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线施工技术简介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507302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894.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既有线施工技术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既有线施工技术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既有线施工技术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既有线施工技术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既有线施工技术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既有线施工技术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既有线施工技术简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铁路工程施工技术简介目录一、既有线施工说明1 、既有线施工概念界定2 、主要施工内容简介3 、施工等级划分4 、营业线施工程序二、既有线路改造施工1 、小半径曲线改造关键技术2 、区间线路拆铺道岔3 、区间线路升级改造(抬道、落道、更换道床和轨道)三、增建二线工程施工1 、既有涵洞接长和新建2 、路基帮填四、公路上跨或下穿工程施工1 、公跨铁施工2、大跨度下穿地道桥施工3、平改立工程主要施工过渡方案五、站场改造施工六、惯性事故安全防护措施2 一、既有线施工说明1、既有线施工概念界定1、直接或间接影响铁路行车安全、设备正常使用的施工;2、距离铁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设备

2、或设施外缘,向外延伸 20 米范围内的非爆破施工(依据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国务院第 430 号令)第十条规定, 综合考虑铁路既有线施工的特殊性,对非爆破施工作出了 20 米范围的规定);距离铁路行车线路中心200 米范围内的爆破施工(主要指松动爆破、控制爆破和一般性爆破施工,参照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册) (TB10401.1-2003)第 5.2.3条制定);距离铁路行车线路中心200 米以外的特殊施工(主要指特殊爆破和超药量爆破施工,行车设备安全和人员撤离的安全距离大于200 米的爆破施工, 曾经发生过 400m以外的爆破飞石破坏铁路行车设施)。3、由施工企业承担的铁路更新改造、

3、大修施工(不包含铁路设备维修单位日常维修和大、中修)。4、非铁路工程项目上跨、下穿铁路施工。2 、主要施工内容简介1、按点线分点,指车站;线,指区间。任何一个铁路工程一般都可以简单理解为点和线的结合物。车站的施工一般有: 增加或减少股道, 拆除或插铺道岔, 线路引入,车站升级(股道延长或设备提高) ,信联闭改造,电气化改造,大3 型换梁,上跨或下穿结构物施工。区间施工一般有:新增二线,新增二线与既有线换边,小半径曲线改造,线路升级,区间拆铺道岔,线路拨移,大型换梁,上跨或下穿结构物施工。2、按专业分路基加宽,桥涵顶进,桥涵架空开挖,上跨桥梁及构筑物,邻线桥及并行桥,既有涵洞接长及扩孔,既有桥加

4、固及换梁(1)线路及站场设备技术改造,增建双线、新线引入、电气化改造等施工。(2)跨越、穿越线路、站场,架设、铺设桥梁、人行过道、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油气管线等设施的施工。(3)在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架设、铺设管道、渡槽和电力线路、通信线路、油气管线等设施的施工。(4)在规定的安全区域内实施爆破作业,在线路隐蔽工程(含通信、信号、电力电缆径路)上作业,影响路基稳定的各种施工。(5)在信号、联锁、闭塞、CTC/TDCS 、列控、通信等行车设备上的大中修施工作业。(6)线路大中修,路基、桥隧大修及大型养路机械施工作业,接触网大修作业。3、施工等级划分4 营业线施工等级分为三级。1级施工(1

5、)繁忙干线封锁5 小时及以上、干线封锁6 小时及以上或繁忙干线和干线影响信联闭8 小时及以上的大型站场改造、新线引入、信联闭改造、电气化改造施工。(2)繁忙干线和干线封锁2 小时及以上的大型上跨铁路结构物施工。2级施工(1)繁忙干线封锁正线3 小时及以上,影响全站(全场)信联闭4小时及以上的施工。(2)干线封锁正线4 小时及以上,影响全站(全场)信联闭6 小时及以上的施工。(3)繁忙干线和干线封锁2 小时以内的大型上跨铁路结构物施工。3级施工除级、级施工以外的各类施工。4 、营业线施工程序1分析施工任务,确定施工方案;2. 确定施工等级 (项目开工前,施工单位应对危险源、危害因素进行辨识、排查

6、,并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 ;5 3. 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4. 施工许可及安全协议施工许可(1)铁路既有线工程,必须由取得“铁路施工企业资质”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施工企业承担施工。(2)施工单位开工前,必须向建设管理单位提交开工报告。开工报告未批准不得开工。开工报告执行建设管理单位的规定。(3)非铁路工程项目,进入铁路既有线范围内施工,必须经铁路管理局许可。未获得许可,严禁施工。安全协议(1)施工单位在既有线范围内施工,开工前,必须与铁路设备管理单位和行车组织单位分别签订施工安全协议。(2)施工安全协议书必须由施工单位上报铁路局主管业务处和安全监察室审查。经审查

7、同意后,施工单位报铁路建设管理部门、监理单位备案。5. 进场要求及开工条件1. 进场要求(1)配备的施工项目经理、副经理,安全、技术、质量等主要负责人,必须经过铁道部(或铁路局)既有线施工安全培训。施工安全员、防护员、爆破员、带班人员和工班长必须经过铁路局有关部门培训。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不得担任上述工作。要点指挥人员应由具有既有线施工要点经验、经历,遇事处理果断,胜任施工组织指挥的人员担任。(2)施工单位必须对劳务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和法制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6 (3)参加施工的劳务人员必须由具有带班资格的正式职工带领。劳务人员不得单独上道作业,不得担任爆破员、防护员及带班人员,不得单独

8、使用各类作业车辆。2. 开工条件(1)安全生产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已建立。(2)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已到岗。(3)主要管理及作业人员 (项目经理、 项目总工、安全员、 防护员、爆破员、带班人员)经铁路相关部门安全培训合格,已获取培训证。(4)特种作业人员已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5)参加施工的其他人员(含劳务人员)均已接受铁路既有线施工安全教育,有培训记录。(6)危险因素、危险源已辩识清楚,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技术方案、施工安全技术措施、行车及施工安全风险控制计划及应急预案已经审查批准。(7)已分别与行车、设备管理单位签订施工安全协议书。6. 施工计划编报1. 施工计划审批营业线要点施工计划内

9、容包括作业项目、日期、封锁(慢行)起止时间、地点、影响范围及运行限制和配合单位等。应于每月 10日前将次月营业线施工计划上报铁路局主管业务处进行审查,经批准并公布后,纳入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不得随意变更和取消。月度施工计划必须抄送施工配合单位。提报的月度施工计划应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施工项目、作业内容、地点和时间、影响范围、施工方案及验收安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7 织及负责人、施工安全和质量的保证措施及防护办法、列车运行条件)、施工安全协议书等基本内容。装卸路料、轨道车运行应纳入月度施工计划,未纳入月度施工计划的临时区间装卸路料计划,项目部应提前3 天报铁路局主管业务处,主管业务处同意后,

10、应提前2 天向调度所提出计划,由调度所协调安排施工。并同时书面通知设备安全及运输组织监护单位领导。2. 施工计划的实施施工计划下达后,施工单位应对施工内容进行核对,发现问题应及时与铁路局运输部门联系,予以纠正。封锁(慢行)要点施工前三天,项目分部必须以传真电报形式上报项目部调度,项目部同时向中铁七局调度上报。电报内容应注明施工项目、要点时间、作业内容、劳力情况、项目负责人及包保领导、配合单位及人员、安全措施、施工等级和点前准备情况等。施工单位应根据铁路局月度施工计划文件安排,在正式施工 72 小时前,向设备管理单位发出施工配合通知书,明确施工地点、时间、影响范围等。通知设备管理单位派员到现场进

11、行施工安全监督,并同时将施工配合通知书抄送监理、建设单位及项目部等。施工单位要在施工现场设置配合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安全监督人员签到站和签到薄,并有专人负责。对设备管理单位安全监督人员的上岗、离岗及施工中提出的问题进行签到和登记,设备管理单位人员未办理签认手续时严禁施工,设备管理单位人员未到场必须取消施工。登记要点工作由项目分部施工驻站联络员负责。施工当日,施工驻站联络员必须提前1 小时到岗,与车站值班员对内容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在车站行车设备施工登记簿 (铁办, 2005? 133 号文附件 2 运统46)上签认登记。8 施工负责人必须在接到调度命令、确认施工起止时间、按规定设好防护后,方可开

12、工,严禁擅自动工、超前准备和超范围施工。施工作业完成后,项目分部经理(或指定人员)要与设备单位共同检查线路,确认达到放行列车条件后,共同办理开通登记,并经车站值班员签认后,由车站值班员报告列车调度员开通线路。7. 验收与交接营业线基建、更新改造项目正线插铺道岔、拆除道岔、更换钢轨、更换轨枕、更换道床、无缝线路应力放散、钢轨焊接、既有线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改造迁移、信号设备改造迁移等封锁要点施工,开通24 小时内由施工单位、设备管理共管。开通24 小时后设备管理单位接管。开通后施工、设备管理单位共管期间,施工单位要及时检查整修;设备管理、使用单位要密切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和安全把关,必要时参与整修(

13、设备管理、使用单位参与检查整修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按规定支付) ,开通后行车组织部门应按整修单位的申请安排整修封锁点,以便整修单位及时整修,使其尽快达到规定的允许行车速度。二、既有线路改造施工1、小半径曲线改造关键技术(一)简介:小半径曲线线路约束着铁路提速改造的发展,如何优质地改造小半径曲线,通过改造既有线设备的质量和运营能力, 确保改造后的行车速度和安全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此处的半径大小存在相对的概念)。9 要点拨接点外预铺线路要点拨接既有线新建线路(二)主要施工步骤:(1)点外预铺线路一般线路拨距在2.6m(一个混凝土枕宽)以上的线路需要在点外提前预铺成型。如果最大拨距在2.6m以内,可以

14、省去本步。(2)对既有无缝线路进行应力放散对无缝线路需要在拨接前提前进行应力放散,必要时进行换轨。换轨施工是将应力放散后的曲线长轨换铺为标准轨, 是无缝线路小半径曲线改造施工中的重点。配轨设计应以改造后的曲线参数为依据。临时连接钢轨的长度根据现场配轨实际情况测量、计算确定。施工前将标准轨按配轨摆设在长轨外侧, 丈量标准轨长 , 留足轨缝 , 核算临时连接钢轨实长。临时连接钢轨可利用应力放散时锯下的长轨锯轨, 并多锯10 20mm, 方便换轨时连接。换轨施工前将钢轨预铺在长轨外侧0.4m 处, 每4 5根联成轨条 , 根据计算曲线内外轨条缩短量, 曲线外侧轨条端部留出空头 , 曲线内侧轨条搭接

15、, 留出搭头 , 使轨条在拨入后能基本到位。线路封锁时间一般为 100180min之间, 按照一般线路的换轨程序, 在封锁时间内完成换轨工作。10 (3)要点拨接线路按照拨接前后的曲线要素和预铺线路的长度,理论计算处拨接口的位置,用锯轨器锯断既有线路轨条。上足劳力,两端同时向预铺线路拨接就位。为确保拨接后能够准确对位,可以对拨接前的轨道适当留长,在拨接对位后再次精确切割。对位准确后,进行钢轨钻眼和连接。线路合龙口拨移时,曲线时,可通过合拢口前后线路的上挑或下压驱使合拢口尽快合拢连接;直线时,当轨端穿袖时采用上挑或下压一端线路驱使轨端拉开后合拢,当轨端间距离较大时,应及时安排调整相邻段轨缝(拉轨

16、器或人工撞轨)使合拢口间距离缩小达到联接。(4)线路整道和开通线路线路拨接完毕且连通后,先用小型捣固机进行捣固,基本成型后,应及时将等在旁边的机械捣固机进行捣固、稳定。由施工单位和设备管理单位以及建设管理单位现场确认线路可以开通开通时开通线路。(5)限速条件点前1h,施工范围限速 45Km/h ,开通后 4小时限速 45Km/h其中第一列(禁止客车通行)限速25Km/h,第5小时至第 2天天窗结束前限速60Km/h ,以后恢复正常。(6)时间保证措施90 分钟封锁点拨道长度不宜长于100 米,120分钟长度不宜长于150米,180 分钟封锁点不宜长于200米;调整线间距设置的反向曲线必须设定限制行车速度按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进行计算确定曲线半径、夹直线长11 度、最小曲线长度。(7)拔道连接既有线轨道的质量控制及防范措施a 先测定拨接段轨道中线和接轨点位置,并据此确定龙口位置, 准备好龙口轨。b 拨接段预铺道岔的道床应夯压密实,碴面应略低于既有轨道枕底,补充道碴宜摊铺在两侧。c 封锁施工前,既有轨道拨动段扒出枕盒内和拨动方向枕端应保留不少于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