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_毕业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81297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43 大小:62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_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_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_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_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_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_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片机与PC机的串口通信_毕业论文(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引言第 1 页 (共 43 页)安徽矿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课题(设计)任务书(2015 届)题目指导教师院系专业班级学号姓名20 年月日至 20 年月日共周PC 机与 MCS-51 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第 2 页 (共 43 页)1 引言1.1 选题背景3 1.2 目的和意义4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5 2 系统分析2.1 系统功能概述6 2.2 系统要求及主要内容6 2.3 系统技术指标7 3 系统总体设计3.1 硬件电路设计思路8 3.2 软件设计思路9 4 硬件电路设计10 4.1 单片机模块10 4.2 红外通信(发射与接收)模块18 4.3 PC 机模块21 5 串行口通信技术24 5.1

2、 单片机串行口通信技术25 5.2 PC 机串口通信技术28 6 软件设计30 6.1 单片机通信程序设计30 6.2PC 机通信程序设计6.2PC 机通信程序设计引言第 3 页 (共 43 页)PC 机 MCS-51 单片机的串口通信1 引言1.1 选题背景在国内外,以PC 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的控制系统中,PC 机通常以软件界面进行人机交互, 以串行通信方式与单片机进行积极交互,而单片机系统根据被控对象配置相应的前向,后向信息通道, 工作时作为主控机测对象, 作为被控机接受 PC机监督,指挥,定期或受命向上位机提供对象及本身的工作状态信息。目前,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增加,电子计算

3、机向微型化和超微型化方向发展,微型计算机已成为导弹, 智能机器人, 人类宇宙和太空和太空奥妙复杂系统不可缺少的智能部件。 在一些工业控制中, 经常需要以多台单片机作为下位机执行对被控对象的直接控制,以一台PC 机为上位机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组成一种以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为特点的集散控制系统。为了提高系统管理的先进性和安全性,计算机工业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集总分算系统。 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由一台做管理用的上位主计算机(主机)和一台直接参与控制检测的下位机(单片机)构成的主从式系统, 主机和从机之间以通讯的方式来协调工作。 主机的作用一是要向从机发送各种命令及参数:二是要及时收集、整理和分

4、析从机发回的数据,供进一步的决策和报表。从机被动地接受、执行主机发来的命令,并且根据主机的要求向主机回传相应烦人实时数据,报告其运行状态。用串行总线技术可以使系统的硬件设计大大简化、系统的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同时,系统的更改和扩充极为容易。MCS-51 系列单片机,由于内部带有一个可用于异步通讯的全双工的穿行通讯接口,阴齿可以很方便的构成一个主从式系统。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的设备通讯协议,大多数计算机包容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过用的通讯协议,很多GPIB 兼容的设备也带有 RS-232 口。同时串口通讯协议也可以用于获取远程采集设备数据。所以,深入的理解学

5、习和研究串口通信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此次毕业设计选题为 “PC 机与 MCS-51 单片机的串口通讯 ” ,使用 51单片机来实现一个主从式的总线通讯系统。通过此次设计, 对串口通讯的原理和应用融会贯通,为以后的时间工作储备知识和研究方法。PC 机与 MCS-51 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第 4 页 (共 43 页)1.2 目的和意义为了提高系统管理的先进性和安全性,计算机工业自动控制和监测系统越来越多地采用集总分算系统。 较为常见的形式是由一台做管理用的上位主计算机(主机)和一台直接参与控制检测的下位机(单片机)构成的主从式系统, 主机和从机之间以通讯的方式来协调工作。 主机的作用一是要向从机发送

6、各种命令及参数:二是要及时收集、整理和分析从机发回的数据,供进一步的决策和报表。从机被动地接受、执行主机发来的命令,并且根据主机的要求向主机回传相应烦人实时数据,报告其运行状态。用串行总线技术可以使系统的硬件设计大大简化、系统的体积减小、可靠性提高。同时,系统的更改和扩充极为容易。MCS-51 系列单片机,由于内部带有一个可用于异步通讯的全双工的穿行通讯接口,阴齿可以很方便的构成一个主从式系统。串口是计算机上一种非常通用的设备通讯协议,大多数计算机包容两个基于RS232的串口。串口同时也是仪器仪表设备通过用的通讯协议,很多GPIB 兼容的设备也带有 RS-232 口。同时串口通讯协议也可以用于

7、获取远程采集设备数据。所以,深入的理解学习和研究串口通信相关知识是非常必要的。此次毕业设计选题为 “PC 机与 MCS-51 单片机的串口通讯 ” ,使用 51单片机来实现一个主从式的总线通讯系统。通过此次设计, 对串口通讯的原理和应用融会贯通,为以后的时间工作储备知识和研究方法。1.3 国内外发展现状在国内外,以 PC 机作为上位机,单片机作为下位机的控制系统中,PC 机通常以软件界面进行人机交互, 以串行通信方式与单片机进行积极交互,而单片机系统根引言第 5 页 (共 43 页)据被控对象配置相应的前向,后向信息通道, 工作时作为主控机测对象, 作为被控机接受 PC机监督,指挥,定期或受命

8、向上位机提供对象及本身的工作状态信息。目前,随着集成电路集成度的增加,电子计算机向微型化和超微型化方向发展,微型计算机已成为导弹, 智能机器人, 人类宇宙和太空和太空奥妙复杂系统不可缺少的智能部件。 在一些工业控制中, 经常需要以多台单片机作为下位机执行对被控对象的直接控制,以一台PC 机为上位机完成复杂的数据处理,组成一种以集中管理、分散控制为特点的集散控制系统。PC 机与 MCS-51 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第 6 页 (共 43 页)2 系统分析2.1 系统功能概述系统主要实现功能是 :由 PC机键盘的输入发送给MCS-51 单片机 ,单片机接收到 PC 机发来的数据后 ,回送同一数据给PC

9、机,并在 PC 机屏幕上显示出来。只要PC机屏幕上显示的字符与键入的字符相同,即表明PC机与单片机间通信正常,红外通信成功。微机与单片机红外线通信系统,由于我们本次毕业设计采用的是红外通信方式,考虑到红外通信存在发射与接收之间的相互干扰,所以本次设计采用是半双工(Half Duplex) 串口通信,微机与单片机两个部分。微机部分是通过串口RS-232的 TXD 口发送数据,经电平转换电路之后送红外发射电路发射出去,由单片机部分接收,并相应的处理、显示之后再经红外发射电路返回给PC 机,PC机检验发送与接受是否一致,标志着设计的成与败。微机部分用Visual Basic 软件编写的界面作为 PC

10、 机部分与单片机进行串口之间通信,其界面的设计、电平转换电路和红外发射、 接收电路以及单片机部分的电路的设计等将在以下章节作详细地设计。从实用的角度看,评价一个系统实用价值的重要标准,就是这个系统对社会生活和科技观念有多大的贡献。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将更加钟情于个人信息终端的智能化互联。 另一方面,用无线设备来代替安全隐患的工作区采集数据,更加安全。因此,红外线有其不可估量的实用价值!2.2 系统要求及主要内容将微机中的二进制或ASC数据通过微机的RS232 串口经红外发射器发送缎带单片机,再由单片机将接收的二进制或ASC数据通过串口经红外发射器发送给微机,在微机中检查发送的二进制或ASC

11、数据与接收到的二进制数据是否一致。(1)单片机部分主要完成接收微机发送的数据和将接收的数据回送给机;(2)红外发发射部分完成将微机或单片机发送的数据通过红外发送给红外接收器。系统分析第 7 页 (共 43 页)(3)红外接收部分主要完成接收红外信号并将红外信号转换为数据送给计算机。(4) PC机部分主要完成将数据的发送给单片机和接受单片机发送的数据。2.3 系统技术指标微机与单片机红外线通信的主要完成以下功能:单片机部分:(1)设计并制作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的硬件系统;(2)用汇编语言编制串口通信软件;(3)要求把从微机发送来的原样发送回微机;红外发射部分:(1)自行设计红外发送器(2)红外发送距

12、离大于50cm (3)系统稳定、抗干扰能力强红外接收部分:(1)自行设计红外接收器(2)红外接收器的稳定、抗干扰能力要强PC 机部分:(1)在微机部分采用Visual Basic编制 RS232 通信软件(2)通信软件具有数据发送和数据接受编辑框(3)通信软件要实现发送数据与接受数据一致根据系统要实现的功能以及要求,要实现单片机和PC机之间的红外通信,主要是实现上下微机之间能够互通信息,而采用红外通信, 就是利用这种非电信号传送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 省去了有线方式信号线的直接连接,属完全隔离状态, 安全可靠,能有效地隔离电气干扰, 同时使用简单, 移动方便, 实现了通信双方非接触式的数据传送。

13、它可以应用于高压、辐射、潮湿、有毒气体、粉尘等不利于人们现场控制的环境下,这种红外通信方案也可用于其它遥控、遥测的单片机应用场合。 红外通信的重点在于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完成低误码率、 高速率的信息传输。 目前红外通信技术和集成技术的发展已将此方面做的比较平民化了。以普通的集成红外头为核心的红外收发模块即可完成此功能。 单片机可通过编程控制外围部件, 能实现较高的自动化程度。PC 机与 MCS-51 单片机的串口通信第 8 页 (共 43 页)以它为系统核心的控制模块可实现主从控制,完成预定的任务。 系统的进一步升级是与上位机实现红外通信, 实现与整个网络的连通, 达到资源共享和远程控制, 这

14、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里是非常有价值的! 3 系统总体设计3.1 硬件电路设计思路硬件设计的任务是根据总体设计要求,在选择的机型的基础上, 具体确定系统中所要使用的元器件,设计出系统的原理框图、电路原理图。89C51单片机通过普通 I/O口与PC机RS232串口实现通信的硬件接口电路如图2 所示。由于 PC 系列微机串行口为 RS232C 标准接口,与输入、输出均采 TTL 电平的89C51 单片机在接口规范上不一致,因此TTL 电平到 RS232 接口电平的转换采用MAXIM 公司的 MAX232 标准MAX232CPE 接口芯片,该芯片可以用单电压(+5V)实现RS232接口逻辑 “1”(

15、-3V-15V)和逻辑 “0”(+3V+15V)的电平转换。(1) 单片机部分硬件设计思路:本次设计单片机部分的硬件框图如图31所示。图31单片机部分硬件框图(2) PC 机部分硬件设计思路: PC机与单片机之间的红外数据收发装置的结构非常简单,其结构框图如图 32 所示。PC 机及其兼容机的标准串行通信接口RS-232C有一个 9 芯的 D 型插座,该红外收发装置便是通过此接口插座与计算机连接,并由计算机通信软件控制其数据的收发,并由计算机通信软件控制其数据的收发。由于数CPU 执行 单元显示电路红外发射电路红外接收电路时钟电路复位电路系统总体设计第 9 页 (共 43 页)据的传输采用了

16、38KHZ 信号进行调制、解调和发射、接收,因而更加安全可靠。具体的电路原理图将在第三章中作详细地分析设计。图32PC机部分硬件框图3.2 软件设计思路软件需要解决的是设定PC机串口和单片机串行口的工作方式,包括串行口的通讯速率、奇偶校验位、停止位等。软件工作流程是:PC 机发送一个数据信号,通过红外通信方式传送到单片机,单片机接收数据作相应的处理后回送到PC 机。经测试,此系统可以在2400kbit/s 速率下稳定工作,比较理想。(1) 单片机部分软件设计思路:AT89C51 单片机的 P3.0 和 P3.1 口分别串行通信的接收和发送端,其接口程序主要由INPUT 发送子程序和OUTPUT 接收子程序组成。通信速率 2400 bit /s,帧格式为 N.8.1。发送时,先发送一个起始位(低电平) ,接着按低位在先的顺序发送8 位数据,最后发送停止位。 接收时, 先判断 P3. 0 接收端口是否有起始低电平出现, 如有则按低位在先的顺序接收8 位数, 最后判断 P3.0 口是否有停止高电平出现, 如有则完成一个数据接收, 否则继续等待。 其中软件编写要严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