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25657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毕业论文--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京 xxxxx 学院毕 业 论 文题 目: 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 作 者: 学 号: 系 : 专 业: 市场营销 班 级: 市场营销 G0811 指导者: 评阅者: 2011 年 6 月 毕业设计 ( 论 文)中文摘要摘要:3 月月 23 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 300 元元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涨,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涨,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月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自月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元,零售中

2、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幅度等额提高。成品油价格今起再次上涨,专家指出,在国内成品油流通体制成品油价格今起再次上涨,专家指出,在国内成品油流通体制不做出改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成品油定价市场化。成品油定价离市场化不做出改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成品油定价市场化。成品油定价离市场化太远,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联动的反应滞后,高油价时代迫近,而我国太远,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联动的反应滞后,高油价时代迫近,而我国 40%左左右的原油仍依靠进口,此种情况下,寻求汽油新发展方向的必要性是迫在眉睫右的原油仍依靠进口,此种情况下,寻求汽油新发展方向的必要性是迫在眉睫的。的。关键词关键词 发展趋势 三大弊

3、端 低碳环境 战略措施论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的发展和应对措施摘要 3 月 23 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 300 元 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涨,按照现行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机制,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决定,自月日起汽油出厂价格每吨提高元,零售中准价格按出厂价调整幅度等额提高。成品油价格今起再次上涨,专家指出,在国内成品油流通体制不做出改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成品油定价市场化。成品油定价离市场化太远,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联动的反应滞后,高油价时代迫近,而我国 40%左右的原油仍依靠进口,此种情况下,寻求汽油新发展方向的必要性是迫在眉睫的。关键词 发展趋势 三大弊端 低碳环境 战略措施目 次 1

4、 引言.12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13 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工业的发展和汽油需求将面临的问题.23.1 国内汽油需求与未来低碳趋势开始脱节.23.2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限性 .23.3 国内油价高居不下,成品油定价机制中政府调节凸显弊端 .33.4 汽油发展和需求深受国际能源(石油)安全影响 .34 低碳环境要求下,汽油工业发展应采取的对策 .44.1 稳定汽油价格,加强机制改革 .44.2 寻找汽油产业新发展方向,努力寻求可替代、可再生新能源 .44.3 加强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确保国内成品油(汽油)安全 .54.4 以新的思维方式、角度和高度来看待、分析汽油资源和汽油市场 .

5、6总结.7致谢.8参考文献.91 引言引言2009 年 5 月,世界上七十多个大城市领导人在韩国首尔召开第三届世界大都市气侯先导集团市长级会议上,大家一致承诺将加快构建低碳城市,共同应对气侯变化。在我们国内,上海、北京、贵阳、杭州、保定等许多城市也已经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战略构想。特别是上海世博会,它的成功举办使绿色、环保、低碳等城市发展的新理念深入人心,广为传播。在世博会上,很多生动案例勾勒出未来生态城市的全新生态模式,给人们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在未来的低碳环境趋势下,目前汽油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发展弊端日益被重视。2 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目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形势 目前,我国正处于 21

6、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国家的崛起,必须保持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循环经济与环境评估预测研究中心主任齐建国认为,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以非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煤炭、石油等) ,提供能源效率,降低生产生活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 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我国还将进一步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促进旅游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调整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核电、太阳能、

7、风电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近年来,我国低碳领域投资保持良好增长态势。国内外的现实显示了我国加快发展低碳经济的迫切性,加快完善中国相关的法律与政策,建立一个有利于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将成为我国低碳制度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指引作用 。我国在有关低碳经济的开发利用领域已经制定了煤炭法 、 电力法 、 节约能源法 、 可再生能源法 、 清洁生产促进法 、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其中可再生能源法 、 清洁生产促进法与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与实施对于从节能减排、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方面来支持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突出的作用。另外,我国还积极制定并实施了减缓气候变

8、化的节能中长期规划 、 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 、 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等一系列约束性目标,显示了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实现低碳发展的决心,也为低碳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法律与政策环境。3 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工业的发展和汽油需求将面临的问低碳环境下,我国汽油工业的发展和汽油需求将面临的问 题题 3.1 国内汽油需求与未来低碳趋势开始脱节国内汽油需求与未来低碳趋势开始脱节在过去的 20 年,中国保持了 9.5%的年经济增长率,在过去几年也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贡献国。除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之外,中国在环境方面也是备受购并,因为它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而且也已

9、经正在成为世界上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国家。长期来看中国可能是面临着能源供求方面的巨大的矛盾,中国有庞大的人口,快速的工业化、城市化,以及个人消费的快速增长,这些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环境恶化以及水资源短缺。 与此同时,为了保护地球气候和环境,低碳减排绿色环保日益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在中国,人均年二氧化碳排放量 2.7 吨。根据中国政府公布的行动目标,到 2020 年,中国单位 GDP 二氧化碳排放将比 2005 年下降 40%到 45%。经专家预算,中国人必须做出非凡的努力才能达到这一目标。从数据上来看,中国做出的减排承诺相当于同期全球减排量的约四分之一。国际能源机构首席经济学家比

10、罗尔说,到 2020 年,全球需要削减 38 亿吨,而中国就将削减 10 亿吨。然而 GDP 的快速增长引发的能源需求快速增长与一次能源结构调整的需求交织在一起,将可能造成汽油需求超出预期的绝对快速增长。于此同时,近年来城乡之间的各种制度和政策的差异逐渐缩小,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新增城镇人口的石油消费跃升,也进一步扩大了石油需求。 3.2 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限性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有限性能源是一个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要实现低碳环境的实现必须要依靠新的技术来开发环保、安全的新能源,以其来代替人类对汽油能源的依赖。现在国内普遍销售的是普通无铅汽油,汽车尾气中含有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氮

11、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和石油中含有的多种致癌物质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另外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导致臭氧层破坏和地球温室效应增加,已经造成人居环境空气质量的严重恶化。新能源技术是高技术的支柱,包括核能技术、太阳能技术、燃煤、磁流体发电技术、地热能技术、海洋能技术等。其中核能技术与太阳能技术是新能源技术的主要标志,通过对核能、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打破了以石油、煤炭为主体的传统能源观念,开创能源的新时代。新兴能源对优化能源结构保证能源安全,拉动经济增长,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长远看,要建立并形成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主题的可持续能源体系,尽快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

12、增能源需求,主要依靠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满足,进而实现二氧化碳的绝对排放。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要符合中国国情,避免口号化、概念化、广告化,在确定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速度和代价时,先进的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商业应用的速度将是最为重要的因素,技术创新的推广很可能在温室气体的排放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然而相对于世界现状,我国的能源技术和消费结构是明显落后的。目前在中国的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消耗结构中,去年的统计,化石能源占到 93.5%的比重,换句话说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等目前只占能源消耗的 6.5%,而在技术发面,风力发电大国丹麦,光能发电大国德国,核能发电大国日本等等,这些国家都

13、在利用自身的优势寻找着未来持续发展的能源道路,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目前也在致力研究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但目前仍处于开发阶段,技术发展与这些国家比起来还是相当落后的。 3.3 国内油价高居不下,成品油定价机制中政府调节凸显弊端国内油价高居不下,成品油定价机制中政府调节凸显弊端2010 年国内成品油零售价格有 3 次上调。3 月 31 日汽油涨价;5 月 18 日柴油涨价;到了 8 月 25 日汽油柴油双双涨价。这 3 次调价的直接原因都是国际油价上涨。但在此期间,国际油价曾有一段时间的下跌,但国内油价并没有随之下降,因此专家指出,在国内成品油流通体制不做出改革的情况下,根本无法做到成品油定价市场化。有人认为,这与国家发改委制定的随国际油价走势做出相应调整的定价机制相悖。目前,我国的成品油零售价格具体的制定方式是:国家发改委分别选取纽约、新加坡、鹿特丹三地成品油价格再加权平均后制定。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每个月上涨幅度超过 8%,发改委就可能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再加运费,制定出相应的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 8%的幅度内制定具体价格。但是,国际油价下降传递到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