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勃朗维米尔拉图尔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4344 上传时间:2017-03-09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伦勃朗维米尔拉图尔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伦勃朗维米尔拉图尔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伦勃朗维米尔拉图尔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伦勃朗维米尔拉图尔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伦勃朗维米尔拉图尔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伦勃朗维米尔拉图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伦勃朗维米尔拉图尔(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7世纪的荷兰小画派 代表人物 伦勃朗 维米尔 伦勃朗 ( 16061669) 伦勃朗生于荷兰莱顿,父亲是磨坊主,母亲是面包师的女儿。伦勃朗14岁进莱顿大学; 21岁时已经基本掌握各种绘画技巧开始发展自己的风格, 30年代就成为阿姆斯特丹的主要肖像画家。 他的肖像画风格人物安排具有戏剧性,深深打动人心,他以神话和宗教故事为题材的作品供不应求。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他的一生中画了大量的自画像,表现出他在各个人生阶段的自我审视。 自画像 伦勃朗喜欢画自画像,用画笔忠实记录了人生的各段里程,让观众真切地品味艺术家对于生命的深刻感悟,在自画像中有对万物的开

2、朗豁达,对世象的情感变化,对艺术的乐观自信,对岁月的理性宽容 汇聚成一条人物命运和性格的长河。 “荷兰人素以描绘自己亲眼所见之事物见长,但并不是每一个荷兰艺术家都能像伦勃朗那样,能够对亲身经历的一切在艺术、人生和哲学相统一的高度上达成理解。当别的荷兰画家都在为能准确地描绘物象而自得之时,伦勃朗的艺术已拥有着更为广阔的精神空间。 杜普医生的解剖课 和莎斯 姬亚 一起的自 画 像 以馬杵斯的晚餐 沐浴的贝特莎伯 花神 河边洗澡的亨德里治 在伦勃朗的画中, 光成了精神的象征。 伦勃朗是光色大师,为后人留下了极富魅力的色彩和“永久的光和影”。他擅长于把奇异光线投射于主题人物上,以形成视觉焦点。他用光的

3、明暗来反映空间层次,把明暗对比法推进为更富有戏光色剧化的舞台灯光效果,以产生神秘多变的气氛。他对光线有独特的驾驭能力,自由地把光分散、集中或作模糊处理,使笔下的光色诉说成为一幅幅油画经典。伦勃朗的用光善于映照普通人的生活,抚慰着观赏者的心灵,让人们随着作品中的用光放飞遐想和真情,让观赏者随着那奇特的用光穿透长长的历史。他运用颜色透明与不透明的特性,创造了透明重置法。他往往用单色起画稿,并用画笔区分出色彩结构,再上透明的底色,多次地修改润色以体现明暗,塑造对象。画家率先用厚涂法来表现绘画语言的活力。他常常以黏度很高而且较硬的颜料和豪放的笔触画出雄浑有力的明部,又以一些小笔触加强立体感。他还从老师

4、那里学到了表现力丰富的断断续续的影线画法,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他善于运用类似中国画中朱砂一样沉着的红色,配以明亮的金黄和沉着的深褐,构成温暖而统一的调子。在这些暖色里,又夹以不同强度的青、蓝、绿,造成极其微妙而丰富的对比关系。他用的色彩,常有一种金属和宝石般的高贵感,使粗陋的物象也变得华美悦目。 达那厄 在伦勃朗的画中,光成了精神的象征,并由于其厚度及其对万物生命增长的激发之必要元素,故也同时赋予绘画材料以生命。 夜巡 ( 1642年) 夜巡 描述弗尔斯班宁柯克上尉指挥的民兵连外出巡视的场景,是一幅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工会的群像画。本来画的是白天的活动,因年久和烟熏色彩变暗,被后世误认为是夜景,

5、故画作有了 夜巡 的名字。十六世纪初时,画坛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即志愿军人的群像必须按身分和军阶分配每个人物在画面上相应的位置,同其模特儿完全相似,因此使艺术家根本无法发挥其个人的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但 夜巡 的布局独辟蹊径,为这些志愿民兵群像的构思闯出一条新路。 这幅画的特点之一是画面的动势。这支队伍以欢笑的态度乱纷纷地涌上街来,给人一种也要将你裹狭进去的感觉。但细心察看,则画上的所有人与物都是围绕着两个身着独特服装 即画面中央前头的两个,一位穿黑军服配红披巾,另一位着明亮的朱黄色军服配白披巾 的中心人物精心安排的。 特点之二是空间感:包括画幅的空间、街道的空间和观赏者的空间。上尉伸出的手似乎进

6、入了观赏者的空间,手的影子则清晰地投射在副连长的军服上。 特点之三是色彩及光线:全画采用土黄和朱石的暖色调,但不乏某些插曲,如上尉的披巾和他右侧持长枪的士兵的军装呈红色;后侧的小女孩和副连长的军服呈明亮的浅朱黄色;上尉华丽的军服呈黑色,在雪白的皱折领的衬托之下显得格外醒目。从投影的方向判断,光源来自左侧,照亮和突出了一些人物,同时也将另一些人物隐入暗影中,留待观赏者去发现,增添了观赏的情趣。 这幅画是伦勃朗绘画生涯的重要转折点,他被订件人起诉,又执意坚持创作理想不作修改,结果败诉,支付高额赔偿金。同年,他的妻子莎士基亚去世,从此,他的生活跌入困顿,后半生命运坎坷。虽是如此,伦勃朗却坚定不移地恪

7、守自己的创作原则,更加接近普通的荷兰平民,表现纯朴与真实的荷兰民族气质。 参孙被弄瞎眼睛 “用光线参与叙事和表意” “用光线参与叙事和表意” “对我而言,摄影真的就代表着以光线书写。它在某种意义上表达我内心的想法。我试着以我的感觉、我的结构、我的文化背景来表达真正的我。试着透过光线来叙述电影的故事,试着创作出和故事平行的叙述方式,因此透过光影和色彩,观众能够有意识地或下意识地感觉、了解到故事在说什么。” 维托里奥 “以光线书写”的核心是用光线创作的影像“讲述”电影的故事,表现时空、情绪、人物性格、主题、节奏或其他无法言传的东西。 维米尔 (1632 维米尔生活在 17世纪后半期。这时的荷兰社会

8、安定而又富足,维米尔过着近乎隐居的生活,这使他绘画的题材十分狭窄,几乎只限于自己身边。在维米尔的作品中反映出满足于自己生活小圈子的、自得其乐、舒适安宁的荷兰市民的审美趣味。维米尔所描绘的主题,多半是女性在室内从事某件家务的动作,不论是厨娘、女仆、画家、模特儿,都有一副悠然自得、十分满足的神态。然而从这些画中,人们可以感受到超越肉眼所见、富于精神性的宁静、满足、专注与生命之美。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画室里的画家 这幅画是维米尔向历史致敬的作品,深深表达出他对旧时代的缅怀。画中的他穿着 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墙上挂的是古地图,那时荷兰还是一个统一的国家,最重要的是他的模特儿,也就是头上戴着桂冠

9、,一手拿着号角,另一手抱着书本的蓝衣女子,她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历史的女神克莱奥。克莱奥手中的书本很厚重,看似一部著名的历史典籍。 军人与微笑的女郎 在窗前看信的少妇 倒牛奶的女仆 情书 手持水瓶的年轻女子 运用这种技法,可产生极为宁静与明快的感觉,这正是所有这些安宁的室内画之所以感人之处。铝窗又是位于画面左侧,明净的窗玻璃上映出窗外蔚蓝的天空。窗边的少女似乎踌躇于窗口与水壶之间,好像要洗手却又拿不定主意。画中桌布鲜艳、银盘澄亮,其余则一色简朴,二者对照分明。在这幅画里并没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只因这一片宁静,不免又会令人再三寻味、捉摸一番。 手持笛子的少女 乔治 德 拉图尔 ( 1593 1652)

10、, 法国画家。 拉图尔是一个非常神秘的画家,因为太过神秘,正确的生平和经历至今仍不明确。只知道他1593年 3月 19日生于吕内维尔附近,出生地隶属于洛林公国,父亲是面包师傅。 1652年 1月 30日卒于同地。 1617年拉图尔娶了戴安娜为妻,妻子比他大两岁,是名门贵族的独生女,有丰厚的嫁妆陪嫁。拉图尔跟妻子在岳父死后搬进岳父的豪宅里,生了 10个小孩,但只有长子活到成年。 拉图尔在世期间可谓名利双收,但死后却默默无闻。拉图尔生活在战乱的年代,故乡饱受战争摧残,因此生平鲜为人知。他的作品含蓄、静谧、无论是探讨生死或是宗教画的主题,都带着一股神秘感。然而在那个世纪中叶,巴黎的艺术鉴赏品味发生了

11、变化。凡尔赛式的宫廷风格开始吃香,拉图尔生动的古典含蓄风格不再时髦,因而逐渐被人们遗忘。一直到 20世纪,才有人又提起他。 虽然拉图尔创作的题材主要是 宗教画 和 风俗画 ,但两者往往又彼此糅合,作品中无论是人物还是周围的环境都极其朴素、真实,富有日常生活的特色。他的宗教题材也没有神秘气氛,笔下的圣母和圣经传说中的人物,有如形象质朴的农民,有一种端庄自然的美。他擅长描绘光线与阴影,画作特色在于利用烛光来创造独特的效果,人物在烛光下忽隐忽现,光线的变幻细微精致,气氛平和的情境,充分显示其艺术特色。代表作有 约伯和他的妻子 、 牧人来拜 、 玩牌的作弊者 、 油灯前的马格达丽娜 、 使徒彼得的否认

12、 、 木匠圣约瑟 等 忏悔的抹大拉 油灯前的抹大拉 拉图尔一生的作品都在描绘神秘的明暗,画面出现烛光、油灯或者不可知的发光光源,对象的受光部位明亮,背景深褐,明暗对比强烈,流露出一股神秘动人的气氛。画面构图严谨,具有雕刻般的充实感;他对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表达,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在控制色彩明度上,他成熟运用燃烧着蜡烛的夜光表现,以极端写实手法描绘光与影的变化;他风格独特,整个画面给人以深刻的感觉。 婴儿 一画已避免了以往的光的切割性弱点,以其严谨的结构和光的分析性表现而著称。圣母被画成农家产妇的朴素形象,圣安娜则是这个家庭中的一个长辈,或一个助产的邻妇。光源来自她的左手所持的一支蜡烛,她

13、用右手挡住了蜡烛的火苗,使画面光明源似乎是从新生婴儿的头上射出的,它们照亮了两个妇女的胸部与脸部。显然,画家在光色设计上煞是费了一番苦心。构图的严谨性原是法国古典主义的传统,然而这里的写实性又略带风格主义的特色,因此在这幅画上,既有古典主义的宁静,也渗透着风格主义的色彩装饰效果。 奇怪的是,拉图尔这种强烈的明暗画法未能有它的后继者。画家生前曾有不少学生,但据民政档案记载,他的学生中没有一个取得较高绘画声誉的,一个学生很早去世,另一个学生中途放弃了绘画,其余的学生则无从查考。拉图尔有个儿子艾蒂安随父学画,也曾作过他的助手,但在拉图尔于年去世后,便回到家乡去当上了本地的法官。到了路易十四时期,这种

14、“夜间画”已不合国王追求“光明”的胃口,拉图尔的艺术自然地不合潮流了 玩牌的作弊者 画面构图严谨,具有雕刻般的充实感;他对画中人物的内心世界细腻表达,体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在控制色彩明度上,他成熟运用燃烧着蜡烛的夜光表现,以极端写实手法描绘光与影的变化;他风格独特,整个画面给人以深刻的感觉。令人想起 15世纪的艺术( 卡拉瓦乔 对他在光的处理法有决定性影响)。他一生的作品都在描绘神秘的明暗,画面出现烛光、油灯或者不可知的发光光源,对象的受光部位明亮,背景深褐,明暗对比强烈,流露出一股神秘动人的气氛。 和其他的画家一样,拉图尔也画过很多抹大拉 马利亚的画。在所有抹大拉 马利亚的画作中以拉图尔的画作最朴素。 他创造了一个流露哀怨之情的朴素形象。 不像其他画作看起来充满世俗的宴乐、华丽的衣饰,拉图尔的画中只有清醒、沉静、悲哀的反省。 年幼的耶稣头上没有神所特有的光环或其他任何外表装饰物,他举着一支蜡烛,这支蜡烛是画面上惟一的光源,就像耶稣是世界上惟一的神灵之光的光源一样。耶稣幼嫩细腻的肢体白里透红,就像一股从体内向外自然放射的光芒一样,拉图尔只有在画神的时候,才会使用这种技法。木匠正在加工的那块木头,在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摄影摄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