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新媒体教育发展报告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490526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4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新媒体教育发展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外新媒体教育发展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外新媒体教育发展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外新媒体教育发展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外新媒体教育发展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外新媒体教育发展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新媒体教育发展报告(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外新媒体教育发展报告?高 虹摘 要:本报告回顾了中外新媒体教育的发展历程,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我国新媒体教育的基本特点,并针对新媒体人才供给与行业需求之间存在的错位,给出了人才培养的相关建议。关键词:新媒体 教育 发展历程新媒体的异军突起,促进了高校网络和新媒体专业的发展,同时也对其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适应形势的需要,这是我们无法回避的新课题。一 国外新媒体教育管窥 美国的新媒体教育美国是互联网的发源地,新媒体教育实践也走在世界前列。自 世纪 年代开始,美国的新闻院校陆续开设新媒体专业课程。其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校区新

2、闻与传播学院最早开设电子编辑和制作专业。 年,南加州大学新闻系开设了一门同时面向本科生和研究生的 个学分的选修课,主要内容涉及上网技巧和如何使用 语言以及 等软件搭建网站。高虹,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讲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博士生。本文为上海市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 吴信训工作室)“ 新媒体发展”研究课题成果之一,课题主持人为吴信训教授。邓建国: 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 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 , 新闻大学 年第 期。 世纪以来,网络新闻传播几乎已经成为美国所有新闻传播院校的必修课程。尽管课程名称并不统一,但教学内容基本一致,

3、主要包括网络信息收集,网络新闻写作,网络新闻编辑,网络新闻报道中图像与动画、音频与视频的应用,网站设计,网络受众分析,网络新闻法规与伦理问题,案例分析等。网络新闻传播的教学内容,体现了美国新闻教育的实用主义传统,即重网页设计制作、网络新闻编辑等实务,轻网络传播理论。近些年,“ 媒体融合” ( )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核心词汇之一。在业界, 纽约时报 、 华尔街日报 、 坦帕论坛报等报纸率先展开了媒体融合的实践。在学界,美国堪萨斯大学新闻与大众传播学院于 年,南加州大学新闻系在 年启动了媒体融合教育计划。 年对美国 所第一梯队的新闻院系的调查发现,多达 的院系推出了媒介融合的相关课程。 年 月,世界上

4、历史最为悠久的新闻学院 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创建了媒体融合专业,旨在培养学生适应日益变化的新媒体环境,利用现有的正在融合的各种平台为受众制作新闻。学院为此花费巨资新建了先进的数字化“ 未来媒体实验中心” 。除了课程学习之外,媒体融合专业的学生还能参与到众多自办媒体中,包括 ( 美国高校中唯一的商业电视台) 、 ( 公共广播电台) 、 ( 哥伦比亚密苏里报 ) 、 (“ 我的密苏里”网站) 、 ( 密苏里数字新闻) 、 杂志、 ( 全球记者杂志) 、 ( 全美最重要的以学生为主体的专业广告服务机构)等。媒体融合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良好,他们的起薪比单一媒体专业学生的平均起薪高。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

5、在新媒体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引发了国内院校的关注,如上海大学影视与传媒产业研究基地除了聘请该学院未来实验室主任迈克尔麦金教授为影视学院学生开设 “ 媒介融合传播前沿”讲座以外,还与密苏里新闻学院达成联合培养博士的协议,每年选送博士生去美国进修新媒体课程。密苏里新闻学院主张学科内部融合,而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则尝试跨学科匡文波: 美国网络新闻传播教育特点 , 中国记者 年第 期。王建磊: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体融合教育考察记 , 新闻记者 年第 期。陈奕: 美国密苏里新闻学院 “ 融合新闻”专业探析 , 东南传播 年第 期。联合培养新媒体人才。 年秋季,哥大新闻学院和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联合开设了

6、一个新闻学和计算机科学的双学位硕士项目,录取的学生进行总共五个学期的课程学习,其中大约三个学期在工程学院,两个学期在新闻学院,以此来培养既懂数字媒体技术又有新闻制作技能的新一代专业人才。除了密苏里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新闻学院均开设有新媒体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及相关课程。 其他国家的新媒体教育英国的伍斯特大学和胡弗汉顿大学在 世纪初就建立了先进的数字媒体教学中心,吸引 、 等媒体公司与之进行合作。纽卡斯尔大学、伦敦都会大学、朴次茅斯大学等众多大学也开设了数字媒体的讲授式或研究类硕士课程。澳大利亚的悉尼大学、昆士

7、兰大学,加拿大的西蒙弗雷泽大学,法国的巴黎第八大学等诸多国际知名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都开设有新媒体、多媒体、超媒体或媒介融合专业。二 我国新媒体教育发展概况 年 月 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在北京召开了“ 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培养二级学科目录编写工作会议” ,初步确定了四个二级学科目录:新闻学、传播学、广告与媒介经济、广播电视与数字媒体。新媒体的学科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掐指算来,我国的新媒体教育已在摸索中走过了 个年头。 年我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年开始,国内的传统媒体、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纷纷组建网站。这一现象引起了教育机构的关注,不少高校开始尝试进行新媒体教育,纷纷在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

8、等方面进行了调整。 专业设置新媒体教学起步较晚,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作为新闻学或传播学的一个专业方向而存在,如清华大学在新闻学专业,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在匡文波、孙燕青: 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 , 现代传播 年第 期。传播学专业设置了网络传播方向。经过几年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办学经验后,一些新闻院系迈出了更大的改革步伐,进一步明确了网络及新媒体的专业地位。如北京大学于 年成立了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设立了网络传播专业;中国人民大学于 年增设数字新闻传播专业;中国传媒大学于 年设立了新媒体与信息网络专业,招收新媒体网络经营方向的本科生。除了老牌新闻院校,一些地方院校也

9、在积极探索新媒体教学改革,如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 年成立新传媒系,其中媒体融合作为该系重要的新闻专业方向招收了全国第一批 名本科学生,被称为中国试水媒体融合的 “ 黄埔一期” 。 年金陵学院新传媒系又招收了国内首批掌上媒体专业方向学生。 年 月,由重庆师范大学与北京 “ 时间碎片”新媒体公司共同筹办的全国首家新媒体学院成立,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新模式,月面向全国招生 名。 人才培养层次从 年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率先招收 名网络新闻传播专业方向的本科生开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 “ 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新媒体人才培养层次。具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传媒大

10、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四川大学等都已开始招收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的博士研究生。近年来,为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除了高校和科研院所,一些传媒企业也开始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如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从 年起招收博士后,研究方向直指媒体最新发展趋势和技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 年设立 “ 数字报业实验室项目开发与市场推广”的博士后研究项目。深圳广电集团、山东广电集团 年招收 “ 三网融合” 、“ 网络视频”等新媒体研究方向的博士后进站。 课程设置经调研发现,新闻院校新媒体专业 ( 方向)普遍开设的课程有网络传播概论、网络

11、编辑、新媒体导论、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开发管理等。但不同的院校在主干课程或专业课程设置方面各有侧重,主要形成了以下两种培养思路。( )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主,以互联网信息传播和应用为辅。该模式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人大充分利用其在传统新闻学领域内的强大师资力量和深厚的教学积淀,形成了以新闻学训练为主、新媒体研究为辅的教学风格。以 年增辟的数字新闻传播专业为例,学科和专业基础课程包括新闻理论、新闻编辑、新闻摄影、广播电视概论、广播电视实务、新闻传播伦理与法规、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评论、传播概论、公共关系学概论、高级新闻采访写作、舆论调查原理与方法等,专业核心课程有网络新闻编辑、多媒体信息传播、数字

12、媒体技术应用、新媒体管理、网络互动管理、移动信息传播。可以看出,新闻基础训练课程的比重明显大于新媒体课程。( )以互联网应用和技能训练为主,以传统新闻学训练为辅。该模式以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武大、华中科大等综合性大学借助学校独有的技术优势和资源,教育理念侧重于以实务和技术教学为主。武汉大学传播学专业 “ 以新闻学、社会学、信息管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技术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具有文科、工科相交融和实践能力强的特点” 。专业课程包括:网络传播技术与应用、网络信息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流媒体创作与应用、网络视觉传播、数字媒介工程实践、电子商务与政务、海外新媒体评析、网站策划

13、、网络舆情分析、网络动画设计与制作、网络编程实验等。而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专业 “ 文理交叉,强化网络传播知识的学习,培养既拥有系统的传播学与新闻学理论知识,又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精通网络传播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开设的专业课程有:数字传播技术基础、网站开发与管理、网页设计、数据库原理、网络编辑、网络信息管理、网站跟踪调查、 程序设计、人机交互技术及应用、网络动画与多媒体设计、网站产品开发、电子商务、计算机游戏基础等。一些技术性特别强的课程与软件学院数字媒体专业共享师资。 教材建设伴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西方的一批前沿著作被及时引入国内,如尼葛洛庞帝的 数字化生存 、安德鲁查德威克的 互联网政治

14、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 、保罗莱文森的 新新媒介等,为新媒体研究拓宽了国际视野。 年 月,滕谦撰写的 网络传播概论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网络传播的教材。此外,具有代表性的教材还有彭兰的 网络传播学 、 网络新闻编辑教程 ,匡文波的 网络传播理论与技术 、 手机媒体:新匡文波、孙燕青: 美国新媒体专业教育模式分析及对中国的借鉴 , 现代传播 年第 期。媒体中的新革命 ,谢新洲的 网络传播理论与实践 ,宫承波的 新媒体概论 ,钟瑛的 网络传播法制与伦理等。这些教材为新闻传媒领域的学生理解新媒体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范畴以及新媒体变革中的相关问题提供了知识积累和路径,为学生掌握、使用新媒体提供了指导。然而,纵览相关教材的主题分布,也折射出新媒体学科建设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阶段性状况。这一状况正随着新媒体教育的不断深化,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有所改变。三 我国新媒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随着新媒体产业如火如荼的发展,新媒体人才的需求量大增。但国内高校新媒体专业的教学尚处于摸索阶段,毕业生的能力、经验与行业需求有相当大的差距。新媒体人才该如何培养?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培养模式值得借鉴。 以高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