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课程设计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465538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315.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课程设计(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电气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建筑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专专 业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班级:电自 1141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王秋杰学号学号:05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刘晓梅 分院院长分院院长: 许建平 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 高纯斌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题目智能建筑自动化设计2.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目的是让学生将所学建筑配电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为将来参与工程项目开发建设及其管理大好扎实的基础。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基本要求:a、熟练运用智能建筑模型;b、掌握智能大楼、智能小区、管理中心和楼道等典型结构调试程序和步

2、骤;c、对讲门禁及室内安防的接线图设计及调试;d、闭路电视监控及周边防范、消防报警联动接线设计;e、完成课程设计报告文件的编制;3.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1)、要求在课程设计答辩时提交课程设计报告。2)、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A、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题目。B、课程设计总结。包括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以及对该课程设计的意见、建议等。C、设计中参考文献列表。D、报告使用 A4 纸手工撰写,全文不少于 3000 字。如出现报告雷同,经查实后抄袭学生成绩按不及格处理,被抄袭学生成绩降一档。4.参考资料1.陈虹主编.楼宇自动化技术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 黎连业编著 智能大厦和智能小区安全防

3、范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清华大学出版社 3.沈瑞珠 楼宇智能化技术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设计进度(2014年10月27日至11月7日) 时间设计内容第一天布置设计任务、查阅资料第二天第七天总体设计及系统调试第八天整理课程设计报告第九天课程设计答辩6.课程设计时间及地点时间:2014 年 10 月 27 日2014 年 11 月 7 日上午 8:0011:00;下午 13:3016:00地点: 新实验楼 301目录目录第 1 章 绪论.11.1 设计楼宇自动化的目的.1 1.2 未来家居.1 1.3 发展趋势.2第 2 章 监控中心的概述.42.1 产生的背景.4 2.2 监控中心系统的一般组

4、成.4 2.3 工作原理.4 2.4 工作特点.5 2.5 监控中心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6第 3 章 监控中心器件.83.1 组成设备.8 3.2 器件的选择.8 3.3 信号的传输.9 3.4 图像的处理与显示.10 3.5 监控室的设计.11 3.6 供电与接地.11第 4 章 安装与调试.134.1CRT 监视器.13 4.2 云台监视.14 4.3 高速球监视.16 4.4 红外监视.17 4.5 数字硬盘.18 4.6 矩阵中心.19 4.7 安装过程.20第 5 章 总结.23参考文献.24第第 1 章章 绪论绪论楼宇自动化控制采用的是计算机集散控制,所谓计算机集散控制就是分散控制

5、集中管理。它的分散控制器通常采用直接数字控制器( DDC) ,利用上位计算机进行画面的监控和管理。主要手段是动画、曲线、文本、数据库、脚本、和各种专用控件等。楼宇自动化包括:空调与通风监控系统、给排水监控系统、照明监控系统、电力供应监控系统、电梯运行监控系统、综合保安系统、消防监控系统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1.11.1 设计楼宇自动化的目的设计楼宇自动化的目的设计楼宇自动化系统的主要目的在于将建筑内各种机电设备的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各系统设备进行集中监控和管理,使各子系统设备始终处于有条不紊、协同一致和高效、有序的状态下运行,在创造出一个高效、舒适、安全的工

6、作环境中,降低各系统造价,尽量节省能耗和日常管理的各项费用,保证系统充分运行,从而提高了智能建筑的高水平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使投资能得到一个良好的回报。楼宇机电设备监控系统,作为智能建筑楼宇自动化系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担负着对整座大厦内机电设备的集中检测和控制,保证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并达到最佳状态。1.21.2 未来家居未来家居1.收发和保存信息:通过家庭网络,主人可以方便的收发电子邮件、浏览各种网上信息,订阅各种电子期刊或杂志等;2.管理个人或家庭的经济情况:通过家庭网络配套管理系统,主人可以方便地查阅自己的各种帐目和收支情况,管理系统软件还可以根据个人经济情况,作出最优的收支规划,提供相应的合理建议和提示;3.管理家庭的通讯需求:对家庭内各种通讯设备的通讯进行管理,包括网络通讯协议的执行和网络资源的分配,使信息在网络上的传输畅通无阻,整个家庭网络系统运行正常;4.管理电源和设备的使用:这一方面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