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光校史编辑准备资料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46713 上传时间:2017-08-2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旭光校史编辑准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旭光校史编辑准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旭光校史编辑准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旭光校史编辑准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旭光校史编辑准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旭光校史编辑准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旭光校史编辑准备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校史编写学习参考材料(二)-校史编写必读一、 什么是史、志、鉴?史、志、鉴都是记述描写历史的书籍。这是三者的共同点,但是三者又有不同之处。史:是以探索与总结某区域或某行业历史发展规律为基本任务的著述。志:是记载某行政区划范围内、某个领域内自然和社会、历史与现状的综合资料著述。年鉴:是以编年的形式记述某区域某行业发生于当年的信息、事件,是逐年连续出版,属工具书类。一次编纂几年的叫通鉴。年鉴对历史的记录完全是白描式的,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修饰,不议论,不加进个人思想观点,平铺直述。志与鉴的要求基本相同,可稍有议论,但不能大发议论,不单独议论,不空泛议论。史的撰写则带有极强的作者个人色彩和阶级烙

2、印,融进了修史人的思想、观点。鉴、志只记述历史,史不但要记述,还要论述。鉴、志是官书,其编修是政府行为,而史则不是,个人、集体和官方都可编修。鉴记录的是刚刚过去一年的历史,是条目体一事一条,按年月日序记事是一种具有科学性、信息性、权威性和时间性的工具书,是修史纂志的资料库;志记录的是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限内的历史,志的体裁是述、记、志、传、图、表、录,以志为主,属篇章结构,是一种介于资料汇编和学术专著二者之间的资料性著述;史则完全是一种学术专著。史一般是隔代修成,即隔代修史。鉴是历史的横断面,志是纵断面,史则是带有阶级烙印的历史全景。古人云:“治国读史,治郡读志,知事读鉴”。二、关于史志鉴的编修我

3、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遗留下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极为珍贵的一部分,就是流传至今的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盛世修史、懿年纂志。我国编修史志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各个朝代都设有史官,比如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太史令、汉书班固是兰太令史,在唐朝之前一般是个人编修,比如史记、汉书,史记编了近十年,汉书编了二十多年。从唐朝开始设立史馆,几个人共同编修,由宰相2监管。我国官修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志书编修的延续不断。自我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问世以后,历代仅著名的纪传体的史书就编修了二十六部,即著名的“二十四史”和新元史清史稿。新中国成立后从中央到地方都设有史志鉴领导机构。党中央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

4、修志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编纂社会主义时期新方志是两个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系统工程,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服务当代、有益后世的重要事业” 胡锦涛同志指出:“浩瀚而宝贵的历史知识既是人类总结昨天的记录,又是人类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两位领导人的讲话,既说明他们对编修史志的重视,也说明史志鉴的地位和作用。三、编纂学校志的重要意义学校志是地方志的一种延伸,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还是一个学校文化层次的体现,一所有名望的学校往往就是一个地方文化的标志。真实丰富的校史资料,是岁月的眼睛、历史的廊窗,蕴涵着办学的经验,记载着学校的发展、建设的艰难历程。“前事之戒,后事之

5、师。”学校志既可作为今天兴校的参考,也可为后人办学留作借鉴,是向广大师生进行爱校传统教育的好教材,也是使家长和社会能全方位地了解学校,为学校打造广告的一种传媒。四、学校志编纂的基本知识(一)体例。体例,概括地说就是文章的组织形式。一般采用章节体,也有篇章体、条目体。确定体例的目的,是使著述有明确的取裁、形式、格局和结构,以便使著述的内容,“若网在纲,有条不紊”,以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二)体裁。新编志书一般应具备七种体裁,即:述、记、志、传、图、表、录。下面分别具体谈谈。1、述:述即概述。这是志书中比较独特的部分。概述居于志首,是志书的总纲。一般来说,概述均独立成篇,它以简要的文字,梗概全貌

6、,简述发展,记其变化,揭示规律,从而勾勒出一个系统的轮廓。概述纵述历史,横陈现状,可以述中有议,议中有述,使事实和议论浑然一体,瞻前3顾后,由现状展望未来,既引起阅读兴趣,又给人以精神鼓舞。也可以说概述重在简略说明本志内容的大要。使读者读概述之后,进而浏览全文,或者来不及读全文,也能对全志有大致的了解,概述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对志书内容横向的叙述,给读志书的人一个精要而广泛的概念。概述编写内容上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基本沿革和面貌,它是概述的主体对象,从总体角度,横向勾勒轮廓和面貌,纵向展示发展简史,以形成总体概念。二是特点和优势。志书概述勾勒面貌,条陈大要(即大事要事)。特点中含有长短优劣之势,又重

7、在写出优势,主要是记述在全省、全国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人、事、物。三是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和规律。记述简史,抓住主线,置事物于整个社会中考察,从记述主要的事非得失经验教训中,用提炼揭示具体发展规律。四是展望未来。从发展方向上,依据规律,提出扬长避短开拓领域的战略建议。概述在写法上:一是高度概括总揽全局,就是提炼志书的内容本质,概述其整体。二是彰明因果,揭示规律。要体现志书的科学性,就必须反映各种事物的因果关系。三是突出特点,彰显优势。突出特点,我们的立足点要高一些,注意写出本校事物在全省以至全国具有的突出特点,以反映成绩或优势。四是前后对比,展示成绩。运用比较法编写“概述”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对客

8、观事物进行定性的鉴别和定量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不易直接观察到的运动和变化,尤其反映建国后发展的速度和成绩,用比较法、效果鲜明。概述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一是概述的设置与名称。一部志书由编、章组成,全志要设“概述”,有时各章也要设“概述”,如何区分呢?志书前面的“概述”以“概述”称,各章下面的“概述”可称“简述”或不加标题概述,不列为目。这样二者就区分开来了。二是概述的篇幅。概述篇幅的大小,要因志制宜,说明问题,恰当为好。我校校史的概述大约写 3千字左右。概述撰写的时间:概述虽居于志首,但不能成于志前,不能先写出概述再撰写各篇章,因为概述是根据志书总体内容撰写的。当然在撰写志稿的过程中,同时着笔概述也

9、可以;不过,从许多志书撰稿人的体验来看,4概述在志书各篇章完成之后再写,则会得心应手。因为那时撰稿人对全志内容已了然于心。2、记:即大事记。是志书中以时系事的一种体裁。大事记可与概述互相补充,使读志的人未读正文之前,就可以有个“深”和“广”的认识,因而志书的大事记是非常必要的。大事记,其具体的表述形式就是按年月把发生的大事简约记述下来。 大事记的位置,由于其作用是与概述一起作为全书的总览,所以放在书首的概述之后。 大事记有广泛的记述内容和独特的记述形式,有述、志、传、图、表、录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必须把它摆在重要位置,切实编好。大事记的体裁主要有三种:编年体,就是按年月日的顺序记述所发生的历史事

10、件的体裁。记事本末体。以历史事件为纲的体裁。编年记事体,又称编年本末体。就是时有顺序事有本末的记述体。把“记”与“述”有机结合起来。既有按时间先后为序的记,同时又有各立专题跨年或经年的一件大事的述,这种方法,可以克服编年体的缺陷。大事记一般记载学校的建立、全区以上有影响的活动、市级以上集体和个人荣誉称号、学校领导的任命更换、办学条件的大改善等。写法上,必备要素有背景、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结果。要做到:语言简明,要素齐全,过程简明扼要,重视结果。3、志:志是编写校史的主体部分。志者、记也,就是记叙的意思。我们主要是用这种体裁来记叙。志书的纵横问题、门类设置问题等等,都体现在这种体裁上。志书的

11、编写是横排门类,竖写发展。横排是指按事物的性质横向分类(即编写提纲中各部门的内容);竖写是指以时间为序纵向记述。现在重点谈谈志书竖写的基本要求:一是结构内容要做到系统完整。为此要注意下列几点:(1)记载学校阶段性变化,突出各阶段的主流;(2)记述学校的发展轨迹,描绘出学校发展的曲线,反映学校兴衰起伏的进程;(3)反映学校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水平,志书下限学校的实际水平 ,应当有详尽记载。(4)体现学校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时,要通过资料的剪裁来体现,而不是去论述这些规律,就是述而不论。5二是竖写要科学地反映学校发展的量变与质变动态或关系。记述的重点是质变,而把量变作为质变的条件加以记述,这样就可以避

12、免平铺直叙的繁琐冗杂,使学校志有较强的主体形象。三是围绕主轴线来记述。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是教书育人,要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就是学校志的主轴线。四是要有足够的深度。决定志书的深度有三个因素,即特殊性、规律性和主要矛盾。五是写好事项的起点、转折和终点,或者说是写好事项的产生、发展和现状。写起点,要注意事项产生和背景、条件、原因;写转折和发展要注意发展变化,转折的客观条件和情况;写终点和现状,要处理好志书下限的关系。有的事物可能在志书的下限前已经结束,早已完成了,有的并未结束甚至仅仅是一个起点,由于志书体例和下限的限制,要分别交代清楚。六是处理好虚写与实写。志书是记实性的著述,一般

13、来说,不能虚写。但志书的虚写也是不可避免的。志书的虚写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是将精确的数字,改为近似数字。如引用某年人数来行文,本来这一年的精确数字已有,但这是年末数,而所记述的事件并非在年末发生,则取近似数即略去尾数,较为合理。第二是虽有准确考据,但尚处于学术论证阶段,可以由具体的实写改变为模糊性概念性的虚写,使读者有自已的判断和进一步研究的空间。七是过渡文字的处理。志书的竖写要求“纵不断线”,但已掌握的资料很少,不可能逐年收齐,即使逐年收齐,也不可能逐年记流水帐。因此,在记述上时间的跳跃是必要的。这种在时间上的跳跃性就需要有过渡性的文字加以衔接。这里过渡性的文字可有四种方法,即使用概括性的语

14、言提纲挈领,引起下文;使用衔接性语言,承上启下,因果相承;使用记实性的语言,将中断的历史空隙尽量用可信的史实性的语言加以表述;对于时间跨度较长的过渡,如无相应的资历料填充,则只好用工作总结似的虚文来补救。64、传:传即人物传。各学校各个阶段都会造就自己的代表人物,这些代表人物,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业绩,在绚丽多彩的教育事业的画卷中闪耀着光芒。人物传记,通过“以人载事”再现历史。历史可以从个人的传记中推论出来。所以自从司马迁作史记开创传记以来,为历史人物作传,借人物以明史,寓史实于人物传记之中,一直成为我国史志编修的传统。人物入传的原则:一是生不立传,盖棺论定,但生可入志。健在的人可以通过大事记、图

15、、表等方式人志。二是入志人物时限与志书的上下限,必须同步,不可短缺,也不可超越。三是入传人物的范围应以在本校从事教育活动并作了重大贡献者为主。四是入传人物以其对本校教育所起的作用和贡献为根据,坚持“以绩定人”,不“论资历排辈”,不按职务高低、人物大小,不按比例分配,也不要矮中挑高。在学校志中够上写人物传的人很少,一般是以较为简练的传略来记述已谢世的重要人物。而健在人物事迹突出,影响很大,因“生不立传”的限制无法入传,则以人物简介的形式入志存史。简介就是对入志人物的突出事迹加以介绍,身份的介绍要统一,内容要个性化,篇幅大约相同,如介绍姓名、性别、工作单位、职称、职务、突出贡献、主要事迹等等。写好

16、人物传略要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提炼主题。写好人物传,必须研究所传人物的全部资料所包含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本质特征,在此基础上确定立意即主题。突出个性。如实逼真,有声有色,使读者如见其人,音容笑貌跃然纸上,最忌千人一面。一个人在社会上立足并成就一番事业,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专长和性格特征密切相关。在人物传略的记述中要彰明人物兴趣、爱好、专长和个性特点。点明人物成长的社会背景。一个人物的成长和其对社会贡献与他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要把人物放在他所处的特定社会背景中去考察,才能揭示人物的时代性、代表性。揭示人才个体与群众的相互关系。重视人物成长的社会背景,“以人明史”研究社会和研究人才成长的外部规律,可以为人才成长提供可贵的资料。选择典型事例。写人物传,既要概括传主的全貌,又要选择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例来写。对典型的大事固然要写。对某些“见微知著”的小事细节也不可忽视,因为它能增强传记的可信度和感染力。例如夏禹治7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一例,可见微知著,给他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