否定物质世界的真实性,主张 世悟道,这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为 “生而与世相感,虽厌之安能离之;虽遗之,安能使之无存?”(读四书大全说 卷三)这里,王夫

8、之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的事实,论证客观世界的实在性。 他揭露 “庄老言虚无” 、 “浮屠言寂灭”,其共同思想本质,都在于否认客观世界的 “实有” 。上述这些观点,都是在对统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作艰苦的哲学论证,这些论证虽仍具有思辨的性质,但在我国唯物主义发展史上,作出了可贵的贡献。有了这样基本上摆脱了具体实物性的 “气” 范围及其哲学规定,使王夫之在进一步解决 “理气” 关系问题时,明确提出 “气者理之依” 的观点。 他反复论述 “理气一也” 、“理依乎气” 、 “理在气中”,旨在坚持唯物主义理气统一论,反对气外 “虚托孤立之理”,对程朱学派 “统心、 性、天于一

9、理” 的整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作细致批判。这样,王夫之的唯物主义元气论,通过对 “气” 的哲学规定,基于对理气关系问题的较彻底的唯物主义解决,基本上终结了宋明理学中的程朱理学。二、 “日新之化” 的辩证法思想王夫之提出很多关于客观辩证法的思想。首先,他提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辩证法命题。他指出:运动是永恒的,静止是运动过程的一种特殊状态。 他说:“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 ”(思问录内篇)在这里,王夫之还发挥张载的 “太虚本动” 的思想,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如同门之开合,开可以说是动,合可以说是静,其实开合都是动的表现,说明静止只是运动过程的一种特殊状态,绝对的静止是没

10、有的,广大的自然界充满了运动。其次,王夫之认为:天地万物都是时时刻刻变化更新的。他说:变化日新是新旧不断更替的过程,新事物不是旧事物的重复,而是不断地清除自身当中旧的死亡的东西(“有息有昏” 、 “渐衰渐泯”),即推陈出新的过程。王夫之把这种过程叫做 “推故而别致其新”,深刻地揭示了变化日新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再次,事物为什么会变化日新呢?他说:阴阳二气充满宇宙,无处不包含阴阳的对立,因而引起整个世界的运动变化,天地人物的运动变化的根源都在这里面。 同时他进一步指出:对立面的统一不是拼凑在一起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有机统一体。他说:“天下有截然分析而必相对待之物乎?求之于天地,无有

11、此也;求之于万物,无有此也。 ”(周易外传 卷七)并举例说:“进极于进,退者以进;退极于退,进者以退。 ” 在这里,王夫之看到任何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相互转化,这是一种深刻的辩证法思想。王夫之从客观世界的运动来揭示矛盾的对立统一及其变化发展,这方面他大大地超过前人。 他的辩证法有许多是通过当时的科学实践获得的,但是他的辩证法仍然没有超出朴素的性质,仍然带有猜测的性质。例如他说:“刚柔、 寒温、 生杀,必相反而相为仇;乃其究也,互以相成,无终相敌之理。 ”(张子正蒙注 卷一)他承认斗争的存在,但认为斗争必归于和解。 他虽然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但不能够认识斗争的绝对性,其结果和他的

12、前人一样得出了形而上学的矛盾调和论。36三、 “能必副其所” 的唯物主义反映论王夫之明确提出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他已不是一般地谈心和物的问题,而是更多地透露出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他通过批判佛教在 “能” 、 “所” 问题上的主观唯心主义,建立了他的唯物主义的 “能” 、 “所” 范畴。他说:“境之俟用者曰 所,用之加乎境而有功者曰 能 。 能所之分,夫固有之。 ”(尚书引义 卷五)这就是说,外在环境等待认识作用去认识的叫做所,认识作用加于外在环境之上而有一定功效的叫做能,能所的分别是本来就有的。 他又说:“体俟用,则所固从发能,用,用乎体,则能必副其所。 ”(尚书引义 卷五)就是说,有了客观

13、对象才能引起认识作用(“固所以发能”),而认识必须与客观对象相符合(“能必副其所”),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这是能所的本来关系。这就肯定了物质第一性、 精神第二性的唯物主义原理。他指出:佛家主观唯心主义的最后趋势是 “消所以入能,而谓能为所。 ”(尚书引久 卷五)即把客体消归于主观,而以主观为客体,这是根本错误的。王夫之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进行了区分,指出它们的不同作用。他所说的 “格物”,相当于认识的感性阶段,主要是通过感官与外界发生联系。在这一认识阶段,理性认识起辅助作用,所以说学问为主而思辨辅之。 “致知” 相当于认识的理性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运用思维(心官)对感性材料进行判断推理,所以说

14、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认识这两个阶段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在整个认识过程中,耳目等感官是服务于心官(思维)的,心也不能脱离感官,要 “有所循” 。 王夫之认为,事物的认识是从耳目感觉达到思维,耳目的见闻是有限的,而思维的作用却是无限的。他说:客观事物是无限的,人的认识能力(“格物”)是有限的,但是当人们认识到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致知”),发挥思维的能动作用,则又可以打破认识能力的这种局限。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认识能力又是无限的。王夫之在知行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批判了程朱的知先行后和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说。他根据 尚书“知之非艰,行之惟难,” 又引孔子的一句话说:“仁者先难而后获,” 认为难者在先,他

15、说:“艰者必先也,先其难而易者从之易矣。 ”尚书引义 卷三)行难,所以行在先。他从行难知易来论证行先知后,这种论证是不精确的,但他肯定行在先,这是他的创见。他说:知是通过行表现出来的,而行则并不是通过知来表现的。 “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尚书引义 卷三)这就是说:知行二者之中,行是根本的,这是他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王夫之的认识论和他的自然观一样,也有他的不彻底性,他所谓行主要指日常活动和道德活动,不是我们今天所谓的实践,这种观点表明他不可能对知行关系问题作出完全正确的解决。四、 王夫之哲学思想评价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批判的总结者和最高发展者。王夫之哲学,是十七世纪中国的时代产物,

16、反封建的农民战争和反压迫的民族斗争是其产生的客观动力,小农经济和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及与之相联系的一般科学文化的水平,制约着他的思想的发展。 一方面,他从爱国主义和唯物主义相统一的立场出发,在揭露和批判各种唯心主义的毒害时,表现出了一种理论斗争的党性。他肯定了 “气” 的客观性和永恒性,朴素而辩证地阐发了天地人物的发展规律,从而把中国古代哲学的理论思维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在认识论方面,他阐发了能所、 格物致知和知行等范畴的对立统一关系。这些都是超越前人的特有贡献。另一方面,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又使他的哲学,不能摆脱封建意识形态的桎梏,这是时代的局限性。谭嗣同对王夫之思想给以高度评价,指出 “五百年来学者,真通天人之故者,船山一人而已。 ”(清代学术概述)章太炎说:“当清之季,卓然能兴起顽儒(顽钝怯弱无气节),以成光复之绩者,独赖而农(夫之)一家而已。 ”(船山遣书序)前人的评价,是船山哲学思想的最好说明。(作者单位:福州大学人文社科系 来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