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52016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0.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兴凯湖中学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密山市兴凯湖中学兴凯湖乡中学原是一所默默无名的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但是近些年它的声音却越来越大,越来越响,越来越有力。是因为,它的中考成绩逐年攀升,是因为一所只有四十几名员工的小学校竟有十余人走上了校长、副校长、局领导的岗位,是因为它的办学条件名列全市前排, 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源于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源于历任校长及全校教职工的励精图治、不懈努力,更得益于学校领导的前瞻性的正确决策:走一条教育信息化成长之路。一、艰难的起步阶段我们学校计算机教室建立于2000年,这在当时的密山市已属领先。当时学校只有一名计算机教师,其他教师对计算机几乎一窍不通,但是学校领导对于

2、教师计算机的培训学习却给予了高度重视。校领导敏锐地感觉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是一种发展趋势,于是制定了计算机培训的专门计划和培训制度,每天利用一定时间对教师进行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的培训。为了推动计算机技术学习,学校一方面严格要求,并不定期进行计算机理论知识和上机操作的考试;另一方面,对教师进行经常性的思想动员工作,强调掌握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对于教师个人提高及学校整体发展的重大意义,指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教师们逐渐消除了抵触情绪。正是这个艰难的起步,确保了全体教师计算机水平的全面、迅速提升。在教师计算机初级水平考试中,2 我校教师以优异的成绩一次性全员过关。二、携手助学项目带动教师迅速成长20

3、04 年我校连通了互联网, 2004年 7 月,教育部与微软“携手助学”百间计算机教室项目启动,2004 年 12 月,第 44 间项目计算机教室在兴凯湖中学建设完成,携手助学项目活动正式在我校展开。我校深刻意识到,这是我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提高的一次绝好良机,因此,项目开始的第一天起,学校就对全校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制定了相应制度,要求教师注册并进行网络研修活动。当时为论坛版主的李鑫老师几乎天天对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培训,传授、演示论坛各个版块的使用方法、如何发帖回帖、如何开通使用个人空间,如何建立自己的博客等等,当时我校共有32 位教师参与了此项活动,占我校教师人数的85% ,学校还经常

4、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对全校教师进行集中培训。由于学校的高度重视、计算机教师的精心指导与培训,我校教师在短时期内就掌握了论坛的基本操作要领,老师们踊跃参与,利用网络和外市县老师交流、发表原创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向专家请教问题,和专家在线交流。这推动我校教师专业化成长、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质量。老师们学习提升的同时,也感受到了网络研修带来的巨大乐趣。至此,我校教师全员参与网络研修活动的“大幕”徐徐拉开,“好戏”连连登场。在携手助学“教研与反思”论坛中,我校张忠军、关红霞、姚宝昌、庞晓春四位老师成为了自己所教学科版块的版主,兴凯湖中学开头的用户名成了该论坛的常客,老师们积极

5、参与论坛中开展的各种活动,3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教学案例、课堂教学实录、录像课的征集评比活动中,我校教师多人参与,全员获奖。2006 年,在第一期论坛活动即将结束时,我校被评为“教研与反思”论坛优秀组织奖,有两位教师获得了“优秀版主”称号,庞晓春等四位教师获得了项目活动“优秀教师”称号。2006 年 6 月,我校荣获“携手助学”项目第一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优秀奖; 2007 年 6 月,我校荣获“携手助学百间教室校际协作学习”项目活动一等奖和最佳组织奖。 2008 年学校制作的献给08 年奥运会礼物 家乡体育文化与游戏网站被组委会评为全国“最佳主题网站制作奖”,该网站制作中共有 11 位教

6、师和 9 名学生获得了个人奖励, 2008年 9 月我校荣获 “携手助学”项目第三届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活动二等奖,并被项目组推荐参加在香港举行的全球教师信息技术创新应用主题大赛,同年11 月,我校教师李鑫做为中国代表之一参加了该主题大赛,我校的创新教育项目人类活动对兴凯湖自然环境的影响向四十六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进行了展示,引起了广泛关注,获得了大中华区奖,是中国代表团唯一的获奖者。三、区域网络研修带来累累硕果2006 年,我校开通了校园局域网,老师们纷纷把自己的原创材料上传到了自己的空间里,这让教师更进一步体会到了网络的便捷性和实用性,利用局域网,老师们可以互相学习借鉴,而且还开通了师生沟通

7、网络平台,老师欢迎,学生们更是兴奋不已,此举为平等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提供了便利。我校还利用 QQ 群建立了兴凯湖中学网络研修共同体,教师均开通了个人的学4 习空间,经常性开展学习交流活动,将周五晚定为教师在线交流的固定时间。教师们在研修群中广泛交流,共同进步。2008 年初,鸡西研培网正式开通,这是在鸡西市教育局领导下,市教育学院直接管理下面向鸡西地区所有教师开放的网络教研平台。网站开通伊始,时任我校教学校长的刘伟新就在第一时间内组织全校老师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进行了网站使用的全面培训并制定出台了兴凯湖中学鸡西研培网研修制度 。已经有了多年网络教研经验的老师们当天便纷纷注册,登录学习,于是在鸡西

8、研培网上,兴凯湖的老师占了大半边天。初中版块,版主几乎被我校教师包揽。教师们几乎天天在研培网里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交流活动,乐此不疲,教师们也受益匪浅。教师所教学科知识的丰富、班主任工作经验的汲取、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先进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等等,教师们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鸡西研培网带给自身潜移默化的影响。每每谈起鸡西研培网,同事之间总有讲不完的故事和心得,在2009 年 6 月研培网组织开展的主题为 “我与网络研修” 征文活动中, 我校教师有 31 人参与,每一位教师都发自内心地讲起了自己和网络研修的故事,结果是全员获奖,不仅如此,在“讲述我的教育故事”和“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

9、践”主题征文活动中,也有 22 位教师获奖。正是教师们的积极参与, 我校被评为鸡西市 “网络研修先进集体”,同时我校还有 6 位教师获得了“优秀版主”荣誉称号,有7 位教师荣获“网络研修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表彰会上,我校还被指派向与会人员做了典型经验介绍,收获如此巨大,在鸡西地区首屈一指。2010 年 125 月,我校被评为黑龙江省网络研修先进集体,赵玉清老师被评为省网络研修先进个人。 2012 年 9 月 18 日,在鸡西市教育局纪检书记田洪伟、鸡西信息中心主任何心、副主任赵德龙、密山市教育局副局长孙长山的陪同下,光明日报主任记者宋晓梦、中国教育报记者余闯和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王建峰来到兴凯湖中

10、学,就我校的远程资源使用和网络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采访和座谈。两位记者对我校远程资源使用和网络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四、“ 班班通 ” 工程为教育信息化成长提速2008年,我们兴凯湖中学被评为“全省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管理及应用工作先进集体”,黑龙江省教育厅、发改委、财政厅将兴凯湖中学作为首批“班班通”工程试点学校,在全省率先启动,10台计算机、 10台46寸液晶电视机等“班班通”设备于当年安装到位并调试完毕。“班班通”配套实施应用六年来, 学校制订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使用要求。指定各班班主任管理自己班级的设备,选派精通电脑技术的李鑫老师出去学习,回来后多次进行教师集

11、中培训。学校教务处把“班班通”的使用情况纳入每个教师每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之中。教务处规定每位老师每周使用班班通不少于3 节,每天不定时对各个班级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大型的教师“班班通”应用技能比赛活动,评出优秀,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提出新6 的要求,学校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充分利用“班班通”资源,在网络及学校资源库中搜集、整理信息。 “班班通”的使用,像磁石一样吸引学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巩固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喜悦,寓学于乐,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同时,利用“班班通”,丰富了学校德育和安全

12、教育的渠道。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自习课,各班可根据本班实际,利用互联网上的在线视频节目,或在教育资源网上下载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影视片、科教视频、德育讲座等,利用每周周一的班会时间放给学生看,学生通过直观演示,加强德育教育。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农村中学,住宿生 300 多人,学校考虑到住宿生课外获取信息渠道受到限制,要求每个班级利用每天的第八节自习课给学生播放益智、励志的视频,例如:百家讲坛、成功人士的演讲、赢在中国、法制在线等节目,学生观看时兴趣盎然,受益匪浅。通过“校讯通”短信平台, 班主任可以将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出勤情况、测验考试成绩、每周和期末评语、学校的动态和临时通知等发送给家长,让家长在

13、百忙之中也可以轻松掌握孩子的基本动态,同时,家长也可以从班级网站上了解到本班新闻和孩子的情况,通过该系统向学校和班主任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建议!既可以帮助教师和家长及时解决孩子任何时刻出现的问题,又可以让教师和家长共同分享孩子身上随时出现的亮点所带来的喜悦,加大了家校沟通的力度,也使孩子少走弯路,健康快乐的成长。7 五、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带动提升学校全面发展教师们不仅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还学习了计算机辅助课堂教学的相关知识,教师教育信息化能力明显提升。周边学校,甚至市里学校的老师对于我校教师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都刮目相看。2007 年,密山市“全市教师专业化发展现场会”在我校召开,会上,我

14、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课件制作能力得到了全面展示,出示的十节课均受到了好评,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的经验被推广到了全市。如今,我校一线教师均具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能力,而且教师能独立制作课件。我校几乎每一个学期都开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或课堂教学大赛,进一步增强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意识、提升了教师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在密山市教育局连续举办的九届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中,我校共有 22 人获得密山市级奖励,有3 人在鸡西市级复赛中获奖。两人一等奖,一人二等奖。目前,利用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在我校蔚然成风。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直接造福了兴凯

15、湖乡的老百姓,起到了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作用, 这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也是我们最终的目标。 2000年以来,学校先后被评为鸡西市合格初中、鸡西市“两全”先进学校、省综合实践活动先进集体、省英语教学评价课改课题实验工作先进试验学校、省地方课实施先进单位、省级绿色学校、鸡西市教科文卫先进集体、鸡西市先进集体,鸡西市科研先进集体、鸡西市文明单位、鸡西市产品质量食品安全信得过单位、鸡西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鸡西市安全和谐校园,密8 山市全面先进集体、 密山市标兵单位。 2007 年学校代表黑龙江省迎接国家 “两基”验收, 2008年为省标准化学校建设会议提供现场。2009 年,被评为鸡西市级“全

16、面先进集体”。2010年 5 月 9 日,顺利通过了黑龙江省首批标准化先进学校的督导验收工作。 2010 年 7 月 25 日,成功地为全省师德师风建设现场会提供了现场,受到省厅、市局领导以及全省各地市县教育局长以及有关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近几年来,我校教师网络研修的经验多次在各级各类刊物上得以发表 ,光明日报、 中国教育信息化 等刊物均刊登了我校的事迹,特别是 2009 年 1 月,在鸡西教育学院主办的教育研修月刊杂志中,为我校教师出版了一期专刊,来宣传报道我校在教师专业成长和网络研修中取得的成绩和成功做法,极大地提升了我校在本地区的知名度。探索实践之路是艰辛的,收获成果是喜悦的。今后,兴凯湖乡中学将一如既往地组织全体教师发扬以往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继续深入推进我校教师教育信息化成长,为真正成为学习型、专家学者型的新时期教师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