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498083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58 大小:3.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农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山东农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山东农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山东农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山东农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农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农行中间业务发展战略研究(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1 中间业务的概念2 1 1 中间业务的定义第二章中间业务概述中间业务是社会经济和信用关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商业银行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与资产业务、负债业务构成商业银行的三大基本业务。关于中间业务的定义,金融界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目前,对中间业务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中间业务的英文为“I n t e r m e d i a r yB u s i n e s s ,意为居间的、中介的或代理的业务,因此,中间业务也可称为“中介业务“ 、“代理业务。盯3 一般认为,中间业务是指银行不运用或较少运用自己的资财,以中间人身份替客户办理收复和其它委托事项,提供各类金融并

2、收取手续费的业务,这也是我国传统意义的中间业务。2 、在国外,由于中间业务主要是以提供金融服务,收取手续费为主,故又称其为“服务收费业务“ 。3 、巴塞尔委员会将中间业务表述为表外业务,表外业务又分两种,即狭义的表外业务与广义的表外业务。狭义的表外业务只不在资产负债表内反映,不涉及资产负债表内资金的变动,但在一定条件下会转变为资产负债业务的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主要包括贷款担保、担保、金融衍生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四大类。广义的表外业务除包含狭义的表外业务以外,还包括金融服务类业务,主要有支付结算服务、信托咨询服务、经纪代理服务等。呻1根据我国近年来中间业务发展情况,本文所探讨的中间业务并非我国

3、传统意义的中间业务,也并非巴塞尔协议定义的狭义表外业务,而是巴塞尔协议定义的广义的表外业务的范畴,即包括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业务和金融服务类业务,这种定义也比较符合我国银行业当前中间业务发展实际。1 0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1 2 中间业务的主要特点一、中间业务的一般特点办理中间业务时,商业银行一般不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出现。因此,中间业务体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一) 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通常不运用或不直接运用自己的资金。比如常见的结算业务,结算原则里有一条规定,就是“银行不垫款”,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在办理结算这类中间业务时不运用自己的资金。如果在结算中垫了

4、款,那就不再是中间业务,而成了资产业务了。( 二) 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的资金。商业银行在办理中间业务时通常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的资金。仍以我们熟悉的结算业务来说,银行办理结算在本质上是需要占用客户的资金的,因为理论上一收一付银行并不能占用客户的资金,但在实践中,银行却常常由于办理结算业务而占用了客户的资金。例如先收后付的结算原则,使得银行间接占用了客户一笔相当可观的资金。随着结算技术手段的发展,这种情况逐渐减少。( 三) 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尤其是在办理信用性中间业务( 如承兑、承诺、有价证券委托买卖等) 时,是以接受客户委托的方式开展业务的。也就是说,在

5、相当多的情况下,中间业务是一种委托业务,而不是一种自营业务。( 四) 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取收益。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时通常以收取手续费的形式获取收益,这也是中间业务的一个重要特征。因为不是直接作为信用活动的一方,所以就无法以利差的形式获得收益,而只能以手续费的形式获得收益。二、近年来中间业务的特点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不断变化,以及各国政府对本国金融监管制度的放松,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通信网络技术在商业银行领域的应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内容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特点也发生了变化:( 一) 由不占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向占用客户资金转化。商业银行办理中间业务时,一般不用或不直接占用客户资金。但

6、有时在办理一些中间业务时,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也可以暂时占用客户的委托资金。例如客户办理信用证业务,需要向银行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再如,银行在办理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时,客户也要交纳一定的保证金,这实际上银行占用了客户的资金。使得银行资产负债表的数额因这些业务的存在而发生了变化。由此,推动资产负债业务的发展,形成中间业务与资产负债业务互动趋势。( 二) 由不运用自己的资金向商业银行垫付资金转化。现代商业银行在办理某些中间业务时,或多或少要垫付一定的资金。例如,代理融通业务,其性质虽然是一种代理业务,但银行在办理时却需要垫付一笔资金,且这种融资性中间业务还带有更多的信用业务的特征。( 三) 由接受客户

7、的委托向银行出售信用转化。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商业银行受客户委托办理出口押汇、信用证业务增多,而银行在办理这些中间业务时,形式上是委托业务,但实际上是银行出售自身信用的过程,与办理贷款等业务类似,银行向客户暂时让渡这笔无形资产,而客户必须为能在一定时期内使用这笔无形资产而付出一定的代价。( 四) 由单纯收取手续费向承担风险转化。随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种类增加,越来越多的中间业务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商业银行在办理各类担保、承诺业务时,商业银行就承担了到期客户无法履约的风险。( 五) 金融衍生品的交易纳入中间业务的范畴。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并不像传统的信用业务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那样

8、明确,而是间接地反映或不反映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也列入中间业务的范畴,使中间业务的含义更广。2 1 3 中间业务的分类我国常用的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分类方式主要是按照功能性质划分,主要包括以下的九大类:1 、支付结算类中问业务。支付结算类业务是指由商业银行为客户办理因债权债务关系引起的与货币支付、资金划拨有关的收费业务包括银行汇票、商业汇票、银行本票、支票及同城结算方式和异地结算方式。2 、银行卡业务。银行卡是由经授权的金融机构( 主要指商业银行) 向社会发行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3 、代理类中间业务。代理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接

9、受客户委托、代为办理客户指定的经济事务、提供金融服务并收取一定费用的业务。包括代理政策性银行业务、代理中国人民银行业务、代理商业银行业务、代收代付业务、代理证券业务、代理保险业务、代理其他银行卡收付业务等。4 、担保类中间业务。担保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客户债务清偿能力提供担保,承担客户违约风险的业务。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备用信用证、各类保函等。5 、承诺类中间业务。承诺类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前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信用的业务。主要指贷款承诺,包括可撤销承诺和不可撤销承诺两种。6 、交易类中间业务。交易类中间业务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需要,利用各

10、种金融工具进行的资金交易活动,主要包括金融衍生业务。主要种类为远期合约、金融期货、互换、期权等。7 、基金托管业务。基金托管业务是指有托管资格的商业银行接受基金管理公司委托,安全保管所托管的基金的全部资产,为所托管的基金办理基金资金清算款项划拨、会计核算、基金估值、监督管理人投资运作等。包括封闭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和其他基金的托管业务。8 、咨询顾问类业务。咨询顾问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依靠自身的信息、人才、信誉等方面的优势,收集和整理有关信息,并通过对这些信息以及银行和客户资金运动的记录和分析,形成系统的资料和方案,提供给客户,以满足其业务经营管理或发展需要的服务活

11、动。9 、其他类中间业务。其他类中间业务,包括保管箱业务以及其他不能归入以上八类的业务。叫2 2 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西方商业银行从2 0 世纪4 0 年代开始发展中间业务,进入8 0 年代后,随着金融改革的加剧,金融创新的加快,商业银行为了控制金融风险、拓展银行生存空间,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始将中间业务作为银行的主业进行大力发展,使该业务迅猛发展,现已成为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据国际清算银行1 9 9 9 年发表的国际金融市场发展报告,西方银行在1 9 8 0 年至U 1 9 9 0 年的1 0 年间,中间业务收如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平均2 4 7 上升至3 8 7 ,美国商业银

12、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已由8 0 年代的2 2 上升至9 0 年代初的3 8 4 ,日本银行由2 0 4 上升至3 5 9 ,英国从2 8 5 上升至4 1 4 ,其中一些大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到总收入的一半以上,高的可以达到8 0 。特别是近年来,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已步入中间业务和资产负债业务综合协调管理阶段,在中间业务领域大胆创新,不断推出服务品牌,金融产品创新步伐远远超过国内银行。与国内银行中间业务相比,国外银行具有明显的优势。一、经营范围和品种异常丰富。2 0 世纪6 0 8 0 年代,西方国家商业银行金融创新出现了高潮和繁荣的格局,各种创新层出不穷。其中中间业务创新占了金

13、融创新的主角,以金融工具创新为例,在4 5 项重大金融创新中,中间业务创新占了3 8项。中间业务创新使商业银行成为包罗万象的“金融超市“ ,涵盖了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信托业务、投资银行业务、共同基金业务和保险业务。既可以从事货币市场业务,也可以从事商业票据贴现及资本市场业务。业务品种包括代理收付业务、结算、担保、融资、管理、咨询、衍生金融工具等广泛的业务群体。二、中问业务规模迅猛增长。根据国际清算银行1 9 9 9 年发表的国际金融发展报告,1 9 8 3 - - 1 9 8 6 年美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额从9 0 1 2 亿美元猛增至U 1 0 1 8 8 0 亿美元,增长了1 1 3 倍,年

14、平均递增1 3 7 4 6 ,从占银行所有资产的7 8 上升到1 4 2 9 。其中7 家最大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规模比贷款业务多出一倍。1 9 8 8 年花旗、美洲等五大银行集团中间业务活动涉及的资产总和己超过2 2 万亿美元,而同期这几家银行资产负债项下的资产总额为7 8 0 0 亿美元,资本总额近4 5 0 亿美元。中间业务活动涉及的资产总量分别是资产总额和资本总额的3 倍和4 9 倍。三、中间业务地位不断上升。中间业务的创新使产品不断丰富、地位日益重要,中间业务与传统的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并驾齐驱,成为新的竞争核心并逐步成为主要的金融产品和盈利的重点。在金融业发达的美国、德国、日本、法国、英

15、国,无一不强烈显现出这种趋势。其中,美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8 0 年代的3 0 上升蛰 2 0 0 5 年的3 8 4 ,而花旗银行8 0 的利润来自中间业务;日本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2 4 上升到3 9 9 ;1 4出玺奎耋翟圭主兰兰三英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由2 85 上升到4 11 。图21 美国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比重趋势图数据束源:庞博资讯四、服务技术和设施先进。以电子通讯和计算机为中心内容的金融电子化是中间业务发展的技术依托。西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技术与设施科技化程度高软硬件设备先进,支付应用系统强大,管理信息系统健全,网络

16、技术普厦i强大,家庭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服务应有尽有。银行正逐渐从传统的实体经营发展模式向虚拟的网络经营发展模式转变。2 3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概况2 3 1 制度背景一、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制度基础变革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兴起与发展与我国经济金融体制转轨紧紧结合在一起。伴随着经济体制由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历了“行政化、企业化、商业化”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己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即以建设现代商业银行为目标的“现代化”阶段。国有商业银行制度的变迁影响着中间业务的发展。1 、行政化阶段。2 0 世纪8 0 年代初以前,我国实行单一的银行制度,人民银行作为政权机构和金融企业的混合体而存在,信贷、结算、现金出纳等制度设计主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要要严格监督和保证高度集中的计划任务的执行和实现;以服务国家计划为目标,各级分支行行长决策权限很小,控制权收益较低,银行治理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经营成果与经济利益不挂钩,激励约束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