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真题专题高效训练课题8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含解析)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540775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4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生物真题专题高效训练课题8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考生物真题专题高效训练课题8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考生物真题专题高效训练课题8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考生物真题专题高效训练课题8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考生物真题专题高效训练课题8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生物真题专题高效训练课题8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生物真题专题高效训练课题8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含解析)(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题课题 8 8 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解读考点解读考点重要概念重要概念: :1地球上生活着各种各样的生物,可以根据特征将生物进行分类。2为了科学地将生物进行分类,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生物学家根据生物之间的相似程度,把它们划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等级。“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3不同类群的生物各有其特征,在生物圈中具有不同的作用,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及为重要。4地质学、化石记录、解剖学等从不同方面为进化理论提供证据。5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直击考点直击考点: :1、生物的分类(1).分类的依据:以生物性状差异的程度和亲缘关系的远近为依

2、据。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花、果实、种子。(2).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种是分类的基本单位)。分类单位越大,包含物种越多,但物种间的相似程度越小,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包含物种越少,而相似特征越多,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是最密切的。(3).分类目的:弄清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4).生物的命名:瑞典科学家林奈的双名法。2. 藻类植物:水中或潮湿的环境。主要特征是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绝大多数都生活在水里,少数生活在陆地上。代表植物海带,水绵、衣藻、紫菜等。 藻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可以作为鱼的饵料,还为水生动物提供氧气,也是大气中氧气的重要来源。藻类

3、植物可作为水域污染的指示植物(赤潮或水华)。3苔藓植物:潮湿地带、矮小。主要特征是没有真正的根,假根只起固定作用;茎弱小,没有输导组织;叶片绿色,小而薄,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还可进行光合作。代表植物有小墙藓、葫芦藓、地钱。苔藓植物可作为空气污染的指示植物(二氧化硫等)。4蕨类植物:山林、田野阴湿环境里。主要特征是植物体具有根、茎、叶,并且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多数形成孢子囊群,受精过程离不开水。代表植物有满江红、贯众、卷柏等。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煤碳5种子植物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类。种子植物的两个基本特征:体内有维管组织韧皮部和木质部;能产生种子并用种子繁殖。A.裸子植物:种子没有果皮包被而裸

4、露在外面。代表植物:马尾松、松、柏、杉、苏铁、银杏等。我国有“裸子植物故乡”之称 ,其中银杉有“植物中的熊猫”的美称。 主要特征:能够产生种子。胚珠没有子房壁包被,因而种子也没有果皮包被而裸露。根、茎、叶发达,受精过程不需要体外的水。B.被子植物:等级最高、种类最多、分布最广、与人类关系最密切。主要特征有具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种子包被在果皮里,不裸露出来;植物体结构完善,多数具有导管;受精过程不需要体外的水,受精方式为双受精。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脊椎动物

5、: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7.原生动物特征:身体微小,是最低等,结构最简单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多数生活在水中,少数寄生在动物体内。作用是作用:净化水质;引起赤潮;病原体。8腔肠动物特征: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代表动物:水螅、水母、海葵、海蛰、珊瑚虫等。9线形动物特征:身体细长,有口有肛门。如蛔虫、蛲虫。10扁形动物:身腹扁平,有口无肛门,两侧对称。代表动物: 猪带绦虫(“米猪肉”囊尾蚴)、血吸虫、涡虫等。 11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体腔。环带是判断蚯蚓前后端的标志。刚毛固定和协助运动;靠体表皮肤呼吸(分泌黏液)

6、,如沙蚕,蚯蚓。蚯蚓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蚯蚓对人类的益处:可以疏松土壤;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优良的蛋白质食品和饲料;可以用来处理有机废物(促进生态环境中的物质循环);中药材。12软体动物:身体柔软,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有外套膜,靠贝壳保护身体。如乌贼、章鱼、扇贝、蛾螺等。13节肢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的一个类群。分为昆虫纲(蝗虫)、甲壳纲(虾)、蛛形纲(蜘蛛)、多足纲(蜈蚣)。昆虫的特征: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和一个口器;胸部有 3 对足,一般有2 对翅。外骨骼是覆盖在昆虫身体里面的坚韧的外壳,

7、有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14鱼纲。(1)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大多覆盖着鳞片,用腮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著名的四大家鱼:青、草、鲢、鳙鱼。(2)鱼类适于在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躯干和尾部肌肉发达,鳍维持身体平衡,鳔调节身体比重;黏液和鳞片有保护和减少阻力的作用;侧线有感觉作用;呼吸的器官是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15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水陆地生活,用肺呼吸,受精在水中完成。 变态发育,皮肤裸露,能分泌黏液,有辅助呼吸作用,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温不恒定。16爬行纲。体表都覆盖有鳞片,防止水分散失

8、,用肺呼吸,心脏二心房一心室,体内受精,变温动物。扬子鳄是国家特有的珍稀爬行动物。17.鸟纲。身体呈流线型;前肢特化成翼;胸骨突出;体表被覆羽毛;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心脏发达;胸肌发达;有喙无齿,心脏 4 腔,卵生,体温恒定18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牙齿有门、犬、臼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有 4 个腔,体温恒定,大脑发达,胎生哺乳(后代成活率高)。例如兔与狼的牙齿,两者的区别是有无犬齿,这说明了它们食性不同。门齿适于切断食物,臼齿适于磨碎食物,犬齿适于撕裂食物。19.我国珍贵的国家一级动物:大熊猫、扭角羚、褐马鸡、扬子鳄20、我国动物资源面临的威胁:(1)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2

9、)掠夺式的开发利用;(3)环境污染;(4)外来物种的影响。20、动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方面。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保护动物多样性就要从遗传物质、物种和生态环境三个层次上进行。21、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A就地保护把包括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区域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如四川卧龙保护区大熊猫;王朗保护区金丝猴;洋县保护区朱鹮;青海湖鸟岛自然保护区斑头雁和棕头鸥。B易地保护将动物从栖息环境中移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等地,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繁殖管理,然后向已

10、绝灭的原有分布区实施“再引入”,以恢复野生种群。C法制教育和管理。我国已公布的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国自然保护纲要。21、生命的起源神创论:生命是由神或上帝创造的。如女娲造人和上帝造人。自然发生论: 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随时自发地发生的。如腐肉生蛆。生生论:生物只能来源于生物,非生命物质不能随时自发地产生新生命。22、化学进化论(1)原始大气的成分: 氨气、氢气、甲烷、水蒸气、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不含氧气。(2)原始生命起源的条件:高温、高压、紫外线、雷电、原始海洋(3)原始生命起源:原始海洋(4)米勒的实验表明:

11、在原始地球条件下,从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过程是完全可能的。23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化石。进化的规律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生物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藻类原始多细胞藻类原始苔藓原始蕨类原始种子植物(植物进化系统树)。单细胞动物(原生动物)无脊椎动物原始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动物进化系统树)24、地球上的生命史。前寒武纪时期:开始出现了细菌、蓝藻等原核生物。原核生物 单细胞真核生物 多细胞真核生物。古生代:早期出现三叶虫(三叶虫时代)等无脊椎动物类群和高等藻类植物类群,蕨类植物繁盛和两栖类动物的发展,表明生物完成了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阶段。中生代:出现裸子植物和恐龙等爬行动物;哺乳动物

12、和鸟类开始出现。新生代:被子植物开始出现;哺乳动物和鸟类繁盛,人类出现。25生物进化的原因自然选择:在生存斗争中,通过激烈的竞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意义:生物通过遗传、变异、自然选择而不断进化。人工选择:按照人们的喜爱精心选择和培育形成的,如金鱼。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的区别。人 工 选 择自 然 选 择选择因素人类自然环境选择结果产生满足人类需求的新品种产生适应环境的新物种所需时间较快十分缓慢26、现代类人猿有猩猩,大猩猩,黑猩猩,长臂猿。现在类人猿与人类共同的祖先是森林古猿;人类祖先与猿分界的重要标志是两足直立行走

13、。27、人类的进化历程: 森林古猿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现代人。重要变化:脑容量显著增大; 直立行走、手足分工;语言发展、制造工具。28、现代人分为蒙古利亚人、高加索人、尼格罗人、澳大利亚人。易错易混易错易混1、生物多样性的含义,生物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区别。2、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的区别。3、生物分类的单位的区别。4、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的区别。5、变温动物和恒温动物概念的区别。6、原生动物、腔肠动物、线形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特征的区别,每类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生活习性相适应的特点。7、鱼类、两栖类、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特征的区别。8、藻类植物、

14、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特征比较。9、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特征的区别。10、我国的珍稀动物植物种类。11、原始大气条件与现在大气的区别,原始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诞生于原始的海洋。12、动植物的进化历程。13、化石是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生物进化规律。14、自然选择学说和人工选择的区别。15 类人猿和现代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两足直立行走是猿与人类的分界标志。16、人类的进化历程。例 1:(2014 年中考山东省菏泽市卷)绦虫和蛔虫均为肠道寄生虫;蝗虫对禾本科作物危害很大;青蛙被称为田园卫士绦虫、蛔虫、蝗虫、青蛙它们分别属于(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爬行动物B扁形动物、线形动

15、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C线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两栖动物D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两栖动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 、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在前端有发达的脑,自脑向后并有若干纵行的神经索,各神经索之间尚有横神经相联,形成了梯状结构) 、无体腔(2)线形动物门的动物身体细长,通常呈长圆柱形,两端尖细,不分节;由三胚层组成;体表有角质层;有原体腔;消化道不弯曲,前端为口,后端为肛门雌雄异体,自由生活或寄生(3)节肢动物的身体由体节构成,身体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胸部两对翅膀三

16、对足,腹部柔软,可以弯曲;身体外有外骨骼(4)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发育为变态发育,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等草履虫属于线形动物,绦虫属于扁形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考点:动物的分类。例 2 (2014 年中考山东省菏泽市卷)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A 物种多样性B环境多样性C遗传多样性D 生态系统多样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 1244 种之多,被子植物有 3000 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考点:生物的多样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