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_以昆明为例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492638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7.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_以昆明为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_以昆明为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_以昆明为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_以昆明为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_以昆明为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_以昆明为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_以昆明为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作者简介: 马子红, 男, 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 于干千, 男, 云南财大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胡洪斌, 男, 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博士。? ? * ? 基金项目: 本论文是云南省院省校合作课题项目 ?云南省服务业产业发展模式与产业政策研究 ( 2008)、云南大学人文社会科 学青年研究基金项目 ?产业转移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分析: 以昆明为例 ( 2009) 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 ? 马子红 ? 区际产业转移: 理论述评 J ? 经济问题探索,2008 ,( 5):P23?经济问题探索 2010年第 6期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以昆明为例

2、*马子红1, 于干千2, 胡洪斌1( 1?云南大学, 昆明 650091 ;2?云南财大, 昆明 650221)摘 ? 要: 产业转移是推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而产业集聚是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产业转移的选择性和产业集聚的相关性, 能刺激产业创新, 提高产业竞争力, 进而影响到一个地区的产业布局和产业变迁过程。本文通过对昆明市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明确指出: 要推进昆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必须积极承接外部产业转移, 实现产业集聚。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聚集; 产业结构调整; 政策? ?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对每一个国家或地

3、区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经济全球化使得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原来相对封闭的区域, 不得不参与全球化的竞争。对特定区域而言, 要素的可获得性在不断增加, 而基于要素的比较优势(要素价格比率相对较低的优势 ) 在不断减小。这样, 经济主体选择区位的空间决策的自由度不断增大, 经济主体同不同区域(代表者是地方政府 ) 的讨价还价 #能力不断增强,区域间吸引经济主体的竞争不断加剧。与此同时, 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更为明显,区域间利益共享、互相依赖、互相渗透, 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因此, 经济主体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空间范围日益扩大, 空间组织形式日趋多样化。如何采

4、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 主动并且有选择地对产业转移进行必要的调节, 引导产业集聚过程, 已经成为提升地区产业竞争力、加快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有鉴于此, 笔者对昆明市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进行实证研究, 分析、总结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和存在问题, 提出昆明市产业发展方向和相应的政策建议。一、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基本理论产业转移, 是由于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 某些产业从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 ) 转移到另一个区域(国家或地区 ) 的经济行为和过程。!它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 是区域之间因投资、贸易等所导致的综合要素流动过程, 不仅有利于发达区域的产业升级换代, 而且有利于欠发达

5、区域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产业集聚, 是指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企业及各种机构的集合。它的主体是数量众多、相互竞争的生产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还包括上游的原材料、零部件、机器设备等专业化投入的供应商, 下游的批发、零售、代理、进出口等流通企业, 人才、金融等专业化服务和专用的基础设施的供应者, 生产互补产品的厂家,以及提供专业化培训、教育、信息、研究、技术支持的其它机构, 如大学、职业培训机构、标准制定机构、智员团、专业媒体和贸易联盟等。另外, 在众多的产业集聚中都有商会及其他支援集聚区内成员的民间机构。这些地区大量的中小企业彼此间发展了高效的竞争与

6、合作关系, 形成高度灵活专业化的生产协作网络, 具有极强的内生发展动力。企业间不仅有物质的交流, 更有信息和知识的交流, 特别是隐含经验类知识的交流, 使区域成为有利于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 依靠不竭的创新能力保持了地方产业的竞争优势。由于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往往会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发展, 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问题一直都是现代经济58学研究的重要领域。韦伯( A? W eber ,1909) 较早地研究了工业的区域布局问题,并提出了工业区位论, 认为: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分为两类, 即 区域性因素 #(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 ) 和 集聚因素 #。其中, 运输成本是对工业布局起决定性作用的因子, 对工业

7、的基本定向起最重要的作用, 劳动力成本影响可引起运费定向区位产生第一次 偏离 #, 集聚作用又可使运费、工资定向区位产生第二次偏离 #, 因此, 最佳工业区位是运输成本、劳动力成本和集聚三者作用下的最佳。当企业属于生产成本导向型企业时, 体积与价值比率较低, 运费就不重要, 如芯片制造业; 当企业属于运输成本导向型企业时, 体积与价值比率很高, 运费就非常重要, 如钢铁厂。马歇尔(A? M arshal, l1920) 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专门工业为何集中于特定地方。地方需求的扩大和需求的不同特点导致了产业的集中:聚集在宫廷的那些富人, 需要特别高级品质的货物, 这就吸引了熟练的工人从远

8、 道而来,而且培养了当 地的工人 #, %以上我们从生产经济的观点研究了地区分布问题, 但是对于顾客的便利也要加以考虑。顾客为了购买零碎东西会到最近的商店; 但要购买重要的东西, 他就会不怕麻烦, 到他所认为对他的目的特别好的商店去。因此, 经营高价和上等物品的商店, 就会集中在一起; 而供应日常家庭必需品的商店则不如此 # 而似乎是公开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的赏识, 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之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 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思想, 就为别人所采纳, 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 因此, 它就成为 更新 的 思 想之 源 泉 #。汤 普森( Thompson,

9、1966) 从 人性化 # 的角度,提出了 区域生命周期论 #, 认为: 从一个工业区建立开始, 它将经历一个有规律的发展过程, 这个过程像一个生命体一样,可以划分为年轻、成熟、老年等不同阶段, 各个阶段有其各自的特征。在区域工业的年轻期, 由于市场的不断扩张和要素的集中, 极化效应明显, 区域显示出强大的竞争力, 并进入正的循环累积过程, 区域具备了继续创新的条件, 继而发展至成熟期, 区域内部工业相当发达, 为寻求进一步发展, 区内产业开始向外扩张, 其中一些在区外找到了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区位, 从而开始进行产业转移。 20世纪 90年代以后,以克鲁格曼( P? Krug man) 为首的一

10、批经 济学家,将地理学引入区域产业布局研究,提出了 新经济地理学 # 理论。克鲁格曼( 1990) 提出了一个两地区、两部门的一般均衡区位模型。农业产品区位是固定的, 而垄断竞争的制造业选择它们的区位实现利润最大化。如果运输成本高, 规模报酬小, 制造业产品支出比重低, 靠近市场的动机等将导致制造业在区域间平均分布。具有较低的运输成本, 更大的规模经济或更高的制造业比重, 相应的结果是: 制造业在一个区域分布越多, 该区域需求的比重将越大, 这使得更多的制造业集中到那儿。Donald R? Davis and DavidE? W einstein ( 1997) 利用 一个带有 国内市场 效应

11、 # 和 H- O模型特征的报酬递增的经济地理模型,研究了日本的区域产业结构, 发现:8 /19的制造业部门的经济地理效应十分明显, 其中包括运输设备、钢铁、电器等制造业。这与他们对 OECD国家的研究发现 (经济地理对产业结构并没有多少经济意义 )刚好形成对照。于是, 他们得出结论, 当经济地理对国际产业结构的解释非常有限时, 它对于理解区域产业结构却是非常重要的。N ikolausW olf ( 2002) 通过分析波兰 1925 1937年间产业区位的动态演化过程,提出了一个考虑地理因素和比较优势以确定它们各自影响的模型。他发现, 熟练劳动力对产业区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且不断增强; 市

12、场潜力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它的作用随时间而递减。根据新经济地理学 #, 资本外部性的相对规模、劳动力迁移的动力和交通成本将决定经济活动和财富在空间配置上的区域整合程度。该理论认为,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主要是由于报酬递增, 且报酬递增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如在 Krugman 劳动力的可移动性越差,产业转移的力量就越大。由上所述,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是一个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 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势必会随着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发生而相应调整。产业转移的选择性和产业集聚的相关性,会不断刺激区域的产业创新, 提高区域产业竞争力。二、昆明市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昆明市是云南

13、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的中心, 也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更是面向东盟国家开放的重要前沿。昆明市的产业发展程度, 势必影响着云南省同其他省份、同东盟国家之间在产业竞争与产业合作方面的快速发展。为此, 昆明市究竟应如何承接区际产业转移, 推动产业集聚, 充分利用产业集聚带来的低成本效应、分工效应、竞争效应和制度环境效应等优势来促进产业发展, 是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本文将初步构建衡量产业转移和集聚的指标体系, 以便对昆明市的产业集聚情况进行实证分析。(一 ) 指标选择借鉴张春法等( 2008) 在产业集聚上的指标选择方法, 我们认为, 产品的区域集聚度不仅可以用静态的存量指标来考量

14、, 也可以用动态的流量指标测度。而且, 综合运用上述两种不同的方法, 可以更好地分析产品的区域集聚程度。1、产品静态区域集聚指数本文的产品静态区域集聚指数是在 Hoover系数的基础上改进的。Hoover系数最早由 Hoover ( 1936)提出, 是表示某行业在各区域间的集聚程度最常用的指 标 之 一,其 计 算 公 式:区 位 商LQij=Outputij/Outputi Outputj/Output, 其中,Outputij表示行业 i在区域 j的产值,Outputi表示全国范围行业 i的产出,Outputj表示区域 j所有行业的总产值,Output表示全国所有行业的总产值。但由于考虑

15、地区物价水平存在差异,我们选用 产量 # 指标来代替 产值 # 指标来计算集聚指数。因此, 反映某个行业的区域静态集聚指数可用下述公式来表示:AS ij,pij)ni= 1pij,j= 1,2,%n其中:AS ij表示产品 i在 j地区的静态集聚指数;pij表示产品 i在 j地区的生产产量;)ni= 1pij表示产品 i在全国的生产总量;j表示全国分为 n个省区。2、产品动态区域集聚指数产品动态区域集聚指数, 是对静态区域集聚指数的一种拓展, 引入了时间因素, 考察在 t年内某个行业的产品集聚的动态变化过程。具体公式为:ADij=pij( 0 , t)ni= 1pij( 0- t),j= 1,

16、2 ,%n其中:AD ij表示在( 0- t) 的时间段内产品 i在区域 j的动态集聚指数;pij( 0- t)为时间( 0- t) 内产品 i在 j地区生产的增长速度;)ni= 1pij( 0- t)为时间( 0-t) 内产品 i在全国生产的平均增长速度, 若 )ni= 1pij( 0- t) 0, 表明产品 i在全国的生产规模在扩大,该产业属于扩张性产业, 否则, 该产业属于收缩性产业。当 )ni= 1pij( 0- t) 0时, 若 AD ij 1, 则表明在时间( 0- t) 内产品 i生产向地区 j迅速集聚; 若 AD ij 0, 则 pij( 0- t) 0, 表明在时间( 0- t)内产品 i生产向地区 j集聚。应当说, 产品的静态和动态区域集聚指数具有不同的意义。静态区域集聚指数, 反映的是一种产品在某地区的现有生产能力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 是衡量目前产品生产分布的存量指标; 动态区域集聚指数,则是反映一种产品在一定时间段内向某地区的集聚速度, 体现产品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综合考察静态和动态区域集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