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揽胜诗词鉴赏与品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80809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9.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山揽胜诗词鉴赏与品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山揽胜诗词鉴赏与品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山揽胜诗词鉴赏与品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山揽胜诗词鉴赏与品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山揽胜诗词鉴赏与品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山揽胜诗词鉴赏与品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山揽胜诗词鉴赏与品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山揽胜诗词鉴赏与品汇白云幽石描写名山大川的盛唐诗潮波澜壮阔,气象万千, 最引人瞩目、 也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无过于李杜。李白大半生过着流浪生活, 游历了全国许多名山大川, 写下了大量赞美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篇,借以表达出他那种酷爱自由、渴望解放的情怀。 在这一类诗作中, 奇险的山川与他那叛逆的不羁的性格得到了完美的契合。如峨眉山月歌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李白以别开生面的写法, 从峨眉山月入手,点染出明月照耀下的朦胧山水: 那空中挂着的半轮秋月, 在江中波动着的月亮倒影,清幽而静谧,神采飞动,韵味淳厚,曾誉为“太白佳境”。

2、又如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通过对庐山瀑布神奇英姿,用夸张比喻,逸想遄飞,境界不断升华,形象地勾画了庐山瀑布的壮观。其中的蜀道难,更为江山揽胜方面的杰作。全诗共分四段:“噫吁兮,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发,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开篇,诗人就通过连声的惊叹, 层叠的比喻, 突出地表现了蜀道那不同寻常的险峻, 然后又通过神话传说, 夸张的笔墨写出了蜀道是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险途,给险峻的天梯石桟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为进一步描

3、写蜀道的艰险作了铺垫。“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紫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在这一段中, 诗人极写山势的高危。 那太阳的六龙车到此也只得折回的突兀高峰,冲波击浪,曲折回旋于崇山峻岭的奔腾禾川,再加上黄难以飞过,猿猱发愁攀援的反衬,烘托了蜀道沿途的艰难。其后,诗人又以青泥岭上盘旋迂回、百步九弯,似枯藤缠绕危岩的道路, 和行人在高处仿佛伸手可摸星辰的描述,使人紧张得屏住呼吸,只有抚膺长叹!通过历史上的险阻、峰岭的高峻、山路的崎岖等描写,蜀道艰险之状,似乎已经写尽,但诗人笔锋一转,以反问的句式,引出了一个新

4、的境界:“问君西游何时还,长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诗人在这里侧重渲染蜀道沿途荒凉悲凄的气氛。山势险峻, 森林荒凉, 野鸟悲号,子规啼鸣,更何况群峰接天,枯松倒挂,深河飞瀑轰鸣,行人闻声失色,充分表现了蜀道的惊险, 悲凉的空寂, 由此而产生出了一种排山倒海,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最后一段,诗人由写蜀中要塞剑阁的形势险要,引发出对时局的隐忧和对人生的感慨:“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

5、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诗人在段中化用了西晋张载剑阁铭和左思蜀都赋中描绘剑阁雄险的名句,表现了地势的险要, 进而奉劝人们吸取历史教训, 警惕战乱的发生。最后,以再次重复“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旋律作结,蕴藉了无限的感慨,诗中夸张的描写和雄健奔放的气势所激动,感受到一种崇高雄壮的美。再说杜甫,其笔下的山水却是另一番风格, 其内容广阔深刻,感情真挚浓郁,在内容与形式上大大拓展了诗歌领域。其描写名山大川的当推绝唱 望岳 :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6、,一览众山小。 ”诗中藏着青年杜甫面世省醒的一种日常状态,行千里路以张视野,时时不忘己身的困顿和精神世界的幽远。杜诗的这种忧游姿态,成为他一生的本色。其次在唐大历元年( 766 )秋,杜甫在夔州时所作的一组七言律诗。因秋以起兴,故曰秋兴, 此诗来被公认为杜甫抒情诗中沉实高华的艺术精品。其诗风云际会、排山倒海之势跃然纸上,若论雄浑大气,无出其右。清代黄生杜诗说就说: “杜公七律,当以秋兴为裘领,乃公一生心神结聚之所作也。”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其二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听猿实下

7、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槎。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其六瞿塘峡口曲江头,万里风烟接素秋。花萼夹城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珠帘绣柱围黄鹄,锦缆牙樯起白鸥。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其七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古人没有今人所谓的旅游, 却有长途旅行的怀古情怀。 除了李杜文章万丈长之外,古人有大量的出行怀古的名篇,其境界风韵,今人的确再难超越,比如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8、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以及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皆为借古抒怀, 雄浑苍凉,大气磅礴,笔力遒劲,境界宏阔,将写景、咏史、抒情融为一体,可谓怀古绝唱。除此外,各朝各代有大量的旅行怀古名篇,如下品录之。桂枝香

9、金陵怀古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西河大石金陵周邦彦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赏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西江怀古杜牧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魏帝缝囊真戏剧,苻坚投棰更

10、荒唐。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范蠡清尘何寂寞,好风唯属往来商。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金陵怀古刘禹锡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卖花声怀古张可久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汴河怀古皮日休其一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其二尽道隋

11、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水调歌头焦山吴潜铁瓮古形势,相对立金焦。长江万里东注,晓吹卷惊涛。天际孤云来去,水际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远岫忽明晦,好景画难描。混隋陈,分宋魏,战孙曹。回头千载陈迹,痴绝倚亭皋。惟有汀边鸥鹭,不管人间兴废,一抹度青霄。安得身飞去,举手谢尘嚣。蟾宫曲怀古查德卿问从来谁是英雄?一个农夫,一个渔翁。晦迹南阳,栖身东海,一举成功。八阵图名成卧龙,六韬书功在飞熊。霸业成空,遗恨无穷。蜀道寒云,渭水秋风。马嵬怀古曹雪芹寂寞脂痕渍汗光,温柔一旦付东洋。只因遗得风流迹,此日衣衾尚有香。咏苎萝山李白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浣纱弄

12、碧水,自与清波闲。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咏北海汪遵汉臣曾此作缧囚,茹血衣毛十九秋。鹤发半垂龙节在,不闻青史说封侯。蜀相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隋宫李商隐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蜀先主庙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过五丈原温庭筠铁马云雕久绝尘

13、,柳营高压汉营春。天清杀气屯关右,夜半妖星照渭滨。下国卧龙空寤主,中原逐鹿不由人。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望洞庭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庐山瀑布徐凝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算律诗,但它却被后人尊为唐人七律之首。该诗能成为千古绝唱,说明律诗气势、意境更为重要。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