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溶液第讲相平衡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07021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分子溶液第讲相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分子溶液第讲相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分子溶液第讲相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分子溶液第讲相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分子溶液第讲相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分子溶液第讲相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分子溶液第讲相平衡(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高分子溶液相平衡 Phase equilibrium of polymer solution13.3 相平衡o渗透平衡o交联聚合物的溶胀平衡o高分子溶液的相分离o高分子共混物的相分离23.3.1 渗透平衡Semipermeable membrane 半透膜p solutionsolvent渗透压3在恒温的条件下, 压力的微小变化引起的溶液化学位 的变化如下:达到渗透平衡时, 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与纯溶剂的化学位相 等 (因为压力使溶液中溶剂的化学位增加)纯溶剂4Flory-Huggins晶格模型理论结果:56第二、第三 Virial系数7Discussion 1c(1) 从纵轴的截距可求聚

2、合 物的相对分子质量(2) 从直线的斜率可计算第 二维利系数C很小时8Discussion 2The second Virial coefficientA2与c1相似,也是高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反映,但A2可以直接从实验中得到。它们都与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有密切关系。9 溶剂良溶剂A2 = 0A2 0线团扩张无扰线团劣溶剂A2 0线团扩张劣溶剂A2 TC时当c1 = c1C 或 T = TC时当c1 c1C 或 T c1C 或 T TC时当c1 = c1C 或 T = TC时当c1 c1C 或 T TC时如果xAxB, 图形将出 现不对称的情况, 但讨 论结果不变双节线 Binodal

3、curve旋节线 Spinodal curve21One phaseStable regionTwo phase Non-stable region 非稳定区域 Metastable region双节线旋节线jA or jBc1DGM or T orCritical point亚稳22在临界点 (Critical Point)时:(1) 双节线的导数为0(2) 旋节线的导数为023增容的方法(1) 原位增容Nylon/PPMAH grafted into PP(2) 加入第三组分PS/PMMA嵌段共聚 PS-b-PMMAPS/Nylon接枝共聚 PS-g-PEOPE/PPEPR24PPO/SE

4、BS-g-MAH合金旋节线机理聚苯醚/接枝马来酸酐双连续相 网状结构PPO/SEBS-g-MAH=85/15时冲击强度从70J/M( 纯PPO)增加到1000J/M25PVC/CPE合金的相态结构成核生长机理海岛结构PVC/CPE=85/15时冲击强度从60J/M(纯PVC) 提高到500J/M263.4 聚合物的浓溶液o增塑 PlasticizationnPVC adds DOP (Dioctyl phthalate) 邻苯 二甲酸二辛酯o溶液纺丝 Solvent Spinningn熔融纺丝 Melt spinningn溶液纺丝 Solvent spinningo凝胶 Gel and 冻胶

5、Gelation27高聚物的增塑 Plasticization增塑剂Plasticizer: 添加到线形高聚物中使其塑性增 加的物质聚合物增塑剂聚氯乙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磷酸三甲酚酯硝酸纤维素樟脑,DBP,蓖麻油醋酸纤维素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磷酸三苯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DBP天然橡胶矿物油,煤焦油28增塑剂的选择o互溶性n一般要求增塑剂是高聚物的良溶剂。o有效性n由于增塑剂的加入,一方面提高了产品的弹性、 耐寒性和抗冲击性,另一方面却降低了它的硬度 、耐热性和抗张强度。o耐久性n为了使产品的性能在长期使用下保持不变,就要 求增塑剂稳定地保存在制品中。29内增塑与外增塑o外增塑: 即外加增塑剂的方法o内增塑: 对某些结晶性高聚物或强极性高分子,采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增塑,即在高分子链上 引入其它取代基或短的链段,使结晶破坏,分 子链变柔,易于活动,这种方法称为内增塑。( 共聚作用)30本章总结o高分子的溶解n溶度参数与溶剂的选择原则o高分子溶液的热力学性质n混合熵、热、自由能及化学位nc1, A2, 及u的值与高分子在溶液中的形态o相平衡n渗透平衡n相分离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