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课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25417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平谷二中九年级语文《鱼我所欲也》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孟 子 教学过程关于孟子解题课文朗读作者简介翻译课文课文分析延伸思考问题探讨孟子(约前372一前289),名 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 思想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 后世常以“孔孟”并称。他生活在兼 并战争激烈的战国中期,政治主张“ 法先王”。其言论和行动的记载,保 留在孟子一书中。返回孟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一篇, 现存七篇,跟论语一样,也是用语录体写的,但 体式有所不同,有些章论述当代的某些重要问题,篇 幅比较长,论证也很充分,已经具有议论文的规模, 不过仍在章首冠以“孟子曰”一语,鱼我所欲也即 属于这一类。孟子长于言辞,在辩论中经常设譬,以

2、 小喻大,逻辑性很强,有极大的说服力;其文气势磅 礴,笔带锋芒,又富于鼓动性,对后世散文有很大的 影响。 返回孟子主张人性是善的,他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 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只要不使这些“善心”丧失 ,就在道德方面具备“仁义理智”。本文行文流畅,论证严密;引譬设喻,生动形象;排比 铺陈,气势恢弘。体现了孟子一书文笔的特点。 返回解题鱼 我 所 欲 也孟 子朗读返回词语解释欲:欲: 甚甚于于生者:生者: 苟得:苟得: 恶:恶: 得兼:得兼: 患:患: 丧:丧:想要想要 比比 苟且有得,这里指苟且有得,这里指“苟且偷生苟且偷生” 厌恶厌恶 同时得到。同时得到。如使:如使:假如,假使假

3、如,假使丢掉,遗失祸患词语解释呼尔: 呼尔而与之: 蹴: 不屑: 加: 奉: 已: 本心:吆喝着 给予 用脚践踏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好处 侍奉 停止,放弃 天性,天良通假字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辩通辨,辨别得通德,感激返回三、再读课文,分析思路思考: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怎样提出来的?鱼我 所欲 也熊掌 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义舍生而取义者也设喻论点本文论证的中心是什么?怎样提 出来的?所欲鱼、熊掌加油呦!取熊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设喻: 引出:舍生取义 生、义论点: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生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死有甚于

4、死有所不避 所恶莫甚于死何不为所欲莫甚于生何不用正面反面对比论证由是避患不为 甚于死者 由是则生不用 (结果)有甚于生者(原因)非独皆有勿丧(人之初,性本善)(层进)一箪、一豆行道之人,乞人弗受,决定生命义存在万钟王侯贵族受决定宫室义丧失举 例 论 证返回(正面举例)(反面举例)文章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通篇皆是。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 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 : “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 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 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 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 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

5、“生”,突出了主题。比喻: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 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 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 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 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 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对比排比文中“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 可以指哪些事情? “所恶有甚于死者 ”“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谈谈你 的理解。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 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 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义的事。不合法 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 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

6、害国家危害人民 的事。返回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 (孟子)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 (匈牙利 裴多菲)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 (夏明翰) 1结合本文内容,谈一谈你对“舍生 取义”的理解,并列举出你熟悉的“舍生 取义”和“见利忘义”的历史人物各一个 。并用简洁语言加以说明。2孟子在本文中提出了“舍生取义”的中 心论点,对比了两种人生观,赞扬了那 些重义轻生、舍生取义的人,斥责了那 些苟且偷生、见利忘义的人。它告诫我们不辨礼义而贪求富贵, 见利忘义的行为是不可取的。作为新一 代的青少年,我们应有高尚的追求与信 仰,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服务社 会,造福未来。2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