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论文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497432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6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51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毕业论文(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于基于 5151 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的设计摘 要收音机从它的诞生至今,不仅方便了媒体信息的传播,也推进了现代电子技术和更先进的电信设备的发展。从分立元件组成的收音机到由集成电路组成的收音机,从普通的调幅收音机到高级调频收音机。调频收音机具有灵敏度高、工作稳定、选择性好及失真度小等优点。以较高的技术含量和较高的音质得到了广泛的欢迎。本课题主要研究调频收音机的设计全过程,介绍一种基于 51 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能够实现范围在 88.5MHz108.5MHz 之间的自动调频,步进 0.1M 可调。该系统主要由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调频模块,功放模块组成。

2、它以 51 单片机为核心,控制 TEA5767 调频芯片及 LED 数码管实现调频收音与显示频率,并通过功放播音。该设计将是一台工作稳定、高性能、体积小、易调谐、接收灵敏度高、参考频率选择灵活、可实现自动搜台的调频收音机。关键词:调频收音机; 51 系列单片机; TEA5767 芯片 AbstractRadio from its birth date, not only facilitate the media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but also promoted the modern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the dev

3、elopment of more 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From discrete components radio to consist of Integrated Circuits Radio, from the ordinary to the senior FM Radio AM FM radio. FM radio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stable work, good selectivity and low degree of distortion etc. With

4、high technology content and high quality has been widely welcomed. The main topic on FM radio design process, based on the51 Series MCU FM radio,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frequency range between 88.5MHz108.5MHz, step0.1M adjustable. The system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power supply module, control mo

5、dule, display module and a modulation module, power amplifier module. With51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control chip, TEA5767FM and LED digital control to achieve the FM radio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and display, and the broadcast. The design will be a stable work, high performance, sma

6、ll volume, easy tuning, high receiving sensitivity, frequency reference selection is flexible, can realize the automatic searching FM radio.Key words: FM radio;The 51 Series MCU; TEA5767 chip目录第一章 绪论.1第二章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22.1 设计的主要任务 22.2 设计的主要要求 22.3 调频波的特点 22.3.1 调频波的形成 22.3.2 频偏 22.4 广播频段和传播特点 22.5 调频广播

7、的优点 22.6 调频接收机的主要技术指标有 32.7 系统各模块方案论证和选择 32.7.1 控制模块 42.7.2 调频模块 42.7.3 键盘模块 42.7.4 显示模块 42.7.5 功放模块 52.7.6 电源模块 5第三章 系统硬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 63.1 控制模块设计63.2 调频模块设计63.3 键盘电路73.4 显示模块设计83.5 功放模块设计 83.6 电源模块设计 9第四章 系统的软件设计104.1 主程序设计 104.2 TEA5767 的主要功能特征104.3 TEA5767 的管脚说明及其基本的外围电路114.4 TEA5767 的应用电路12第五章 系统调试1

8、45.1 硬件调试145.2 软件调试14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目 录25.3 软硬件调试155.4 结果分析15第六章 总结16参考文献 17附录一.18附录二 19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一章 绪论1第一章 绪论1888 年德国科学家赫兹,发现了无线电波的存在。1895 年俄罗斯物理学家波波夫在相距 600 码的两地,成功地收发无线电讯号。1901 年马可尼发射无线电横越大西洋,1906 年加拿大发明家费森登开始无线电广播。同年,美国人发明了真空电子管,是真空管收音机的始祖。收音机从电路里只有一个半导体元件的矿石收音机,发展到电子管收音机,从一种小型的基于晶体管的无线电接收

9、机发展到集成电路收音机。随着人类智慧的进步与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家用电器已经变得数字化,集成化。这主要依靠了单片机的发展与应用。单片机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把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中央处理器 CPU、随机存储器 RAM、只读存储器 ROM、多种 I/O 口和中断系统、定时器/计时器等功能集成到一块硅片上构成的一个小而完善的计算机系统。单片机的应用几乎无处不在,当然也包括家电领域。调频收音机一直在人们的生活娱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收音机数百年来的发展,从老式的晶体管收音机到今天的网络收音机,说明通过广播享受生活一直以来是人们相对喜欢的生活方式。与采用硬件电路来实现控制功

10、能的传统家电相比,现代家电利用单片机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控制,不仅体积小,而且可靠性更高,功能更多,更易于操作。这种以软件结合硬件的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基于调频收音机的广泛应用,本文主要谈谈数字调频收音机的设计,并对其音频处理方面设计进行探讨。基于 51 系列单片机的调频收音机是一台通过单片机系统来控制 TEA5767 调频芯片及 LED 数码管实现收音并显示频率的收音机。现在人们使用的收音机多为手动调频收台,使用较为麻烦,而且由于接收灵敏度不高,所以能接收到的频段较为较窄。TEA5767 芯片内集成了完整的频率选择和鉴频系统,只需要很少的低成本外围元件,就可实现调频收音机的全

11、部功能。另外,该收音机的设计具有电路简单易懂、体积小,易调谐的特点,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频带宽、音质好等优点。目前提供数字调频收音机解决方案的厂商很多,其中市场反响非常好的就有Philips 公司提供的 TEA5767 及 TEA5768 数字 FM 处理芯片,该芯片为低电压、低功耗和低价位的全集成单芯片立体声无线电产品,只需要极少的外部元器件,并且基本上不需要外部对高频信号的手动调准,并且其频带范围宽,可以完全免费调到欧洲、美国和日本的调频波段。东华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论文) 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第二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2.1 设计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利用 51 系列单片机设计、制作一台调

12、频收音机。综合运用所学的各门课程知识,达到对电子产品的分析、制作、调试和维修的能力。(1) 、有一定的实用性、工作稳定、高性能、体积小、易调谐、接收灵敏度高、参考频率选择灵活、可实现自动搜台的调频收音机;(2) 、支持手动输入频率,频率范围 88.5MHz108.5MHz,步进 0.1M 可调,频段范围尽可能的拓宽;(3) 、支持电台编号功能;(4) 、数控部分要求用 51 系列单片机完成;有较好的人机界面。 2.2 调频波的特点2.2.1 调频波的形成调制是通过用待传送的音频信号(即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频率或相位来实现。2.2.2 频偏调频波是一种等幅疏密波,疏密变化的程度用频偏来表示。频偏是调频广播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表示为某时刻调频波的频率与调制前高频率载波的频率之差,在调频过程中,频偏随音频信号强弱变化,音频信号强,频偏大,音频信号弱,频偏小。为保证高保真广播所需要的贷款和有效的利用有限的频道间隙,国际上规定调频广播所允许的最大频偏为 75kHz。2.3 广播频段和传播特点调幅广播中的中波段载频范围为 5251605kHz,短波段载频范围一般在2.626.1MHz,前者主要靠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