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启示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37087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启示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启示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启示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启示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启示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启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启示(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启示(决策咨询报告13 期) 来源:地方调查队管理办公室发布:湖南省统计局发布时间: 2011-04-02 16:11 城市群是由地域上集中分布的若干城市和特大城市集聚而成的庞大的、多核心、多层次的城市集团,是大都市区的联合体。从国际国内看,城市群的发展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重点推进多个城市群、经济带等区域的发展,其中包括湖南的环长株潭城市群,这标志着加快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已成为国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外一些主要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对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快速发展提供一些启示。一、国外主要城市

2、群的发展特点从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看,最发达的地区都是以城市群为核心实行区域经济一体化,如以波士顿和华盛顿为核心的美国波士华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的日本东海道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中南部城市群,以芝加哥、多伦多为核心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尽管这些城市群的发展模式、发展规模不尽相同, 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五大共性。(一)发达的工业化是城市群崛起、成长的原动力。城市的产生与发展,实质是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市聚集。也就是说,工业是城市发展的先导产业。从国外城市群的兴起、成长看,都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如英国中南部城市群,就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产生的一大批工业城市。在工业化的推

3、动下,城市处于最佳区位优势,成为工业、商贸、金融、科技、运输的中心,成为社会经济最发达、经济效益最高的地区,是新技术、新思想的“孵化器”,对国家、地区乃至世界经济发展具有中枢的支配作用。(二)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发达、完善的基础设施对城市群产业空间演化具有重大的影响。一方面可以促进城市群空间扩展并改变城市外部形态,对城市空间扩展具有指向性作用;另一方面直接改变着城市群的区域条件和作用范围,产生新的交通优势区位、新城市或城市功能区,进而改变原有的城市群产业空间结构。国外城市群大多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航道、通信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性一体

4、化的基础设施网络,这些设施构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的骨架和连接枢纽,使人流、物流、资金流在城市之间方便、快捷地流动,从而使得某一区域内的各个城市联系更加紧密,相互促进,形成一个集合体。(三)合理的城市分工是城市群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群不等于各个独立的城市简单加和,而是具有内在的有机联系和密切的产业分工,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各自为政和破坏性的竞争行为,使得各城市优势互补,产生最大效益并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如美国波士华城市群,纽约是该城市群的核心,以金融为主,也是全球总部经济聚集地;费城是炼油中心和钢铁、造船基地;波士顿是文化、科技中心;华盛顿是政治中心。这一城市群内有多个港口,但各个港口在发展中有合

5、理的分工:纽约港是商港,以集装箱运输为主;费城港主要从事近海货运;巴尔的摩港作为矿石、煤和谷物的转运港;而波士顿则是以转运地方产品为主的商港。(四)核心城市是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动力源。城市群作为一个区域组织,其空间载体是由发挥中心职能和经济组织职能的中心城市辐射周边城市所组成的城市体系。也就是说,在城市群中必须有一个核心城市,它以极强的带动辐射功能影响着城市群的每一个体。如以纽约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以洛杉矶为核心的美国西南部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东京为核心的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伦敦为核心的英国伦敦城市群,都是以核心城市带动城市群联动发展的典型模式。(五)政府的规划协调是城市群共

6、同发展的重要保障。无论是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还是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都离不开一个强有力的区域性组织来规划协调。如英国早在1964 年就创建了“大伦敦议会”,专门负责大伦敦城市群的管理与发展问题。1990 年来,大伦敦地区又先后引入了战略规划指引,以维持整个城市群战略规划的一致和协调。二、与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相比,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有喜有忧长株潭城市群名义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近30 年, 但真正按照城市群的发展模式进行实质性推进的时间还比较有限。对比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当前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有喜有忧。从可喜的方面看,主要有:(一)政府建立了统一的规划、协调机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长沙、

7、株洲、湘潭共同构建城市群,并协同发展已成为湖南人的共识,已成为湖南省委、省政府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推进器。省政府成立了专门的长株潭区域性政府组织,出台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并对规划的实施进行有效监督,对有关问题、利益进行协调。这为长株潭城市群长期协同发展提供了重要制度保证。(二)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逐步建成。经过统一规划和强力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的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实现了金融同城、电力同网; 三市电话已统一升位为同一区号,移动和联通取消了漫游费,互通按市话收费,并成为全国开展三网融合试点的唯一城市群;实现了城际

8、公交,城市轻轨正在建设之中,长潭西、长株、京珠、上瑞四条高速和106、107、319、320 四条国道贯通三市,共享湘江水运;三市从2006 年开始实施了同一个规划、同一个财政政策、同一个环保政绩考核标准、同一支环保执法队伍的环境同治。日趋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保障。(三)形成了较好的工业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与积累,长株潭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工业体系,工业化程度相对较高。 2010 年,三市实现工业增加值3138.14 亿元,占到全省工业的半壁江山;占三市生产总值的46.7%,这一比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7.2 个百分点;三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1168.14 亿元,占

9、全省的59.9%。特别是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加速推进和“两型”产业建设,一大批依托高新技术的新型企业汇聚于此,一些产业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或先进行列。 以三一重工、 中联重科为龙头的长沙工程机械闻名全国, 株洲形成了亚洲最大的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硬质合金研发和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电力机车研发与制造基地,湘潭的精细化工材料、机电智能化、高分子有机材料、风电装备等在国内占有重要一席。相对完备的工业体系为长株潭城市群的加速发展提供了根本动力。(四)城市群的聚集能力逐步增强。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内国土面积虽然只占到全省的13.2%, 但总人口超过1300万人,占到全省的20% 左右,人口密度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45

10、% ,为全省人口聚集度最高的区域。此外,该城市群还集中了全省46% 的固定资产投资、50% 的银行存款、 65% 的金融贷款、 66% 的进出口总额、75% 的研发人员、 80% 的科技成果。这些要素的积聚,为长株潭城市群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但是,也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城市群的总体实力还不强,对区域的推动作用有限。从国内外主要城市群来看, 一般都由特大、大、中、小多级别、多数量的城市组成,人口也多在4000 万人以上。相比较而言,长株潭城市群数量略少,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偏小,难以很好地发挥出对区域的推动作用。2010 年,长株潭三市实现生产总值6715.92 亿元 , 仅相当于北

11、京、上海、广州、深圳的48.7%、39.8%、63.3%和 70.6%。与中部的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相比,长株潭城市群也显得偏小。武汉城市圈和中原城市群的总人口分别超过3000 万人和 4000 万人,分别占到本省总人口的50% 和 40% 以上,经济总量也分别超过长株潭城市群的40% 和 60% ,两者经济总量占各本省的比重比长株潭城市群的占比均高出近20个百分点。(二)缺乏推动城市群跨越发展的核动力。根据增长极理论,中心城市是一个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通过向周围地区的创新扩散、信息传播和产业关联效应等带动区域的经济发展。从长株潭城市群内部看,缺少一个能够带动或能为周边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服

12、务与支持的超强城市。在三市中,长沙的各主要经济指标虽遥遥领先,但由于其总量偏小,不足以对其他城市产生强有力的辐射带动作用。长沙总人口为650 万人左右,为株洲、湘潭之和,处于基本平衡状态,难以通过人流来形成经济辐射与带动。相反,长沙还可能对其他城市产生“吸血”作用。此外,从各城市的内部看,作为城市发动机的核心城区总体实力还偏弱,难以向外有效扩张。2010 年,三市的城镇化水平都不高,长沙在65% 以内,株洲、湘潭均为50% 左右,相当于处于“半城市化”水平,而国外主要城市群城市化率一般达 85% 以上,国内珠三角也已达70% 以上。三市市辖区的经济总量仅为3807 亿元,占三市经济总量的56.

13、7%。城市的内功不强,难以产生强有力的外力。(三)各城市间的产业结构趋同,难以形成互补效应。从三次产业结构看,2010 年长沙、株洲、湘潭三市分别为 4.4:53.6:42、9.7:58.5:31.8、10.7:55.9:33.4,各市均呈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并且第二产业均占绝对优势; 同上年相比 , 各市也均呈现出一、三产业比重下降、二产业比重上升的趋势,这表明城市群内各市的产业结构总体趋同。从工业内部结构看,装备制造、钢铁有色、卷烟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造纸工业等九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占各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70% , 其中长沙、株洲、 湘潭分别为

14、73.4%、82% 和 83.6%。按九大优势产业增加值规模排名,长沙市前五位依次是装备制造、卷烟制造、石油化工、食品加工、钢铁有色,如果不包括卷烟制造,建筑材料排名第五;株洲市前五位依次是装备制造、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建筑材料、食品加工;湘潭市依次是装备制造、钢铁有色、食品加工、石油化工、建筑材料。三市前五位的产业增加值分别占到本市规模工业增加值的65.2%、76.7%、79.9%,表明这些产业均为各市的主导产业。从各市主导产业可以看出,三市的工业布局基本雷同,部分产业的规模还比较接近,这不利于三市发挥比较优势和互补作用。三、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长株潭城市群的加快发展,对全省经

15、济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发展,重点是要在“做强、做大、做主、做新、做优”五个方面下功夫。一是做强。 就是要做强以长沙为核心的中心城市和各城市的核心城区。要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域范围,通过扩张、注入、融城等方式,扩大长沙市区范围,增强长沙综合实力,使长沙真正成为区域的“领头雁”,提高其辐射带动能力。要大力发展核心城区的生产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使其成为商贸、旅游、文化、金融、科技中心,成为推动各城市快速发展的核动力。二是做大。 就是做大长株潭城市群的综合力量,使其不仅成为湖南的区域龙头,还要成为促进中部崛起的龙头,在国内城市群中占有重要一席

16、。要重新整合现有的行政区域,将环长株潭的中小城镇统一归属到城市群之列,形成特大、大、中、小城市的梯级架构,使长株潭城市群总人口至少达到2000 万人以上,生产总值至少达到1 万亿元并占到全省的50% 以上,通过城市规模效应来增强城市积聚和辐射功能。三是做主。 就是要做好城市群各城市之间主导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和主题功能区的定位。城市群的产业政策要统一协调,根据各城市的比较优势,确定各市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科学规划主题功能区;对现有产业进行适当整合、并购,避免主导产业雷同,导致相互抢资源、抢市场的内耗行为的发生。要通过大投入、大引进、大合作、大整合,迅速实现各城市主导产业的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各主导产业规模至少要占到全省40% 以上的份额,发展成为国内一流并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产业、行业基地和“航母”级企业。四是做新。 就是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抓紧做大做强,培育一批新兴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要围绕城乡统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提高城市化水平,城镇化率要达到80%以上;要围绕“两型”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品牌自主创新,加快培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