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理想中的共产主义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06970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0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讲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理想中的共产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六讲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理想中的共产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六讲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理想中的共产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六讲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理想中的共产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六讲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理想中的共产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讲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理想中的共产主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讲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理想中的共产主义(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讲 实践中的社会主义与 理想中的共产主义主讲人 崔桂田一、实践中的社会主义n马恩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n列宁的社会主义探索n斯大林的社会主义模式n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社会主义”n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深化n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与长期艰巨性(一)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历史飞跃n第一次飞跃: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n第二次飞跃:社会主义由理论到一国实践的飞 跃。n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由一国到多国的发展。n第四次飞跃:社会主义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 的发展。(二)马恩社会主义的科学设想1、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2、生产资料社会所有。 3、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4、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没有

2、商品和货币。 5、国家开始消亡。 6、社会成员将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三)列宁的社会主义实践n一国胜利说: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革命胜利n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n新经济政策:对社会主义的根本看法改变了n政治遗嘱:社会主义建设的若干设想1、列宁的“一国胜利说”1915年列宁写了论欧洲联邦口号提出“经济政治发经济政治发 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 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 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 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1916年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

3、又做了阐述。分析 了社会主义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胜利的条件:A资 本主义发展不平衡性的加剧;B社会矛盾尖锐;C资产 阶级的性质不能进行资革命;D无产阶级迅速发展壮大 且有无政党领导。(1)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 的论断是以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 律为依据的。(2)列宁着重分析了社会主义 可以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条件。( 3)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俄国可以在先进国家 的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前首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 胜利。(4)俄国无产阶级不仅能够取得革命 胜利,而且可以在一国范围内开展社会主义建 设。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的背景:第一,1918年4月俄与

4、德国签定布列斯特和 约。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了。列宁 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中提出管理俄国 ,提高劳动生产率。第二,1918春,1920底,帝国主义武装干涉 ,国内战争迫使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战时共产主义的主要内容粮食贸易垄断制,禁止私人买卖粮食, 宣布实行余粮收集制。货币存入银行, 城市实行消费品定额分配,取消商品和 货币流通。一切企业收归国有。实行普 遍义务劳动制等等。3、新经济政策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一定范围 内恢复贸易自由;退还部分小企业;实 行租借制,租让制;国营企业实行记件 工资和奖金制;充分利用外国资本主义 和技术来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 4、建设社会主义

5、的设想(1)要客观地估计向社会主义过度的复杂 性和发展的阶段性问题。1921年10月讲话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 育局的任务提出俄共曾经犯过的错误 。 (2)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经济“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 看法根本改变了从前我们是把重心 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 夺取政权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 转到和平组织文化工作上面去了。 ” 第一,方法要转变。第二,分配上反对平均主义,实行按劳分配, 实施奖金制度。第三,要善待科学家。(3)关于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利用商品经济引导小生产走向大工业,走 向社会主义经济。“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商业正是我们无产阶级国家政权、

6、 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我们居于领导地位的共产党必须全力抓 住的环节住的环节。” 。(4)通过合作制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合作制是吸引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的最好途径。合作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其性质和发 展方向是不同的。(5)正确看待和利用资本主义十月革命前,列宁在大难临头出路 何在?中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 是社会主义最完善的物质准备,是社会 主义的入口。十月革命后, 列宁认为国家资本主 义比小生产进步“不经过国家资本主义不经过国家资本主义 和社会主义所共有的东西,就不能从俄和社会主义所共有的东西,就不能从俄 国现实的经济情况前进一步国现实的经济情况前进一步。” 论粮食税“我们应该

7、我们应该利用利用资本主义(资本主义( 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特别是要把它引导到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上去 )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 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权+ +普鲁士铁路管理制度普鲁士铁路管理制度+ +美国技术美国技术 和托拉斯组织和托拉斯组织+ +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总和总和= =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6)有步骤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反 对官僚主义 十月革命前,“不实行充分的民主,社会主义不实行充分的民主,社会主义 就不能

8、胜利就不能胜利”。十月革命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有一个 过程。逝世前提出两个任务:一是改革国家机 关,发动群众参加管理,反对官僚主义。二是 进行文化建设,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7)加强执政党的建设,改善党的领导第一,坚持党的领导,正确处理党群关系。“ 最大最严重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最大最严重的危险之一,就是脱离群众,就是 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没有先锋队往前跑得太远,没有保持排面整齐保持排面整齐 ,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极大多数工农群,没有同全体劳动大军,即同极大多数工农群 众保持牢固的联系众保持牢固的联系。第二,强调党内民主,集体领导,年会制。第三,从严治党,党政分开。“必须十分

9、明 确地划分党和苏维埃政权的职责;提高苏维埃 工作人员和苏维埃机关的责任心和独立负责精 神,党的任务则是对所有国家机关的工作进行 总的领导,不是象目前那样进行过分频繁的, 不正常的,往往是琐碎的干预。” (四)斯大林模式1、发展战略特征: (1)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 (2)以重工业为固定的发展重点 (3)以粗放发展为主实现经济增长2、经济特征(1)所有制的高度国有化 (2)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 (3)经济管理高度集中化(五)当代社会主义国家的“特色社会主义 ”n中国特色社会主义n越南定向社会主义n老挝过渡时期社会主义n朝鲜式社会主义n古巴特色社会主义(六)对社会基本特征的认识深化n

10、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 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n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 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n实行按劳分配的制度n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发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 文明。n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n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七)社会主义发展的多样性与长期艰巨 性1、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1)社会主义建设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基 础上进行的。(2)社会主义社会深受封 建主义的不良影响。(3)社会主义处在 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中。(4)社会主 义建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借鉴。(5)社 会主义革命和建

11、设是人类历史上一场崭 新的革命,任务艰巨,使命远大。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 社会主义革命方式和手段的多样性。(2 )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的多样性。(3)社 会主义发展进程的差异性。二、理想中的共产主义n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n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和途径n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社会n实现理想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一)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1、人的全面发展 (1)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需要具有丰 富性和多面性,人除物质需要外,更多的是在 社会关系方面和精神生活方面。(2)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能力是人的 本质力量的体现,包括体力、智力,从事物质 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道德

12、 修养能力和审美能力等。( 3)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个人的 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的素质、品格 、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 总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的个性在 各方面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4)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离不 开他的社会环境和社会交往,要不断打破地域 和民族的界限,进行经济、政治、法律、道德 、文化、情感等方面的广泛交往,实现经济、 政治、文化的全球化。2、人的自由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指人自觉自愿地发展自己 的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1)从为生计而劳动中解放出来。(2 )从阶级剥削、阶级压迫中解放出来。 (3)从各种错误观念、偏见、成见中解

13、放出来。3、人的充分发展人的充分发展是从程度上来讲人的发展 的,人的才能和能力的发展总有个程度 的问题,人总是向着更高的程度来发展 自己。(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条件和 途径1、生产力高度发展是实现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的物质基础。2、消灭私有制和旧式分工是实现人的 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3、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人的自 由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4、重视精神产品的生产是实现人的自 由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5、扬弃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的对立是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现实条件。(三)人类解放与共产主义社会1、人类解放的含义(1)从自然界动物式的生存条件中最终 解放出来,成为自然界真正自觉的主人 。(2)

14、从社会关系中的剥削、压迫、统治 中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社会的主人。(3)在行动上从各种盲目的必然性中解 放出来,成为自己支配自己本身的主人 。2、广义的共产主义(1)共产主义是一种关于无产阶级和全 人类解放的科学的思想体系和学说。(2)共产主义是同资本主义制度对立 的,人们最理想、最进步的社会制度。(3)共产主义是一种实现人类解放、 通向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历史过程和实 践运动。3、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n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n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 提高。n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 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4、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 程(1)实现共产主

15、义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2)实现共产主义将是一个前进性和 曲折性的统一。(3)实现共产主义将是一个不断探索 的创造性过程。(四)实现理想中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1、政党的含义和功能:政党是代表一 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有独立的 纲领、路线、策略,为参与或掌握政权 而斗争的政治组织。政党是进行阶级斗 争的有力工具。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特点:(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 义而奋斗的党。(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4)马克思主 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 的团结统一的党。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建设(1)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 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2)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保证党与时代发 展同步伐;保证党与人民群众共命运;保证党 的工作始终符合实际和社会发展规律;保证党 始终引领社会发展进步;保证党始终具有蓬勃 生机和旺盛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