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哲学生活复习教学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31984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92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哲学生活复习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哲学生活复习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哲学生活复习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哲学生活复习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哲学生活复习教学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哲学生活复习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业水平测试高二哲学生活复习教学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 页2015年学业水平测试生活与哲学复习教学案2014.11.28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考点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 1、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就是世界观。2、哲学就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一般人的世界观是自发形成的。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例 1】 【1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因为A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和总结B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D哲学很神秘且只是哲学家的事情考点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 1、方法论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2、一般说来

2、,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考点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两者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例 2】 【11】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总和就是哲学。()【例 3】 【13】爱因斯坦指出,哲学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这是因为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B哲学是关于方法论的科学C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指导D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第二课考点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

3、的关系问题A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例 1】 【10】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考点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例 2】 【11】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4、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考点 6、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B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有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例 3】 【12】右边是漫画蕴含的哲学观点是A存在决定思维B思维决定存在C物质依赖于意识D 意识是本原的【例 4】 【09】 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D 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例 5】 【14】 “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唯物主义的观点。()考点 7、唯心主义的基本观

5、点A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例 6】 【13】 唯心主义把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考点 8、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A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概念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指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例 1】 【10】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 运动C.社会历史性D.实践考点 9、世界的物质性A 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物质性。人的意识

6、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例 2】 【13】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考点 10、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考点 11、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A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主要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7、。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对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例 3】 【11】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例 4】 【13】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拖着不还,朋友前去讨债,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而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 ”欧布里德的荒谬在于A认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C认为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相统一D 只承认相对静止而否认绝对运动【例 5】 【14】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

8、状态。()考点 12、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与普遍性B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人们创造,也不能被人们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例6】 【10】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我国北方农民总结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的农第2 页谚。这说明A.人可以认识规律 B. 人可以创造规律 C.规律具有条件性D.规律具有主观性【例 7】 【13】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苟子的话说明了规律具有A特殊性 B主观性 C多样性 D

9、客观性【例8】 【14】人的身体具有很强的中和缓冲功能,自身就能够维持酸碱度的平衡,无论日常生活中摄入的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人体的pH是基本不变的。可见A人们在规律面前总是无能为力的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客观的C人为建立起来的联系都是主观的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有调节作用考点 13、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B 世界观(原理) :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方法论: 1、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例 9】 【12】 “天有其时,地有其材,人有其

10、治,夫是之谓能参。” 荀子天论中的这段话意思是说:天有时令变化,地有丰富资源,人能治理并利用天时地利,这就叫做能与天地相配合。这其中包含的哲理有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物质是运动的固有属性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ABC D 第五课考点 14、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B (1)什么是意识:从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从内容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本质: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作用: A、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

11、物,只有尚未认识之物。B、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 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这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的意识。【例 1】 【12】传说远古的伏羲部落原图腾是蟒蛇,后来伏羲集各归顺部落的图腾形象于一身,形成了蛇身、马首、晰腿、凤爪、鹿角、鱼鳞、鱼尾、虎须的综合体,伏羲将之定名为“龙”,并作为部落的新图腾。从龙的形象形成过程中可以看出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B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C意识对人体生理

12、活动具有调节作用D意识是从动物心理发展而来的【例 2】 【13】2012 年 6 月 24 日,中国同时诞生了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的新纪录: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首次手控空间交会对接试验成功;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下潜至7020 米。这说明人的意识A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B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C对改造主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D对人们已知事物具有反映作用【例3】 【14】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通常感到时间在不断流逝,然而有的科学家认为,和空间一样,时间是不会流逝的。其实,不管人们有何感觉,意识的内容都是A主观意志的产物 B客观精神的产物 C人脑机能决定的 D客观存在的

13、反映【例 4】 【11】 “嫦娥二号”卫星在发射之前,科学家就发射时间、设备安装、运行轨迹凳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与论证,为其成功发射奠定了基础。这表明A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规律D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例5】 【09】 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A意识活动缺乏主动创造性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考点 1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 (1)世界观(原理)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

14、。(2)方法论: 要求我们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3)要求:A、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B、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C、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D、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的思想。【例 5】 【10】 右侧漫画启示我们要A.坚持与时俱进B. 坚持从实际出发C.发挥主观能动性D. 树立创新意识第六课考点 16、实践的含义和特点A (1)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A、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

15、活动。B、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A、客观物质性。B、能动性。 C、社会历史性。考点 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强调: A、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了认识的发展;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了人类认识的发展;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仅靠认识自身,无法判断自己的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客观事物自

16、身也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只有处在主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例 1】 【11】 实践之所以能够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是因为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3 页C实践是连接主观和客观的桥梁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例 2】 【12】在“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中,广大新闻工作者认识到只有走基层、接“地气” ,才能在新闻报道中有底气、长灵气,把最鲜活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气象充分展示出来。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B真理都是客观的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D认识具有反复性【例3】 【13】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腾飞,就必须形成踏实干事的氛围。这启示我们要树立理想坚持实践与时俱进求真务实ABCD【例 4】 【14】2013 年 12 月 4 日,珠算被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