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81877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76.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六语复习 源远流长、 一泻千里的长江美妙绝伦、 如诗如画的三亚落日 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烟台的海造地设、神妙莫测、举世闻 名的双龙洞 形容战争:枪林弹雨、刀光剑影、浴血奋战智勇双全、赤胆 忠心的中国守军 抱头鼠窜、 鬼哭狼嚎的日寇智勇双全、 精忠报国的伯诺德夫 人一家 宽仁大度、和蔼可亲、爱憎分明的聂将军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日本小姑娘 与项羽相关:破釜沉舟、四面楚歌、江东父老、楚河汉界 诡计多端、阴险狡诈的白骨精神通广大、嫉恶如仇的 孙悟空 好吃懒做的猪八戒心地善良的唐僧任劳任怨、忠心耿 耿的沙僧 八字成语: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八仙过海 , 各显神通前人栽树, 后人 乘凉 形

2、容书多: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多如牛毛 商品多:五花八门、琳琅满目、数不胜数 楼房多:鳞次栉比、比比皆是合作的成语:同心协力、 同心协力 三国成语:三顾茅庐、单刀赴会、望梅止渴、过五关斩六将 水浒成语:劫富济贫、替天行道、逼上梁山 持之以恒、刨根问底的斯帕拉捷自强不息、豁达开 朗的扫路人 机遇名言、成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雪松精神:能屈能伸、委曲求全 高尚品质:高风亮节、光明磊落、大公无私、冰清玉洁、光明 正大 与辩论有关:唇枪舌剑、针锋相对、寸步不让、面红耳赤 玉琢冰雕、洁白无瑕、沁人心脾的广玉兰坚韧不拔、不屈不 饶的夹竹桃 情意深的:情深意长、情真意切、情同手足、深情厚谊、依依 不舍、恋恋

3、不舍、难舍难分 孜孜不倦的莫泊桑、直言不讳的福楼拜、自强不息的刘老师、 和蔼可亲(循循善诱)的孔子、乐善好施的子路、温文尔雅的颜回 1、本册课文中要求我们养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 在实践 中学会运用的学习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 知识和语文能力, 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 , 还可在社 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 2、“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 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 3、与“读万卷书行万卷路”意思相同的名人名言:、必须 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用自己的眼 睛去读世间这部书。鲁迅 4、与“读万卷书行万卷路”意思相当古诗句

4、有:纸上得来终 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5、“在实践中学会运用”,你们曾参加过哪些实践活动? 制作我的成长册 、写春联、参加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 出黑板报、表演课本剧等 6、看到故宫,你想到的成语有:金碧辉煌气势恢宏 7、 长江之歌是电视系列片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 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 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依恋, 全诗用第二人称, 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 你有母亲的情怀。 第一小节, 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 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

5、 力量无穷。 8、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 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 个省、市、自治 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 公里,是世界第三 、中国第一 大的 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9、长江之歌文中的“你“指 长江 , 文章采用第二 人称来 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是:让人读起来更亲切, 更直接地抒发了对长 江的热爱、依恋之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可以用源远流长、 奔腾不息、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等成语来形容。 10、长江之歌从长江的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多姿多彩、 贡献巨大等方面表达了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 11、有关长江的古诗句 无边落木萧

6、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天门中断楚江开,碧 水东流至此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星垂平野阔,月涌大 江流。 12、有关黄河的古诗句: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白日依山尽,黄 河入海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漠孤烟直,长 河落日圆。13、说说你是怎样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 怀”的。 答: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 滋润 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胸怀 宽广,像母亲般纯洁、神圣。 14、我国的名山大川: 五岳(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 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 、

7、九华山、普陀山、武夷山、黄山。 15、 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 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 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16、 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17、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这句话总括全文,点明题意, 是点睛之笔。与这句话相照应的句子是:“这就是三亚的落日” 18、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 “东方夏威夷”之称。 19、 于 是 ,天 和 海 都 被它 的 笑感 染 了 , 金 红 一 色,。从“感染” 一词可以体会到落日色彩之绚丽以及海 天一色的壮观奇景。 20、 “它似乎借助了

8、大海的支撑,再一次任性地在这张硕大 无朋的床面上顽皮地蹦跳。”“它”指的是落日。“硕大无朋 的床面”指的是大海。 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 “担心”表示不 放心,表现了“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接触到海面了,突出 了海水之蓝。) , 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 ( “生怕” 表现了人们全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 突出了作者对三亚落日景象的留 恋和惊叹。同时也从侧面写出了落日的美妙绝伦。 ) 21、 与 “赤朱丹彤” 结构相同的词语: 琴棋书画笔墨纸砚东 西南北喜怒哀乐梅兰竹菊 22、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硕大无朋:朋,比。 大得无与伦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

9、;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 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 23、为三亚落日写广告语 三亚落日美妙绝伦,祖国山河壮丽无比。碧海连天美如 画,人间仙境属三亚。 落日余晖锦上添花,三亚美景天下无双。椰岛风光好, 三亚落日美。 24、 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 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 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 生活的感情。 25、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 总,按(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 26、既写景,又写人,景人交融。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 辞手法,使得语言凝练,生动

10、形象,增强了表达的效果。 27、之所以先写冬天,是因为冬天烟台的海的景象尤为独特, 是一道壮丽的风景线。 28、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 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 ( “扑”让人感到了海的气势汹汹的壮 观景象。) , 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 像个顽皮的孩子。 ( “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 29 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 , 是“壮丽的舞台”? 答: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 说它是广阔的背 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 说是壮丽的舞台, 是因为 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11、。 30、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形容 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31、 记金华的双龙洞作者是叶圣陶,是一篇游记。课文按 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 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的景 色,欢唱的溪流,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 “黑、奇、大”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32、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 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学过的课文有 牛郎织女荷花 33、课文浏览顺序: 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 出洞。另外,从课文中

12、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 的路线” 也是文章的线索, 泉水从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 外洞洞口山下。 34、“挤压” “稍微”“准会”(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 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小、窄、低。) “再加上”“即使, 也, ”(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 各异,更强调了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 35、眼前昏暗了 , 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这段话运用了 心理描写。 36、 卢沟桥烽火这篇课文叙述了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2 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 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37、在卢沟桥烽火和

13、半截蜡烛中分别写了第二次世界 大战期间东西方人民反抗侵略,热爱祖国的感情。 38、 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九一八变事变” : 1931 年 9 月 18 日。 39、 课文 6-8 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 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爱 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40、积累本课战斗场面的成语: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 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 41、万籁俱寂: 籁,从孔穴里发出的声音。形容四周非常寂静, 没有一点声音。 挑衅:借端生事,企图引起冲突或战争。 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远。双方人力多少 相差很大。 出乎意料,来不及防备。抱头鼠

14、窜:形容急忙逃 走的狼狈相。 震耳欲聋:欲,快要。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同仇敌忾:忾,愤恨。全体一致痛恨敌人。夜以继日:日夜 不停。多用以形容人勤奋。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乎意料。恼羞成怒:由于羞愧怨 恨而发怒。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来比喻军 容之盛,现在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 42、, 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 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偷偷地”、 “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 带有鄙视的感情色彩。 、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

15、谋,英勇善战, 含有表扬、赞许之意。 43、 半截蜡烛 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 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 三人的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 事主线。 44、情况危急成语:千钧一发火烧眉毛燃眉之急 人物心理成语:心花怒放忐忑不安心如刀绞 45、“厄运”在文中指德军将要发现藏在蜡烛里的秘密情报。 “最可怕的东西”指半截蜡烛,它里面的金属管内藏有情报。为什 么是最可怕的?因为当蜡烛碰到金属管时就会熄灭,这时秘密就会泄 露,不仅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会结束生命,更重要的是

16、情报站会遭到 破坏。 46、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 “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 过去只是暂时的。) , 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 的蜡烛上。( “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 去掉。 ) 47、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 的故事。文章真切而生动地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场受伤 的两个日本孤女, 并设法把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 军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浓厚的友谊。 48、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依次写了救出孤女、 关心照 料孤女、送归孤女、孤女谢恩这些内容。 49、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聂将军无微不至 地照顾两个日本孤女。称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聂将军 的慈善心肠和宽大襟怀缔结了中日人民的友谊。 50、聂荣臻:中国无产阶段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 的创建人和领导人。( 宽仁大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