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择校问题的反思.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47540723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择校问题的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对择校问题的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对择校问题的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对择校问题的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对择校问题的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择校问题的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择校问题的反思.(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小学“择校费择校费”“”“黑洞黑洞”有多深有多深 这些日子,小学生入学又乱成一锅粥。8 月 19 日河南大河报“关注小学生入学”专题报道披露,由于入学难导致乱收费,继而又使收来的“择校费”成为监管黑洞,结果义务教育变成了“金钱教育”。这一怪现象在河南已持续多年。一位小学校长说,“择校”的学生至少能够占到学生数的 1/3。一所小学要招 4 个班,可是门前公示的合格学生只有40 人,“被择校”的学生比例不小。如果想以非正常途径进入学校,家长就要交钱。一位轮到进校长室时已接近中午的家长说,“每位家长交的钱数不一样,高的达元,低的元,但都不给票据。也有一些关系户不收费。”如果没有“中间人”介绍,学

2、校概不考虑。一位教了几十年书的老教师感慨地说,为什么不交钱学校接收不下,交了钱哪个学校都能接收得下了?这种拿不上桌面的“择校费”,问题多多。首先,从目前出现的择校现象来看,仅有钱还不行,家长还需要四处托关系找门路,才能把钱交出去。其次,从各学校的收费情况来看,“择校费”收多少有一定弹性,因家长的社会关系、领导批条分量、学生分数不同而不同。再次,收上来的钱,学校不敢入账,怎么办?一位小学校长说主要用来弥补政府部门对教育上的投入不足,例如学校的维修、设备的更新、活动的接待等,也会拿出一部分给教师发放福利和奖金。有业内人士分析说,在“择校费”的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条灰色的利益链。学校、教师、上级教育

3、主管部门,都是这个链条上的既得利益者。有的学校把“择校费”直接纳入小金库,用于发放教师福利、改善教学条件;有的教育主管部门将“择校费”纳入专项账户,学校花钱要打报告审批,但也基本上是“自己的钱自己花”。由于这笔钱在政府财政体制外循环,缺乏必要的监管,既没有实行财务公开,也没有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和审计,最终成为一个难以监管的黑洞。这个黑洞深不见底。如果依法治理,不知道会有多少校长“吃不了兜着走”!2008 年郑州市行风评议中教育倒数第一,想来跟义务教育不义务且大面积变成“金钱教育”有关。郑州如此,全国呢?(河南郑州市 朱永杰)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

4、律若干问题的意见,针对商业贿赂刑事案件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法律适用依据,其中明确规定医生、教师吃回扣以受贿罪论处。在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中,82.9%的人赞同将择校费也纳入商业贿赂范围。(12 月 2 日中国青年报) 站在法律层面来看,将择校费纳入商业贿赂范畴确实欠缺依据。不过,公众的态度至少说明,择校费已成为公众意见集中的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现有信息渠道,公众无法获知择校费的处置办法、最终流向,以及是否会滋生择校腐败现象。 有教育专家曾大胆估算:10 年来,我国教育乱收费总额已超过 2000 亿元。其中,光择校费一项,全国每年就超过 270 亿元;每所重点中、小学年收择校费至

5、少分别达到了 500 万元和 200 万元以上。我们虽然无法确定这位专家估算的可靠性,但我们能感觉到这笔资金的庞大,以及择校费资金流向背后隐藏的谜团。 事实上,社会上要求加大对择校费监管力度的呼声一直不断。2006 年全国期间,台盟重庆市工委主委、全国政协委员连英俊曾递交了审计我国重点学校教育收费资金流向的提案,要求加强对择校费的监管。今年 8 月份,曾被誉为“北京最好的小学”原中关村三小 4 名校领导及工作人员受到了法律的制裁。事实证明,中关村三小的账外资金超过了 1 亿元,而这笔账外资金几乎全部来自于“片外”学生入学缴纳的赞助费。该案之所以大白于天下,仅源于 2006 年 9 月北京市海淀

6、区审计局的一次审计。 颇令人费解的是,虽然社会各界普遍认定择校费不合法,损害了教育公平,但这一怪胎依旧广泛存在于各地。更令人不解的是,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纷纷为解决择校费问题开出了不少“灵丹妙药”,但时至今日,不仅这一势头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就是这些钱到底收了多少、用在何处,产生了哪些既得利益者,恐怕连上级主管部门都难以言清。 不可否认,择校费与教学资源配置,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公众对名校盲目崇拜等因素都有一定关系,并且现阶段我们还难以实现所有教学资源的均衡化,因此其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但多年的事实也表明,节节攀升的择校费非但没有遏制公众对少数学校的热捧,反而积累了大笔账外资金,增加了教育领域腐

7、败的危险系数,这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反倒起了阻碍作用。 就取消择校费来看,我们不能指望“一耙子挖口井”,一蹴而就。但退一万步讲,即便收取择校费有其合理性,也应打开天窗说亮话,将这些资金流程晾晒于公众的监督之下。我们甚至不妨“异想天开”一下,假如这笔资金能够得到很好的分配,比如调拨向那些教学资源相对薄弱学校,日积月累,想必也会有所建树吧。在中央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初中实行免收学费的决定公布不久,国家发改委又表示要对属于非义务教育阶段的高中,降低择校费,直至取消这一收费。这对广大公众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可目前我国无论城市还是农村,优质高中资源仍处于普遍短缺的情况,降低择校费的设想,很明显是

8、一种逆市场规律的制度选择,要真的落实,应当还有很远的路要走。对于我国教育方面已经出台的政策,如果我们略做回忆,就不难发现:许多对公众有利的制度,尽管国家规定得很具体,极具操作性,但落实起来还是很难到位。像教育乱收费,几年来一直备受公众指责,似乎成了一种顽症,年年“严打”,岁岁“严重”;还有惠及于贫困家庭的助学贷款,执行几年来,有的省、市竟然发放数额为零,即使拿到贷款的学生,在各个环节也困难重重,办理政府的合法贷款还没有办理社会团体的资助便利;最令公众感到无奈的是,不少地方政府部门目前正在开展的对公办学校的“校中校”、“名校办民校”等违规行为进行清理,虽然国家有明确的政策界限,但由于利益方面的太

9、多诱惑,总是“剪不断,理还乱”。从某种意义上讲,国家有关部门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落实好已经出台的教育方面的相关政策,取信于民,或许比出台类似“降低或取消高中阶段择校费”的新办法,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详细详细 “择校费难题择校费难题”检验政府责任意识检验政府责任意识地方政府应该承担起什么样的教育责任?义务教育阶段政府的教育责任是法定的,而高中阶段似乎有点模糊,正是由于这一“模糊”的责任,才给了择校费生存的空间与成长的土壤。高中择校费是政府教育责任的“试纸”,可以检验出政府在承担教育责任上的“酸碱度”。只有政府的责任感和物质投入都到位了,才有望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才有望消除择校现象。惟如此,择校

10、费这一困惑教育事业、影响教育公平的难题才会迎刃而解。 详细详细 发改委能降低高中择校费吗?发改委能降低高中择校费吗? 可以说,择校费在大多数地区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从目前来看,高中“择校费”这一顽疾,教育部没能解决,现在发改委又说,要进一步降低公办高中择校生收费标准,直至全部取消。教育部难以解决的“择校费”问题,难道发改委能解决吗?笔者对此表示怀疑。人们为什么要择校?每个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盼女成凤”之心,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进入重点中学,享受到优质的教育,以便考入理想的大学。在很多家长看来,进入重点中学,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的校门,所以,有的家长会不惜一切代价花钱、托关系、找路子让自己的

11、孩子进入重点中学之门,于是就产生了择校费。可是重点中学的数量毕竟有限,高额的择校费必将把那些无钱无势家庭的孩子挡在重点中学之外。这显然是不公平的。高中择校费问题不是单单靠教育部、发改委等部门的行政命令就能解决的,笔者建议相关部门能多从“根”上找找原因,治标更要治本。 不管择校费,就不可能管好乱收费不管择校费,就不可能管好乱收费2007 年 03 月 22 日 07:22:26 来源:中国青年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关于价格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教育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要求公办高中学校按规定收取择校费后,不得再向择校生收取学费。不得在择校生之外以非计划生、自费生、转学生、旁听生等其他任何名义向学生收

12、取高额费用。不得以重点校、实验班、重点班名义向学生高收费。(中国新闻网 3 月 20 日) “上学贵”当前集中表现在高中阶段“上学贵”。在义务教育阶段,因为国家相关震慑性措施、刚性制度存在,很多地方很多学校,即使想多收费想乱收费,也大多偷偷摸摸、瞒上骗下。而在高中教育阶段却不同,脱掉义务教育这层皮,教育部门“风使劲地吹”,手大胆地伸,最终给学生、家长造成沉重的经济压力。 从不管到管,这是一个进步,我们理应承认。然而必须指出,发改委这一通知有一个美中不足,即“抓小放大”。 高中之贵,贵就贵在择校费上。择校费少则几千,正常上万,多则几万。与择校费相比,其他收费包括学费都可谓“小意思”、“毛毛雨”。

13、舍弃大的择校费不管(甚至给予其合法身份),而只抓小的学费等等,这不是“抓小放大”是什么?这样的“抓小放大”,并不能切实减轻学生、家长的负担。 择校费该不该收,从公众角度看,不该收。笔者并不奢望发改委能一次性解决择校费问题,毕竟这牵涉甚广,远非一时一部门所能解决。然而,既然发改委发出专项通知,并称要“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规范行政行为,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贵的矛盾”,就应该在择校费上有所建树,比如可按地区限定择校费标准,规定择校生比例。 虽然通知规定不准以“任何名义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但在现实中,收费者的智商往往不容低估,能量不容轻视。笔者很是担心,这一通知下发后,其他“名义

14、”是没有,但其他“费用”依然存在,只不过是将其他费用加到择校费上去而已。 规范教育收费不宜“抓小放大”。从事实看,大的不抓,小的也往往抓不好。(毛建国)为让孩子进名校为让孩子进名校 家长找家长找“ “关系关系“ “ 几年积蓄全花光几年积蓄全花光 新学期开始了,为孩子进“名校”整整“奋斗”了两个月的李霞(化名)终于舒了一口气孩子终于被送进名校了。9 月初的一天清晨,李霞把孩子第一学期的 6000 元择校费交到了哈尔滨市一所中学。这所中学是哈尔滨市一所优质中学的分校,距离李霞家不远。为了择校,近两个月来,李霞动用了一切关系,可谓是“跑断了腿,磨破了嘴,受尽了白眼”。 详细一位母亲为子择校的经历一位

15、母亲为子择校的经历 今年 7 月,当身体单薄的陈女士第一次穿过汹涌的人群挤近这所初中的大门时,一个声音问道:“孩子奥数得过一二等奖吗?没得奖的免进。”武汉市教育部门规定,持入学通知书、小学毕业证即可报名,改制初中一律不得“设门槛”,对自愿报名的学生统一实行电脑派位。但学校定的“政策”,哪个家长敢有二话?顽强的陈女士没有气馁,她好说歹说,请“把门人”放她进去,软磨硬泡求来了一个参加 7 月 15 日“电脑摇号”的机会。可 1000 多个“摇号”竞争者中只有 200 个“幸运儿”可以脱颖而出。怎么办?陈女士想起了该学校某负责人不止一次的暗示:“如果你有钱有关系,上咱学校也不是没可能。” 详细“ “

16、就近入学就近入学“ “遭遇遭遇“ “户口捣腾户口捣腾“ “ 部分学校拒换房择校部分学校拒换房择校从今年 9 月份开始,包括人大附小等在内的本市知名学校将不再接收片内二手房房主的孩子。记者从海淀、西城等区教委获悉,为缓解过于沉重的入学压力,部分热点学校悄悄地抬高了“就近入学”的门槛。业内人士分析,这种新办法除了令不少“捣腾户口”的二手房房主得不偿失外,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助于遏制名校周边房价的“疯涨”局面。 详细治愈择校乱收费要对症治愈择校乱收费要对症择校高收费、乱收费是上学难、上学贵的一个重要因素,尤以中小学集中的城市最为严重。群众择的是他们心目中的好学校,而教育资源的非均衡配置导致各校师资力量、管理水平差距越来越大。这个责任不在百姓,而在政府。改革开放初期,为了集中力量快出人才,政府人为地将学校区分为重点与普通,对重点大力扶植,人们自然对此趋之若鹜。但是改革到了今天,社会必须体现公平,作为最贴近群众生活的教育更需要公平。 详细因择校费挨骂,不是很正常吗因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经济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