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49719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3梁 妍 王知强【摘 要】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性边缘学科,针对信息管理系统学科的特点,基于当前高校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同时结合教学实践,对管理信息系统的教材、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师素质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在教学实践中收效显著。【关键词】管理信息系统 教学实践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Abstract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s a synthetic borderline science1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hissubject , based on the c

2、urrent situa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university and combined thedaily teaching practice , we reform the teaching materials , teaching practice ,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quality of the teachers , which yields notable results in daily education1Key words :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

3、stem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reformations在高校教学中,管理信息系统(MIS)被列入信息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很多院校将其作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地位越来越重要。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信息技术与管理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信息技术更有效地为管理活动服务。然而在实际授课中,由于该课程的理论复杂性和实际操作的困难性,给教师讲授和学生学习造成了很大的障碍。因此针对MIS课程的教学管理现状,我们迫切需要找到症结所在并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1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1

4、1 教材无法适应各专业学生的特点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在各专业的教学要求应该有所不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教学重点是要求学生意识到信息技术对企业管理活动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结构、功能以及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为技术在管理活动中的应用以及学生参与新系统的开发活动奠定基础,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并不高1。而信息管理类专业的教学侧重点是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开发小型的管理信息系统。由于教学要求和侧重点的差异,教材应在内容安排上体现出各专业的特色,虽然有些教材在封面上标注了适用专业,但里面的内容相差无几。尤其是工商管理类的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比较浅,大部分学生认

5、为这门课程只是讲授软件开发,教材的内容很难与自己的专业结合,与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关系不大,从而失去学习兴趣2。现有教材普遍存在专业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对于应用型本科学生而言,选用本科教材,由于生源质量的差异,教材难度偏高;选用高职高专教材,过于强调实践性,理论性不足。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更需要符合学生特点和专业特点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另一方面,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MIS学科的内容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知识的快速更新与教材内容的相对稳定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之一。课程教材更新缓慢,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相对滞后。这就直接导致教与学都不能适应实际需求,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对滞后,学生知识掌握的时效性不

6、够。112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从教学方法上看,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案例对理论的讲解较少涉及,并且贯穿整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全过程的完整案例较91RESEA RCH ON LIB RAR Y SCIENCE 3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厅2009年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基金项目“民办高校面向区域信息化建设的信息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 095277)、哈尔滨德强商务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民办高校创新型信息管理人才发展策略研究”(项目编号: 09 - 07)研究成 果之一。少,而已有的一些案例对企业背景介绍不够详细,学生对企业管理的实际工作又不了解,使学生难以理解管理

7、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有“空中楼阁”的感觉。学生是在没有感性认识的情况下被动地接受知识,常常会感到枯燥和抽象,学习的积极性很难调动起来3。这主要是由于在教学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影响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兴趣。而在目前的教学环节中,由于缺乏与专业实践教学相适应的环境,学生多数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方式来获取知识,很少有模拟仿真的有效实践,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难以真正得到提高。113 师资力量知识结构单一大多数管理信息系统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即从事专业课程教学工作,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缺乏实际的应用和操作能力。即使是具有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和经过培训的教师,由于管理信息系统理论与技术的发展十

8、分迅速,也很难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将理念与方法传授给学生,影响了教学效果。针对以上问题,我们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特点进行了教学改革。2 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教学改革思路211 编写符合应用型本科学生适用的管理信息系统教材首先,信息管理类和工商管理类这两个不同类的专业应根据教学要求和专业的不同确定教材重点,要有所侧重。对于信息管理类的学生而言,应该是以培养高级系统分析人员和开发人员为目标,因此,该课程以MIS的基本开发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为主要内容;而对于工商管理类的学生来说,应该是以掌握、了解MIS目标,理解MIS的基本方法,掌握运用MIS收集管理信息、制定管理计划、实施管理方案以及运用管理数据从事管

9、理分析的基本能力为主要内容4。教材要重点突出,非重点内容略写,但不能破坏管理信息系统整个课程的结构。其次,教材内容要突出专业特色,尤其是在案例选取上,选择与学生专业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12 加强实践教学,使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紧密结合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涉及管理学、运筹学以及计算机等相关课程的内容,是一门交叉学科,其中理论知识的内容涉及面非常广,理论性强,难度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但这门课程的学习不应局限于理论,而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讲授中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图、

10、数据流程图、功能结构图、信息系统流程图等与实践联系紧密,只有加强实践教学,学生才能充分掌握其基本理论与原理5。21211 实地调研,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如果不具备到企业实地调研的条件,我们可以与学校协调,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带领学生到图书馆、教务部门、人事部门、财务部门、设备管理部门等进行实地调研,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MIS战略规划。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现有流程的不足之处,并结合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流程重组6,使学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之中。21212 加强上机实验教学环节构建良好的实验教学体系是保证实验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遵循教学的基本原理,又要结合学生

11、的实际7,针对不同专业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要结合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可以尝试把课堂教学和上机实验融为一体,以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为驱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和上机实验的始终。在讲课初始阶段,我们可以将上机内容及要求布置给学生,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有目的地学习。如开始布置学生做一个“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规划、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系统运行及调试各个阶段,学生在教师讲完每一个阶段后,要把相应的上机实验内容完成,课程全部讲授结束后,学生就应该开发出一个小型的“学生选课管理信息系统” 。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上机实验我们选择了速达3000应用软件,该软

12、件包括进货管理、销售管理、仓库管理、现金银行、财务系统、固定资产、工资核算、系统维护等模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软件功能,了解软件中所包含的业务流程,掌握软件的输入处理和输出过程,从而培养学生使用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的能力。21213 加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是完善MIS教学的重要环节,做好课程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更深入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实地调研流于形式,大多数学生是通过图书馆或网络查找相应的资料,这与企业的实际情况差距很大,而没有经过充分调研所开发的管理信息系统是不具备现实基础的,也失去了开发的意义;另一方面,学生忽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

13、、分析及设计过程,急于进行程序设计。而实际上,程序设计只是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一小部分,学生忽视的却是更为重要的内容,掩盖了课程教学的重点,这样的课程设02 图 书 馆 学 研 究 201014 (理论版)计本末倒置,无法达到课程设计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课程设计时教师要掌控好尺度,选择与学生关系密切的题目,比较简单的开发工具,强调各个环节的报告,设置每一个开发阶段达到的标准和要求。具体实施时合理安排开发进度,要求学生选择一个经过实地调查的设计课题,从经济、技术、运行三方面分析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画出业务流程图和数据流程图,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系统的功能设计、代码设计、数据库设计以及输入/输出

14、设计等,这一部分内容必须要有充足的时间作为保障,切不可敷衍了事。然后,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开发工具进行系统开发,在开发各环节过程中撰写相关的技术文档,最后提交详细的课程设计报告,开发出可以运行的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上机检查。课程设计过程中,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实验小组,按照规定的业务流程,分工合作完成相应业务的处理,最终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213 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际能力的培养21311 启发性的传授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上,通过教师的讲授来传授知识,但不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是教师针对要传授的知识,首先提出一个来自于实际生产

15、的问题,然后与学生交互地分析问题,引导学生逐步解决该问题,在该过程中讲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理论和方法。该方法富有启迪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1312 案例讨论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决策分析,建立真实的实践感受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案例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全面性和启发性。通过学生之间、学生和教师之间对案例进行讨论、分析,培养学生在管理方面的实战能力。在学习完相关理论后,教师选取相关案例进行讨论。将67人分为一个小组,有小组负责人(负责人由小组成员轮流担任)

16、 ,小组要求男女生组合;活跃和相对不够活跃的学生搭配;且成员相对稳定,通过轮流负责来提高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讨论后,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演讲,然后开展课堂大讨论,根据课堂讨论的情况,各小组回去再修改自己的方案,最后形成小组报告。也可以展开课堂辩论,使学生积极地思考所学过的知识,并尝试把这种知识加以运用。21313 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相对于传统教学手段具有显著的优点,可以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信息量,教学内容丰富形象,特别是对于案例教学而言,利用多媒体可以较清晰地分析案例,调动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在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上,笔者体会是:第一,信息量要足够,多媒体教学效率高,每次课都必须准备充足的信息量;第二,注意控制教学进度,要留给学生消化吸收的时间;第三,注意师生的互动。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更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方面,节省了大量绘制业务流程图、数据流程图的时间;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演示已经开发好的管理信息系统,讲解基本功能和基本结构,让学生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