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信用缺失重建我国信用体系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49768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8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直面信用缺失重建我国信用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直面信用缺失重建我国信用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直面信用缺失重建我国信用体系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直面信用缺失重建我国信用体系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直面信用缺失重建我国信用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直面信用缺失重建我国信用体系(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直面信用缺失 ? 重建我国信用体系? ? 李? 杰? ? ? ? ? ? 摘 ? 要: 近几年, 我国出现的信用缺失现象, 主 要是由于公民和企业道德失范, 相关法律、 法规还不够完善, 对失信行为的监督、 打击、 惩处力度不够, 信息不对称等造成的。对信用缺失的治理措施 包括: 加快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加快信用管理的立法建设, 积极引导企业加强信用管理, 尽快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关键词: 信用缺失成因治理近几年, 我国出现了较严重的信用缺失, 它不仅影响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也影 响到我国整个经济与社会的稳定与繁荣。十六大指出: 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

2、会信用体系。一、 我国信用缺失的表现和原因分析 ( 一) 我国信用缺失的表现1. 政府行政信用缺失的表现所谓政府行政信用指政府公共行政管理的对 象, 对政府行政行为及其能力的信任度, 其缺失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政出多门和政策多变, 使人们对政策的严肃性和稳定性感到疑惑; 二是政策的执行不力, 使公众对政府的行为能力感到不可靠; 三是 政府的监督及自身监督不力, 从而对政府产生一定的抵触; 四是行政服务中, 服务意识较差, 政务公开不够, 工作不够透明。2. 生产和流通领域信用缺失的表现 首先是制假售假。我国每年因假冒伪劣商品造成国家税收损失高达 250 亿元。某些被假冒严重的企业, 假冒商品占

3、市场份额超过了 100%。其次是采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在农业生产中, 使 用盐酸克化仑罗增加猪的瘦肉率, 用安眠镇静药及避孕药喂养鳝鱼, 在猪、 牛、 鸡的饲料中滥用抗生素; 在工业生产中, 毒大米、 假冒药品、 毒猪油毒件, 已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健康利益, 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第三是违约率高。我国每年订立的合约有40 亿份, 合同涉及的金额 140 亿元, 但履约率仅有50%左右。第四是作假账。审计署对 1290 家控股 企业的资产损益表分析后发现, 68% 的企业财务报表存在严重不实, 违纪金额超过 1000亿元。3. 金融领域的信用缺失的表现 ( 1) 银行业自身信用缺失的表现。一是银

4、行业的服务承诺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 二是采用违规手段伪造、 变更会计凭证和账簿, 以达到逃避审计、 财税和人民银行的监管; 三是基层网点的纪律松弛, 易造成银行承兑汇票的违约; 四是违规的信贷资金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 2) 银行客户信用缺失的表现。一是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赖账逃债; 二是向银 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和虚假凭证, 以骗取银行的贷款。( 3) 资本市场信用缺乏的表现。一是上市公司在财务报告中的造假行为。 蓝田股份!神话的破灭, 银广夏等一系列的造假事件的发生, 严重冲击 着本已脆弱的中国股市。2002 年 2 月, 沪、 深证交所对 2001 年度上市公司披露工作进行等级评估:沪交所

5、514家挂牌公司中, 30 家优秀, 201 家良好,249家一般, 34家不及格; 上交所 646 家优秀, 53 家 良好, 534 家合格, 59 家不良。二是为拟上市公司提供的虚假的评估材料, 如 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虚假证明!事件。三是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勾33?收稿日期: 2004. 01. 20 作者简介: 李? 杰( 1974- ) , 男, 山东荣成人, 1997 年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现任职于中共巴音郭楞蒙 古自治州委党校, 讲师。主要从事宏观经济与国际贸易研究。第 7 卷 第 5期( 总第 45期) Vol. 7 No. 5 General No. 45?新

6、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E TROLEUM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XINJIANG? ?2004年第 1 期 No. 1 2004结, 造成金融市场上价格信号失真, 使得资产价格过高。4. 税务领域的信用缺失的表现 税收是国家的命脉, 是国家机器运转的物质基础, 是国家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经济杠杆, 是提高全民族物质文化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税务领域的信用缺失的主要表现在。一是税收流失严重, 纳 税主体的倒位。按照发展中国家个人所得税税收收入应占总税收收入 15% 的国际标准计算, 我国每年的税金流失至少在 1000 亿元以上, 而富人占了90% ,

7、 目前的税收方式以代扣代缴为主, 这种做法, 使得工薪阶层成了实际的纳税主体; 二是纳税意识淡薄, 不以逃税为耻。2002年广东佛山市新领域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和天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销售 时采用账外账、 隐瞒收入的做法, 使 3. 04 亿元的销售收入被隐瞒, 偷逃税款高达 1. 04 亿元?; 三是虚开增值税发票和伪造倒卖增值税发票。2000 年 8月7 日, 国务院工作组在广东潮汕地区调查的骗税 大案有 80 多件, 已查出的税款在 2000 万元以上的重大骗税案件有 20 多起。( 二) 我国信用缺失原因的剖析 1. 公民和企业道德失范为了谋求自己或小团体的私利, 不惜损害他人利益,

8、不惜破坏市场规则、 扰乱市场秩序, 进行制造假冒伪劣商品、 恶意拖欠企业和银行债务、 进行信 用卡诈骗、 走私、 骗税等违法活动。2. 相关法律, 法规还不够完善在我国, 迄今为止还没有一部全国性的有关征 信的法律, 法规。仅有的一部地方性法律法规#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 无论在内容还是法律地位上, 都无法对实际业务形成有效指导, 这使我国的个人信业面临尴尬和困境: 一方面, 难以展开工作获得相关数据; 另一方面, 会面临侵犯个人隐私权。3. 对失信行为的监督、 打击、 惩处力度不够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纵容、 支持和唆使, 当企 业拖欠银行债务无力偿还时, 通过不规范的破产、重组、 兼

9、并、 托管、 合并、 承包、 拍卖出售等方式, 逃避银行的债务。 4. 信息不对称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数量与质量不相同。在拥有信息方面, 消费者是弱势群体, 而企业可以利用这方面的优势从事损害消费者的活动。在保险市场上, 投保人拥有私人信息, 而保险公司并不了解, 投保人会掩盖自己的疾病而欺骗保险公司。5. 失信成本太低, 收益过高 目前, 出现的是失信企业和个人的失信成本要远远低于其失信所得的 收益!, 使得失信者并没有受到应有的谴责和处罚。#刑法修正案虽然增加了对赖帐不还追究法律责任的规定, 但惩罚力度还 不够, 对恶意操纵证券市场、 公布虚假信息等还无法可依。由于社会还没有建立系统的信用

10、联防机制, 信用信息不对称, 失信者的不良记录得不到合法的收集和有效传播, 导致失信活动一再发生。 二、 信用缺失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消极影响亚当%斯密说 缺乏诚实的风气, 就无法从事商业活动, 就如同战争中的部队没有纪律就一定会失 败一样!。1. 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给国家、企业和人民群众的利益造成重大损害市场交易中因信用缺失、 经济秩序问题造成的 成本已占我国的GDP 的10%- 20%, 直接和间接损失接近 6000亿元, 相当于中国财政收入的 35% 左右, 国内生产总值每年因此至少减少两个百分点。 若不尽快改变这种状况, 将导致我国的投资环境恶化, 败坏国家信用和改革开放的形

11、象。2. 信用缺失导致经济中的 泡沫!大量的存在在泡沫经济中, 依靠信用制度造成虚假需求, 虚假需求又推动了经济虚假繁荣, 导致经济过度扩张。当信用扩张已无法再支撑经济虚假繁荣时, 泡沫会破灭, 并由此引发金融市场的动荡, 甚至导致 金融危机或经济危机。从 1996 年到 1997 年上半年, 原来创造了泰国经济膨胀的信用机制朝相反方向运行, 使泰铢贬值, 引发 东南亚!金融危机。3. 信用缺失加大了经济主体的风险 对工商企业来讲, 信用缺失加大了交易中的风险, 增加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 对商业银行来讲, 信用缺失加大了银行的经营风险, 使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加, 同时也使

12、商业银 行拓展新业务的信心和能力受到严重的打击, 在没有市场信用体系的情况下, 银行回避风险的最好办法是找 大客户!, 因此针对 大客户!的竞争十分激 烈, 以至于形成恶性竞争。银行信用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有序性、 公正性和竞争性, 给金融发展环境造成诸多不利影响。4. 会严重影响政府决策和管理效率34李? 杰: 直面信用缺失? 重建我国信用体系企业的虚假注册资金和虚假财务报告信息使政府的统计信息含有 水分!导致政府决策失误。信用缺失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猜疑, 失去团结和凝 聚力。甚至引起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破裂及至于仇恨, 使社会产生不安定因素。5. 道德风险的发生和产生逆向选择行为

13、由于信息不对称, 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 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利益, 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 此时道德风险发生。为了避免不利情况的发生, 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 拥有信息少的一方做出不利于另一方的选择, 出现逆向选择。这种逆 向选择不利于卖方, 也不利于整个市场的交易活动。三、 对我国信用缺失治理的几点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 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 产权为基础、 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 也是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 一) 加快建立国家信用管理体系1. 政府职能的界定 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

14、, 政府发挥着积极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督作用。作为宏观调控主体, 政府通过颁布法规, 制定政策等方式实现对经济的指导,其行为和成果属于制度信用的范畴; 作为市场监管 主体, 政府行使广泛的监督职权, 通过支持, 引导守信行为, 及时惩戒失信行为, 回应市场主体对政府寄托的依赖, 保障基础信用的健康发展, 进而促进 整个社会信用的建立。在微观领域, 首先政府应实现两个转变, 对现有的驰名商标和 守合同、 守信用!等荣誉的评比变为评价, 突破名额, 指标限制;其次, 改变政府大包大揽, 放手让社会的参与。 2. 加快信用资料数据库的建设实现信用资料的开放, 实现信用资料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是社会信用体

15、系有效运作的关键。企业信用数据库是企业信用信息搜集, 信用记录的一 种重要形式。设立企业信用数据库可加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能力, 同时为成为各地企业联合征信的一个信息交换平台。2002 年, 国务院信息办联合国 家工商总局、 国家税务局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下发 62号文件, 选择在北京、 青岛、 杭州和深圳 4城市试点, 建立 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的信息网络工程, 以实现当地工商、 税务、 质监部门的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 这等于政府部门为企业统一制作了身份证。目前, 我国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的研究获得突破性成果,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 所、 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 北京中利融科技发展

16、有限公司承担的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中国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与方法, 已通过国家科技部鉴定, 该系统对我国评估行业信用现代化技术实 现跨越式发展, 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 加快信用管理的立法建设, 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序运行 为适应 WTO 对信用公开化的要求, 以及公共信息和数据对全社会开放的要求, 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规范公共信息数据的取得和使用程序。 1. 早日出台专门的#信用法出台#信用法的最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的信用评价、 公示和信用信息的采集做准确的法律界定,从而达到各行政部门的数据信息实际共享。在美 国, 法律规定, 政府部门 93% 的信息必须对公众公开, 剩下 7% 的信息涉及国家机密, 主要集中在国防部和中情局部门。而我国大部分信息滞留在政府 部门里, 因此必须尽早出台#信用法, 以达到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目前, 北京率先在全国颁布了#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信用信息管理办法,标志着北京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有法可依。 2. 完善商业信用和信托关系的法规由于企业之间不讲信用的 三角债!的出现, 已严重影响到社会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