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公交公司国家“公交都市”示范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505946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5.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公交公司国家“公交都市”示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济南公交公司国家“公交都市”示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济南公交公司国家“公交都市”示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公交公司国家“公交都市”示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公交公司国家“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建设内容编号工程名称主要内容1 轨 道 交 通 推 进工程推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建设。尽快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工程,研究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多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2 以 公 共 交 通 为导 向 的路 网 工程营造和完善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路网工程。在当前基础路网基本成形的情况下,加快城市主次干路的改造,提升支路以下等级道路的功能,完善和优化道路网络的重要节点,加强路网“微循环”建设,改善公交运行道路条件,为公交线网拓展创造条件。3 快 速 公交 实 施工程拓展快速公交(BRT)网络。在济南现有的“二横三纵”网络的基础上,形成“五横七纵”近 2

2、00 公里的快速公交(BRT)网络快速公交建设因地制宜采用多种建设模式。在市区高架路桥下采用“中央专用道 +岛式站台”的模式,建设中央专用道、中央岛式站台,实现同站台双向免费换乘;在市区主要客流走廊采用“中央(或路侧)专用道+侧式(或中央)站台”的模式,走廊内的公交线路全部进入专用道运行,实现同台同向免费(或折扣)换乘。完善配套设施,在快速公交走廊配套建设立体行人过街设施。4 常 规 公交 拓 展工程公交线网优化。在快速公交(BRT)网络建设的基础上,加快常规公交系统建设,逐步优化网络结构、调整现有线路,构建基于济南市居民出行需求而设计的干线、普线、支线相结合的公交网络。拓展公交服务领域。根据

3、地域性的不同,采取灵活的运营方式,在具备公交车辆通行条件的支路及小区道路,开辟支线公交、小区公交等多种形式的公交线路。开辟连接旅游景点的旅游公交线路;对大型企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开通通勤班车;在大型居住区,开通灵活的“社区摆渡车”,连接社区内部与公交站点,方便居民出行。推进城乡一体化公交建设。建设公交、农村客运换乘点,实现城市公交网和农村客运网之间的“村-镇、镇 -镇、城 -镇”三级网络无缝衔接;稳步推进农村客运的国有化和公交化改造,统筹公共交通资源,统筹线路规划与运营管理。探索区域性公交线路的建立。5 公 交 专用 道 建设工程加快公交专用道建设。在近200 公里快速公交(BRT)专用道的基础

4、上,建设常规公交“全时段”公交专用道和“分时段”(7:00-9:00 ;16:00-19:00)公交专用道,专用道总里程达到300 余公里,力争达到400 公里,保障公交路权优先,确保公共汽、电车在高峰期平均运营时速达到20 公里。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在公交专用道,建设固定+移动监控点,抓拍违章占用专用道的车辆,并加大对违章占用专用道的查处力度。至2015 年,完成市区内公交专用道监控设备的安装。6 基 础 设施 配 套工程城市交通枢纽系统建设。在火车站、 长途客运站和航空港等重要交通换乘点,以及其他大型城市综合体周边逐步建设不同模式的综合换乘枢纽,形成完善的换乘枢纽体系,实现公共交通及其他交

5、通方式之间的便捷换乘。公交场站建设。大力建设港湾式停靠站及公交换乘站,完善站台配套设施,逐步建设路侧封闭式公交站台,实现站台售票、水平登乘。构建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建立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对交通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在城市交通综合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建成集智能调度、运营监控和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公共交通智能调度和控制中心。7 智 能 交 通 发 展工程建设交通信息公众服务系统。建设车载信息发布、公众信息查询、服务热线等系统,提供便捷实用的公共交通信息服务以及个性化的交通信息定制服务,满足社会公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提高公众信息服务满意度。

6、建设公共交通物联网系统。建设公共交通物联网。形成车辆、站点、调度及配套网络的互动管理模式。形成实时数据采集、分析、报警、调度为一体的公共交通物联网系统。实施交叉口公交信号优先。优化交通信号配时,在快速公交(BRT)走廊沿线交叉口建设快速公交信号优先系统,减少交叉口延误时间,提高快速公交运行效率。智能 IC 卡广泛应用。 建成城市公共交通IC 管理和信息交换中心,在公交 IC卡的基础上,推行“交通一卡通”,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卡多用的服务平台,至 2015 年 IC 卡发行量力争达到500 万张。8 车 辆 装备 更 新工程优化公交车辆结构。提高公交运力供给能力,加大低地板、低入口、大容量车辆和空调

7、车的配置比例, 每年新购 1000 辆公交车(含新能源车辆200 辆) 。至 2015 年末,公交车保有量达到8000 辆左右,万人公交车保有量达到18标台以上,新能源公交车所占比例达到5%以上。应用公交车辆新技术。研究混合动力、纯电动、LNG、生物柴油等车辆新技术,推广应用新能源及LNG 公交车, 同时配套建设电动公交车充电站、LNG加气母站及子站。在发展新能源及LNG 公交车的基础上,对在用公交车实施 LNG 改造,降低车辆排放。低碳减排专项行动。加强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共采购新能源车1000 辆,预计年碳减排量27600 吨 。建设快速公交 (BRT)电车网络, 购置铰接式新能源电车,实

8、现部分快速公交车辆零排放。将高架路桥下运行的快速公交车辆全部更换为铰接式新能源电车,预计市区年碳减排量2130 吨。9 步 行 与 自 行 车系 统 改善工程改善慢行交通环境。完善步行与自行车系统,规划建设立体行人过街设施、步行专用道、自行车专用道、自行车存放处等,改善慢行交通环境,鼓励发展慢行交通系统。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加快公交主要客流走廊首末站、集散站、大型社区和活动中心、学校、景区等与自行车交通方式的接驳换乘,发展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为城市公交饲喂客流,扩展公交的服务范围。初步规划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网点1000 处,配备公共自行车5 万辆。10 出 租 汽车 提 升工程完善出租车调度中心管理系统。建设完善出租车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发展电话叫车、网络叫车服务,延伸96576 热线服务功能,完成行业视频会议中心和企业分中心建设,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空驶率。优化车辆结构。大力推进出租车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在CNG/汽油双燃料汽车的基础上试运行新能源车辆,全面调整车辆结构,建设低碳出租车行业。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服务区和站点管理区。利用现有场站资源,规划建设大型综合服务区和站点管理区,建设加气站及相关配套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