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一线专题报告人江传佳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53177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319.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点一线专题报告人江传佳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四点一线专题报告人江传佳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四点一线专题报告人江传佳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四点一线专题报告人江传佳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四点一线专题报告人江传佳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点一线专题报告人江传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点一线专题报告人江传佳(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点一线”专题报告人:江传佳单位:武汉市黄陂区高考补习学校电话:02761000136 13871431511邮箱:报告的主要环节(一)反思经典,把握方向 (二)依纲据本,重组主干 (三)把握方法,科学归因专题主要内容l“四点一线”是指五个联系紧密的热点问 题的统称。l“四点”是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l“一线”是指:不断深化体制改革,为科 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专题基本考情命题模式:以其中某一主题切入,选择具体情 境,设置问题(或概括信息,或归因, 或举措),考查学科主干知识(以中观 、微观考查为主)。本专题一般是

2、以节约能源资源、调 整产业结构主题切入,科技创新、经济 增长方式的转变、体制创新往往以解决 问题的意义、手段、措施在答案中出现 。考查特色:注重对“四点一线”的综合性考查,强调对 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侧重对学生“论证和探 讨问题”能力的考查。备考对策:前提:厘清“四点一线”之间的联系;方法: 综合与分析相结合;基础:整合与之联系密切的学科知识;关键:把握高考中常见的命题手法,特 别是归因、举措类试题。“四点一线”之间的联系l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发 展目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 质量的重要途径和迫切任务,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

3、优化升 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 断深化改革开放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 要求和重要保证。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心环节)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要途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重要途径)建立“两型社会”(发展目标)深化体制改革(重要保障)(一)反思经典,把握方向l反思既往高考试题l关注最新时政精神l预测今年命题方向l提供原创模拟试题主题之一:建设“两型”社会【反思】在以能源、资源为主题切入的试题中 ,既有考查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现状的信 息概括类试题,也有考查为什么要节约能 源资源类的归因类试题,还有侧重考查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提出解决问题措 施和方案的试题。既有从整体上关注我国 能源、

4、资源的试题,也有以某具体能源( 如电力)为切入点的试题。 【关注】l2006年 “节能降耗减排” 取得的成绩 和存在的问题;l200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的四个“把 ”;l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大力抓好 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八大措施。 具体内容见文字稿件【预测】今年继续以“节能降耗减排”为主题考查 的可能性相当大。经济学方面,从宏观的角度 考查解决措施可能性较大,即考查学生对“一 个核心,两种机制、三大动力、三大转变”的 调动和运用能力。去年的湖北卷第38题,没有 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考查,今年的可能性较大, 特别是从国家职能、党的知识方面。也有可能 从某一具体角度入手,如节约用地、绿色GDP

5、 指标。考查学生分析我国耕地保护的现状,分 析节约用地的原因、意义,或认识目前GDP的 缺陷,启动绿色GDP的意义等。 【示例】从宏观层面考查例1.材料见文字稿件。问题:(1)根据所学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山东建设 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 (2)结合材料,分析山东省科学发展模式是如何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 系的。 (3)结合材料,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政府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的作用 。l解析:第(1)题从宏观层面立意。要求从材料信 息出发,总结山东实现科学发展的四方面 的经验(措施)。第(2)题从微观角度设问,具体考查矛盾 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第(3)题从政治常识角度考查

6、政府的作用 ,集中体现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精 神。参考答案见文字讲稿。【示例】从具体角度考查例2 材料一、材料二参见文字讲稿。 问题: (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我们应如何 辩证地认识和科学利用GDP这一指标。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提出“以人为本 ”的 科学发展观? (3)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原理分析绿色GDP指标的正确性。l解析:第(1)题一是考查学生对GDP认识的全面 性,学生容易忽视GDP本身的意义。二是要 求学生结合GDP的缺陷,进一步探讨对策、 措施。第(2)题集中考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今 年的重点内容。善于从六个方面回答问题 。第(3)题从辩证法的角度论证绿色GDP的 正

7、确性。参考答案见文字讲稿。主题之二: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l【反思】近几年高考未出现以转变经济增长方 式为主题切入的试题,一般作为分析问题 的要素在答案中出现。如例1,简要回答为 什么要开展资源节约活动?例6,分析在建 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 ,企业应该采取的措施。增长方式的转变 分别作为“原因”和“措施”在答案中出 现。【关注】l“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坚持科学发 展观必须坚持的六大原则之一。l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经济增长方式粗 放是当前存在的重要问题,突出表现为能 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预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成为当今之共识, 既要引导学生认识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危害 性,

8、又要引导学生分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的必要性,还要引导学生探究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的措施。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 友好型社会主题联系紧密。一是要谨防高 考以其为切入点命题,二是特别要重视对 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考查。注意既往备考资源的利用,如时政热 点篇P63面的典型例题。 【示例】材料见文字稿件。 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 我国对外经济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3)结合材料,用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说明我 国应如何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l解析:第(1)题考查学生描述事物的能力。第(2)题考查学生论证问题的能力,在归因 时要善于调用课本知识。

9、第(3)题是重点,既要求学生运用量变与质 变的关系原理阐释事物,又要求学生探讨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措施,综合性较强, 需要学生在课本的基础之上整合、拓展, 促进新知生成。答案见文字稿件主题之三: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反思】在这问题上,高考命题着墨较多。新型 工业化道路、我国区域之间的产业结构比 较、我国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调整产业结 构的措施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都出现了 。轿车生产、红色旅游等也出现了。如例8 至例10。我们要引导学生以“产业结构调 整”为线索系统整合知识。【关注】 l十一五纲要指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一要 着力提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二要推进部分 产能过剩行业调整。 l2006年中央

10、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坚持以节约能 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切入点,积极促进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要继续把淘汰落后生产能力 作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途径。 l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06年国家围绕“提 升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和“推进部分产能过 剩行业调整”做了大量工作。但经济结构矛盾 突出仍然是政府工作的不足和缺点。并把产业 结构调整进程缓慢作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和能 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的主要原因。【预测】结构调整是“主线”,在教材中有坚实的 学科支撑,容易命题。一是可能以区域协 调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切入,考文科综 合题。二是可能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 式转变与节能降耗减排的关系中综合考查 。三是

11、可能以某类型产业发展切入。如航 天(育种)产业、文化产业、汽车产业或 新型工业化道路等。【示例】l例1.结合材料说明发展航天工程对我国经济 发展的重要作用。l例2. 结合材料,说明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 意义。l例3.(2006年武汉市二月调考第39题)简析上 述措施的经济学依据。 l解析:例1、例2着眼学生归因能力和发散思维。围 绕”重要作用”、“意义”分析问题。不 论是航天产业、还是文化产业都是今年备 考的重点。例3以“振兴东北”为背景,要求学生从东 北调整产业结构的具体措施出发,分析以 依据,在能力上仍然属于论证问题,归纳 原因类试题。 答案见文字稿件关注天津滨海新区l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

12、开发开放有关 问题的意见指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天津滨海新区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服务 功能进一步完善,是继深圳经济特区、浦 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 济增长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 有利于促进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有利于实施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 。l问题: (1)与长三角相比,环渤海地区存在产业趋 同、国有经济比重过高、行政干预过多、 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企业合作不强等问题 。据此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应如何促进环 渤海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2)天津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结合背景 材料,运用有关哲理说明为什么要推进天 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l解析 (1)发挥市场的作用

13、,通过竞争,促进区域 合作;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统筹规划, 协调发展,避免结构趋同;重视体制机制 创新,发挥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的作用;发 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同时,积极发展非 公有制经济。 (2)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局部影响整体、联 系促进变化发展等角度分析说明。主题之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反思】06年高考全国卷没有直接以“提高自主创新能 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立意的试题,仅仅 只是在湖北卷第38题第(2)题(例6)中以答案 的形式出现了企业要“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 技术”这一观点。我们认为主要原因,一是命题 者“反猜题”使然,二是国家相关的配套政策、 措施未跟进。 06年天津卷(例14)“

14、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使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这一问题鲜明地体 现了这一主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值得深 思。 l材料:“当代毕昇”王选先生溘然长逝,给人们 留下无限追思。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他以 对科学狂热追求、对祖国高度负责的精神和敏税 的市场洞察力,毅然决定跳过日本的第二代和欧 美的第三代照排机,直接研制第四代汉字激光照 排系统。这项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发明使中文印 刷告别了“铅与火”的历史,王选因此获得了国 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领导的方正集团坚持“产 学研”相结合,建立起科研开发、生产销售、售 后服务一条龙体制,并成功在香港上市。目前, 这一技术已占领国内提出99%及海外华文报业

15、80% 的市场。 l问题:结合材料一,说明如何在市场经济 条件下使科学技术推动生产力发展。l解析:根据信息,调用知识。l答案:科研立项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要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推动自主核心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 广应用,提升竞争力。通过科研体 制和企业制度的改革,使企业成为科 技创新的主体,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 。【关注】十六届五中全会后,关于建设创新型国 家的配套措施、政策、规划陆续出台,如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 力建设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 息化“十一五”规划等。一年多来,自主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技术创新体系日臻科学,创新型国家

16、基础 日趋坚固,科技发展动力日益强劲,2006 年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召开再次显示 了党和国家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坚强决心。 【预测】建议、基本思路、关键词建议:以06年的备考准备为基础,开展今年的复习 。回顾时政热点篇P7980面第6题、2006年 武汉市二月调考第38题、2006年武汉市五月供题 第一套第38题。基本思路:通过数据反映我国自主创新的成就及 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或分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 经济意义、哲学依据,或分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的措施等。侧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 国家的措施。选材侧重某一领域的重大发明、进 步,如太空育种、2006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关键词:成就和差距,核心竞争力和优先发展, 企业主体和技术创新体系,领军人物、创新型人 才和创新活力,从加大投入到完善机制等。 【示例】材料见文字讲稿,问题: l(1)表1和表2各说明了什么经济现象? l(2)一年多来,自主创新理念深入人心, 技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