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2010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520156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10.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哲学:2010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2010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2010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2010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2010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2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哲学:2010(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金和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下面是某高校几个学生午间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的议论:学生甲:该睡午睡了,不然的话,下午上“马哲”又会昏昏 欲睡。学生乙:也是的。你说“马哲”有什么值得学的,讲的都是 老掉牙的东西。学生丙:唉,如果不是想得到那3个学分,我才不愿意学呢 。如果不是下午有“马哲”,我可以去做家教,挣点小钱。学生甲:那你索性啥课都不上,做全职家教得了。说实话, 学点哲学,对于提高我们的思维水平还是有帮助的。听我们 学院的院士说,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于我们将来搞 科学研究也有帮助。学生乙:不一定吧。西方的许多科学家都没有学、也不相信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取得了重大的研究成果,有的还得了

2、诺 贝尔奖呢。学生甲: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什么?哲学追问2、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3、自愿或被迫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4、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论坛杂 志“中国人 跟风心态” 问卷调查尔雅释言:“哲,智也。” 在古汉 语中,哲的本义即“有智慧”之义。中国原无“哲学”一词。19世纪70年代 ,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借用古汉 语将希腊文“Philosophia”译作“哲学”。 1890年前后康有为等将日本的译称介绍到中 国,后渐渐通行。 哲学,英语PHILOSOPHY,源出希腊语 PHILOSOPHIA,由PHILIA和SOPHIA两个字组合而 成。在希腊语中,PH

3、ILIA是“爱”的意思, SOPHIA则是“智慧”的意思。哲学就是“爱智 慧”,即对智慧的一种态度,它意味着对智慧 的真诚热爱、追求和追问。风靡世界的哲学启蒙书苏菲的世界( SOPHIES WORLD)的SOPHIE就是源自于SOPHIA ,代表对智慧的向往。哲学追求的智慧是使人深刻的“大智慧”,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的根本原理,是能使人的精神新生的原理或概念等。哲学作为智慧之学,以世界 整体为研究对象,以人类实践及 其具体科学的成果为其“活水源 头”,力图从总体上把握人与世 界的关系,概括世界的普遍本质 和一般规律,既是一种系统化的 理论体系,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 方式。公元前6世纪的一天,泰勒斯从

4、大街上风尘仆仆地走过, 衣衫槛楼。有一位商人挖苦他:“泰勒斯,都说你是一个知识 渊博的哲学家,可是据我看来,理论是没有用的。理论知识既 不能给你带来金子,也不能给你带来面包,只能给你带来贫困 和寒酸。”泰勒斯听了十分生气,于是,他决心用事实来教训这位商 人。他运用丰富的天文、数学和农业知识,经过周密的预测和 计算,断定明年将是橄榄的大丰收年。到了冬天,他拿出所有 的钱,以相当廉价的租金,租了附近所有的榨橄榄油的器具。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橄榄空前大丰收,对榨油器的需求骤 然剧增。可是全部榨油器已由泰勒斯垄断了。他乘机抬高租金 ,许多想租用榨油器的人都拥挤在泰勒斯的门前。那位曾经挖 苦过泰勒斯

5、的商人也满头大汗地在人群中挤来挤去。泰勒斯一 眼就看见了他,便说:“高贵的商人,看到了吧?这些榨油器 都是我用理论知识搞到手的。我要想发财,简直易如反掌,只 要略施小计,就可以像你一样有钱。但是我追求的并不是几 个小钱,我需要的是理论知识这一无价之宝,这是金钱买不到 的伟大力量。”亚里士多德:哲人知道一切可知的事物,虽于每一事物的细 节未必全知道;谁能懂得众人所难知的事物,我们 称他有智慧;谁能更擅于并更真切的教授各门知识 之原因,谁也就是更富于智慧;为这门学术本身而 探求的知识总是较之为其应用而探求的知识更近于 智慧,高级学术也较之次级学术更近于智慧;哲人 应该施为,不应被视为,他不应听从他

6、人,智慧较 少的人应该听从他。探索哲理只是为想脱出愚 蠢,显然,他们为求知而从事学术,并无任何实用 的目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 哲学这一门科学的任务是探讨存在者之所以为存在 者以及存在者作为存在者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亚里士多德 哲学有一个显著的特点,与别的学科比较起来,也 可以说是一个缺点,就是我们对于它的本质,对于 它应该完成与能够完成的任务,有许多大不相同的 看法。黑格尔 中国先哲虽不看轻知识,但不以求知识为出发点, 亦不以求知识为归宿点中国哲学以研究人类为 出发点,最主要的人之所以为人之道:怎样才算一 个人?人与人相互有什么关系?梁启超恩格斯: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

7、问题 ,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主要是就 马克思以前的西方传统哲学,特别是就西方哲学 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知识论哲学而言的。哲学哲学的元问题:唯一性哲学 类型哲学的基本问 题:多样性黑格尔:一般说来,哲学可以定义为对对象的思维着的考察。 知识论哲学维特根斯坦:全部哲学就是“语言批判”。 语言哲学 冯友兰:我所说的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的思想。 人生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实践问题。 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 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 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关系、知行关系、

8、道器 关系、理气关系。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判天 地之美,析万物之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当代西方哲学力图超越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而 将其奠基在一个确定的阿基米德支点上,: 现象学的“现象”概念; 存在主义的“生存”概念; 实证主义和实用主义的“经验”概念; 结构主义的“结构”概念; 分析哲学的“语言”概念。4、哲学之用从诺贝尔物理学奖看哲学对科学的影响:以 英、德两国为例近代科学发展中,经验主义传统致使100年来众多英国 获奖者中,只有Dirac一人是因纯理论研究而获奖,其余 获奖者所从事的主要是实验工作,为理论的创立提供事 实或为他人的理论预言提供证据。英国天文学家爱丁顿 的科学

9、观察有力地支持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英国 光谱学家伊文斯实验支持玻尔原子论。现代科学研究中,以理性思维见长的德国科学家走到了 科学发展的最前列,涌现出来亥姆霍兹、赫兹、普朗克 、爱因斯坦、霍金等一大批哲学科学家。德国理性主义哲学传统对德国科学家的影响可概括为两 点:坚不可摧的批判精神;本源性思维,即关注事 物的根基性问题和最高原理的思维取向。列子说符:施氏与孟氏鲁国一户姓施的人家有两个儿子,一个喜欢学习仁义道德,一个 喜欢学习带兵打仗。爱学仁义道德的儿子用他学的一套去找齐国君 主,齐国留下他,让他做了公子的老师。爱学用兵打仗的儿子用他 学的另一套去找楚国国王,楚王很高兴,封他做了军官。这两人

10、的 官薪很快使自己富裕起来,他们的官位也使他家荣耀无比。施家的 邻居是孟家,也有两个儿子,二人学的东西也跟施家儿子一样,可 是一直很穷。他们羡慕施家,就去请教,施家两个儿子就把实情告 诉了孟家。可是,孟家一个儿子去了秦国,要秦国推行仁义一套东 西,秦王说:“如今诸侯争霸,所追求的是军队、粮食。如果用仁 义来治国,那非亡国不可。”说完就把孟家儿子阉割了。孟家另一 个儿子去了卫国,要卫国推行扩军备战的一套。卫侯说:“卫国是 个弱国,处在大国之间。大国,我们尊奉它;小国,我们安抚它, 这才能使卫国得到安宁。如果一味依靠兵力和权术,灭亡是无疑的 。现在假使放你走,你到别的国家,也一定要危害我们卫国的。

11、” 于是就砍断他的脚,把他遣送回鲁国。回家后,孟家父子跺脚捶胸 地责骂施家。施家说:“”。5、中西哲学形态嬗变(1)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先秦哲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 学、宋明理学、清代实学(2)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近代哲学、现 代哲学(3)中西哲学的交流与碰撞西方哲学的传入、中国哲学的影响、西方 哲学的传播、五四以来(1)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先秦哲学:周易,六经之首。孔子和儒家,以“仁学”为核心的伦理哲学体系。老庄与道家,主张以“道”为世界之根本,以“合于道”为人 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墨子和墨家,主张“兼爱”和“非命”,提出”三表法“认识论 ,强调判断一种言论或知识

12、的真假,必须参证历史的经验、 百姓的见闻和实际的效用。韩非子和法家,百家争鸣中在事业上取得最为辉煌成就的 学派,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君主制国家秦王 朝就是按照法家的理想建立起来的;经典有管子、法 经、商君书和韩非子等。两汉经学:两汉时期,儒家学说经过新的整合取得了思想上的统 治地位,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天人感应观。儒家经 典被成为“经”,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叫做“经学” 。魏晋玄学:代表人物有王弼、嵇康、阮藉、郭象等。他们所讨论 的核心问题是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名教就是“名分教化 ”,指封建社会的礼乐制度和道德规范;自然即自然而然、 自然无为,它是道的特性和法则。从道家的观点来说,

13、名 教属于有为的范畴,自然属于无为的范畴,二者是相对的 。所谓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就是纲常礼法与自然无 为的关系。由“名教与自然之辨”,后来又演化出“本末有无 之辨”和“言意之辨”等。隋唐佛学:(1)玄奘和法相宗。玄奘信奉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学说 ,特别注重对法相(事物现象)的分析,而分析的结果是认 为一切事物都是识的变现,不能离开识而独立存在。成唯 识论是其代表作。 (2)法藏和华严宗。华严宗提出了诸如“四法界”、“六 相义”和“十玄门”等学说,主要是阐述一切差别的事物之间 都是交互含容、全息统一的,真心与妄念、本质与现象以及 现象与现象之间都是相即相入、圆融无碍的关系。其代表作 有华严经

14、探玄记、华严经金师子章等。(3)慧能和禅宗。禅宗是中国佛教的实践派,他们自我 标榜为“教外别传”,认为自己所传的是佛祖的心印,亦即佛 教的觉悟之心,因此禅宗也被称为“心宗”。禅宗所关心主要 有三个问题:一是关于觉悟解脱的可能性或成佛的根据问题 ,二是关于修行实践的方法问题,三是觉悟解脱的实践问题 。主要经典是坛经。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外来佛教和本土道教文化挑战的一种积极回应。主要有道学、心学和气学三大流派。其中,道学侧重于从哲 学上论证儒家伦理纲常的永恒性和至上性,在实践上强调对于儒 家伦理纲常的认识和内化;心学侧重于说明道德的内在根据与道 德主体性,在道德上强调道德的外化和践履;气学的立场

15、则接近 于道学,但在哲学论证方式上又有自己的特点。主要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朱熹和王阳明 。其中,以朱熹最为重要。主要特点:(1)以形而上学为论证当时中国有抱负有思想的 学术群体对现实社会问题以及方式,使儒家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 系变成以哲学形而上学为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2)以伦理道德 为核心内容,包括儒家所提倡的纲常人伦以及内含于其中的“所以 然”和“所当然”的道理。(3)以融合佛道为工具手段。其一,借 鉴吸收佛道二教的宇宙观和本体论,建构儒家的哲学理论基础; 其二,借鉴佛道传法的“法统”,创立儒家学说的传道体系;其三 ,把佛道的禁欲主义说教吸收过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道

16、 德论主张。清代实学:清代实学是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展现了 传统哲学的新特点。在自然观方面,清代实学各家各派都以 “气”为存在之根基,进而确立了较明确的主客体理念,强调 实践力行;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反对君主“私天下”成为一致 呼声,以“复古”为形式,主张开新以实行民主民本政治;在 人性论中,以“血气心知”规定人性,推崇先秦儒学倡导的大 同、平等、自由、仁爱的伦理道德精神。与此同时,在总结 和批判宋明理学时,他们还对“理气(道器)”关系、“心物 (知行)”关系给出了新的、适应现实的回答。清代实学还 重视科学技术,并予其历史层面上的解释,要求弘扬传统的 科学实践理性,吸收西方文化中优秀的东西,重振华夏文明 的雄风。主要代表人物有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颜元和李塨等 。(2)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古希腊哲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