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6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52549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呼兰河传读后感6篇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呼兰河传读后感6篇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呼兰河传读后感6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呼兰河传读后感6篇(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篇一:读 呼兰河传 有感601 中英文小学275 班 郑一鸣指导老师邱霞今天,我阅读了呼兰河传中的朦胧的期待这一章。文章讲述了一位叫做李妈的人。她原本十分快活,这一天她却变得有些忧郁。以往的那响亮的厨房,现在却变得死气沉沉,而这一切都与一个叫金立之的人有关。不久,金立之回来了,李妈是忧郁的情绪也大为好转。趁着金立之与太太说话的功夫,她跑出了厨房,打算给金立之买几包烟。可等她回来时,金立之已经走了。她停下了脚步,热度离开了她,跳跃和翻腾的情绪也离开了她。为什么金立之一来,李妈就心花怒放,而金立之一走,李妈就忧郁不绝呢?联系上下文才知道,金立之是李妈的未婚夫。金立之对李妈说:只要他抗战胜利了,他就

2、会回来娶她,到时候一切就好了。李妈盼着抗战胜利,盼着金立之回来,她几年前在家乡时也曾送过一个年轻的红军走,走时红军说等她当完了红军就回来娶她,还送了她一匹印花布。可是那个红军永远回不来了。所以,李妈一看到印花布就想哭。现在金立之也说抗战胜利就回来,所以李妈就热切得盼望着抗战的胜利,她的未婚夫赶快回家。晚上,李妈做了一个梦,梦见金立之从前线回来了。他说; “我们一定得胜利的,我们为什么不胜利呢,没道理!”李妈在梦中温顺的笑了。篇二:家乡读呼兰河传有感六0 一中英文小学 275 班 刘帅杰指导老师邱霞今天一大早,我就拿起本书坐在阳台上津津有味的读着。这本书的名字叫 呼兰河传 。我本以为这本书一点也

3、不好看,可看着看着还挺好看,我将第一篇的第一章看完了,这里写的是作者的家乡呼兰河。作者的家乡最有名的是十字街,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药店等。那里的药店的招牌是以医生的名字为题的,而且那里的人们不用看招牌,也很清楚的知道这家是谁开的店。还有东二街、西二道街。东二道街有一个泥坑,只要一下雨就变成了河,出太阳就成了泥坑。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株洲。() 那里有我最爱的地方就是沿江风光带,那里风景优美,一个个小的沙坑,就像一座座连绵不断的小山。仰头一看,夜空像无比宽大的毯子,一轮明月挂在天空皎洁的月光中,河面上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沙。家乡就像是一个蛋,将我们放在里面成长,当我们长大,我们就

4、飞向更美好的世界,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自己的家园。篇三:童年乐趣-读呼兰河传有感六 0 一中英文小学 275 班 吴悠指导老师邱霞在这个星期里, 我用课余时间读完了一本课外书,它的名字叫做呼兰河传。它出自于“萧红”手下。萧红是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笔名悄呤,玲玲,田娣等,被誉为“三十年代文学洛神”。在 1940 年12 月 20 日,萧红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在 1942 年 1月 22 日,萧红与世长辞,在战火纷飞之中,寂寞地离开了人间。萧红主要作品有小说生死场 , 呼兰河传 , 马伯乐,散文集商市街 , 回忆鲁迅先生等等。我读啊读,认为最精彩的是 祖父的园子 这一篇

5、文章。祖父的园子 主要讲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子里,栽美丽的花朵,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这一些都是作者童年玩的小游戏,不是真正的劳作,是在园子里面乱闹,至于摘黄瓜吃,追蜻蜓,摘花,捉绿蚂蚱,更是在玩了,到日落的时候,作者因为太累了,所以睡着了。童年的趣事是无限的, 我们一定要把它们永远放在心里。篇四: 呼兰河传 读后感株洲市六 0 一中英文小学五年级 275 班 周湘仁指导老师: 邱霞自从我读了 呼兰河传后,这本书勾起了我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本文介绍了作者居住的北方小镇,以及小镇的风土人情,令读者在欣赏美文的同时勾画出家乡的乡情画卷,也感受到了作者的悲欢离合。这篇散文给

6、读者一股天然去雕饰的味道,写作风格别具一格。它虽然没有华丽的词语,但是语言十分朴实,自然,丝毫不矫揉造作,让我感到犹如在缓缓溪水中游走,在山花烂漫中漫步。这本书也是我们文学史上不朽的作品,它的出现使人感受到了优美,它的存在使人进步。它犹如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又如一首凄婉的歌,令人回味无穷,爱不释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篇五:童年读呼兰河传有感株洲市 601 中英文小学 275 班 陈文东指导老师邱霞最近,我学了一篇课文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选自呼兰河传,是文学洛神萧红的代表作,出于对作者童年的好奇,我详细的阅读了 呼兰河传。这本书是一部 “回忆性” 的小说。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在自己的故乡东北小城

7、的童年生活。其中,我感悟最深的是小团圆媳妇的死。小团圆媳妇其实还是一位少女,只有12 岁,由于自己的家人在他只有12 岁时就把她给卖了,送给他们做童养媳,胡家老太坚信只有在棍棒底下,她才会听话。孝顺。可是,这位小团圆媳妇不服管家教,要回家去,结果胡家老太恼羞成怒,变本加厉。狠狠的打了她一个星期,折磨的得了病,出于良心,她婆婆舍得出大把钱给她治病(跳大神,各种偏方),但都无事于补,死已成定局。萧红的童年是寂寞的。清早学老祖父的唐诗,白天缠着祖父讲那些早已听厌的故事或看一看那些街坊们刻板的生活,后花园,书房只是他消遣的地方。初夏秋冬不断的轮回,单调而又刻板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上演着。相反,我的生活却是有趣的,新鲜事物不断的出现,这些东西是那么的好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