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树勤书记--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428829 上传时间:2018-07-02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5.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树勤书记--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李树勤书记--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李树勤书记--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李树勤书记--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李树勤书记--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树勤书记--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树勤书记--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李树勤书记 -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李树勤书记: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2004 年 9 月 24 日 19: 0021:00 明理楼 531 教室 演讲:李树勤老师 主持:汤务真 整理:匙文宇同学们晚上好, 我很高兴来参加法学会组织的咱们法4 年级同学的班会,这是我第一次参加 你们全班的会议。按照法学会的要求呢,希望我根据自己切身的体会,谈谈清华与清华精神, 所以呢,题目就是“ 我心中的清华与清华精神” 。我不知道你们入学以后在军训期间,入学教育 期间,学校有没有专门讲过清华的一些历史和现状,讲过没有?是有个专题报告吧?王振民老师讲的详细情况我也不清楚,可能会讲的有重复的地方,可能因为我们几个

2、人之间没有通气, 可能会有重复的地方,那就这样,前一部分呢,我讲的简单一点,概述一下,给大家一个线条。刚才汤务真同学让我做下自我介绍,我的自我介绍很简单,从65 年到清华大学,直到现在 还在清华大学,将近四十年,先是念书后是工作,我在清华的时间大概相当于你们年龄的两倍。下面呢我想是这样,今天呢讲点实的也讲点虚的,一个就是从我的角度对清华的理解,还有 就是从我的感受当中关于清华的传统和精神。大的方面是这两个。那么要讲清华,就不能回避清华的历史。为什么大家要研究这段历史,学习这段历史,因为 历史往往可以告诉未来。现在我的第一个题目开始了啊,就是简要讲一下我们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法学院。我们清华大学,

3、大家应该都有些基本的了解,现在是我们国家的最著名的高等学 府,现在是我们国家培养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一个重要基地,是国家确定的要在 本世纪初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两所学校之一,另外一座是北大。清华建校到今年是九十三年了, 这个同学都比较清楚。清华大学当年是怎么建立的,应该说清华大学的历史和近代史上中国人 民饱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掠夺是分不开的。大家知道,在1900 年,八国联军打进了北京 城,当时清政府的统治者,慈禧太后,弃城而逃,到了1901 年 9 月,就由清正府的代表李鸿章 与八国联军的代表谈判,谈判的结果就是签订了一个屈辱的辛丑条约 。这是一个丧权辱国的 条约。按照这个条约,

4、要让我们中国进行赔款,赔款的数额是按照全国的人口,四亿五千万, 每人一两白银,所以是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加上利息,是九亿八千万两,分39 年还清。这个当 中美国分到了相当一部分,折合美元是两千八百多万美元。这是当时的背景。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呢,就是当时,在上个世纪初和大上个世纪末的时候,中国是留日热,很多留学生都留学 日本。这样的话美国人就担心美国的在华利益受到损害。他们就要设法来培养强大的亲美派,这是美国人的初衷。所以它并不是为了帮助中国。这样就在1904 年的时候, 当时的美国国务卿 约翰就提出, 向中国要的庚子赔款太多了,要退还一部分用以办学堂,这样1908 年美国通过了一部法案,退还一部

5、分庚子赔款来建立“ 留美预备学校” 。当 .时商定了以后,就在北京西郊,清 华园这个地方,就建立了一所“ 留美预备学校” 。我们学校这个地方,大家看工字厅那一部分, 那里原来是清朝的王家园林,是个王爷府,就是咸丰皇帝的第五个弟弟,小五爷,后来他的儿子允许义和团在这里讲学,犯罪了,这个园就被没收了,后来他的儿子被发配了。就选定了这 个校址。到1911 年的 4 月 29 日,清华学堂正式成立了。当时成立时只有460 个学生, 30 个老师。所以每年四月份的最后一个星期天,就是清华大学的校庆日。1922 年“ 清华学堂 ” 改为 “ 清华 学校 ” ,1928 年正式设立 “ 国立清华大学” 。设

6、立清华大学时我们是个综合大学,有文法理工四个院,一共十六个系。到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沦陷,清华大学先是迁到了湖南长沙,后来38 年又迁到了昆明,在昆明和南开大 学、北京大学共同组建了西南联合大学,是当时在很艰苦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但是也是清华 历史上最辉煌的一段之一。当时是设了文、理、法、商学院,还有师范学院,二十六个系,两 个专修科,在校生达到了三千,是全国在校人数最多的。到了1946 年秋,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清华又搬回了咱们现在的校址,设立的文法理工农五个学院,二十六个系,二十三个研究所,也是很辉煌的。1952 年院系调整,清华主要的文科院系并到了兄弟院校,主要是北京大学,我

7、们法学院并到了政法大学。还有我们的很多图书资料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同时其他一些学校像北大,燕大的部分院系并到了清华。我想大家以后作为清华大学的学生或校友,谈起清华历 史来应该是要如数家珍才行。于是清华大学变成了一个多学科性的工科大学,在 50 年代号称 “ 工程师的摇篮 ” 。特别是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进入改革开放以后,清华大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又 逐渐的由一所工科大学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含有理科,工科,人文社会学科,经济管理 学科,艺术学科,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大学。从84 年恢复清华大学的经济管理学院开始,走过这 一段历程也是正好二十年了。现在咱么学校的规模怎样呢?现在是有13 个

8、院, 54 个系,全校 在校生,这是最新数字,3 万 2 千人,研究生1 万 8 千人,本科生1 万 4 千人,研究生多于本 科生。我们全校的教职工大概是七千人,不到四千人属于教师编制,教师队伍中正教授一千人, 副教授一千七百人。占地面积是七千多亩。这个面积是相当大的,比四十年前我刚上学时扩大 了一倍还多。现在全校的建筑面积是一百八十万平米,1949 年刚解放时是十一万平米,现在是 当时的 17 倍。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是两万八千平米,藏书 320 万册。所以现在清华大学应该是国 家最重要的教学、科研基地,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这是一个现状。 那么清华大学的未来如何,这是有规划的。按照中央的要求

9、,党和国家的要求,要建一流大学, 清华大学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94 年到2002 年,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完成全校的“ 综合性” 我们的提法目标是“ 综合性,研究型,开放式的世界一流大学” ,第一个九年要完成总体 的学科布局。现在我们已经建立了13 个院, 54 个系,可能还会有点变化,但大体完成。第二个阶段就是要深化改革,着重提高质量,重点突破,飞跃发展,从2003 年到 2011 年,这一阶 段要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的行列。按照这次暑期干部会的解释,什么叫 “ 跻身于世界一流大学行 列” 呢?就是我们至少有一部分学科进入了一流,总体水平比较高。就是“ 跨进了一流大学的门 槛” 。第三个阶段

10、是从2012 年开始,到2020 年,要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水平的一流大学。这 是咱们清华的未来,作个概述。第二个概述是我们法学院的,可能王振民老师已经概述过了,没关系,我再概述一遍吧。这 些历史是不怕重复的,而且各人的概括方法不一样。讲讲我们法学院!目前我们法学院是什么提法呢?是“ 既古老, 又年轻 ” 。法学院在清华大学的定位是什么?是 “ 清华大学为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所要重点建设和加快发展的学科” ,要培养治国之才。因为整个 世界的发展趋势是很清楚的,我不知和汤务真数过这些没有,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治国之 才基本上都是学理工的,自然科学;大家看中央常委就可以看出来了,中央常委现在有九个,

11、 全部是工程师出身,连理科都没有,何谈文科?但是这个发展肯定不是这样的,每一代领导人 有他的使命,将来再进一步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来的领导人恐怕在知识结构 上,在各个方面,不是这个情况。这个和整个世界的发展趋势有关系。大家可以看到,美国到 现在是多少任总统?43 任, 29 任是学法律的,不信大家统计一下。在英国,布莱尔、梅捷,这 些人都是学法律出身;撒切尔夫人做了九年,她不是学法律的,但是她还考了一个律师本子。 至于德国,法国,也是这个情况。像俄罗斯,从前苏联时开始,戈尔巴乔夫,是莫斯科大学法 学院的;普京是当时的列宁格勒大学,就是圣彼得堡大学法学院的。日本的首相好像历届都是

12、学法律的。现在韩国的总统卢武铉,没受过高等教育,高中毕业后参军,但是自学成才,考了 个律师本子,给穷人打官司,得到了大家的拥护,就当了总统。现在包括台湾搞的,陈水 扁,也是学法律的。因为这个不是说你想怎么做,你想让谁当的事情,客观的历史进程必然对法律工作者,包括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提出了历史使命上的要求。所以清华大学,既然前一时期培养了很多人才,那么要为我们国家后续的人才作准备。包括我们的法学院,作为学校重 点建设学科, 你看我们从1995 年复建到现在才九年的时间 明年四月份我们准备庆祝法学院 复建十周年 当时开始的时候是三个半教师,30 个学生, 50 平米的房子开始的,到现在我们 已经有

13、一千三百多学生 三个半教师呢,是因为王振民当时在香港,他是人民大学许崇德先 生的博士,还没毕业,他的学籍还在那边他就已经跨进了清华的门槛,所以他只能算半个。我们的法学院追溯起来可以说是历史很长,1928 年建立 “ 国立清华大学” ,1929 年就建立了 清华大学法学院。当时的法和经济是在一块的,第一位院长就是著名的经济学家陈岱孙先生。1932 年在法学院下正式设立法律系,从此以后就没有间断过 到了 52 年是间断了。到了九 十年代,清华大学要恢复法学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当时要筹建清华大学法学院的时候筹 建委员会的主任就是王大中校长,名誉主任就是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郑天翔;当时中央领导里包 括

14、王汉斌同志,他是人大副委员长,是直接过问清华恢复法学课的。95 年我们恢复了,当时叫 做法律学系,到99 年 4 月,当我们法学院学生到了220 人,教师到了26 个人的时候,学校就 正式复建清华大学法学院。一个有趣的现象是什么呢,作为法学院来讲,清华大学比北大早两 个月。为什么呢?我们是4 月 24 号成立的法学院,北大一直叫法律系,到6 月 26 号我收到北大要建法学院的请柬,所以我们成立了两个月之后去参加它建立法学院。我们发展很快呀,按 目前的状况我们法学院现在已经发展到今年全院学生达到1350 多人,其中研究生是1000 人,本科生少于研究生。我们的教师队伍,专业教师已经有47 个,今

15、天学校又批了两个,都是年青 教师里的 “ 双博士 ” ,一个是国际司法的陈惟佐,他是武汉大学黄进的博士,同时是德国的博士;一个是王洪亮,原来是政法大学杨振山的博士,现在又是德国佛莱堡大学的博士。可能他们两 个批了之后我们就到了47 个老师。 现在法学院教师队伍的节构是个倒三角,一般的理工科越到 教授越少,下面的讲师多,副教授多;法学院的情况正好是倒过来,教授占多数,其次是副教 授,剩下是讲师,到助教就剩了一个。我们目前四十几位教师里面正教授20 个,副教授大概是15 个,这样就占去了35 个,那么其他的讲师,讲师一般都有博士学位,是这个情况。现在法 学院二级学科 什么叫二级学科,就是说你在这个

16、学科上可以设硕士点和博士点的学科 整个中国的法学一共是10 个学科, 但是一般院校都是9 个学科, 因为一般地方院校都不设军事法学;目前我们9 个学科的教师教授都有,其中我们硕士点有8 个,我们的博士点是民商法的 博士点,最近我们正在申报法理学和国际法的。我们国际法的队伍在国内算是比较独特的了, 所有的老师都是留过学回来的,而且这个品种比较多,呵呵,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 法 有美国回来的,有加拿大的博士,有英国的博士,有德国的博士,有日本的博士,有韩 国的博士 差不多每人留学一个国家,大概是这个情况。最近国际海牙 就是王铁崖先生 的的弟子贾兵兵(?) ,国际海牙法庭的法官,被咱们学校聘为教授,可能在那边正在办理辞职 手续,可能十一月份就能“ 到位 ” 了。他是牛津大学的博士。作为中国的国际法教授写出来的书 能在国际上被国际法的专家引用的,在中国极少,他就是一个。他写的东西,国外的名家在引 用。而且我们新近的教师像陈惟佐他们,英语非常好;德语,他本身就在那拿的博士;每年还 到法国去用法语讲课。这就是我们法学院的第一个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