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47429853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1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1616课课综合探究:破解综合探究:破解“李约瑟难题李约瑟难题”李约瑟博士是20世纪西方著名的汉学家,对中国的 历史文化特别是古代科学技术有很深的研究,他提出: 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方, 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却首先在西方诞生,而中国反而远远 落在西方后面呢?所谓“李约瑟难题 ”1、“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 西方”的史实有哪些?2、什么是“近代科学”,与古代科技成就有何区 别?探究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纸术 印刷术术 火药药指南针针战国时期的甘石星经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 上最早的星表; 留下了最早关于哈雷慧星的记录 东汉科学家张衡

2、关于地球是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 唐代天文学家僧一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 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 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比欧洲发明 同类仪器早300多年。 1、“中国古代在经验技术的发展水平上远远超过西 方”的史实有哪些?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 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 项,其中中国大约有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1)、什么是“近代科学”?建立在观察试验基础上的科学,并使用数学方法使科 学知识精确化;同时发展了以实验为根据的归纳推理等研 究方法,确立了一系列定量的科学定律。内容上:传统科技是

3、以感性和经验成果为主,较少对事理 和规律的探究,表现为较强的实用性;而近代科学是建立 在对事理和规律的探究之上,表现为较抽象的理论性。 方法上:近代自然科学与传统科技的差别就在于是否建立 在科学实验的基础上。 此外,传统科技相较于近代科学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的应 用。(2)、与古代科技成就有何区别?年 代西方时代 特征中国时代 特征 16 世纪17 世纪18 -19 世纪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与中国重大科学技术成就比较表哥白尼日心说 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伽利略天文望远镜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哈维血液循环系统 笛卡尔解析几何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 纺纱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李时珍 本草纲目宋

4、应星 天工开物徐光启 农政全书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运动资产阶级 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萌芽西学东渐 李自成起义 清兵入关文字狱 闭关锁国材料一: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发展为力学上的 、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实验手段 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实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 为可能。”恩格斯还以为,“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 ,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自然辩证法材料二: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 ,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 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使 人力无遗而地力始尽” 清世宗实录同年秋天

5、,他妻子去世,而且给他留下了六个儿女,瓦 特非常沮丧。朋友劝他到俄国发展。但是此时的英国不会 让一个将会带来无限商机的发明家走出自己的视野,因为 ,它早已准备好了将聪明才智纳入实用轨道的各种机制。 这些机制,如同一张巨大而细密的网,将世界上最优秀的 人才和技术都搜罗到了英国。其中,专利保护就是重要的 一种措施。 专利给予发明者约15年左右的保护期,在此期 间,其发明受到保护,其他任何人不得仿冒。 晚年的瓦特 生活非常富庶。财富的来源就是被广泛转让的高效能蒸汽 机的发明专利。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1773年3月,发明“万 能蒸汽机”的瓦特先生的合伙人破产 了,他失去了稳定的收入,他只能 靠

6、变卖家产来还债。材料四:在儒家思想的统治下,终清一朝,弥漫着轻视 和蔑视科技之风,把科技知识视为“形而下”,把发明创造称 为“奇技淫巧”。清初的戴梓发明火器“连珠铳”,一次可填发 28发子弹,又造出燔肠枪和威远将军炮,然而统治者抱着“齐 射乃满洲根本”,不仅不采用,反而听信谗言,将他充军关外 。1792年,英国特使马戛尔尼送给乾隆80大寿的礼物中, 又地球仪、西瓜大炮、铜炮、各种自来火枪、西洋船模型、 望远镜等9种,清廷只是将其作为“贡品”“玩好”收藏,予以玩 赏或鄙夷,根本未曾想到这里的科技含义及其军事价值。马 戛尔尼曾经邀请清军将领福康安检阅英国使团卫队演习新式 武器操练,福康安竟然拒绝说

7、:“看亦可,不看亦可。这火器 操作,谅来没有什么稀奇。”落日的辉煌,中央党校出版社,2001年3月版,第13页材料五:对于“李约瑟难题”。1953年爱因斯坦在 致斯威泽的信中,曾经给出过一个答案: “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 :希腊哲学家(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发明了形式逻 辑体系,以及(在文艺复兴时期)发现通过系统的实 验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人们不必对中国 圣贤没能做出这些进步感到惊讶。这些发现竟然被做 出来了才是令人惊讶的。” 爱因斯坦文集爱因斯坦认为,古代中国学者不懂得形式逻辑体系 和实验验证,因此没能发展出近代科学。1、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不仅巩固和发展了资本主义

8、生 产方式,而且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政治)2、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和新的社 会需要又推动了科技的创新;(经济)3、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近代 自然科学等各种学术的兴起清除了思想障碍;(思想 )4、文艺复兴期间科学实验方法的诞生。(方法)西方文艺复兴后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1、明清统治者固守农耕经济的藩篱,从根本上阻碍 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2、政府“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 3、明清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主义,如八股取士,文 字狱等,使科学技术完全排斥在各级教育和科举考试 内容之外; 4、中国科学技术自身的缺陷。传统的自然观、哲学 观如天人合一、

9、阴阳五行等也妨碍了科学理论的发展 。15世纪后中国科技由盛转衰的原因阻碍中国近代科技出现的主要原因 :日趋腐朽的封建制度通过探讨李约瑟难题,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言之有理,即可得分)1、要想发展科技,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经济 、文化条件。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是科技发展的 根本动力。 2、国家要发展经济,保持领先,就必须要重视科技 。 3、科教兴国截至2005年,美国共有28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 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例不到5,获得诺贝尔科学奖 的人数却占全球获得该奖人数的70以上,其中奥妙何在 ?1、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上百 亿美元的经费。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

10、丽塔科尔韦尔表 示,这些经费都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我们资助那些最 优秀最杰出的人”,这体现了对科学和创新的支持和鼓励 ,她同时批评其它许多国家存在着一种“论资排辈的做法” 。2、培养学生注重独立思考。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 普谢韦认为,美国学生更注重于独立思考,而轻视机械式 的学习方式。他说“假如其它条件相同,如果你在洛杉矶 或什里夫波特上学,你成才的概率就会比你在湖南省上学 的概率要大。”2、 “如果以为选择原理是近代的发现,那就未免与 事实相差太远。早在1300多年前,在一部中国古代( 农业)百科全书中,就已有关于选择原理的明确记述 。”达尔文所赞誉的是(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

11、工开物 D农政全书1、四大发明之所以是中国成为世界文明古国的重要标 志,是因为四大发明( ) A 发明过程异常艰难 B 在推动人类进步的过程起了巨大作用 C 领先于西方的时间长 D 有助于西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BB3、被称为“为资本主义世界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 水手之友”的发明分别是( ) A 印刷术、造纸术 B 火药、指南针 C 指南针、造纸术 D 火药、印刷术4、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原因包括( ) 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对人们的思想解放 资产阶级革命的推动 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A B C D BA 5、纪录片大国崛起中评述,牛顿缔造了工业革 命的钥匙,瓦特拿着这把钥匙打开了

12、工业革命的大门 。牛顿和瓦特的贡献分别是( ) A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创制内燃机 B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研制改良蒸汽机 C发明电灯、制造汽车 D发明电子计算机、完成人类基因组序列图谱B6、(2009高考浙江文综)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 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 式提供利用。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 A 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 B 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 C 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 D 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 是论语D1、推荐著作: 东西方科学文化之桥,王钱国忠编著,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编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推荐文章: 江晓原:听李约瑟说说心理话 李建军:关于“李约瑟问题”与“诺贝尔现象”的思考3、推荐专题片: CCTV专题片百年科技启示录4、推荐网站: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http:/ 学术批评网: 知识探究延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