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7506226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5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第一节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一、种子标准化(一)种子标准化的概念n 品种标准化n 种子质量标准化(二)种子标准化的内容n 优良品种标准n 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n 种子质量分级标准n 种子检验规程n 种子包装、运输、贮藏标准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n 1984年、1996年、1999年标准:种子级别常规种不分级,杂交种分一、二级n 2008年标准(禾谷类、纤维类、油料类):种子级别只分原种和大田用种13项新修订农作物种子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 已于2011年1月14日正式公布 序标标准号标标准名称代替标标准号实实施日 期 1GB4404.2-2010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2、类GB4404.2-1996 GB4404.3- 19992012-01 -012GB4404.3-2010粮食作物种子 第3部分:荞荞麦GB4404.4-19992012-01 -01 3GB4404.4-2010粮食作物种子 第4部分:燕麦GB4404.5-19992012-01 -01 4GB 19173-2010桑树树种子和苗木GB 19173-20032012-01 -01 5GB 19174-2010猕猕猴桃苗木GB 19174-20032012-01 -016GB 19175-2010桃苗木GB 19175- 20032012- 01-01 7GB 19176-2010糖用甜菜种

3、子GB 19176- 20032012- 01-01 8GB 16715.1- 2010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 类类GB4862-1984 GB/T 16715.1- 19962012- 01-019GB 16715.2- 2010瓜菜作物种子 第2部分:白 菜类类GB 16715.2- 19992012- 01-0110GB 16715.3- 2010瓜菜作物种子 第3部分:茄 果类类GB 16715.3- 19992012- 01-01 11GB 16715.4- 2010瓜菜作物种子 第4部分:甘 蓝类蓝类GB 16715.4- 19992012- 01-01 12GB 16715.

4、5- 2010瓜菜作物种子 第5部分:绿绿 叶菜类类GB 16715.5- 19992012- 01-01 13GB 8080-2010绿绿肥种子GB/T 8080- 19872012- 01-01第二节 种子质量检验一、种子质量检验构成指标二、种子检验的作用三、种子检验的程序第三节 种子认证一、种子认证概述二、种子认证方案三、种子认证程序第四节 品种混杂退化及其控制一、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及表现 n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新品种在推广过程中,纯度下降、种性变劣的现象。 n 典型性下降是品种混杂退化的最主要表现。n 产量和品质下降是混杂退化的最主要危害。 品种混杂与退化的区别与联系 u品种混杂是指一个

5、品种中混进了其他品种甚至是不同作物的植株或种子,或上一代发生了天然杂交,导致后代群体出现变异类型的现象。 u品种退化是指品种某些经济性状变劣的现象,即品种的生活力降低,抗逆性减退,产量和品质下降。 u混杂容易引起退化并加速退化,退化又必然表现混杂。即混杂是退化的原因,退化是混杂的结果。 二、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1.机械混杂l 在种子工作的各个环节中,由于条件限制或人为疏忽,导致异品种种子混入的现象称机械混杂。l 机械混杂是造成品种混杂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当前生产上普遍存在的现象。2.生物学混杂 (天然杂交)l 由于隔离条件以及去杂去劣不及时、不严格、不彻底,造成异品种花粉传入导致天然杂交,使

6、品种纯度和种性降低的现象称为生物学混杂。l 各种作物都可能发生生物学混杂,但在异交和常异交作物上比较普遍且严重。发生生物学混杂后可能导致性状分离,因而出现各种类型变异株。3.不正确的选择4.剩余分离和基因突变 5.不良的生态条件与栽培技术三、品种防杂保纯的措施 严格管理,防止机械混杂l 合理轮作l 把好种子接收发放关l 把好播种关l 严把收获脱离关2. 严格隔离,防止生物学混杂l 合理隔离l 严格去杂3. 定期更新和采用四级种子生产程序n 每隔一定年限(34年)用原种更新繁殖区用种是防止品种混杂退化的最有效措施n 通常采用原种“一年生产,多年贮藏,分年使用”的方法n 四级种子生产程序:育种者种子原原种原种良种4. 严格执行种子生产技术规程5. 改善环境条件与栽培技术第五节 提高种子质量的措施一、提高种子净度的措施二、降低种子含水量的措施u自然干燥u人工机械干燥三、保持种子健康度的措施四、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活力的措施u合理调节养分u选择适宜的地理环境和生产季节u及时防治穗部病害u及时收获,快速脱水,分手分藏u种子活力的保持u种子活力的恢复和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