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阳虚、阴虚与九种体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52011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89.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的阳虚、阴虚与九种体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医的阳虚、阴虚与九种体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医的阳虚、阴虚与九种体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医的阳虚、阴虚与九种体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医的阳虚、阴虚与九种体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的阳虚、阴虚与九种体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的阳虚、阴虚与九种体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阳虚体质和补阳的时机中医认为,可以将人划分为阳虚体质、气虚体质等九种体质。手脚发凉、身体怕冷、男性遗精女性腹泻等症状属于阳虚体质。通过症状自测体质什么是阳虚体质?如何自测自己是否为阳虚体质?中医认为,阳虚体质是一种阳气不足的体质状态。 通俗点来讲, 就是生命之火不够旺盛。通过以下阳虚体质的症状可以自测是否为阳虚体质。1. 阳虚体质的人阳气不足,有寒象,平素畏冷,疲倦怕冷,四肢冰冷,手足不温,易出汗; 2. 喜热饮食,精神不振,睡眠偏多; 3. 唇色苍白,少气懒言,嗜眨乏力; 4. 男性遗精 ; 5. 女性白带清稀,易腹泻,排尿次数频繁; 6. 性欲衰退等。阳虚体质什么时候补阳最合适?阳虚体

2、质的人怕寒,比较容易受风和寒的侵袭,锻炼时应注意保暖避寒。另外,阳虚体质的人不宜在水中游泳,这样易受寒气和湿气。因此,阳虚体质者要选择暖和的天气,进行户外运动锻炼,不宜在阴冷天气或潮湿之处锻炼身体。另外,根据中医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的观点, 阳虚体质的人锻炼时间最好选择春夏,一天中又以阳光充足的上午为最好时机,其他时间锻炼则应当在室内进行。冬季要避寒就温,春夏要注意培补阳气,做到“无厌于日”,即在春夏季多晒太阳,每次不得少于30 分钟。此外,阳虚体质者还可每天晨起用冷水洗脸,也可使机体抵御寒冷的能力逐渐增强。2 对于年老及体弱之阳虚体质人群,夏季不要在外露宿,不要让电扇直吹。运动量不宜

3、过大,尤其注意不可大量出汗,以防止汗出伤阳。阳虚体质的种种原因为何我是阳虚体质呢?中医认为,阳虚体质和日常生活习惯以及外部因素有极大的关系,另外,性生活过多无节制也可造成阳虚体质。下面中医讲堂为您归纳总结了阳虚体质的几点原因。1. 孕妇在产前后后过多食用寒冷食物,都可影响胎儿的体质,影响胎儿的身体健康。2. 幼年时期,用抗生素过多或某种原因用大量激素或吃清热解毒的药品太多,喝大量,冰冻饮料西瓜凉茶等,都可诱发阳虚体质。3. 无节制的性生活。有些人性欲较强,性生活频繁,无节制。4. 年龄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老,也是诱发阳虚体质的原因之一。5. 不注意饮食,挑食偏食或营养达不到要

4、求或缺乏某种营养。除此之外, 缺乏运动,身体体质差、免疫力低下, 还有中作环境也因素也可影响人体体质,成为阳虚体质。阳虚体质吃什么?适宜食物:栗子、虾、橄榄、苹果、猪脊骨、萝卜。少食食物:蟹、牛肉、羊肉、冷饮、柚子。忌食食物:新姜、小蒜、蓼子、野鸡肉、狗肉、霜下瓜、葵菜。药物养生:可选用补阳祛寒、温养肝肾之品,常用药物有鹿茸、海狗肾、蛤蚧、冬虫夏草、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补骨脂、胡桃、杜仲、续断、菟丝子等,成方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全鹿丸。若偏心阳虚者,桂枝甘草汤加肉桂常服,虚甚者可加人参;若偏脾阳虚者,选择理中丸,成附子理中丸;脾肾两虚者可用济生肾气丸。3 阳虚体质的人要注意腰部

5、和下肢的保暖阳虚体质的人,由于机体阳气不足,怕冷,因此在夏夏季节较易度过,不太喜欢秋冬季节。秋冬季节,腰部和下肢易受凉,受凉后易引发腰腿疼痛,饱受疼痛的折磨。因此, 阳虚体质的人要注意腰部和下肢的保暖,尽量吃温热的食物,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以保护阳气。中医讲堂还提醒阳虚体质的人,夏季炎热, 甚至酷暑难耐, 此时机体降温主要依靠出汗。出汗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出汗对身体有好处。然而,出汗过多,阳气外泄多。阳气虚,免疫力下降,可引发多种疾病。因此,阳虚体质的人避免剧热运动或在烈日下运动,以减少阳气外泄。是阴虚啊还是阳虚?【阳虚阴盛】 阳虚,指肾阳虚。阴盛,指阴寒内盛。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以致脏腑

6、功能低下,出现阴寒的病状,如怕寒、肢冷、下利、水肿,脉沉微等。【阴虚阳亢】 阴虚指精血或津液的亏虚。一般在正常状态下,阴和阳是相对平衡的,互相制约而协调。 阴气亏损, 阳气失去制约, 就会产生亢盛的病理变化,出现病理性功能亢进,称为“阳亢”。因此,阴虚会引起阳气亢盛,阳亢则能使阴液耗损,两者互为因果。临床表现如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或迫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附:阳虚发热: 指人体生理机能低下,特别是脾胃虚弱,阳气外越,属内伤发热的一种病理变化。主要症状为身热自汗、恶风、身倦懒言、纳呆、发热多见于上午、脉细弱或浮大无力等。指阴寒内盛,虚阳格拒于外所出

7、现的浮热。主要症状为微热恶寒、神倦、肢冷、下利、脉微等。虚火上炎: 指由于肾阴亏损,水不制火,而虚火上升的病理。主要表现有咽干、咽痛、头昏目眩, 心烦不眠、 耳鸣健忘、 手足心热、 舌质嫩红、 脉细数, 或目赤、 口舌生疮等症状。4 中药的“四气五味”所谓四气,即寒、热、温、凉4 种药性。凡能治疗热证的中药,大多属于寒性或凉性,具有清热、解毒、泻火等作用,如黄连、石膏等; 凡能治疗寒症的中药,大多属于温性或热性,具有温中、回阳、散寒等作用,如桂枝、附子等。五味是指辛、甘、酸、苦、咸5 种药味。辛味能发汗解表、行气止痛,如麻黄; 甘味能润补、缓急、和中,如甘草; 酸味能收敛、固涩,如乌梅 ; 苦

8、味能清热、 解毒、泻火, 如黄柏 ;咸味药能软坚散结、润肠通便,如芒硝。王琦教授九种 体 质一、平和质 ( A型)形体特征:匀称健壮。常见表现: 面色、 肤色润泽、 头发稠密有光泽,目光有神, 鼻色明润, 嗅觉、 味觉正常,不易疲劳,精力充沛,耐受寒热,睡眠、食欲良好。心理特征:性格随和开朗。发病倾向:属正常体质,平素患病较少。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环境起居调摄:起居顺应四时阴阳,劳逸结合。体育锻炼:适度运动即可。精神调适:清净立志、开朗乐观、心理平衡。饮食调理:食物宜多样化,不偏食,不可过饥过饱、偏寒偏热。药物调养:不需。二、气虚质 ( B型)形体特征:形体胖

9、瘦均有,肌肉软弱,松软不实。元气不足,以疲乏、气短、自汗等气虚表现为主要特征。5 常见表现:同样的活动量,气虚质的人容易气喘吁吁;平时喜欢安静,不爱说话,讲话声音低弱;容易出虚汗,经常感到乏力,面色萎黄,食欲不振。平素语音低弱,气短懒言,容易疲乏,精神不振,易出汗,舌淡红,舌边有齿痕,脉弱。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或偏软弱,情绪不稳定,胆小,不喜欢冒险。发病倾向:体质虚弱,易患感冒;或发病后因抗病力弱难以痊愈;易患内脏下垂、眼睑或肢体浮肿、黄褐斑等。易患感冒、内脏下垂等病;病后康复缓慢。环境适应能力:寒热耐受力差,尤其不耐风寒,不耐劳累。不耐受风、寒、暑、湿邪。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喜冒险。气虚质的

10、人体质特点: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 面色苍白, 语声低怯, 常自汗出, 且动则尤甚, 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患病则诸症加重,或伴有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环境起居调摄:热则耗气,夏当避暑;冬当避寒,以防感冒;避免过劳伤正气。体育锻炼:起居宜柔缓,不宜剧烈运动以防耗气,应散步、慢跑、打太极、五禽戏等。精神调适: 气虚之人多神疲乏力、四肢酸懒, 应清净养藏, 祛除杂念, 不躁动, 少思虑。饮食调理:常食益气健脾食物,如粳米、糯米、小米、大麦、山药、土豆、大枣、香菇、

11、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青鱼、鲢鱼,少吃耗气食物如生萝卜、空心菜等。药物调养:可用甘温补气之品,如人参、山药、黄芪等。脾气虚,宜选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肺气虚,宜选补肺汤;肾气虚,多服肾气丸。饮食调养:可常食粳米、糯米、小米、黄米、大麦、山药、籼米、莜麦、马铃薯、大枣、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鹅肉、兔肉、鹌鹑、牛肉、狗肉、青鱼、鲢鱼。若气虚甚,当选用“人参莲肉汤”补养。气虚质的人如何改善体质补血虚食品:黑芝麻、猪血、猪肝等:血虚忌食物品:荸荠、大蒜;6 血虚应吃的补品:目前对于补血最有效果的就是芝元雪康组合,它吸收率极高。 内含的血红素铁在人体十二指肠上粘膜细胞中被直接吸收,吸收后直

12、接参与人体血红蛋白合成,是医学界和营养学界公认的吸收率最高的补血益气产品。忌食或少食:海藻、草豆蔻、荷叶、白酒、薄荷、菊花、槟榔、生萝卜等。三、阳虚质 ( C型)女的比男的多形体特征:多白胖,肌肉不壮。肌肉松软不实。常见表现:平时手脚发凉,腹部、腰部或膝部怕冷,衣服比别人穿得多,冬天耐受不了寒冷,夏天耐受不了空调冷气;喜欢安静和进食热烫饮食,吃(喝)凉的东西总会感到不舒服;容易大便稀溏, 小便色清量多; 精神不振, 睡眠偏多。 平素畏冷, 手足不温, 喜热饮食,精神不振,舌淡胖嫩,脉沉迟。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发病倾向:发病多为寒症,易患痰饮、肿胀、泄泻、阳痿。易患痰饮、肿胀、泄泻等病;

13、感邪易从寒化。环境适应能力:不耐受寒邪;易感湿邪。耐夏不耐冬;易感风、寒、湿邪。总体特征:阳气不足,以畏寒怕冷、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为主要特征。环境起居调摄: 冬避寒就温, 春夏培补阳气, 多日光浴。 夏不露宿室外, 眠不直吹电扇,开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要过大,避免在树荫、水亭及过堂风大的过道久停,注重足下、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体育锻炼:动则生阳,体育锻炼天天1 至 2 次。宜舒缓柔和,如散步、慢跑、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冬天避免在大风大寒大雾大雪及空气污染的环境中锻炼。精神调适:这类人常情绪不佳,肝阳虚者善恐、心阳虚者善悲。应保持沉静内敛,消除不良情绪。饮食调理:宜食温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鹿

14、肉、鸡肉,少吃西瓜等生冷食物。“春夏养阳”,夏日三伏每伏食附子粥或羊肉附子汤一次。平时可用当归生姜羊肉汤、韭菜炒胡桃仁。药物调养: 可选补阳祛寒、 温养肝肾之品, 如鹿茸、 海狗肾、 蛤蚧、 冬虫夏草、 巴戟天、仙茅、肉苁蓉、补骨脂、杜仲等,成方可选金匮肾气丸、右归丸。偏心阳虚者,桂枝甘草汤加肉桂常服,虚甚者可加人参;偏脾阳虚者可选择理中丸或附子理中丸。7 四、阴虚质 ( D型)天一热就难受形体特征:多瘦长。常见表现: 经常感觉身体、 脸上发热, 皮肤偏干燥, 易生皱纹, 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口干咽燥、眼睛干涩、鼻干唇燥,面颊潮红或偏红,喜冷饮而不解渴,容易失眠,经常大便干结、便秘,尿黄短少等

15、。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发病倾向:平时易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出现阴亏症状。环境适应能力:平素耐受冬季而耐受不了夏天的暑热,不能适应热、燥的气候。总体特征:阴液亏少,以口燥咽干、手足心热等虚热表现为主要特征。形体特征:体形偏瘦。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燥咽干,鼻微干,喜冷饮,大便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发病倾向:易患虚劳、失精、不寐等病;感邪易从热化。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耐冬不耐夏;不耐受暑、热、燥邪。环境起居调摄:夏应避暑,多去海边高山。秋冬要养阴。居室应安静。不熬夜,不剧烈运动,不在高温下工作。体育锻炼:宜选动静结合项目,如太极拳、八段锦

16、等。控制出汗量,及时补水。精神调适:循内经“恬澹虚无”、“精神内守”之法,养成冷静沉着的习惯。对非原则性问题,少与人争,少参加争胜败的文娱活动。饮食调理:多食梨、百合、银耳、木瓜、菠菜、无花果、冰糖、茼蒿等甘凉滋润食物,喝沙参粥、百合粥、枸杞粥、桑椹粥、山药粥。少吃葱、姜、蒜、椒等辛辣燥烈品。药物调养:可用滋阴清热、滋养肝肾之品,如女贞子、山茱萸、五味子、旱莲草、麦门冬、天门冬、黄精、玉竹、枸杞子等药。常用方有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等。如肺阴虚,宜服百合固金汤; 心阴虚, 宜服天王补心丸;脾阴虚, 宜服慎柔养真汤;肾阴虚, 宜服六味丸;肝阴虚,宜服一贯煎。阴虚体质的人的养生原则是养阴降火、镇静安神, 以饮食调理、 心神调养为主。 饮食上,不宜吃温燥、辛辣、香浓的食物,如辣椒、葱、生姜、蒜、酒、狗肉、羊肉等。宜食清润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黄瓜等,还可常食用百合粥、山药粥。阴虚质的人春季容易阴虚火旺. 肝阳上亢,引起失眠、痤疮、口臭等,所以春天不宜进食温补之品。对他们来说,保证充足的睡眠是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8 五、痰湿质 ( E型)总体特征:痰湿凝聚,以形体肥胖、腹部肥满、口黏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