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矛盾探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7436899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1.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矛盾探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矛盾探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矛盾探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发展矛盾探析(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 9体育文化导刊10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 发展矛盾探析史明娜 孙亮亮摘 要:以矛盾的两点论和重点论为指导探析两者间的关系,提出现在体育的发展更应突出群众体育这一重点,提升其地位,加大其投资,这才能回归体育的本质,最终使我国真正进入体育强国之列。关键词: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两点论;重点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作为体育的两个子系统,直接影 响和决定我国体育发展的命运。2008 年北京奥运会是推动 我国体育发展的一个难得的机遇和契机,将我国竞技体育 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正确处理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 关系一个重要的关注点,两者构成了一对具有显著意义的 矛盾体。竞技体育的快速发展和群众体育的滞后现

2、象,及 其矛盾双方的关系不仅反映了对体育发展规律的认识,而 且体现了体育发展模式的选择1。一、用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分析两者间的关系(一)奥运会和全民健身是辨证的统一体 奥运会和全民健身的同一性、一致性是由竞技体育和 群众体育矛盾运动内在联系的规律性决定的。二者属于体 育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处于相互作用的耦合关系,它们相 互依存、相互渗透、彼此促进、功能互补、共同发展。前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曾分析说 : “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是普 及和提高的关系。没有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就是无本之木、 无源之水 ; 而没有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就是无火之柴、无 翅之鹰”2。在运动形式和内容上二者有共通性,竞技运动 项目是

3、在群众体育项目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发展 ; 各自在 实现目标时所产生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转化,相互 促进。具体表现为 : 一方面,群众体育是整个竞技体育发展的基础,特别 是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广泛开展群众体育不仅提高了 国民身体素质,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了学校体育、社会体育 的快速发展,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不断涌现优秀 竞技体育人才创造了条件3。另一方面,竞技体育又以特有的魅力,吸收群众体育 中的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如在 26 届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的出色成绩引发了全国 性的“乒乓热”的形成,全国的“乒乓热”又给我国乒乓 球的长盛不衰提供了雄厚的基础3。(二

4、)奥运会与全面建设的对立和差异性 1. 参与的目标不同。奥运会追求的是“更快、更高、更强” ,是为国争光的最高奋斗目标,发挥的是体育的派生 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娱乐功能等。而全民健身的目标 是为了参与者促进身体健康,胜任更有效率的工作或延年 益寿,实现的是体育的本质功能增强体质功能等。所 以在目的属性上具有本质区别4。2. 对参加者的要求不同。群众体育的参与者大多数为 业余运动项目的爱好者,来自社会各阶层、不同职业,老 少皆宜,对身体条件没有特殊的要求 ; 我国竞技体育的参 与者是职业运动员,经过国家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才能参加 赛事,年龄也大多数是介于 1530 岁之间,对身体各方面 的素质都有一

5、定的严格要求5。3. 参与项目的不同。全民健身活动可以根据自己兴趣 参加各种运动项目,对技术没有特别的要求,提倡的是中 低强度、适当运动量的活动 ; 而对运动员来说,只有少数 专项运动能够使其运动潜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奥运会 欣赏和鼓励的是高强度、大运动量的竞技。 4. 组织形式明显不同。全民健身多数是自发性的,运 动训练零散,没有长期的系统性、计划性,因此技术水平 有限,对运动环境要求不高,时间不固定,可以因时制宜, 灵活多样地开展活动,重在娱乐 ; 而奥运会时间是固定的, 运动员多在体校、体工队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长期专业训练,有教练员指导和科研人员辅助,场馆和设 备越来越先进

6、,而且有一套完整的竞赛制度、裁判制度等。二、用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分析两者的地位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的个体相对性,即矛盾的事物 的性质、地位等各个方面,以及矛盾解决的具体形式各有 特点。矛盾的特殊性原理指出,任何矛盾的群体中,各种 矛盾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占不同的地位,起着不同的作用, 因此要分出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当然,它们的关 系也是辨证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转化,互易其位。 在现代体育发展中,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二者同等重 要,二者应该协调的发展,但受历史条件影响,在没有达11到真正的协调起来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谁多一点,谁少 一点的问题6。(一)客观方面国际国内环境

7、的要求 1. 国际方面。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普遍提高 和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改善的社会环境下,群众体育是作为 一种耀眼的和健康的社会文化现象应运而生的。经济的发 展、文明的进步、人类自主意识的强化、追求人的全面发 展,必然使以人为中心、为原本、为主体、为基点的群众 体育成为社会和个人关注的热点7。在国际关系较为紧张的时期,比赛场可以成为枪声的“第二战场” ,利用体育这 一特殊手段来表现实力、扩大影响、提高国际声誉、宣传 本国制度的优越性,都体现在竞技体育中。特别是奥运会, 让它披上了政治色彩。当今世界广泛开展的群众体育是在 和平和发展的主题下,群众体育上升到一个占主导地位的 国际体育舞台上,

8、任何一届精彩的奥运会必须是在大众体 育蓬勃开展的背景下展开,必须得到大众体育氛围的烘托8。2. 国内方面。21 世纪的中国正与国际接轨,随着我国 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和人民群众对健身性体育的需求越 来越强,现在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是“群众日 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社会所提供体育资源不足的矛盾” ,这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同落后的社会生产间的矛盾”9。解决矛盾的主要问题就是 群众体育问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体育健身、体 育娱乐、体育休闲等需求越来越多,需要社会提供更多的 体育资金,体育活动设施、体育指导者、体育信息等体育 资源来满足其需求。其次,中国是发

9、展中国家,这样的国 情要求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发展生产力最 根本的途径就是提高国民素质。体育事业之所以被归为提 高国民素质的事业,从根本上不是因为它能夺金牌、夺锦 标,而在于开展最广泛的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能有效的增 强国民身体素质,而身体素质又是提高其他一切素质的基 础。所以实现全民建设小康社会体育奋斗目标主要在于群 众体育。 (二)主观方面群众体育的本质的决定 群众体育自身的特点、性质和作用决定了它占支配地 位,起主导作用。当代的群众体育与以奥运会为代表的高 水平竞技体育有着本质上的不同。高水平竞技体育是“天 才”者的专利,群众体育则是“普通大众”的运动 ; 竞技 体育的主要功能

10、是“娱人” ,而群众体育的主要功能是“娱 己” ;竞技体育所要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更快、更高、更 强” ,而群众体育追寻的是要“强身健体10” 。群众体育代表了体育的基本属性、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的本 质内涵、代表了体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代表了体育运动 未来的趋势。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 体质,群众体育正发挥着体育的这一本质功能11。(三)现状差距中突出矛盾的主要方面 90 年代以来,中国体育开始注重内部调整与外部协调 并重,注重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协调发展,在群众体育 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 度建立了一个从中央到地方的社会指导员管理体系、 关 于

11、公共体育场馆向群众开放的通知提出体育场馆原则上 免费向群众体育开放,体育场馆设施也可实行有偿服务 ; 在群众体育经营方面,一改过去国家单一拨款的形式,鼓励社会多元投资,加快了群众体育设施和娱乐场所建设及 体育人才的培养,满足了大众多层次健身娱乐的需要。但 是,在举国体制下,各级政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最 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参与竞技体育的积极性,有效地配置竞 技体育资源,竞技体育得到迅猛发展。相比之下,我国群 众体育发展却仍然比较落后,体育主管部门一直对竞技体 育青睐有加 ,在群众体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上远远 不及竞技体育。从我国群众体育总体上看,参加锻炼的人 太少,运动强度较低 ;总体建设不

12、足,人均场地太少 ;政 府拨款不足,我国群众体育在总体上仍然缺乏自我造血能 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还没有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我国的群众体育还处在基础阶段,没有达到一般发达国家 的水平,也没有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群众自由体育锻炼的需 要12。 2003 年中国人群健康检测报告表明,被测者中七成以上处于亚健康和患病状态。这些情况与“竞技强国” 的对比,让我们明确了现阶段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首要任 务或首要解决的矛盾,也不得不将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定位 于解决现在体育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 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都很重要,但在总资源有限条件 下,毕竟是鱼与熊掌不能兼得。如忽视了竞技体育,失去 的仅是几

13、块牌子,但如果忽视了群众体育,那将失去整个 民族的健康。所以,当前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要想真正协 调发展,首先是要把群众体育从滞后的状态中提升起来, 加大对群众体育的投入,最终使我国真正的进入“体育强 国”之列。参考文献 1 陈融.建国以来认识和处理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关系的历 史启示价值追求与代价意识J.体育文史, 1999, 6(3): 1115. 2 晋隆冈, 等.举国体制与全民健身J.领导之友, 2006 (4): 2930. 3 陈宁.全民健身概论M.四川: 教育出版社, 2003: 100114. 4 谭延敏.新世纪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关系J.河北体育 学院学报, 2004, 3 (1

14、8):3133. 5 马宣建.北京奥运周期的中国体育政策分析J.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 2004, 6(30):3036. 6 侯京卫,等.试论科学发展观下我国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 的关系J.体育科学研究, 2005, 3 (9): 47. 7 胡小明.新世纪新体育J.体育学刊, 2000, (5): 610. 8 卢元镇.举办奥运会也应该收获群众体育J.体育文化导 刊, 2003 (12): 1114. 9 董新光.论群众体育的主体地位J.体育文化导刊, 2006 (12)79. 10 梁晓龙.当代体育运动发展的基本趋势、规律与特点J. 体育文化导刊, 2003 (8): 1014. 11 马宣建.论中国群众体育政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5 (6): 17. 12 阮永福,等. 对中国是“体育强国”提法的质疑J.合肥 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10): 170174.(作者单位 : 西南大学、成都体育学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