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单反设备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74260 上传时间:2017-03-09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76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台单反设备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台单反设备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台单反设备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台单反设备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台单反设备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台单反设备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台单反设备的几个常见问题解答(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摄 影 教 程 大 全 h t t p : / / w w w . s h e y o u 1 1 4 . c o m 打 造 中 国 摄 影 教 程 基 地 更多精彩摄影教程,尽在、套头是不是都很差? 答:不是。肯定不是。 事实上,厂家在决定用什么样的头来作为“套头”、跟机身组成“套机”一起销售的时候,的确就已经先考虑好了、用户最可能需要的镜头会是哪一个。这往往跟机身的“气质”是配套而来的。比如,500个塑料壳子的18重要的是跟同样工程塑料机身的500此用户可以非常容易随身携带。50量则正好跟50量很匹配,焦段也同样是非常便利地覆盖了最常用的一段。 同时,厂家考虑得很多的也是“匹配”原则;什

2、么样的机身,意味着什么样“高度”的拍摄要求,于是给予各方面匹配度都比较“配得上”的套头。比如,5L,1寸、重量,都是匹配得比较简明地好的。当然,所谓好马配好鞍,背后也有默认的价钱对称原则吧。 说到这里,估计没有谁说套头的坏话了原来套头里也是有红圈圈的哦,听说只要有红圈圈的就是牛头哦。但我得说的是,即使是最便宜的机型,套头也没很多新手想象的那么差、红圈也没想象的那么好;之间的落差当然有,但绝没那么夸张。一句话,没到影响你“出不出作品”的程度。跟世界上所有其他商品一样,满足基本功能的、打80分的东西,卖1000块,则85分的东西就要卖3000块,那个卖10000块的东西也就打个87分。而不是我对新

3、手有歧视哦,我觉得即使是我这样的老菜鸟,多数时候也看不出(或者是根本就不认为有必要去看)那87分跟80分之间的差别。 因此,非常建议新手上套机用套头。那真的是厂家通过多年市场经验的积累后,为了最普遍意义的用户、专门进行过平衡考虑的设计。 话说回来,厂家、尤其是这些日本企业的问题在于,对咱们的国情把握得的摄 影 教 程 大 全 h t t p : / / w w w . s h e y o u 1 1 4 . c o m 打 造 中 国 摄 影 教 程 基 地 更多精彩摄影教程,尽在。他们不了解,咱们很多人胸前挎相机有一项重要用途,就是要显得自己有档次(所谓亮骚)。他们真该向他们做汽车行当的同胞

4、好好学习;你看,什么车到了中国,都会特别出品一款只针对中国人销售、而且总是卖得特好的“加长版”(很有趣的是,也称为 L 版)。这样做,会给那些不惧头重脚轻、一定要为500问题二、“一镜走天涯”好不好? 答:好。至少没多么不好。(支起小阳伞一把,挡砖) 感兴趣的朋友们在器材版里肯定看过无数帖子大骂“一镜走天涯”的。理由大概有这么两个:一是光学素质差;二是失去了单反更换镜头的乐趣、“还不如买一个大变焦这两个理由当然都成立,大变焦的镜头光学素质肯定不能怎么样,有了这么一个的确好像就是一个大号的然而,“一镜走天涯”真的是方便,在很多情形下不可替代的方便。尤其出门长途远行、能够随身携带的东西很有限的情况

5、下,尤其去到一些跋涉艰难、非常耗费体力的地方,尤其是经常可能突然遭遇到一些不可预知却又容易转瞬即逝的拍摄题材时。 新手们往往是还搞不清楚自己要拍啥的。一会儿看见好风景要拍,一会儿又觉得应该扫扫街拍拍所谓的“人文”,再一会儿又对远处一头漫步的驴感兴趣。“广谱”点儿的镜头最适合他们用,方便快捷就是优点。需要拍过一段时间,逐步算是明白了自己感兴趣的题材,再选择自己最中意的焦段,很符合逻辑。 当然,画质派会大声反对:拍是拍到了,可是没法看啊。他们说的有道理;但是,这里千万别轻易中招。在屏幕上放大到100还觉得细腻无比,才觉得画质好;这样的心态也许有小道理,但没有命中“大道理”。没有一幅好照片,是以“在

6、屏幕放大到100时每个象素都清晰无比”作为必要条件。优秀摄影作品,跟“绝对清晰”之间,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当然,画质好自然是更好的事儿,会给好照片添彩的。但对于一幅好作品来摄 影 教 程 大 全 h t t p : / / w w w . s h e y o u 1 1 4 . c o m 打 造 中 国 摄 影 教 程 基 地 更多精彩摄影教程,尽在,如果全部分数是100分,则“画质”项最多占20分;其中,至少15分是现代工艺下绝大多数镜头在正确使用下就已经可以收入囊中的。多数情况下,只有在那些就知道把照片放到 100然后盯死了屏幕看的人眼里,才会变成“没法看”。当然话说回来,如果真的有必要

7、追求画质了(比如你象我一样有因为工作需要而必须把某些东西拍得清楚无比的需求),“一镜走天涯”的确就难以胜任了。 至于单反变成大号觉得这个说法挺无聊。单反就是单反,能容纳比一般论换不换镜头、这些能力都存在着。你只要别有些“高手”说你两句你就觉得臊得慌就行他们说你把单反用成 是他们的事儿;方方便便拍照片的可是你,对不。 问题三、要不要上定焦? 答:你觉得呢?(靠,这样回答是不是很讨人厌) 实情如此:要不要上定焦头,取决于你需要不需要定焦头(继续废话)。 定焦头有这么几个特点:1,普遍意义上说,在同样的光圈下,画质比变焦头更好。2,能够做到较大的光圈。3,构图、拍摄操作不便。4,新手乍装上一个定焦头

8、的时候,容易产生一种“我更专业啦”的心理感受。 第1项是有一定意义的,不过其意义的重大程度参考前文。第2项是很要命的,意味着它能让你跨越更大的光线范围、对付弱光环境。我发现很多人因为要给孩子拍照片而购买了单反,而孩子既好动、又多半是在光线偏暗的屋子里动,偏偏又还小、不能使用闪光灯,于是只好弄个定焦头、可真是没辙;多数人很快就体会到了第3项的讨厌了,想要撵上体力无限的孩子可真不是容易的事儿。最后的第4项,也算是一个交代吧,谁让“定焦才专业”的鬼话已经流行了那么多年呢。 多数人会觉得最迫切需要的是大光圈。那意味着一份多出来的拍摄自由。当然,很好,虽然以拍摄者蹿前跑后为代价。但是,你的拍摄有多么频繁

9、地必须用到这个大光圈,只好你自己衡量了。我身边认识的,人云亦云地跟风买回去、然摄 影 教 程 大 全 h t t p : / / w w w . s h e y o u 1 1 4 . c o m 打 造 中 国 摄 影 教 程 基 地 更多精彩摄影教程,尽在“背景虚化”、再从此只在摄影包的角落里呆着的50/常上手的仍然只是某只变焦。 至于我自己为什么总是一个28/穿了一文不值:懒。我是在胡乱拍照了来越觉得可拍的东西少;但是又把拍照弄成了习惯,所以相机还总是随身带着,于是就带了这么个焦距中庸、光圈弹性很大而个头又比较小的镜头。 前阵子,资深高手右腿曾经发文说,高手用变焦、低手用定焦。我对右腿一

10、贯很欣赏,不过他这个概念我不大赞成。我觉得应该这么说:高手善于选用最合适的那个镜头。有些拍摄题材的确只好用定焦头才能胜任。 问题四、都需要些什么配件? 答:咱们掰开揉碎了说吧。 第1项,手柄。我的个人意见是,对于大多数业余爱好者来说,手柄实际功能基本没啥用。现在单反的电池续航能力都已经不错了,如果再多备一块电池,千把张照片都能拍下来了;标配的充电器充满一个电池的时间最多俩小时,急了的话充上半小时的电池就又能支持三五百张。得比一个手柄轻巧多少啊;那玩意儿一加上,笨重了一大圈。 但还是有人给出了若干其他理由。首先是“配重”;需要手柄的自然不是1果架上一个类似于小白之类的镜头,会头重脚轻的。手柄在这

11、时候基本起到砖头的作用了。我只好同意、这应该有道理;虽然在街上常见的加上手柄的机器常常配着类似于次是更方便“竖拍”;竖拍的时候有手柄的机器是不用右手绕过头出演“孙悟空”的(据说很多女孩配手柄的原因就是免得夏天竖拍时会露出腋下的毛)。我也只好同意这应该有道理,虽然我自己从未因此觉得有什么不便。 还有一项理由、支持手柄大卖的,就是:哪怕三位数的机器(如450D),配上手柄之后就显得很大个儿,乍看上去跟大马三似的很雄壮,容易得到周围人们摄 影 教 程 大 全 h t t p : / / w w w . s h e y o u 1 1 4 . c o m 打 造 中 国 摄 影 教 程 基 地 更多精

12、彩摄影教程,尽在。这也好,花钱买个自己开心么。 第2项,存储卡。我认为这个钱不要太省。你会摁下快门,说明多少你是想留存记忆的。因为卡的质量问题、拍回来发现读取不了,实在是冤。至于多大容量的卡合适,那就看你自己需要了。我自己,反正一张4直用到而今现在也没觉得不够使。 第3项,个钱最好还是花,相当于给镜头上加个保护;同时,最好稍微贵点儿的,这样能保证不至于对画质造成比较明显的破坏。但完全没必要追求什么顶级的。我强烈推荐d,价格便宜量又足,还薄。 第4项,摄影包。这东西是需要的,主要任务是在日常背相机出门的时候能给相机一定程度的保护;但是没觉得那些岗岗大名牌的摄影包真就能比一般点儿的摄影包格外强在哪

13、里如果你不是就准备好了要去磕去摔去淋的话。在我这儿,相机总是随身带、但非常不愿意谁一看见我背的包就觉得我“搞摄影”的,呵呵,所以我就买了一个怎么看都不象摄影包的帆布漂流木,再给我的450此可以随便扔在任何一个书包里。 问题五、要不要“一步到位”? 答:一步永远到不了位的;也可能随便一步都已经到位了。 世界上不存在“一步到位”的事儿,数码摄影器材尤其如此。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就不用说了,还有一堆比平常见到的佳能尼康之类“高端”得多的器材,我都叫不上名字、就知道人家的价钱还得翻几个跟头的。 说咱老百姓能够得着的;就拿佳能来说事儿吧。现在市场上能够买到的差不多最老的数码单反是新的则有如1D 便宜的新机器

14、大概是450D,价钱仅仅是最贵的新机1多人的“一步到位”的目标,如5实都没“到位”不是么。如果用安慰自己的方法来说事儿,“对于我来说就算一步到位了”,那你真的很认真地考虑过,为什么500位”? 摄 影 教 程 大 全 h t t p : / / w w w . s h e y o u 1 1 4 . c o m 打 造 中 国 摄 影 教 程 基 地 更多精彩摄影教程,尽在。18价便宜,“轻”而且“贱”所以很广泛地被“轻贱”;24贵”而且“重”所以很广泛地被认为“贵重”。但“贵重”未必是个多么好的词儿;贵的意思是你花了好多钱、这些钱你本来可以给自己多塞好多好多馒头;重的意思是你走到哪儿都得多费很多体力、那顿中午饭就得多塞俩馒头。而摄影的乐趣,并不因为你更“到位”而增加多少,相反你如果再拍得不怎么地的话、挨骂的几率倍增。 技术总是在进步,综合成本总是在降低;后买的人,也就总是在占便宜似的。话说回来,早买的人还得了早用呢。用着是一个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摄影摄像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