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模式介绍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7464352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72.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模式介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温州模式介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温州模式介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温州模式介绍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温州模式介绍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模式介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模式介绍(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基本特征 基本特征 经济形式家庭化,小商品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经营方式专业化,有家庭生产过程的工艺分工、产品的门类分工和区域分工;专业生产系列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按市场的供需要求组织生产与流通,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均可自由流动;服务环节社会化。 形成背景 形成背景 温州的局部地区的环境 改革开放前,温州的情况可以概括为“三少一差” :可利用自然资源少,除了矾矿

2、外,没有更多可开发利用的自然资源;人均耕地在浙江最少,当时不到半亩,现在只有 0.31 亩;国家投入少,从新中国成立到 1978 年,国家对温州累计投资只有 5.95 亿元;交通条件差,当时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只有一条通上海的水路和一条路况很差的 104 国道与外界相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让温州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老百姓把脸皮撕下来放在家里,人到外面去做生意;干部把乌纱帽放在办公室里,人到下面领着老百姓去办厂子。 A、人多地少,大量农业剩余劳力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要发展非农产业致富; B、温州农村过去生产力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虽由人民公社扶持,但一直没1有得到巩固, 反而使家庭经

3、济和自发经济在资本主义泛滥的批判声中酝蕴成长; C、历史上,温州人除务农外,兼营家庭手工业或外出经商做手艺。为此,一方面自办了各种非农经营的经济实体,另一方面建立起了流通信息网络,为其后来的规模化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D、虽然具有传统手工业优势,但因温州交通运输的不便,又距城市较远,难以接收城市工业辐射,只有顺其自然。在家庭、联户企业手工和半机械化支持下,以生产技术简单的小型产品为主,缓慢自发地向现代工业迈进; E、温州人独有的开拓精神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政策,使他们能在大胆试验中积极发展,快速壮大。 发展档案 发展档案 1982 年,温州出现创业小高潮,当地个体工商企业超过 10 万户,

4、约占全国总数的 1/10;30 万经销员奔波于各地,成为让国营企业头疼不已的“蝗虫大军” 。 1983 年,温州创办了全国第一个专业市场:永嘉桥头纽扣市场。 1984 年,温州集资兴建了中国第一座农民城:龙港农民城。 1987 年,温州颁布第一个关于股份合作制的地方性规章温州市关于农村股份合作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 。 1993 年 10 月,温州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实施以“质量立市”和促进民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为重点的“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 1994 年 10 月,中国第一个由政府制订的质量立市法规温州质量立市实施办法颁布。 1998 年,温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敢为人先,特

5、别能创业” ,在群众中成为广泛共识。1 21998 年,中国第一个非公有制企业党委中共正泰集团委员会成立。 2004 年,温州 8 家民企联合组建中国第一家无区域限制的民营财团中瑞财团控股有限公司。 2004 年,温州被评为中国十大活力城市。 2006 年,温州瑞安创办全国第一个“三位一体”的农村合作协会。 2007 年,温州被评为“中国最具魅力的金融城市” 。 发展特色 发展特色 A、家庭、联户企业是温州农村非农经营的主要方式。 B、乡镇企业通过市场体系来配置生产要素,温州的乡镇企业尤其是其中的家庭、联户企业是在包括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劳务市场、技术市场等在内的区域性民间市场

6、体系中孕育成长的。要素市场的形成为乡镇企业乃至整个温州农村商品经济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C、以日用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门类齐全的社会服务业。并逐步形成交通运输、饮食服务、民间信贷等门类齐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D、要素自由流动并向小城镇相对集中。生产要素的市场组合,使得企业为了取得外部经济效益,都选取信息较多、交通运输便利、社会化服务较发达的地方设厂,从而使企业大都向小城镇及周边地区聚集。这样不仅在社会化协作中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形成有分工又有协作的商品生产企业群体,而且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也带动小城镇相应地发展,最终又使发展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得到改善。 模式缺点 模式缺点 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管

7、和引导,温州模式也导致了假冒伪劣横行。在曾经的一段时间里,温州产品几乎等同于劣质假冒货的代名词。 3温州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许多弊端。一些温州人急功近利,大量制造伪劣产品。1985 年,南京一位消费者投书经济日报 ,控诉他买的温州鞋穿一天就掉了跟,而所谓真皮也不过是劣质的合成革。有人称温州鞋为“一日鞋” 、 “礼拜鞋” 。1987 年 6 月,杭州武林广场一把大火把数千双温州鞋付之一炬,继而这把火烧到南京、长沙、株洲。 “温州货”成了假货的代名词。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沈阳等一些城市的商家纷纷贴出“本店无温州货”的安民告示, 全国不少新闻媒体纷纷曝光, 批得温州人 “脸上无光,

8、心里发慌” 。 欺骗市场,其结果是失去市场。温州的决策者此刻清醒地意识到,如果不引以为戒,温州人的全民创业就有可能转变为“全民待业” 、 “全民失业” ,必须重塑温州形象。温州市委、市政府积极加强市场调控,规范市场行为,引导市场经济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温州模式粗放的发展方式,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了恶劣的破坏,曾经的一段时间里,当地遍布的河流水道大多受到了污染,如比较出名的平阳水头制革污染。还有电镀业也对当地的环境造成过严重破坏。 发展完善 发展完善 第一, “温州模式”是发展市场经济的模式,温州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完善的市场环境。在温州经济的发展中,固然温州经济的发展推进了市

9、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但是温州经济的发展也受到市场发展不足和不完善的约束。温州的经济由于在长时间里缺乏正规金融的支持,为了满足民营企业融资的需要,不得不依靠各种非正规的融资渠道融资,成本很高,风险很大,也确实发生过一些严重问题。 第二, “温州模式”把千千万万的农民卷入到创业的洪流中,这使温州许多4早期创业的老板素质不高,文化教育水平低。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他们还能驾驭企业,适应市场的变化,而在市场经济发展起来对外开放程度愈益提高后,他们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经营管理能力,才能适应这种形势,否则就会被市场所排斥。不过,经过市场的锤炼和自身的刻苦学习,温州已经产生了一批很有作为的企业家,

10、有影响的一流企业家也越来越多了。 第三, “温州模式”下的企业绝大多数是家族企业,有利亦有弊。家族企业有其优越的地方,例如,企业的领导成员间容易沟通,决策快,管理成本低,容易保守商业秘密等。家族企业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如果家族的主要成员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提高,就会成为企业发展的障碍;如果形成了家长式的领导就容易发生决策失误; 家族企业是靠亲缘关系来维系的 “人和”企业,一旦家族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超过了亲缘的维系力,企业就会分裂甚至倒闭。受文化素养的影响,早期的温州老板大多“宁为鸡首,不为牛后” ,他们把企业封闭起来,不愿外人进入,不愿与其他企业合并,更不愿被其他企业收购和兼并,一

11、般不愿接受股份公司的企业形式。这是温州本地许多企业难以长大的一个原因。不过随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温州企业加快上市的步伐,越来越多的家族企业开始进军资本市场。 第四,温州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技术水平较低,开发能力较弱。这也有其历史原因。 但温州人的模仿能力极强, 可把别的企业的产品仿造得足以乱真。在“温州模式”兴起之初,这难以完全避免。在商品短缺的情况下,温州的商品尽管质量不高,仍还可以“横行”于市场。受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弱的限制,温州企业如何提高技术水平,开发新技术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温州在传统的加工制造业方面比较强,而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则比较弱。为在未来的市场上继续保持竞争的优势,温州面临着

12、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加工制造业和着5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课题。 第五,在经历了柳市的低压电器被通报和检查,温州的皮鞋被焚烧等事件后,一些温州企业吃到了不讲信誉的苦头,吸取了教训,端正了行为,温州的商品逐渐获得了市场的信任。如今,温州的许多商品早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欢迎,甚至畅销全国乃至全世界。 重要事件 重要事件 1987 年,在杭州武林门广场举行了烧毁温州假冒伪劣鞋的活动。这个事件被认为是温州经济的一个耻辱,也是从这里开始,温州商品开始走向注重质量和诚信的道路。 A、 在处理家庭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上放任自流, 使农业萎缩, 粮食产量下降,不得不从外地调运粮食,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B、

13、片面追求自身的经济利益,忽视基础设施建设,影响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C、主导产业的技术含量低,产品链短,靠变换市场空间来扩大市场,产品更新快但技术换代慢,使得产业向高级化演进后劲不足。 新的特点 新的特点 进入新世纪,浙江省温州市提出了“以民引外,民外合璧”的口号,积极引导、 鼓励私营企业加强同国际知名企业开展技术与品牌合作, 走国际化道路,区域合作、跨国合作风生水起。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大背景下,作为私营经济发展的代表性模式温州模式呈现出四大新特点。 一是资本流动跨区域化。 温州民间资本总体规模保守估计 10000 亿元以上,这笔庞大的民间资本在全国各地进行各种实业投资、民间借贷以及股权

14、投资等活动。一些私营企业还进军国际市场,如康奈集团进军俄罗斯远东地区;在北67美、中东、南美等地区,也活跃着众多温州私营企业家。大量民间资本对外投资,形成了行业性的温州市场和跨区域的温州经济。温州外迁企业已达 1000多家,对外投资 5000 多亿元,创办工业企业 3 万多家。 二是家族企业现代化。从“地下工厂” 、 “前店后厂”起步的温州传统私营企业,基本上都是采取家族式管理。但随着企业的发展,家族式管理的弊病越来越多地显露出来,大批私企纷纷转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化的股份制企业或上市公司。据有关门透露,温州市未来 3 年计划上市的企业数量呈现成倍增长趋势。计划上市企业已经超过

15、 50 家。其中,争取在 2008 年上报材料的有 7 家,计划在 2009 年上市的有 14 家,计划在 2010 年上市的有29 家。该市产值超亿元的 700 多家企业和 80 多家股份制有限公司,均为优质的上市后备资源,上市企业梯队基本形成,一批优质私营企业营造出温州私企“想上市、敢上市、争上市”的浓厚氛围。 三是企业发展国际化。温州的一些优质私营企业逐步跨入国际市场,销售网络遍及世界各地,轻工产品如打火机、皮鞋占据了国际市场的主要份额,温州商人开始在海外建立鞋革、服装、低压电器等专业市场、研发中心或生产基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有利于国内私营企业充分利用市场与资源,加强与国际市场的融合与接轨,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加快引进国外资金、人才和先进的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 四是经济发展自律化。在温州私营企业起步和发展壮大的阶段,政府部门坚持“无为而治” ,推行企业自律,放手发展私营经济。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温州企业的自律性组织快速发展壮大。共有市级行业协会(商会)80 多家,其他地区的温州商会有 100 多家,形成了温州区域经济发展的行业自治机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