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试验一般规定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32003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94.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试验一般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煤炭试验一般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煤炭试验一般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煤炭试验一般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煤炭试验一般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试验一般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试验一般规定(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GB/T483-2007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煤炭分析实验室)适用范围变化98年版标准适用于煤质分析的相关项目 (标准),新标准改为适用于各种煤炭 分析试验方法标准、文件、书刊、教材 和手册。1 概述 目的: 生产、贸易、科研等统一概念、名词的需要 制定标准的需要 特点: 内容较散,彼此基本无关 形式也较散,不易掌握 内容: 煤样,测定,方法精密度,结果表述符号,基的换算,浓度,记录和报告术语和定义 (2007版新增加内容)术语和定义包括:煤炭采样和制样49条;煤的一般物理化学特性分析37条;煤的工艺特性试验40条;煤炭分析试验结果表示7条;煤炭分

2、析试验中常用数理统计22条。2 煤样样 2.1 分析试验 煤样: 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空气干燥状态:是煤样和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的 状态,即在室温下连续 干燥1h质量变化不超过 0.1% 2.2 煤样的存放: 严密容器(防止水分变化,氧化及污染) 2.3 煤样的称取: 充分混匀(防止比重不同部分的分层和离析 ),方法可用转瓶法;(2007版)取样时,应尽 可能从煤样容器的不 同部位,用多点取样法取出 。新标准增加“水分煤样的保存”条款水分煤样应装入不吸水、不透气的 密闭容器中。新标准增加“存查煤样”的条款存查煤样在原始煤样制备的某一阶 段分取。存查煤样应尽可能少破碎、少 缩分,其粒度和质量应符合相关标

3、准规 定。3 测定 介绍几个概念允许差T :不同试验项目允许差不同; 同一项目测 定 (重复性限)值取值范围不同允许差也不同;极差d:简单来说就是一组测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例:挥发分测定四次,结果分别为32.21、32.36、32.19、32.44,则该组数据的极差d32.4432.190.25超差: dT3.1重复测定次数 测定次数 允许差(T) 结果一般 2 T 2次平均 超差 3 1.2T 3次平均 再超差 4 1.3T 4次平均其中3次 1.2T的 取3次平均1.3T的全部舍弃 例:灰分测定,Aad 15%时,重复性限= 0.20% 2次:10.52, 10.75 d=0.23 3

4、次: 10.52, 10.75, 10.70 d = 0.23 1.2T= 0.24 4次: 10.52, 10.75, 10.77, 10.57d = 0.25 1.3T= 0.263.2 水分测定时间新标准增加全水分应在煤样制备后立即测定” 的要求,如不能立即测定,则应将其准确称量 、 置于符合要求(不吸水、不透气)的密闭 容器中并尽快测定。 与需进行水分校正和基的换算的项目 同时或 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水分不发生显著变化最多不超过5天(旧标准7天)4 方法精密度精密度: 相互独立的一组数据的离散程 度影响因素:仪器设备、环境、样品、人员、方法等 表示方式:极差d、平均偏差、标准偏差S、

5、重复性限和再现性临界差等 4.1 重复性限 r = t0.05Sr 同一化验室,同一操作者,同一台仪器,同一 分析试样 ,于短期内所作的重复测定结果间 差 值(在95概率下)的临界值4.2 再现性临界差 R= tSR 不同化验室,对同一煤样缩制最后阶段分取出 的、有代表性的部分所作的重复测定,所得结 果平均值间差值(在95概率下)的临界值举例解释重复性限:灰分测定中当灰分小于15时,其方法 精密度表中规定的重复性限为0.20,这 意味着在同一个试验室内,由同一操作 者,用同一台仪器,对这样一个样品在 短时间内所做的100次重复测定中,有95 次所得结果间的差值不会超过0.20。 再现性临界差:

6、 一个数值,在再现条件下,即在不同试 验室中、对从试样最后阶段的同一试样 中分取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部分所做 的重复测定,所得结果的平均值间的差 值(在特定概率下)不能超过此值。即 100家试验室做得结果中有95家不会超过 此值。注意: 1)重复性限就是过去所述的同一化验室允许差 2)再现性临界差就是过去所述的不同化验室允 许差 3)平行测定 不等于重复测定(理解重复测定 概念) 4)对允许差 有概率的限定条件(如95%)5 结结果表述 5.1数字修约规则约规则 四舍六入五单双原则 修约一次完成,不能连续 修约 四舍:末位有效数字后第一个数字小于等于4,则全部舍去。例:灰分测定(以下同)22.

7、2348 22.23; 15.59241 15.59 六入:末位有效数字后第一个数字大于等于6,则末位有效数字进1。 例:8.9574 8.96; 27.8965 27.90五单双: 末位 5后面的数字 有效 并非全部为零,则在5前一位上进1 数字 例:12.3550512.36;18.045118.05 后第 27.0150001 27.02 一个 数字 5后面的数字全部为零 为5 5前面一位为奇(单)数则进位例 :11.275 11.28 5前面一位为偶(双、零)数则舍例:30.52530.52有效数字:简单认为是左起第一个不为 零的数和以后的数。例:12.36 25.689 0.0047

8、51标准中的数据修约规则中用到这一概 念,但可以依据标准中的相应条款确定 应保留的位数,在哪一个数字上修约。5.2 测测定值值和报报告值值的位数 测定值和报告值都应修约到规定的位数 一些项目(如Q, GRI, 灰熔点):测定值位数报告值位数 多数项目: 测定值位数报告值位数要求熟练掌握的一些项目项目 单位 测定值 报告值 工业分析 小数后两位 小数后两位全硫 小数后两位 小数后两位 哈氏可磨指数 小数后一位 个位全水 小数后一位 小数后一 位 发热量 MJ/kg 小数后三位 小数后两 位J/g 个位 十位 粘结指数 / 小数后一位 个位其余项目应查相应的标准。6 符号 6.1 项目代表符号 原

9、则则:1)用英文2)基本用ISO规定的3)ISO没有规定的,用欧美通用的4) ISO、欧美没规定的,用英文开 头字母或缩略字5)我国或其他国家独有的,采用原 规定的符号6.2 项目细划分符号英文名词的第一个字母或缩略字,标在项目 符号的右下角6.3 基的符号空气干燥基 ad干燥基 d干燥无灰基 daf干燥无矿物质基 dmmf收到基 ar煤炭检验主要项目的表示符号 全水分 Mt, Mar(收到煤样水分)水分 (空气干燥基) Mad 灰分 A 空气干燥基灰分 Aad干燥基灰分 Ad 收到基灰分 Aar 挥发分V 空气干燥基挥发分 Vad干燥基挥发分 Vd干燥无灰基挥发分 Vdaf 收到基挥发分 V

10、ar 固定碳 FC FCad, FCd, FCdaf, FCar 发热量 Q 空气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Qgr,ad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Qgr,d收到基低位发热量 Qnet,ar 全硫St 空气干燥基全硫 St,ad干燥基全硫 St, d收到基全硫 St,ar 碳 C Cad, Cd, Car 氢 H Had, Hd, Har 氮 N Nad, Nd, Nar 粘结指数 GR.I 胶质层最大厚度 Y 坩锅膨胀序数 CSN 奥阿膨胀度 b 平均最大反射率RMM 平均随机反射率RMR 哈氏可磨性 HGI 煤灰熔融性 变形温度 DT软化温度 ST半球温度 HT流动温度 FT 煤灰成分及煤中微量元素:用其分

11、子式或元素符号表示 符号的正确组合使用 项目代表符号在最左边; 项目细划分符号和基的符号写在项目符号的 右下角; 项目细划分符号写在基的符号左边,中间以 逗号隔开; 书写符号时的顺序和书写汉字时的顺序相反 。Qgr,d 干燥基高位发热量 FCd 干燥基固定碳St,ad 空气干燥基全硫 基的换换算 1)基的定义义基 煤样的基础状态 空气干燥基以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的煤为基准干燥基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 干燥无灰基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 干燥无矿矿物质质基以假想无水、无矿物质状态 的煤为基准 收到基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2)基的换算根据空气干燥基结果及相关的水分、灰分、矿 物质结果进行换算(除

12、低位发热量以外!)干燥基结果干燥无灰基结果收到基结果干燥无矿物质基结果举例: 测得某煤样的煤质数据如下: 全水分Mt=11.4%, 水分Mad=4.56%, 灰分Aad=12.36%,挥发分Vad=30.48%, 求该煤样的干燥基灰分Ad和收到基灰分 Aar , 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和干基固定碳FCd解: 溶液浓浓度 8.1 物质质的量浓浓度 定义义: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 单单位:摩尔每升 符号:mol/L 摩尔:一系统的物质的量,该系统中所包含 的基本单元数与0.012kg的C-12的原子数 目相等 基本单单元:可以是原子,分子,离子,电子 及其它粒子,或粒子的特定组成表示方

13、法举例基本 摩尔 溶液 1升溶液单元 质质量 浓浓度 溶质质量 c(NaOH)=1mol/L NaOH 40g 1摩尔每升 40gNaOH c( H2SO4)=3mol/L H2SO4 49g 3摩尔每升 349gH2SO4 c( Ca2+)=0.1mol/L Ca2+ 20g 0.1摩尔每升 0.120gCa2+原子量:Na23, O16, H1, S32, Ca40 8.2 以质质量分数或体积积分数表示的百分比浓浓度溶质的质量(或体积)与溶液质量(或体积 )之比,单位为百分比。质量分数 % (m/m)体积分数 % (v/v) 8.3 质质量浓浓度溶质质质质 量除以溶液体积积克每升 毫克每升 毫克每毫升 微克每毫 升g/L mg/L mg/mL g/mL8.4 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