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

上传人:笛音 文档编号:4743759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8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与组织(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美好音乐 快乐成长n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尼采n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 福楼拜n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 情的熔炉。 冼星海n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n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雨果n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 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美的善的。 柏拉图一、幼儿园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二、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目标及解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艺术领域目标的描述:(1)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

2、验;(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纲要的这种表述使我们对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幼儿音乐活动以幼儿为本,强 调主动性,改变幼儿被驱使进行音乐活动的被动地位; 强调幼儿音乐教育对儿童自身的影响作用、对幼儿发展 的促进作用;改变使音乐成为技能训练和表演的功能。 这是必须深入领会并在实施中进行贯彻的基本理念。解读: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目标:n第一层次目标艺术教育终极目标(幼儿基 本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n第二层次目标音乐教育总目标n第三层次目标各年龄段音乐教育目标n第四层次目标具体音乐教育目标三、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本原则 n1、“以美感人”以“审美”为核心的幼儿音乐教 育

3、。n 用美好的音乐感召幼儿,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生 活环境和音乐中蕴含的美,熏陶自己心灵世界的美, 插上想象的翅膀,进入音乐美妙的境界。n2、“以乐施教”以游戏为手段的“愉悦性”的幼 儿音乐教育。n 让幼儿与音乐一起玩,在快乐的游戏中自主探索音 乐的奥秘,学习并大胆尝试用个人喜爱的方式来抒发 和交流自己的思想和感情。n3、“以情动人”以幼儿作为“教育主体”的幼儿 音乐教育。n 在幼儿喜爱的音乐活动中激发幼儿智慧与灵感, 满足幼儿活动与交往的需要,健全幼儿的人格,提升 幼儿的生活质量。四、国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借鉴(一)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18651950,瑞士)1、用身体感受和再现音乐

4、2、体态律动区别于舞蹈3、体态律动以游戏方式进行4、即兴音乐训练儿童和成人听音乐和感受音乐,并根据音乐的速度、节奏、力度、分句、情绪等变化,将整个身体当作乐器,有控制的作出各种幅度和力度的动作,重新表达出他们听到的乐曲。国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借鉴(二)柯达伊音乐教育体系:(18821967,匈牙利)、基于每一民族自己的歌谣,教师一步一步地教导音乐的元素。、强调母语的重要性;对音准要求相当高;用手势呈现音高和音低。、节奏名的运用。国外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理论体系借鉴(三)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18951982,德国) 基本理念:原本性音乐1、是和动作、舞蹈、戏剧、语言结合的2、是人们必须亲自参

5、与的3、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 验的、适合儿童的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特点:综合性、创造性、合作性、参与性、即兴性五、节奏入手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础1、从字词、姓名开始的节奏朗诵教学n节奏基石=短小的节奏型n姓名游戏可以进行节奏、节拍的练习n姓名游戏可以进行多声部的练习n人名节奏可以成为节奏活动的起点,配上拍 手、拍腿、踏脚、蹦跳等有趣的身体动作来 进行节奏训练。 节奏入手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础2、儿歌、童谣的节奏朗诵练习n手拍固定拍,口诵儿歌;n手拍节奏,口诵儿歌;n将上述两种练习结合,变成两个声部的节奏活动 ;n以轮唱的方式分组朗诵儿歌,可以同时结束,也 可以不同时结束;n口诵儿

6、歌,幼儿手执不同的节奏乐器,分别按节 拍、节奏新设计的节奏型敲击伴奏;n在口诵儿歌的同时还可以加以适当的动作。六、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内容n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内容多样,形式丰富,主 要包含以下方面:n1、歌唱活动n2、韵律活动n3、音乐欣赏活动n4、打击乐器演奏活动七、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 n 1、“三段式”结构:即把音乐活动分为开始 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种组织结构在 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所普遍 采纳,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音乐活动组织结构。 一般在开始和结束部分通常是安排复习性质的 活动内容。开始部分最常见的程序是律动进教 室-练声-复习歌曲或韵律动作,结束部分最常

7、见的程序是复习韵律活动、歌表演或音乐游戏 。基本部分就是安排新授活动。 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组织结构 2、“一杆子式”结构:即没有明显的三部分划分 界限,而是围绕新内容来组织安排活动结构。 突出主题,以激发儿童兴趣为导入目的,递进 式地进入到新作品的感受和学习活动。这种组 织结构目前在幼儿园的音乐活动中运用得较多 。 八、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设计及教学方法 n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n(一)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价值与目标幼儿园歌唱活动的主要目标是指导幼儿学 习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正确演唱歌曲,尝试用 歌声表达自己的思想、抒发情感体验。歌唱活 动中幼儿的自主表现、情感体验的抒发与正确 歌唱技能与方法的指导同样

8、是必不可少的。(二)有关歌唱的简单知识和技能n1、姿势:正确的歌唱姿势是指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唱歌,都应保 持身体和头部的正直、放松;两臂自然下垂或放在腿上;两眼平 视,两肩放松;口型保持长圆形,嘴唇的动作要求自然,正确的 歌唱姿势,可以使幼儿在歌唱时保持最佳的气息通道状态,有利 于用美好自然的声音唱歌。n2、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歌唱时有气息的支持,才能保持或 延长歌声,歌唱中正确的呼吸方法应该是自然地吸气,均匀的用 气。n3、发声: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使歌声优美、动听的最基本要求。要 使儿童学会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来唱歌就必须用一定的发声技 巧。对于幼儿来说,首先要告诉幼儿的是用自然的声音歌唱

9、 下巴放松、嘴巴自然打开、不大声喊叫,也不过分的克制音量。(三)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n 模式一:示范模仿练习的模式n1、引出主题。n2、范唱新歌。n3、帮助幼儿分析理解和记忆歌词。n4、用全曲带唱的方式帮助幼儿初步掌握新歌 。n5、在必要时用教唱的方法帮助儿童掌握新歌 中的难点。n6、采用各种不同的演唱组织形式,不断调动 幼儿的积极性,帮助幼儿在反复练唱的过程中 逐步掌握新歌。n模式二:先分解后累加的模式 (案例分析)n1、教师将歌曲中的节奏、歌词、曲调分解出 来,作为节奏活动、语言文学活动、节奏朗诵 活动、韵律活动等材料分别加以使用,使幼儿 初步掌握歌词或旋律。n2、采用按节奏朗诵歌词并

10、同时倾听曲调的过 渡方法,最终由幼儿自己将歌词填入曲调唱出 。新授歌曲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从动作开始的设计:n范例:小班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n1、教师提出游戏的方式:教师说出身体某一部分的名 称时,全体幼儿以最快的速度将双手放到该部位上去 。n2、教师以随意的顺序说,有时快,有时慢,使幼儿感 到紧张有趣。n3、教师改用歌词中的顺序说,并逐步加快,让幼儿逐 步发现其中重复的规律。n4、教师改用歌唱的方式发出指令,让幼儿逐步熟悉歌 曲的整体形象。从情景表演开始的设计:n范例:小班歌曲谁饿了n1、教师表演,用动作象征性地表述全部歌词内容。如 “一只大猫出来了”(模仿动物走路的样子)“肚子 饿的咕咕叫”(做

11、出表现肚子难受的样子),“看见 了小老鼠”(做出看见食物很惊喜的样子),“啊呜 啊呜吃完了”(先做出狼吞虎咽的样子,再做出吃饱 后很满足的样子)。n2、教师邀请幼儿猜想教师的表演所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情:一开始是谁来了?它怎么了?后来它看见了什么 ?最后它又怎么了?n3、教师根据幼儿的猜想组织歌词演唱给幼儿听。n4、教师邀请幼儿一起随歌声边唱边做动作。从故事讲述开始的设计: n范例:中班歌曲迷路的小花鸭n1、教师出示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图上有一 个池塘,池塘边有一棵柳树,柳树下有一只小 小的花鸭子,小花鸭正在伤心地哭。接着,教 师请幼儿猜想:小花鸭为什么要伤心地哭?最 后,教师完整地讲述第一段歌

12、词中的故事。n2、教师把第一段歌词所讲的故事清唱给幼儿 听。n3、幼儿边看图跟唱歌曲。从游戏开始的设计:n范例:中班歌曲丢手绢n1、教师教幼儿玩丢手绢的游戏,教师当 丢手绢的人,并在每次从头开始玩时自己清唱 歌曲。n 2、幼儿轮流当丢手绢的人,教师在每次从头 开始玩时带领全体幼儿清唱歌曲。n 3、大家一起轮流当丢手绢的人,每次改由丢 手绢的人清唱前三句,其他人一起清唱最后两 句。 4幼儿园韵律活动教学n(一)幼儿园韵律活动的价值与目标n发展儿童身体动作的节奏感与协调性,培养儿 童随乐动作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 现生活经验与个人情感的能力等。n各类型韵律活动价值追求的不同侧重点。 (二)

13、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基本内容n1、律动nA、基本动作:是指儿童在反射动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 的日常生活动作,如走、跑、跳、拍手、曲膝、晃手 等。nB、模仿动作:一般大致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动物的 动作鸟飞、兔跳、鱼游等;自然界的现象花 开、风吹、下雨等;日常生活的动作洗脸、梳头 、照镜子等;成人的劳动摘果子、锄地、骑马、 打枪等;儿童游戏中的动作跷跷板、拍皮球等。nC、舞蹈动作:对于幼儿而言,要学习和掌握的舞蹈动 作主要是一些基本舞步。如小班幼儿要掌握碎步、小 跑步;中班幼儿在此基础上要基本掌握蹦跳步、垫步 、侧点步、踵趾小跑步、踏点步;大班幼儿还应掌握 进退步、交替步、跑跳步、秧歌十字步等。幼儿园

14、韵律活动的基本内容n2、舞蹈:幼儿舞蹈形式一般分为:集体舞、 邀请舞、表演舞、小歌舞和童话歌舞、幼儿自 己创编的舞蹈。n3、音乐游戏:可分为主题游戏和无主题游戏 。n4、其它节奏活动:例如幼儿歌曲加油干 ,通过拍手、跺脚等方式加强对节奏型 的掌握。(三)幼儿园韵律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n 1、动作尽量简单、易学。n 2、音乐节奏感强,短小有趣,不断重复。n n3、让幼儿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 从观察开始的活动设计n范例:小班律动小鱼游n1、教师组织幼儿观察鱼游(可以观察鱼缸、水盆里的 鱼,也可以观察鱼游的录像片)n2、教师播放音乐,鼓励幼儿自由的跟随音乐表现鱼游 的样子。n3、教师邀请个别幼儿轮

15、流表演,引导幼儿互相观察, 互相学习,教师哼唱音乐或用琴声为幼儿伴奏。n4、教师播放音乐,带领幼儿重点练习踮着脚既轻又快 地移动,同时用手臂自由地作出模仿鱼游的动作。从基本动作学习开始的活动设计n范例:中班舞蹈邀请舞n1、教师脱掉一只鞋,请幼儿观察教师用没有穿鞋的脚 示范如何连续“踮”动,引导幼儿感知:教师始终只 用没有穿鞋的脚“踮”动,并且是在弱拍上准备,强 拍上踮下去的。n2、教师邀请幼儿一起坐着进行练习。n3、教师请幼儿站起来“跳舞”,每跳完一遍后教师教 幼儿一种“新疆舞的动作”(如行礼、耸肩、动头等 ),让幼儿相互逗趣。n4、教师鼓励幼儿一边做“踮步”一边拍手。n 范例:大班音乐游戏舞蹈牛仔很忙n1、教师引导幼儿复习律动“小牛舞”。n2、教师介绍“斗牛”游戏的玩法,教师当牛 仔,带领幼儿进行游戏。n3、教师引导幼儿学习两人结伴玩游戏的方法 。n4、教师引导幼儿迁移“找朋友”的游戏经验 ,学习交换舞伴的方法。从游戏开始的活动设计 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教学n(一)幼儿园音乐欣赏活动的价值与目标n 引导幼儿怀着由衷的热爱欣赏音乐的情绪情感 ,主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自我满足与自我发展 ;有效激发儿童对音乐的兴趣,开阔他们的音 乐视野,培养儿童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注意力 、联想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在欣赏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