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50736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49.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辽 宁宁 工工 业业 大大 学学PLCPLC应用技术应用技术 课程设计(论文)课程设计(论文)题目:题目: 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 院(系):院(系): 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测控测控092092班班 学学 号:号: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起止时间:起止时间: 2012.6.202012.6.202012.7.32012.7.3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院(系):电气工程学院 教研室:测控技术与仪器学 号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测控092班设计题目聚合釜温度控制系统的设计课程设计(论文)任务设计任务

2、:设计任务: 氯乙烯在夹套式聚合釜中进行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并放出热量。为了保证产品质量, 工艺要求反应温度控制在 510.3,为此采用调解夹套中流动的冷却水来控制反应温度。冷却 水流量和水温变化均为聚合反应温度的干扰因素,聚合釜容积大,时间常数大,容量时延较大, 聚合反应速度比较快。要求采用 PLC 作控制器。采用 PID 控制算法,温度变送器测量信号为 0100,输出信号为 420mA 的电流信号。 设计要求:设计要求: 1、实现炉温系统温度的 PID 调节,输入量和输出量标准化采用双极性方案; 2、根据设计任务,选择合适的 PLC 及 I/O 扩展模块和显示模块等,完成模拟量输入输出

3、的扩展。 3、合理选择温度传感器和相应的变送器进行变量的检测和变送; 4、完成系统 I/O 分配表;完成设备、仪表选型;编写炉温控制的 PID 控制程序;完成监 控画面草图; 5、系统的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程序开发要有详细的软件说明书;监控画面友好;给出 变频器参数设置的步骤; 6、按统一的书写格式,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一份;设计说明书应在 4000 字以上。 技术参数:技术参数: 采用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设定值为 0.5,回路增益为 0.6,采样时间为 0.1,积分时间为 20,微分时间为 10;输出为双极性模拟量,用以控制冷水阀门的开度,可以在 0 到 100%间变 化。工作计划1、布置任务

4、,查阅资料,理解掌握系统的控制要求。 (2 天) 2、确定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和类型,选择 PLC 主机和扩展模块。 (1 天) 3、建立 I/O 分配表,完成 PLC 与输入输出信号的外部接线。 (1 天) 4、按系统的控制要求,设计系统的梯形图。 (3 天) 5、上机调试、修改程序、答辩。 (2 天) 6、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1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平时: 论文质量: 答辩: 指导教师签字: 总成绩: 年 月 日注:成绩:平时20% 论文质量60% 答辩20% 以百分制计算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摘 要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是四种最常见的过程变量。其中

5、,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变量。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许多领域,都需要对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聚合釜的温度进行控制。这方面的应用大多是基于单片机进行 PID 控制,然而单片机控制的 DDC 系统软硬件设计较为复杂,特别是涉及到逻辑控制方面更不是其长处,然而 PLC 在这方面却是公认的最佳选择。随着 PLC 功能的扩充在许多 PLC 控制器中都扩充了 PID 控制功能,因此在逻辑控制与 PID 控制混合的应用场所中采用 PLC 控制是较为合理的,通过采用 PLC 来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的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测温度的技术指

6、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PLC 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控制问题。这也正是本课题所重点研究的内容。本文分别就聚合釜的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温度变送器的选型、PLC 配置、程序设计等几方面进行阐述。通过改造聚合釜的控制系统具有响应快、稳定性好、可靠性高,控制精度好等特点,对工业控制有现实意义。关键词: 聚合釜;传感器;PLC;PID 调节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目 录第 1 章 绪论.1第 2 章 课程设计的方案.32.1 概述.32.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3第 3 章 硬件设计.53.1 PLC 的选型和硬件配置.53.2 传感器的选择.63.3 变频器的参数

7、设置.7第 4 章 基于 PLC 温度控制系统软件设计.84.1 STEP 7 MICRO/WIN32 软件介绍.84.2 系统 PID 算法及流程图.84.2.1 PID 算法简介.84.2.2 PID 算法的数字化处理.94.3 I/O 分配.134.4 PLC 外部接线.14第 5 章 设计总结 .15参考文献 .16本科生课程设计(论文)第 1 章 绪论温度测量和控制对人类日常生活、工业生产、气象预报、物资仓储等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许多场合,及时准确获得目标的温度信息是十分重要的,近年来,温度测控领域发展迅速,并且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温度的测控芯片也相应的登上历史的舞台,能够在工业

8、、农业等各领域中广泛使用。随着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在工业生产中,温度、压力、流量和液位是四种最常见的过程变量。其中,温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变量。例如:在冶金工业、化工工业、电力工业、机械加工和食品加工等许多领域,都需要对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和锅炉的温度进行控制。对于不同生产情况和工艺要求下的温度控制,所采用的加热方式,燃料,控制方案也有所不同。例如冶金、机械、食品、化工等各类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各种加热炉、热处理炉、反应炉等;燃料有煤气、天然气、油、电等。温度控制系统的工艺过程复杂多变,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系统要求更为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控制理论。这方面的应用大多是基于单片机进行 PID

9、 控制,然而单片机控制的 DDC 系统软硬件设计较为复杂,特别是涉及到逻辑控制方面更不是其长处,PLC 在这方面却是公认的最佳选择。通过采用 PLC 来对它们进行控制不仅具有控制方便、简单和灵活性大的优点,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被测温度的技术指标,从而能够大大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因此,PLC 对温度的控制问题是一个工业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的控制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温度控制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精度、智能化、人性化的温度控制系统是国内外必然发展趋势。这也正是本课题所重点研究的内容。温度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研以及日常生活等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10、温度控制系统是人类供热、取暖的主要设备的驱动来源,它的出现迄今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期间,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对温度控制精度要求的不断提高,温度控制系统的控制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当前比较流行的温度控制系统有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基于 PLC 的温度控制系统,基于工控机(IPC)的温度控制系统,集散型温度控制系统(D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等。单片机的发展历史虽不长,但它凭着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大和可靠性高等特点,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单片机已经由开始的 4 位机发展到32 位机,其性能进一步得到改善。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工作精本科生

11、课程设计(论文)度高。但相对其他温度系统而言,单片机响应速度慢、中断源少,不利于在复杂的,高要求的系统中使用。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发展迅速,并在智能化、自适应、参数自整定等方面取得成果。日本、美国、德国、瑞典等技术领先的国家,都生产出了一批商品化的、性能优异的温度控制器及仪器仪表,并在各行业广泛应用。目前,国外温度控制系统及仪表正朝着高精度、智能化、小型化等方面快速发展。工控机(IPC)即工业用个人计算机。IPC 的性能可靠、软件丰富、价格低廉,应用日趋广泛。它能够适应多种工业恶劣环境,抗振动、抗高温、防灰尘,防电磁辐射。过去工业锅炉大多用人工结合常规仪表监控,一般较难达到满意的结果,原因是工业锅炉的燃烧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